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砺刃-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可是,日本当初有美国的扶持。”
 “那么,你认为现在美国就不会扶持日本了吗?”
 凌天翔愣了一下,然后勉强的笑了一下。
 “美国是个什么国家?我们都很清楚,随着共和国的崛起,美国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在前几年发生的那些事,以及今后几年要发生的事情,这更加会让美国将共和国当作一个极为强大的对手。虽然,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在政治上独立,军事上强大的日本,但是美国更不希望看到我们成为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因此,在日本经济崩溃的时候,美国很有可能落井下石,甚至有可能跟着我们一起痛打落水狗。可是,当日本的经济彻底崩溃了之后,美国就必然会改变政策,到时候,照样会扶持日本,让日本经济迅速恢复,从而让这个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对共和国仍然能够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减轻美国自己受到的压力。”
 凌天翔不得不承认,黄龙飞的这番分析非常到位。
 “因此,日本的经济崩溃不等同于日本就完蛋了。虽然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内,日本的经济无法获得恢复,甚至出现严重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随着美国扶持日本,那么日本仍然有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恢复。另外,日本这次首先需要恢复的是重工业,而不是从轻工业开始发展。”黄龙飞稍微停顿了一下,见到凌天翔要开口,他微微压了压手,接着说道,“与二战后不一样,当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重工业,因此美国不需要日本在重工业方面做出多大的贡献,而且日本本身的重工业基础也被战争给彻底摧毁了。现在,美国已经不是世界这强大的重工业国家了,同样的,日本的重工业基础设施也没有被摧毁。另外,美国在今后的战略部署中,日本的作用是用来牵制共和国的,那么就需要日本拥有自己的重工业,以及军事工业。同样的,考虑到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美国还需要日本重工业提供的产品。所以,在日本再次复苏的时候,日本人首先要发展的绝对是重工业,特别是侧重军事应用的重工业。”
 “你的意思是……”这时候,连豫泯似乎听明白了。
 凌天翔也听明白了,而他也同样感到很惊讶。站在全局看来,之前的行动竟然都是小打小闹,黄龙飞他们真正准备做的,绝对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卷七 全面战争 第三十二节 隐形炸弹
 走了黄龙飞一行,凌天翔立即让人去联系罗贵勇他们连豫泯再次商量了这次的行动。
 “送出‘炸弹’的问题并不大,按照黄总他们的意思,就算是事先透露一点消息,这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连豫泯摸了摸下巴,“最主要的是,我们这笔投资是否能够达到目的。”
 黄龙飞这次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是要立即赚到多少钱,用他的话来说,现在他们四家留在日本的近5000亿。+|在日本那边还有700亿的资金,实际上都不是用来赚短线利益的。黄龙飞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直接搞垮日本经济,而且还不仅仅只是让日本经济崩溃那么简单。按照黄龙飞等人的预测,日本经济崩溃之后,在未来数年之内,首先要整顿的就是重工业,而现在日本的重工业支柱就是三菱重工。虽然日本的重工业非常发达,而且企业集团与巨型企业都不少,但是三菱重工是日本唯一的军事重工业集团。而日本必然会首先整顿军事重工业,从而保证日本的军事发展不受到经济崩溃的影响,至少国防力量不能跟随经济一起崩溃。同样的,如果今后美国要扶持日本的话,那么首先要扶持的仍然是日本的军事重工业,这样一来,日本才有能力在西太平洋上与共和国抗衡,分担美国的压力。
 也正是如此,黄龙飞等人决定最后一轮狙击三菱重工。集中所有的资金一起对付三菱重工。而最后要扔出去地“原子弹”炸的也是三菱重工。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那么三菱重工的股价必然迅速暴跌,而凌天翔与黄龙飞等人则趁机迅速收购三菱重工的股份。
 另外一个目的还是赚钱,不是赚快钱,而是进行一次长期投资。即在低价的时候买进三菱重工的股票,而三菱重工地股票很难在短期内涨到高位,也就无法抛出去。这样一来,就需要等待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地时间。在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地时候再抛出手里的股票。最终大赚一笔。
 这个办法在表面上看起来问题不是很大。可是连豫泯一直觉得不太妥当。凌天翔也不另外,他们这段时间炒的都是短线,就算是第二轮投资总共用了9个月的时间,但是从买进到卖出,实际上也就只有3月而已,这仍然属于短线投资。因此,两人比较熟悉的也是炒短线。而不是炒长线。
 “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目的。”对于无法了解的事情,凌天翔就只能换一个角度来看了,“首先,我们赚地钱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预期,而且还超了不少,就算是把剩下的资金都赔进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其次。日本经济必然崩溃。就算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的话,也肯定会在年底之前完蛋。所以,最后这一轮投资。就算是我们的一次娱乐活动而已,反正那些东西留在手里不用也白不用。”
 “可是,我们总不能明知是赔钱还要冲进去吧?”
 凌天翔摇了摇头,说道:“那你又怎么确定会赔钱呢?”
 “这个……”连豫泯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日本方面发现有大笔外来资金购买三菱重工的股票的话,他们会怎么办?”
 凌天翔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他们拿的是小账户去收购股票。
 “也许,日本无法知道是否是外来资金,但是突然有5000亿欧元的资金开始收购三菱重工地股票,这绝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就算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企业,其股票总市值现在也不过就2多亿欧元而已。”连豫泯叹了口气,“大概有4的股票是在散户手里,而我们投入地资金可以购买其20%左右的股票,也就是散户手里一半的股票,这么多的交易,必然会被发现的。”
 “好吧,就算被发现了,那么日本政府会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呢?”
 “这就是我们所要担心的。”连豫泯摸了摸下巴,说道,“日本政府现在官司缠身,而且财政严重亏空,不久前才资助了第一劝业银行,因此,日本政府不大可能采用入资的方式来帮助三菱重工。可问题是,这并不表示日本没有办法。不说别的,三菱重工是日本头号军工企业,其掌握着太多的秘密资料了。日本的战机、坦克、火炮、战舰、潜艇,乃至步兵用的枪械几乎都是三菱重工生产的,而这些技术都掌握在三菱重工的手里。如果薰事会突然出现变动,多了一个董事的话,就存在着泄密的危险。当然,日本人也肯定会考虑到是我们在搞鬼,毕竟我们对日本的军事技术相当有兴趣。”
 “也就是说,他们必然会采取保护手段。”
 “正是如此,日本政府不会白痴到把自己的尖端军事技术公布于众,更不可能让这些技术落入共和国的手里。”连豫泯苦笑了一下,“因此,我认为,日本采取的办法只有一个。”
 “什么?”凌天翔也来了兴趣。
 “拆分。”连豫泯抬起了头来,“在发现有大量外资掌握着三菱重工的股票,并且有可能达到进入董事会的份额之后,日本就只能把三菱重工拆分成好几家独立的公司,将其中的军事工业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牺牲掉一些次要的产业。而这样一来,恐怕我们买来的那些股票就没有多少价值了。”
 凌天翔微微点了点头,同时他也意识到,连豫泯猜测的这个办法并不完全,要达到保护军事绝密技术的目的,日本政府肯定还要做更多的工作。
 “那样的话,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后,我们地投资将不会有任何收获的,而且……”
 “这个并不重要,如果能够迫使日本将三菱重工拆分的话,那么我们就胜利了。”凌天翔冷笑了一下,“到时候,日本必然采取更为透明的军事采购方式,并且受到美国的监督。而以前和在一起的军
 很难进行彻底调查。只要日本将三菱重工拆分成几那么每个公司只会经营一个方面的业务。这就更容易受到监管。不说别地,这么一拆,日本人今后就别想搞核武器了。”
 连豫泯微微迟疑了一下,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而我们这次地最重要地目的就是要阻止日本人发展核武器,特别要防止日本在政局不稳当的时候拥有核武器。你也知道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更知道日本人的心理有多变态。没有核武器,日本人就最多只能在国内发泄。而且不敢公然挑起战争,到时候,吃亏的将是他们。相反,如果日本人拥有了核武器,就拥有了成为世界超级军事强国的基础,到时候,就难免不会出现二战之前地那些事情了。”
 凌天翔这番话的意思很简单,20世纪20代末的全球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大经济强国都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并且催生了几个战争狂人。日本也从此一去不复返的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且最终成为了太平洋地区的战争策源地。而这次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绝不比那一次小,因此。只要日本拥有了成为超级军事强国的基础,那么谁也不敢保证,日本会不会再次走上军国主义地道路。
 “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要达到这个最根本地目的。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是损失几千亿欧元地资金也不算什么。”凌天翔停止了争论,“尽快让罗贵勇他们那边做好准备,按照计划行动吧。”
 连豫泯也没有再争辩。之前,他一直局限在赚钱这个范围之内,没有凌天翔看得更长远,而现在凌天翔把事情挑明了之后,他也知道重点是什么了。
 两日后,罗贵勇将战术行动的计划送了回来,凌天翔立即授权他全权决断。
 与前两次的行动不一样,这次在投放“炸弹”之前,要进行极为充足的准备工作,即进行宣传造势。
 按照黄龙飞的分析,只要凌天翔他们手里的最后一枚“炸弹”投了出去,美国就会立即介入,到时候三菱重工很有可能遭到彻底的清查。最重要的是,已经摇摇欲坠的日本经济一直就靠着三菱重工等几个超大型的企业集团支撑着,如果三菱重工倒下的话,必然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到时候,倒下的就不仅仅是这一家企业集团,而是整个日本经济了。
 在评估日本经济的崩溃速度时,黄龙飞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三菱重工遭到调查,日本内阁政府就会立即垮台,到时候日本就将面临提前大选,从而让东京股票交易市场停盘,等待新政府成立之后再开盘。因此,必须要在此之前让三菱重工的股票价格跌到最低位,然后趁着散户的恐慌大规模收购。完成收购之后,再将“炸弹”投出去,最终击垮日本经济。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先要把风声放出去,让股民开始恐慌,并且抛售手里的股票。而“放风”的办法也很简单直接,由张祖德在网上发布一些看似有证据,却无法直接证明的消息出去就行了。反正国际互联网已经相当的发达,在网上传播的信息是不可能被彻底的封杀的。
 消息一放出去,凌天翔这边就开始有计划的收购三菱重工的股票。这次的最基本目的不是赚钱,因此他们直接从高位开始收购,只是在高位时收购得并不多,主要就是避免在大规模收购时,使三菱重工的股票快速攀升。另外,也要避免在制造新闻的时候让日本人发现他们的真实目的。
 整个新闻造势用了一周,在此期间,凌天翔已经花掉了200多亿,而黄龙飞他们也投入了近800的资金。这也最多只算得上是热身而已。不过,这一周之内,已经有人嗅到了血腥味,并且知道新的一轮袭击就要开始了。
 对大部分日本股民来说,抛售掉所有的股票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正因为日本股民开始恐慌性的抛掉手里所有公司的股票,而很多金融大鳄还在继续狙击日本各大公司的股票,所以日本的金融监管机构并没有发现三菱重工这边的异动。
 几个已经在东京股市上转了两圈,赚了大钱的国际金融大鳄也都盯紧了股市。这些久负盛名的国际金融炒家都不是笨蛋。在日本金融市场遭到了第一轮袭击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有人在幕后导演了这一切,甚至猜到与几个共和国的超级大商人有关。因此,这些金融炒家极为关注共和国那边的举动。可是,在第二轮攻击中,共和国的那几个大商人都没有什么举动,这让他们感到很奇怪,可同时又不想放弃之前的猜测。当第三轮风暴开始形成的时候,这些国际金融大鳄立即认识到,他们之前的判断绝对是正确的,那些针对日本政府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消息绝对是共和国的人搞出来的。只是,一时之间,这些国际金融大鳄还没有搞清楚那几个幕后操盘手的目标是哪一支股票而已。
 可以说,这一周,是日本金融风暴中最为重要的一周。在凌天翔他们准备下手的时候,世贸组织那边也对一项针对日本政府的指控做出了裁决,要求日本政府赔偿其他100个成员国总4000多亿欧元的损失。虽然日本政府没有立即回应,而且日本政府有权力拒绝世贸组织的裁决,可是明眼人都知道,日本的好日子,到头了。
 实际上,一些有远见的人渐渐明白,此时发生在日本的所有风暴,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那就是整垮日本经济。不管是那些在幕后操作的人,还是那些国际大炒家,以及世贸组织100个成员国的赔偿要求。就算他们的直接目的不尽相同,可最终效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将日本经济推入万丈深渊。


 卷七 全面战争 第三十三节 为时已晚
 时,凌天翔他们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日本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国是持观望态度的,甚至落井下石,借此发了一笔。这不仅仅是美国民间的表现,更是美国官方的态度,这一点,从美国的司法部门对索尼公司侵权案的调查与审判结果中就能看出来。
 相对于政府,美国民间力量更为积极,也更为活跃。以索罗斯与罗杰斯这两个美国的金融大鳄为首的炒家,是紧随黄龙飞杀入东京股市的,后来,甚至连巴菲特这个不擅长炒短期的投资家都以其控股的一家金融公司到东京股市转了一圈,捞了一大笔回去。另外,美国的大批正规公司也纷纷在此期间向以前的日本同行,同时也是竞争对手下黑手,仿佛不一拳头把这些对手打趴在地,就心有不甘一样。
 美国政府的态度就要复杂得多了。
 在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美国政府采取的是观望,或者是放任的态度,可以说,美国政府初期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比较矛盾的。上台不久的民主党总统在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现在已经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不是冷战结束时了。当时,民主党可以通过缩减军费开支来减少财政赤字,从而有更多的钱与精力来恢复受到了冷战严重影响地国内经济。可是,现在美军才刚刚结束了在伊朗的战争行动。在伊拉克、阿富汗尚有军事行动。同样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了全球唯一的霸主,俄罗斯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衰退之中,而共和国的国力还没有提升起来,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才起步,日本则面对着国内经济泡沫破灭的窘境,可以说。当时美国在世界上没有挑战地。而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俄罗斯已经逐步恢复。共和国也具有了强大地实力,欧洲一体化开始加速。可以说,各方面地条件都对美国非常不利。
 民主党总统需要兑现竞选时许下的诺言,需要恢复国内经济,可是在无法立即从伊拉克撤军的情况下,民主党怎么才能恢复经济呢?毫无疑问,日本的金融危机让民主党看到一点点希望。借助日本金融危机大发横财,这是一个非常有效,也非常正常的手段。也正是如此,美国政府在初期采取的是不干预态度。
 也正是初期的决定,让美国地金融投资家在日本狠赚了一笔,而这些钱几乎都回到了美国的各大银行,极大的缓解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银行的信誉危机。同样的,这也增加了美国的财政收入。那些资金的进进出出。至少为美国提供了500美元地额外财政收入。看到了好处,美国政府开始变本加厉地从日本身上榨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这就是后来美国司法机构全面调查索尼公司侵权事件,美国法院的判决结果对美国地几家大公司极为有利。此外。美国还在世贸组织内部发起了针对日本的集体赔偿行动。这些,都是美国想从中捞取好处,并且发展自身经济所采取的办法。
 用当时一名美国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算在日本金融危机中美国人不参与到炒作的行列中去,还有欧洲人、俄罗斯人、共和国的商人,以及全世界那么多个国家的商人会前往进行炒作,因此美国人也只是顺应了潮流而已,而且美国并不是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