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现在护卫在刘明身边的这些人,包括刘明在内,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错,这才没一口血喷出来。

蒋方气急败坏的责问道:“王大宗师,您这是干什么?惊吓了太尉大人。你吃罪的起吗?”

王越低着头说道:“太尉大人恕罪,这都怨草民学艺不精。草民在堂内等候太尉大人,却突然感应到了十七个高手靠近。草民本能的散发出了自己的气势。惊吓了太尉大人,请太尉大人责罚。”

刘明听者蒋方和王越的一问一答,刘明心里那个郁闷呀。自己就那么弱吗?自己什么时候惊吓着了。

不过,刘明也明白了,面前的这个王越应该不是刺客,只是一个高级打工者在给自己将来的老板显示本领,以求谋得一个更好的职位。

刘明佯装不悦的对蒋方说到:“怎么能这样跟宗师讲话?宗师只不过是试探一下本公得胆色如何罢了。”随后,刘明又让过典韦,上前搀扶王越道:“宗师乃是前辈高人,不用如此见礼。”

只不过,刘明上前的时候,典韦始终都跟随在刘明得一步之后。

现在典韦也没兴趣和王越交手了。单冲王越突然闪现的身法,收发自如的杀气,典韦就知道自己和王越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和不是一个层次的高手动手,除了给对方郁闷之外,那真是一点的乐趣都没有。而且由于这种层次上的差距,除非对方指点给你,否则你是一点的好处也捞不着。就犹如一个人对着空气比武,那个人又能从空气中领悟到什么?

典韦现在只是小心策应着刘明的安全。虽然典韦已经知道自己绝对不是王越的对手,可典韦也绝对相信自己的飞戟威力,十步之内,迅若霹雳;取人性命,例不虚发。就算是王越的功夫再高,如此近的距离内,凭着自己的镔铁双戟,以及自己随身携带的八只小飞戟,绝对能挡得住王越一时半刻,这工夫足可以让主公的暗影护卫,以及自己的侍卫营赶过来了。到时候,再厉害的高手,那也绝对挡不住万弩齐发的威力。

王越被刘明亲手扶起。王越诚惶诚恐的告罪道:“草民失礼了。草民失礼了。”

进得大堂,分宾主落下。刘明随意的和王越客套了几句。然后单刀直入的问王越道:“听说宗师想要入仕。不知宗师欲求何官?”

王越眼看自己一生的心愿即将达成。以王越如此心志的人也不禁有点紧张,王越语音有点发抖的说道:“草民不敢奢求。草民全听太尉大人差遣。”

王越如此一说,刘明到有点为难了。

按理说王越的名声在江湖上比甘宁等人要大得多。现在甘宁都是刘明的水军大统领了。这王越的官职应该在甘宁之上。可王越的名声虽然在江湖上很大,可江湖人素来不被朝廷中人和士林中人看中,就连江湖人自己也从来没有人会认为他们自己的名声有多么的重要。就象自己如今的那些手下虽然有不少人是从江湖人转职的。可他们也都是不想背着一辈子江湖人的身份才来自己这里为官的。他们的观念早就被士林子弟同化了。虽然自己这里的人事安排都是自己说了算。可是也要顾全一下手下人的想法。如果王越初来乍到就身居高官,结果王越却做不来。那自己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失。

刘明考虑了一下,还是准备在了解了解王越,看看王越除了武功高强之外,还有什么的本领。然后再给王越安排一个合适的官职。

刘明微笑的对王越说道:“宗师能上本公这里来屈就。本公绝对不会亏待宗师的。只是不知道宗师除武艺之外,又有何特长?”

王越脸一红,呐呐地说道:“回太尉大人。草民少年之时狂傲。一心以为刀法大成,天下无不去得。故,未习他艺。待草民刀艺初成,草民又窥见刀艺至境,醉心刀法,舍刀之外,再无他物。如今草民刀法大成,却也是真的除刀之外,再无他物了。”

刘明一听,差点乐了。不过,刘明转念一想:王越这人倒也实诚。没跟自己胡吹。而且这王越要不是这么专一,恐怕王越的武艺也到不了如今这个地步。样样精通,那可也意味着样样稀疏。

刘明不动声色的夸道:“好。好。如此可见宗师是一个执着的人。也只有如此,宗师的武艺才会如此高强。本公定会重用宗师。只是不知宗师再来此之前,却是作何谋生?又是因何想到本公这里来的呢?”

本来王越说完之后,王越也挺不好意思的。王越的心里更是一直在敲着小鼓。自己是来求官的。武艺高又有什么用?武艺再高的剑客或者是刀客。那也不过能当豪门望族畜养的一个门客。这可跟当官需要的出身、才艺,那是一点的关系都没有的。可刘明却在王越说完之后加以赞赏。王越大为高兴。

王越一高兴,也就有什么说什么的道:“草民艺成之时,曾在京师洛阳寻找过入仕得途径。欲求报效朝廷。可惜没有门路引荐。报效无门。后来草民眼看钱财用尽,于是草民就在京师开了一间武馆。传授几个徒弟,一个是用来糊口,另一个也是为了在京师张显名望。希求那位大人看中草民。后来草民教的一个徒弟不满恶霸欺辱百姓,愤而杀人,随后草民其他弟子在他被捕入狱后,又劫了法场。草民受其牵连。只得逃出洛阳,隐居乡野。这几年,草民听江湖传言太尉大人立招贤馆。礼遇各方江湖人士。单求有才,不拘一格用人。几年间,已有数位江湖上成名的人物都在太尉大人手下为官了。草民不忍心草民的一身武艺埋没。也不想辜负家父临终的遗愿。故此,草民财才厚颜来太尉大人这里求官。”

“噢。不知令尊临终有何遗愿?”刘明感兴趣的问到。这可不是刘明八卦。只是这关系到王越求官的根本目的,刘明当然要清楚了解,这样才便于掌控王越。

“家父原本也是江湖上的一代大侠,只是家父后来被仇家所伤,终身残疾。临终前,家父醒悟,江湖中人,任侠好勇,与人无利,与己有损。碌碌一生,无所作为。行大丈夫者,当报效朝廷,货卖识家。建千秋业,留万古名。名标青史,封妻荫子。如此才不愧平生所学。所以家父的遗愿就是让草民为官。而且最近几年,草民也醒悟了这个道理。完全明白了家父当初的感受。所以草民一定要追随大人,建功立业。”王越目光迷离的吐露着心声。也许是王越孤独太久了,也憋得太久了。王越此时绝对是真情流露。

刘明这回彻底放心。有一个官本位思想的受害者。这种人用着放心。同时,刘明也想到了安置王越的官职。

第三百一十五回 九品武士

自认为已经比较了解王越的刘明,泯了一口茶,整理了一下思路。不慌不忙的对王越说道:“以宗师如今的身份,如若上阵杀敌,却也屈就了宗师。所幸我我幽州有军校一所,乃是帮助本公训练武官的所在。我幽州上下的的大小官员都要到军校学习、考核之后才能任职,升迁。乃是我幽州的重中之重。本公欲请宗师出任我幽州军校武艺总教习一职,领正三品的俸禄。代本公训练我幽州武官的武艺。不知宗师意下如何?”

王越还能说什么?虽然王越不太懂什么是军校,可正三品的官职,那王越可明白的很。那可是了不得的大官。而且教习就是老师,今后要是所得幽州武将都是自己记名的徒弟,那自己将会是何等的威风!

王越连忙跪倒谢恩道:“谢太尉大人抬爱。卑职今后誓死效忠太尉大人。”

刘明连忙搀扶王越说道:“王总教习快快请起。”

随后,二人再次落座,刘明接着对王越说道:“王总教习。除了军校总教习一职之外,本公还有一个重任要交付给你。”

王越连忙起身说道:“卑职谨遵太尉大人令喻。万死不辞。”

刘明一笑说道:“王总教习请落座,事情没那么严重。本公只是想王总教习继续开办一座武馆。但是,这间武馆却要和你以前开办的有所不同。此武馆非是你私人所办。而是我幽州官家所办。你任此武馆的名誉馆主。却不必行馆主的实质。你所要办的,就是按照你的武学标准。给我整理一个体系出来。把人的武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为九品。当然了,这个体系之中,不必要把你和典将军这类的超级高手算进去。向你们这一级别的高手,统统都归入到超级的高手的行列,超级高手是没有级别限制的。你只需要把一般的顶级功夫高手划为一品武士,比普通百姓厉害一些,能顶得上三四个普通百姓的为九品武士。等你划出等级之后,你再从你的弟子当中,或是我幽州的军校官员当中,选拔一些人协助你,在你的武馆当中设立一个‘九品武士擂’。这个‘九品武士擂’设擂主九名。每一个品级的武士,设立一擂主。悬赏天下的英雄前来打擂。凡是能与擂主打和,通过擂主考核的。就授予他相应的武士品级。除此之外,九品武士获得者,赏酒一壶,肉一斤。从军可为健卒。赐九品武士木牌一面。正面刻其名,反面刻其品位,考核日起,考核人员等等。以此类推,八品武士获得者,赏酒两壶,肉二斤。从军可当副班长一职。赐八品武士木牌一面。七品以上武士获得者无酒肉。但七品武士从军可为正班长。赐七品武士铜牌一面。六品武士从军可为副排长,赐六品武士铜牌一面。五品武士从军可为正排长,赐五品武士铁牌一面,四品武士从军可为副连长,赐四品武士铁牌一面。三品武士从军可为正连长。赐三品武士银牌一面。二品武士从军可为副营长,赐二品武士银牌一面。一品武士从军可为营长,赐一品武士金牌一面。一品武士以上的武者皆为超品,赐超级武士玉牌一面。由本公酌情封赏。”

王越被刘明说得有点晕乎,什么班长、排长的,王越是一点的也不懂。但是,这并不妨碍王越理解刘明的精神。刘明这是在鼓励武风,准备把天下的英才一网打尽。

这时,蒋方在一边盘算了一下,觉得有点不妥,连忙向刘明建议道:“主公。您给的赏赐太丰厚了。这势必令咱们治下的学武之人全部疯狂的涌到咱们这里来打擂。不说会不会有贪婪之人反复的打九品擂,骗取酒肉。但是那些无聊起哄之人,就会把咱们的设擂之人拖垮。我想咱们可以在他们正式打擂之前,先让他们举一个百斤的石锁,考验一下的他们的力气,若是他们连石锁都举不起来。那也没必要让他们打擂了。此外,每一个正式打擂的人,都需要详细的纪录他们的出身来历。以便于咱们事后核对,或是紧急时候的征用。并且,每一个打擂的人都需要加纳一定的金钱,这也算是他们的考核费用,这笔费用应该就足以维持‘九品武士擂’的开销了。”

刘明一听笑了。这蒋方不愧是在江湖中替自己主持百艺门。干什么都这么精打细算,干什么都想着怎么产生盈余。不过这蒋方考虑得确实有道理,就像自己在现代社会那会儿,每次考级,不是都得交费吗?而且,正式打擂之前,设下一道门槛,确实也能提高不少的效率。只是刘明转念又一想,自己每次考级缴费的时候,自己的心里都有点不痛快,人同此心。没必要自己现在都说了算了,反倒自己也那么了吧。

刘明冲着蒋方说道:“你的建议不错。一会儿你可以和王总教习共同协商,完善一下,把你的那些建议都加进去。但是,关于收费一项,咱们幽州的实力,现在还承担得起。没有必要如此做。等天下太平时,此擂作为一种娱乐性质,在如此作,也未尝不晚。”

刘明一说,蒋方立马醒悟过来,现在不是用这个赚钱的时候,现在主要的就是吸纳人才。蒋方恭敬地说道:“是。属下明白了。”

这时候,王越也盘算清楚了。王越对刘明说道:“太尉大人。划分武学的等级,卑职足可办到。但是其他的,卑职却有点人手短缺。卑职可不可以把卑职的那几个劣徒招来,共同为太尉大人效力?”

“当然可以了。本公求之不得。”刘明高兴的回答道。

王越一听刘明答应。分外高兴。王越又对刘明说道:“太尉大人,其实我那犯了命案的劣徒才是我所有徒弟当中最机灵的一个,若是太尉大人能赦免他的罪过。我把他也找来。以他的聪明劲,绝对能帮我出色的完成太尉大人的命令。”

刘明心想: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乱世之中,惩恶扬善,杀个恶霸算什么?游击队还打过土豪呢。何况王越的徒弟又不是在自己地界上犯的案。只要他来之后,遵守幽州的法制,有什么不可以的?

刘明根本没拿这个当回事,随意的对王越说道:“这有何难?回头你把他的名字报上来,本公赐他无罪也就是了。只是他来了幽州之后,你却要约束与他,不可让他在好强斗狠了。须知我幽州的法纪森严。”

王越一听大喜,连声说道:“不会的,不会的。劣徒早已悔改了。自从他犯案之后,他就化名单福,弃武学文了。前些日子我听其他的弟子说他正在荆襄一带游学。他的本名却是叫做徐庶、徐元直。”

此时,刘明说了半天有点口干,正喝着一口水,听到徐庶的名字,好玄没把那口水给喷出来。原本刘明听到单福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可徐庶就不同了。虽然刘明对三国时代的人物了解得不多,可徐庶进曹营,一语不发。多么经典的一句歇后语啊。又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这句话?

此时的刘明,那真是欣喜若狂。刘明真没想到:来了一个厉害的王越不说,竟然还能引出徐庶这样一个更牛赑的家伙。

刘明连忙对王越说道:“王总教习的高徒那还能错得了?本公刚才不过就是随口一说而已。王总教习赶快派人把他找来。本公一定要亲眼见见令高徒。”

王越比较奇怪,不知道刘明为什么突然间对自己的那个徒弟这么感兴趣了。不过,这总是好事。徒弟有面子,老师不也光彩嘛。这也许是太尉大人看在自己的薄面上,高抬自己师徒俩。

王越高高兴兴的向刘明应是。只是王越想不到的是,徐庶在刘明的心目中,那可比他有分量的多。

此时,高兴过后的刘明又突然间想起一事,那徐庶可是孝子啊。别回头曹操的那些小手段,又在自己这里重演了。

刘明连忙又对王越说道:“王总教习。今后你们师徒都在这里为官。你们的家眷却都散居一方,即不方便,也有被本公之政敌所害的危险。你回头把你的家人,以及跟随你的弟子的家人,都接来吧。本公给你们安置。尤其是你那徒弟徐庶,流亡在外多年,更是需要与家人团聚,享受家人的温暖。你更是务必要把他的家人接来。”

王越一看刘明想得周到。高兴得说道:“太尉大人厚爱。卑职一定尽心办理。我那劣徒徐庶,却还真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好孩子。他也没什么亲人了。只有一个寡母在堂。若是卑职把他的寡母接来。我那劣徒徐庶,定会十分欣喜。”

第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争

刘明向王越敲定了徐庶,心怀大畅。遂又于王越长谈多时,商量了一下九品武士考核的细节。随后,刘明让蒋方为王越安排住所。

次日。刘明召集众部下,把王越介绍给大伙。随即就把九品武士的计划向大伙介绍了一番。

九品武士计划,作为吸纳基层武官,鼓励好武精神,那是极为有利的。刘明手下的那些武将对此都极为欣赏,兴奋。但是,刘明手下的那些文官,想得就比较长远了。

蔡邕首先反对道:“太尉大人。百姓好武,虽有强国之用。可是治理天下,不应过于偏重。正像如今太尉大人所订立之九品武士制度。今后将有可能成为普通百姓求官的一条捷径。百姓为求出身,必然勤于习武。如此,学武有成者,故可成为人才。可不是和学武的那些百姓,必然会因此荒废了光阴。况且,习武之人,好强斗狠,顽劣之徒,缺乏管束,也不利国泰民安。太尉大人千万不可贪图眼前之利,草率行此等计策,还需三思。”

蔡邕一开头,其他的文官,也纷纷的列举事例,开口反对。只有杨军,郭嘉,贾诩等少数的刘明铁杆队员,还在一语不发的观望着,思考着。准备着看看刘明还有什么后续的计划,并想着如何完善刘明的计划。

刘明一皱眉。没想到反对意见这么大。可刘明随之也释然了。自己确实是草率一些了。记得以前自己学历史的时候,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当时的有志之士寻求救国之道。除了兴办强身馆,强武学会等等之外,新文化运动,产业救国等等,那也是一个都不少的。自己如今愣头愣脑的光提出来其中一个。这也太孤独一枝了。也难怪自己部下的这些有识之士会如此反对了。

刘明想明白了,心里暗暗笑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按着马三立老人家的说法,桃园三结义,咕嘟一枝。我再给你咕嘟出来几枝也就是了。

刘明微笑的开口说道:“各位过于急躁了。本公的话还没有讲完。尔等如此反对,岂不是断章取义。本公除了九品武士的计划之外。还有鸿学士的计划。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