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很多人都纷纷喊道:“别动他!千万别动他。要想你们首领活命,就千万别动他。”

那两个人准备搀扶古侯得人,被这么多的人喝止,当时就傻在了那里。不知所措。既不敢搀扶古侯,怕损伤了他的性命,可又觉得任凭古侯躺在那里,也是不好。

所幸得是,这次随古侯而来的,除了一些头领之外,还有一个彝族的巫医。巫医在彝族当中的地位是神圣的。古侯这次原本是要干大事的,故此把巫医也请了来。一是帮着自己参详,另一个就是镇压场面。

而如今,这个巫医看到古侯这幅惨象,当即就过来想要医治古侯。

别说,这个巫医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最少他看出来了这个古侯如今确实不能动,一动就死。可这个巫医稍稍一按古侯的胸部,想要看看古侯得胸腔骨头如何,又没有摔散。只要那里没摔散,骨头没错位,不至于扎着哪个内部脏器。其他胳膊腿的地方,那就好办了。哪怕摔得再重,最多也就是一个全身残废,性命总是无忧的。

可这个巫医刚一扶古侯得胸部,邓古侯就是一顿哀号。古侯如今都快样散了,全身的血脉,筋骨都被震着了。筋骨都有些错位。不碰还疼呢,这一碰当然就更疼了。

这一下。这个巫医也没辙了。摇了摇头。做下了古侯已经没治了断言。

当时,跟随古侯而来的那几个头目就要操家伙拼命。而这时,一清脆之声传来:“且慢!这位首领还有救!”

在如今这些大老爷们之中,能有如此清脆声音地。自然也只有黄月英了。说实在的,张飞这一下样得够狠。幽州军虽然有很多人能看出古侯此时不能动,可真正有把握治好古侯得却没有。那些粗浅的跌打损伤疗法。对于古侯如今这幅惨象。还是差了一些。最多也就是能看出不能动。然而,这些人里面当然不能包括黄月英在内。黄月英三项全能。那可是三项特级品位的高手。医术之上,和华他互补长短。那绝对属于高手,高手,高高手。

然而,黄月英的这种才华,虽然关羽略知一二。可那些夷人首领却不知道。而他们出于对女子的歧视。更是对黄月英投以鄙夷的目光。

这人都这样了。这个小女子还要瞎搞。实在是太要不得了。

但是,黄月英此时根本不理会这些。径直的向躺在地上地古侯走去。而那些想要拦阻黄月英地彝人,却被相信黄月英,并想弥补过夫的张飞拦了开来。

黄月英平稳的走到了古侯面前,那真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黄月英微一搭脉,就已经知道了古侯体内气血走向如何了。这古侯得身体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张飞也没用全力,这古侯得五脏六腑并内有实质上损伤。只是气血被震地淤积了。筋骨有些错位而已。而那巫医看不出古侯体内的实际情况如何,光看古侯得外表惨状,以及各处都动不得,一动就痛得要命,这才以为古侯全身都被摔散了。没救了。

月英以脉像,知道了古侯得内脏没事。当下,拿出一个扁檀木盒子。打开来,那是一整套地金针,粗如骨刀,细如毫毛,带钩、带刃、带拐弯的,邓真是一应俱全。

光看着这些针炙用地金针。在场的所有人,那都是一阵寒颤。这个小女子,这是要干什么?

可等到黄月英拿里面的金针往古侯身上扎的时候,那些夷人首领更受不得了,这个汉人女子实在是太恶姜了。古侯刚才不就是训斥她一下,让她懂懂规矩嘛。这个女子就怀恨在心,这古侯如今都这副模样了,还用针扎,实在是太恶毒了。当即,在场的夷人众首领,就全部鼓噪起来。纷纷喝止黄月英。

当然了,那些夷人不明白,幽州这边还是有一些懂行的高手。知道黄月英是要用金针过穴,打通古侯得经脉。校正古侯得筋骨。可邓些金针里面的大部分,他们也是没见过,当然也就不禁要把嘀咕了。那么粗的,跟小刀一样的东西,还能算是针灸用的金针吗?

可是不管怎么说,如今这个时节,也还是要维护黄月英的。尤其是张飞,虽然张飞寿见拿针的,心里就发麻。可仍然秉承着信任黄月英的态度。环视众人,以那犹如实质一般的杀气和目光,生生震慑了鼓噪的众人。

而此时,黄月英手动如飞,十三口金针已经插入了古侯得体内。这十三口金针,可不是一般的金针,乃是缕空的透骨针,专门是用来放血的。金针入体,顺着金针的尾部,一股细小的血线就逼射出来。随着淤血的流出,古侯这个已经肿胀的人,立刻就消瘦了一些。

而随后,黄月英又手如闪电,一连七口幽针扎入,以颤宇诀抖动金针。古侯那纠结在一起的筋脉,当即舒展开来。而随着筋脉的舒展,古侯那些错位的筋骨也自然而然的随着筋脉牵扯而复位了。

黄月英随即收回了金针。并把古侯翻了个身,猛地一击古侯得命门。古侯当即一口鲜血吐出,随即猛地站起身来,破口大骂道:“贼婆娘!使得什么妖术,整得老子这么难受?还让老子喊不出来?”

敢情,黄月英的第一针就封住了古侯得哑穴。怪不得如此经脉复位,这么大的痛苦,这个古侯愣是一声没出。

可岁侯这么一站,这么一骂。在场的每个人,那都知道古侯肯定是好了。此时,这些夷人首领,再看黄月英,那可就不是那种看小女子的蔑视眼光了。而是既崇拜,又畏惧的目光。这种目光,只有他们在看巫神的时候,才会出现。

第五百五十五回 黄月英装神定汉中

巴蜀之地,民崇鬼神。

而在巴蜀之地,鬼神的代言人,邓就是各个氏族大大小小的巫。也就是彝人口中的‘毕摩’。故此,巫也就成为了彝族社会生活中主持祭祀,禳解崇祸,占验吉凶,主持盟誓以及进行裁判的神灵代表和法力的象征。在夷人之中享有从高的地位。

而这里面,巫神则是所有巫中最接近鬼神的人。也是在这些夷人之中,享有最崇高的地位,最接近鬼神的象征。这种崇高的地位,既是来自对未知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期盼,也是来自对未知神秘力量的畏惧。

而像黄月英这样,既不吃药,也不作法,直接拿几根针扎几下,就可以把一个快要死的人复原。这种怪异的神秘行为和力量,在这些质朴的夷人心目中,那就是巫的行为。而具有如此神效的,那就只能是巫神。而且,最主要的是,巫是不分男女的。只要能与鬼神沟通,取得鬼神的力量,那就是巫。

当下,这些对黄月英既崇拜,又畏惧的夷人首领,终于明白关羽如此强大的军队之中,为什么还要带一个女子了。敢情这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巫神。同时,这些夷人首领也自以为是的理解,为什么神通广大的天师教张鲁要归顺幽州的刘明,为什么这些汉人能够战无不胜了。那就是因为他们有伟大的巫神帮助。鬼神的意志是不可违背的,再强大的人,也是敌不过鬼神的。

而这里面,以那个古侯所带来的巫医最为激动。他亲自了解过古侯得伤势是多么地严重。更亲眼见证了此事,一辈子的信仰得到了印证,这感受就更深了。当古侯跳起说话的一瞬间。他所受到的震撼,那就别提了。

故此,等他稍一恢复,立马就跪伏在黄月英的跟前,虔诚的拜道:

“渎阿木庇佑。古阿马家支,马黑木诺。敬请至尊巫神原谅先前的冒把。”说罢,拜伏不止。

这个马黑木诺在情急之下,说的都是本地彝语。那些夷人首领听着都很自然。可这些从北方来地幽州众将。可就没几个人懂了。就比如关羽。他就是一点都没听明白。好在关羽身边还有一个张鲁,多少还能懂得几句,给关羽大致地翻译了一下。像那个渎阿木,就是彝人的远祖之神。

而黄月英原本也是不懂彝语的。可黄月英有过目不忘之能。本身又聪慧异常。此次要与夷人各族打交道,黄月英办事谨慎。事先也是学了两天当地彝语。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多少也能听明白几分。

虽然黄月英只是听明白一个七七八八。可黄月英是一个多么机灵的人。哪能不会拉大旗扯虎皮那一套?

黄月英当即低声说道:“起来吧。这是我们幽州百艺门祖师庇护。

只不过,如今古首领虽然身体已经差不多康复了。可他地灵魂却有一部分被震出了体外,若不取回。恐怕……”

黄月英这番话,悄悄的用上一部分技巧。声音飘渺恍惚无比。分不清到底这话是黄月英本人说地,还是这声音直接从黄月英身上发散出来。

虽然黄月英的声音不大,还能缥缈,可黄月英地这番话,对于古侯得打击却是巨大的。

彝人不畏惧死亡,可却对灵魂无比看重。在彝族人的观念中认为:

灵魂是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操纵者和主宰者。灵魂可以脱离人体而存在,并不会随人的死亡而消失。而一旦灵魂离体不归便意味着死亡。在《祖神源流》记载之中“万物有灵魂,无魂不会生,人生魂来附,人死魂先去”。于是在彝族人的观念中就有“人死变三魂,一魂往密尼(祖地),一魂守焚场,一魂留宗祠,事子孙祭莫。”即:一魂守坟墓,一魂归祖地,一魂守祖灵牌。三魂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支撑着人的躯体。而且,三魂可雕体也可脱体,一旦脱离人体会出现不良反映,如生病、精神疲惫,甚至死亡等。

如此重要的灵魂,如今却在黄月英的话语之中有了闪失。古侯如何能够不心惊?不畏惧?古侯倒不是害怕灵魂散失之后身死。而是害怕身死之后,灵魂有什么闪失,三魂不能归位,成为无可归依,凄惨无比的游灵,那可不是一两年的痛苦。而是要无休止的了。光是想,古侯就已经恐惧万分。何况,古侯在听到马黑木诺跪伏所说话,以及联想到黄月英在自己身上的作为。早就坚信这个既能让自己说不出话来,又能让自已的身体在片刻间恢复的女子,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巫神。他就更害怕黄月英会因为自己先前的出言不逊和冒把,而对自己漂移体外的灵魂进行诅咒了。

要知道,巫神既然能够解灾难,当然也就能进行诅咒了。这可是巫的强项。

当即,古侯就吓得跪伏在地,不停的向黄月英叩拜,祈求。古侯虽然好强,可在鬼神面前,个人的尊严是不重要的。以巫神在夷人中的地位。古侯这样的首领跪拜、祈求,那是一点都不丢人的。在场的所有夷人首领,没有一个笑话古侯得。都认为这才是正常的,这才是对待巫神的正确态度。

可古侯情急之下所说的话语,当然也是他的母语了。这是一个人的本能。最危急的时候,没有特意的控制,他是想不到要说其他语言的。

而古侯说的又快又急,连张鲁这个本地人都只能听一个一知半解的。其他幽州军的将领,那就别指望明白了。

张飞那也是绝对听不懂的。只是看见古侯这小子,先前很是看不起黄月英,如今又对黄月英又跪又拜的。觉得很是好笑。同时也就更佩服黄月英的手段了。

而黄月英,也只不过听明白了原谅,救治等有限几个名词。不过,以黄月英的智慧。单看古侯如今跪拜的神态,就已经通盘了解古侯说地是什么了。而这也正是黄月英所要得。

黄月英当即以她那种虚无缥缈的声音,再次说道:“让你的魂魄归体也不难,只是魂出体外,需要法器的牵引,才能归还,你且在此处安心静坐。我取法器回来救你。”

黄月英说完,很是从容的走了。可留下的。却是满屋子的发愣的人。

对于

幽州军方面来说。黄月英是他们一个比较熟悉地人。也算得上是比较知根知底了。可如今黄月英却让他们有了一种神秘感。

法器?黄月英怎么会有法器呢?

别说是其他人了,就连黄月英地老公杨坚,同样也是很不明白。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情不自禁的用差异的目光看向杨坚。而杨坚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冲着他们傻笑。

而与之相反。原本不熟悉黄月英地那些夷人首领,在黄月英说完要拿法器之后。则对黄月英产生了更高的认同感。更进一步地确认了黄月英的身份。同时也更加对黄月英,以及幽州军高看一眼了。

法器在巫地传承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不仅能帮着巫更好的沟通鬼神。而且还能把巫得力量留给后代。而没有法器的巫,神通再是广大,那也不能传承,不能建立巫的家支。再是厉害,也威风不过一代。而有法器的巫,那可就不同了。能够传承,能够建立余支。

邓才是真正不可一世的巫。

而这里面的轻重,也更被这些夷人首领所看重。

不多时,黄月英拿着她所谓的法器回来了。幽州军这面一看,差点没笑了出来。这不就是黄月英小姑子平日拿着玩的木鸢嘛。在场的众将可没少看过。尤其是赵云,对这个小东西更是熟悉。这东西不就是黄月英做给她小姑子的玩具嘛。怎么如今就成了法器呢?

不过,这些幽州将领,此时此刻当然也不能揭穿黄月英。

而那些夷人首领看到黄月英所拿的法器,不是他们常见的经书一类。也很是奇怪。不知道这个木头做的小鸟能有什么用处?

其实用处很简单。就是能飞。昔日,公孙般造木鸢,能载人飞三日。黄月英超极机关师,她所造的这个,虽然飞不了那么远,也载不动一个人,可是凭着机簧得力道,再天上转上那么两圈,还是很轻松的。

其原理与黄月英所做的那些木马,木狗之类的是一个道理。只是木鸢双翅扇动的更复杂一些。而且这木鸢又是讨好小姑子的东西,做的更加精细,更加活灵活现罢了。

只见黄月英取木鸢,放在古侯得头顶,口中默默的念叼着,传出一丝丝让人听不懂的怪异音节。可随之,黄月英手中的木鸢已经开始自动扇动起了翅膀。尔后,黄月英手一松,木鸢就盘旋而起,飞旋在古侯得头顶,同时,阵阵悦耳的仙音,从本鸢的腹内发出。

幽州众将,虽然在刚开始初见的时候,也是很惊奇。可此时看得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而那些夷人则不然了。他们什么时候能看到过这个?

本头做的鸟能自己飞,还能发出如此美妙的招魂之声。这不是顶级的法器,那还能是什么?这绝对要比那些大巫加持的经书厉害多了。

不!这不应给说是法器了,而应该是神器。

所有的夷人首领,以及那些夷人首领带来的大大小小的巫。目睹这神奇的一切后,全都自发的跪了下来。

木鸢在天上飞了三圈之后,黄月英一抬手,把木鸢收了起来。随即在古侯得灵台穴拍了一掌,口中喝道:“魂魄归位!”

也不知道是诚心跪拜的古侯心理作用,还是黄月英所拍的那一掌震动了穴位。古侯当即就觉得一股清流顺体而下,整个人当时就清爽了许多。古侯更认为这是巫神的手段。又是连连的叩拜不已。

有了黄月英巫神这么一个契机,连最强横的古侯都不敢有异议了。

其他人行能有什么说的。

何况,黄月英在会上说的也很明白。

夷人自治,夷人各族之间还征战不止呢。又如何可以奉行统一行政。而且,夷人虽有山林之险。可夷人却终归不能一辈子龟缩在山林中不出来。盐米铁器,日常用品,还是要出的山来和汉人进行交换的。

夷人打得邓些兽皮,象得那些山药,也是不可能一辈子烂在山里面的。

而且,最主要的就是黄月英承诺,各族夷人所事受的待遇,都与汉人一模一样。这天下人不患寡而患不公。夷人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这是公平的。待遇都一样。夷人也乐意接受汉人的法规。而黄月英巫神身份的承诺,也是让他们很相信的。

而除此之外。黄月英给出的另一个利益,也是这些夷人无法拒绝的。如今夷人各族在山里面,邓也都是各自种上一些粮食的。毕竟光靠打猎,维持部落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而如今的自然条件下,夷人各族的平均亩产才不过一石半。也就是一百五六十斤样子。年成不好,还要缩水。而黄月英却承诺有汉人的帮助。夷人亩产平均可以达到四百斤以上水平。这样在场的所有夷人首领,全都难以拒绝。

有这么多的粮食收成,部落之间的争夺,就会少了好多。部落的发展,也会好了许多。这是夷人首领元法拒绝的诱惑。而这对于如今幽州平均亩产八百斤的经验来说。黄月英还是有信心达到的。

谈妥了这一切,当即各族夷人首领在毕摩的见证下,与关羽饮血酒订约。

而待这些夷人散去,对于汉中夷地的治理,却再次搬上了台面。

杨坚向关羽建言:“夷人质朴,重盟约。既已立誓。当皆以其渠帅而用之。否则,若留外人,则当留兵,留兵则无所食,一不易也;而留外人不留兵者,官无可持,与有顽劣不服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且,汉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

今我军不任外人,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待天下太平,汉中稳定,再逐步王化,以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