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肃向诸葛亮建言道:“孔明,幽州军势大难敌,实在是出乎你我的意料之外啊。你我如今,实在是任重而道远。依我看,咱们要尽快和幽州和谈。尔后快速发展我军实力,才有可能与幽州军一搏。”

而庞统最先考虑到的却不是什么孙权的利益,而是周瑜和鲁肃的发展。对庞统来说,孙权实在算不上什么,只有周瑜和鲁肃,才是他所看重的。故此,庞统则建言道:“孔明师兄,幽州军虽然势大难敌,可我军有剑阁之险,只要后勤无碍,敌军也是不可奈何。不如以此地之险,力拒幽州兵马。那幽州军长途而来,其消耗,必然远多于我军。积少而成多,只要长期以往,幽州军的实力损耗,将不可计量。而我军拒守剑阁以里,可夹心发展。实力必然大增。到时候,有周都督一手训练精兵,军事实力的增长,自然不在话下。那时节,我军甚至可以跨长江而击曹操。进而再一步的扩展我军实力。进而一统天下。”

庞统得口才虽然不错,可奈何诸葛亮的政治敏感性实在是远胜于庞统,庞统得那点小心眼,诸葛亮一听就听出来了。虽然诸葛亮对周瑜并没有什么偏见。可诸葛亮却是孙权请出来的,诸葛亮自然要为孙权考虑。何况,连曹操以抗拒刘明,那乃是诸葛亮军策的根本。当然更不容别人推翻了。虽然庞统得那种据剑阁之险,拖垮幽州军力的建议,让诸葛亮有小小的共鸣。可天性谨慎的诸葛亮,更希望在蜀中稳定之后,吴军在蜀中积累了一定的仁德之后,再如此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毫无根基的铤而走险。

故此,诸葛亮轻挥羽扇,淡然表态道:“我军统领蜀中不久,百姓未得恩惠,幽州大军压境,极易激起不稳,若有民变,内忧而外患齐至。我军虽有剑阁之险,依然危亦!而拒幽州尚且无力,冒然进攻曹操,两处共同开战。其变数更多。无异自取灭亡。实不可取。倒是子敬之言甚秒。遣使议和,成则腾出我军施惠蜀中,安定蜀中,整合军马的时机。不成,也极大的打击了幽州持士的忠诚,更可能依此说的马超归降,为我军平添一大助力。到那时,我军在依托剑阁之险,边战,边稳定发展,那也为时不晚。”

鲁肃当即赞成,而庞统也无话可说。而这个出使幽州军的人选,却还是有了一番争议。

按着诸葛亮的意思,诸葛亮很是想亲身上幽州军那面走一趟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而且幽州军又以仁义之名传世,诸葛亮到不怕幽州军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反倒期待通过此去,能够在幽州军中发现一些军情,或是策反几个幽州军的官员。

然而,诸葛亮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鲁肃的极大反对,且不说诸葛亮是在幽州那里挂了号的。传闻中号称刘明克星的家伙,就这么一去,还不得让人家幽州军一刀给宰了。再说了,诸葛亮如今统领三军,那身份远比一个马超要重要的多,诸葛亮过去了,马超换不换,有嘛价值?

何况帅不离位,如今这里那么多人了,哪能让诸葛亮亲自出马。

而除去诸葛亮,鲁肃认为自己去幽州军那里议和最合适。不论是官位,代表等等,都合适。

但是,诸葛亮却认为鲁肃太老实了。应对曹操那种老奸巨滑的,只要利益得当,那绝对是对症下药。可应对幽州军那不可知的对手,却恐怕缺少了机变。尤其是上次那个斥责自己的女人黄月英,据其自称,那也是幽州军的军师,诸葛亮就更是深知老实忠厚的鲁肃,绝对不可能应对得了一个机变女子的盘问。非吃亏不可。

故此,鲁肃前往,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而剩下的庞统,远远不能得到诸葛亮的信任。这一下,谁去幽州军那里议和,就成了一个难点。

第五百六十一回 鲁子敬单身入汉宁

推敲再三。最终还是只能让鲁肃前去。而今剑阁众人之中尸。唯有鲁肃的品级和官位可代表得了孙权,而又不至于引起幽州军的窥视。而至于那鲁肃过于老实忠厚的人品。诸葛亮也想开了,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不可欺之以诚。只要鲁肃咬死了以马超和那一万俘虏来交换各自罢兵,两年之内,互不开战的底线。那就足够了。至于那漫天要价,让幽州军吐出汉中,也就不期待了。而且,只要不过分的贪图什么,诸葛亮也觉得鲁肃这样一个老实憨厚的正人君子,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更容易成功。

鲁肃离开剑阁,领扈从二百,高挑吴侯使节旗帜,直奔汉中而去。

两日的功夫,鲁肃就已经再次来到朱恒伏兵的那道山梁。可鲁肃令人刚刚转过山梁,鼓声雷动,一对幽州兵马已经拦住了去路。为首的正是赵云的先锋马岱。

马盐在这个山梁吃过亏,那布置下得警戒哨,当然也就更远了。鲁肃还离得马岱远远的呢,马绿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原本马岱布置下那么远的警戒,就是为得不犯原先的错误,先发制人。可鲁肃带得人也太少了,才两百人,而且还一点隐蔽的意思都没有,更大模大样的挑着吴侯使节的旗号。不来是打仗或偷袭来的。马岱也摸不准这彪人马是干什么来的。故此,马岱才亲自领兵出来巡视。

不错放,也不是了幽州的礼节。

马岱跃马而出,高声喝问:“吠!某乃幽州镇西军先锋将军马岱是也!尔等何人?到此何事?速速说明,否对抢下做鬼!”

鲁肃不慌不忙,毫无惧色,催马而出。拱手说道:“有礼了。吾乃吴侯驾下,横江将军鲁肃。奉吴侯之命,出使幽州。”

所谓礼多人不怪,而且马岱看鲁肃相貌魁奇,仪表堂堂,不怒而威,正气凛然。也是一幅诚实君子的样子。马岱当时也就客气了几分。同样给鲁肃回了一个礼。

见礼之后,鲁肃这才堂堂正正的责问道:“将军即以知吾乃奉吴侯之命。出使贵军。吾乃堂堂使节。持军而今还拦吾与此,这可是太尉大人的待客之道?”

有礼不在声高,虽然鲁肃的话音不大,可马岱却一点也不敢怠慢。

以至于落下话柄。要知道,即使如今两军开战。可就算是两国开战。

那还不能慢待使节呢?打归打,礼节不可废。何况如今孙权和刘明不管怎么说。表面上可还都算是同殿称臣地同僚呢。而且,使节谈不谈这种事,从那排,也轮不到马岱这个小角色做主。马岱当然就更不敢怠慢马岱当即说道:“将军即为使节,我军自当护送。”说完一摆手,马岱军队分为两列,给鲁肃让出一条道来。

马岱说是护送,其实也就是变相的把鲁肃监视起来,移交上级领导处理。

鲁肃也是不以为意,坦然地随着马岱部队护送而行。

等马岱把鲁肃护送到赵云那里,赵云显然也是不够级别和鲁肃谈判的。赵云招待鲁肃休息一宿,再次把鲁肃向上移交,派兵护送前往汉宁的关羽那里。关羽作为此次行动的统帅,有刘明的授权,又是刘明的二弟,还是有权和鲁肃谈判的。当然了,鲁肃休息地时候,赵云也先一步派快马前住汉宁,向关羽通报吴军派鲁肃为使节出使幽州军地消息。

而等关羽接到赵云的上报,也是搞不动吴军派鲁肃来此的用意何干。战事都已经打到这种地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过,为了不失幽州地礼数。关羽倒也没准备不见鲁肃。只是向黄月英稍稍的咨询了黄月英很是平静地说道:“我军和吴军如今交战正烈。当无友好、宣战之说,而吴军又屡遭败绩,由此可推断,吴军此次遣使前来,必为议和。”

关羽等人深以为然。均笑吴军都被打得这般模样了,竟然还妄想议和。真是太天真了。

唯有黄月英对此不置可否。不管是什么样的议和、谈判,那都是要有符合双方利益和条件地。哪怕就是一方无条件的答应对方一切要求,那这个承诺本身,也是他的一种符合它当前利益本身的条件。没有一点双方都满意的,谈判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吴军既然派人来了,那就说明它本身是有一点筹码的,那它的筹码是什么呢?

想到这里,黄月英心中一动,难道己军先前做的那些举动,都不足以激怒对方下狠手吗?

没别的,此时黄月英已经想到马超了。马超在关羽出征之前,呈报幽州的战扳上,那是下落不明。如今打了那么多的日子,也抓了不少俘虏了。大伙也都知道了马起被俘了。可马超属于被诸葛亮重点看护的,不是经手的人,也确实不知道马超如今到底是生死如何了。而关羽、赵云、马岱、庞德等人,也都理所当然的认为马超壮烈牺牲,殉职了。毕竟马超的性子那么烈,而且这些人都认为马超不可能投降叛变。

如此,马超还不被对方杀害,那还能怎么的?

而此时黄月英想起来,对方有可能一开始就已经想用马超做筹码了,甚至在吴军大将被接连斩杀的情况下,都能忍住杀机不报复。黄丹英不由得为对方老谋、谨慎和坚忍,感到微微的头疼。吴军还真有一个不好对付的敌手啊。

虽然黄月英已经有所料到,可除了头疼,黄月英也没有什么完全稳妥地办法。吴军如今派出的使者己经到了己方控制地界,那是万万不能有失的。若是鲁肃有了什么闪失,对幽州军的英名,折损可就太大了。

而且,吴军派使者来了,若是不见,那也显得幽州军气量狭小。也是不妥。而若是见了,万一要是吴军真得拿马超说事,那也是答应不妥,不答应更不妥。而且,这种政治上的决策问题,也不是关羽能够做主的。

而若是往返请示于幽州,按照谈判的规矩,两军商谈之时,那是处于休战状态,这也是极大的缓解了吴军的压力,便于了吴军的调整,这也是很不利的。

黄月英实在是头疼,黄月英虽然天才,可那也不是万能,而且,政治上的交锋,更多的是依赖于经验,单单是聪明,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黄月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不过,黄月英还是想了一些招数让关羽使用。

待鲁肃来到汉宁,只见一路上,行人带笑,并无畏惧官兵之行。也没有遭到战火波及的惊慌之态。不由得对幽州治军之严,护民有方,暗暗称奇。而那些城头之上盔甲鲜明的,井然有序的幽州士兵,也让鲁肃感到幽州兵马果然表里如一,不仅仅是战场上凶猛,战场之下,也是精锐无比,真乃是精锐中的精锐。比己军的兵马实在是强的太多了。

待到得关羽府门之外,只见这些幽州兵丁,比之先前,更是精锐许多,一个盔明甲亮,骠悍之气,渗人胆毛。这些当兵的一个个比己军的那些低级将领都要胜过几分。着实得让鲁肃羡慕。

可等鲁肃表明身份,要进去会见关羽之时,守门兵丁的回复,却让鲁肃对幽州鄙夷了一下,太小气了。

敢情守门的兵丁竟然让鲁肃报名而入。

虽然这报名而入乃是交战双方谈判时,羞辱弱势一方使节,打压对方气焰,增加强势一方筹码的常用手段。可在鲁肃看了幽州那么多的强项,却觉得对方如此作,有些小气了。

鲁肃也不含糊,既然了,报名而入,就报名而入,那还能把我小到哪去。可就在鲁肃迈步准备往里走的时候,只听‘沧琅琅’齐刷刷的一响,就看那列为两队的军卒,全都钢刀出鞘,互相以刀尖相搭,搭出一个钢刀胡同来。

鲁肃一看就明白了,这叫过刀山,是试探自己的胆量来了。

鲁肃从容一笑,毫不在乎,高呼道:“报!江东鲁肃,报们而进!”说着,鲁肃迈步向里走,脑门直挺挺的迎着那些刀尖而去,头颅不带一丝低垂的,眼睛不带一点眨动的。就那么从容坦然地迎了过去。

‘刷拉拉’刀分左右,就在鲁肃的脑门将要触及那些刀刃的时候,那些幽州军已经齐刷刷的把刀收了回去。

“好!是个英雄!”张飞一声大喝,从旁边迎了出来。所谓:英雄重英雄。鲁肃钢胆豪迈的气度,当时就让看热闹来的张飞,极为欣赏。

鲁肃微颜一笑,拱手说道:“张将军,别来无恙。”

张飞也一拱手说道:“鲁将军,你我老交情了,可你有如此胆量,俺老张也是头一回知道。佩服!佩服!里面请!”

第五百六十二回 鲁肃心虚

鲁肃在张飞陪同下,直入府内。

而今这关羽办公的地方,那就是张鲁当初的宫殿。虽然不如正统皇城那样宏大,可也是三宫九殿,富丽堂皇,大得很。可等鲁肃在张飞的带领下,绕过中门,只见殿外的大厅中之中,摆放着一口巨大的铜鼎,铜鼎底下,烈焰飞腾。铜鼎之内,热油滚滚。

鲁肃一见,心中有些好笑,刚刚摆过刀山,如今又摆出油锅,这些小动作,也就吓吓那些胆小之辈,与自己这样两次三番的试探,却是多鲁肃面带微笑,转首对张飞言道:“张将军,贵军倒是好客。连屋外面都支起这么大的一口锅来,倒是给我准备了丰盛的酒席了。”

此时张飞也觉得这样试探有些小。也不好回话,只得向鲁肃说道:

“鲁将军,里面请!”

鲁肃也不多言。从容迈步进入殿中。只见殿内当中端坐一人,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头顶二龙斗宝帅字盔,宝光冲天,身披锦绿战袍,威风凛凛。不用想,这肯定就是传闻中身怀至宝镜铠的关羽了。

而在关羽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座位,其中之一端坐一妇人,面带纱巾,看不出相貌如何。可坐在那里,安稳不动,自有一派安祥,稳重的气派,令人如观高山,如视流水,这就应该是诸葛孔明再三提醒自己注意的那个黄月英了。而那另一个空位,也就应该是留给自己身边张飞的了。

再顺之而下,只见殿内两旁,各有百十人的威武之将,昂然而立。

好不威风。

鲁肃不禁叹服,幽州这边。果然人才济济,武持辈出。鲁肃看罢全场,迈步而行,至殿中,距关羽三十步远而止步,施一长揖,高声说道:“吴侯使臣,鲁肃。鲁子敬。见过关将军。”

关羽连眼皮都没抬,沉声喝道:“尔军将败,前来乞降,因何立而不拜?!”

随着关羽的喝问。淡淡的杀气弥漫开来,隧即又有所凝聚。直向鲁肃逼来。并越来越厚重,更有如实质一般。虽然鲁肃距离关羽还足足有三十步。可这压得让人心跳、胆寒、腿软地杀气,还是没有丝毫的减弱。

关羽这杀气,乃是关羽武学境界之化境,苦心修炼出来,比之刚刚鲁肃过的那个刀山胡同,只是一些钢刀形成的杀气,那绝对是不可同日耳语。

可越是如此,这也就进是看出鲁肃果然是一个胸怀坦荡的正人君子来了。这要是心术稍有不正,胆力稍有逊色,被关羽这么一威压,当即就得跪在地上吓破胆了。这后面的谈判也就没法谈了,那还不是关羽说什么是什么。

可如今鲁肃正面承受关羽的威压,虽然鲁肃也感到十分的难受,可鲁肃毫不胆怯,吐气开声地应道:“幽州太尉六大人,乃汉室宗亲,国之重臣。我家主公吴侯,也同样是汉之册封,国之贤良。此二者皆属汉臣,份数同僚。何来将败?又何来乞降?而你我又各仕其主,也无分上下,我拜你何来?”

鲁肃这话说得厉害,虽然乱世之中,各地诸侯都打得厉害,打完之后,只要上一个表彰,面对既成事实,朝廷也会对此才却认同,可如今还没分出输赢地时候,刘明也是汉臣,孙权也是汉臣,既然都是汉臣,哪有什么乞降,以及高低上下一说。那只有在当今天子定下一方谋反之后,那才能有的,可如今,天子在曹操那里,曹操那边对此还没表态呢,双方谁又能定谁的谋反?

鲁肃的硬气,着实让关羽看重,而且鲁肃如今所说,也确实能站一个理字。关羽遂收敛了杀气。对鲁肃言道:“你既不乞降,来此何意?莫要告我,你乃是议和而来,须知昔日,高祖与项羽相争,郦食其劝齐王田广归顺、和谈,然,齐王田广,止兵解革之时,却被谁阴侯所乘。虽最终烹了哪食其,可终究败局难挽。有此前鉴。我幽州虽不会给你缓兵之机,却可学田广烹了你这小人。那殿外之鼎,就是你地葬身之地!”

鲁肃心里一哆索:敢情殿外的那口油锅不是为了试探自己地胆量,给自己来下马威,是来堵自己嘴用的啊。这倒好。闷头堵。还没等自己说呢,人家先把道给封上了,这还怎么说?

万幸地是,鲁肃

虽不是一个机变特别强的人,可鲁肃却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鲁肃当即哈哈大笑道:“议和?你我皆属汉军,何来议和之说?莫非你幽州刘太尉大人已经自立邦国,与我大汉分厅而治了不成?”

关羽本非舌辩之士,又熟有忠义,虽然如今也一心想着辅助大哥一统天下,登上大统。可如今毕竟还没有造反,这名面上的话,关羽还真说不出什么来了。一时间,哑口无言。

如今这个时代,就是这么回事,虽然各个诸侯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可谁也不愿做那出头鸟,当然这台面下的话,也就上不了台面了。这才让鲁肃这个老实人说实在话,把关羽给说住了。果然,什么话也不如实话最好使,最厉害。

黄月英暗暗称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