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南末学陆逊。”

徐庶嘿嘿一笑道:“果然是一末学也!水军作战,不一而足。某岂可尽言。今某单举一例,汝即以偏概全。不愧是末学之辈。”

徐庶说得阴损,就连孙权的手下之中,也有窃笑者。这要是换了别人,当即就要羞愧而去。可这陆逊却也让徐庶小小的意外一把。

这陆逊竟然坚忍过人,面对徐庶的讥笑,全然不当一回事。面色如常,根本没有任何异状地说道:“徐先生虽然广见。可某之言,也绝非以偏概全。此实情也!若幽州水军之强,只是凭借舟船巨大,坚猛。我江南水军虽不能硬敌,可江河之上,却绝非此等铁甲巨舟用武之地。舟船不能移动,与水上标靶无异。而若是幽州水军遣等样大小之船舶。我江南水军久居江河,又有何惧之!即不靠水军精良,只借河道尽知。胜远来之兵,何难之有?”

徐庶也不禁小小的感叹一下:这江南的俊杰,还真是不少啊。

不过,徐庶地反击,却也一点没有延迟。徐庶不理陆逊责难。直接反问道:“将军可知锦帆甘宁否?”

“啊?”徐庶之言,当时引起了众多江南人士的惊呼。

锦帆甘宁,那可是江南早先赫赫有名地大水盗。虽然如今沉寂多年。可如今在这里的江南人士,那都是在江南消息灵通的人,徐庶提起,怎么会有人不知?

倒是那陆逊依旧神色如常的说道:“锦帆甘宁,我江南之水寇。多年不见。先生何以无端提起。”

徐庶笑道:“怎是无端?那甘宁纵横江南水波多年,无人可奈之何。其河道之精熟。应无人可过尔。而甘宁现为我幽州水军大统领。其磨下,偏爱朦冲斗舰。而那些小舟,亦是钢铁龙骨打造。且,内设轮机,以人力踩踏,无需帆浆,纵横水面,其形如飞。其船头更有童杆,迎头撞之,木制之船,尽皆毁之。如此,江南水军可堪匹敌?”

第五百八十七回 局

“徐先生。无需意气。幽州军威,天下皆知。然,你我两家修好,又岂在军威呼?盟约首在诚信。两家修好,亦如两人相交。君子之交,以义为先。无上下高低贵贱之分。奇書∧網若重此,小人之交也!今,你我两家修好。巴蜀盟约尤在。若你我两家乃是君子之交。哪怕幽州军威万丈。必不加我身。我心坦荡,我心幸焉。幽州万丈军威,我之羽翼也。而若是小人之交。你我两家纵使修好。也必不长远。我军纵使畏惧,覆巢之下,也必无完卵!唯战尔!”陆逊寸步不让的说道。

“放肆!刘太尉乃天下信人。盟约已立,许我等两家修好。那轮得到你这小尉在此胡言乱语些什么君子小人。还不退过一边。”步鸠未等徐庶发言,就厉声喝道。

步鸠被徐庶言语所惑,生怕陆逊真的激怒了徐庶,以至于让那徐庶回转幽州之后,在刘明面前说些什么不好的言语,进而导致刘明出兵。要是那样的话,那孙权同时面对曹操和刘明,那可就真的危险了。何况,幽州还有那么多的新式战船。

就算刘明的手下,不如江南的水战高手,可那些战船,却也足可补足了那点差距了。

故此,已经心虚了的步鸠,在训斥完陆逊之后,看了一眼孙权,见孙权已经不像刚才那么怒了。而且对自己训斥陆逊的言词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在以目光得到孙权的许可后,又连忙对徐庶打着圆场道:“适才我主之言,只是戏言。但试先生胆色耳。我主与太尉大人修好。如何会真得责打先生。即使是列位大人出言向寻,也是为了一睹先生的才华。先生莫怪,千万不要当真哦。”

步鸡对孙权有拥立之功,乃是孙权的心腹。位高权重。此时既然步鸠说话了,孙权手下也就无人再有异议。就连有托孤之责的张昭,也不想真的在这个节骨眼有什么意外。毕竟两面树敌,绝非明智之举。尤其是刘明的实力还是那么强大,那么出乎意外的强大。

而张昭都不说话的表示默认了。余者也就更无人出头了。

此时。当事人之一地陆逊,虽然心里还有些不服,可一来,甘宁在江南确有威名;二来。徐庶又把幽州战船讲地详细。而这陆逊本人又是坚忍之人,在没有十足把握问倒徐庶的情况下,也不愿平白助长了徐庶的气焰。

于是,陆逊也后退了一步,任由步鸠来打圆场了。

没办法,谁让甘宁这个大水贼在江南实在是太有名了呢。

甘宁在江南抢劫的,那几乎都是豪门富家。那些门阀势力,恨甘宁入骨者众。没少围剿过甘宁。可甘宁在水战之中,也地确是没有过败绩。即使周瑜号称江南水战第一。可却也没有亲自和甘宁交过手。而且,周瑜得成名,也在甘宁消失之后。单从名望上,哪怕是周瑜也压不过甘宁。

而且,水战之中。天时,地利,以及双方士兵的水性和将领的指挥等等。毕竟都是要临阵之中,才能见个高低上下。单凭嘴说,纸上谈兵,那是分不出来什么的。而船舶等硬性指标,徐庶说的太详细了,令人不得不信服,而这又是江南水军了。

如今万万达不到了。单是从这一点上,徐庶已经就立于不败之地,说多了,只能让那些不懂水战的文人,以及世家官员更加的胆寒。陆逊就是明白了这两点,这才不在说话的。

然而,陆逊此时却没料到的是,虽然他陆逊此时官职较小,算得是人微言轻,可陆逊适才地那番言词,却很是得到众多武将的赞赏和认同。他们自问自身的见识不会超过陆逊。故此,陆逊的默认,那对他们的打击,那可远远要超过张昭和步鸠地默认。

毕竟张昭和步鸠的职位与威望虽高,可终究是文官。在这些武将心目中,张昭、步鸠等人不通军务,说什么也是瞎说。

可陆逊的默认就不同了,那就有可能代表着江南水军真地不如幽州水军。这对他们心中的骄傲,那打击可太大了。而且,若是连最强地水军都不能称雄天下,那争霸天下,或是自保一方,又有什么可凭借的呢?

此等悲观心理,逐渐在孙权手下蔓延。虽然不显,可根苗已经种下。

此时,徐庶该说的说完了,也不想再刺激孙权以及那些江南众文武。毕竟物极必反,还是小火慢慢纯得好。反正徐庶也不急着回幽州。

可徐庶刚惦着应对几句,殿外有人报道:“报!现有八百里紧急公文到。”

徐庶刚准备要说的话,被打断了。而孙权更是感到这个公文来得及时。解了自己目前的尴尬。

孙权连忙说道:“徐先生,我今有紧急公事,恕不能与先生接风了。”随后,孙权又对步鸠说道:“子山,你送徐先生馆释休息,徐先生在我江南一应招待,均有你负责,不可慢待。”

步鸠领命,随即对徐庶拱手说道:“徐先生随我来。”

徐庶临走对鲁肃躬身告别,对孙权却没有过多理会,又很是气了孙权一下。

等徐庶走后,孙权接过公文一看,眉头当时就全都凝聚到了一块。这封紧急公文,一点也不比徐庶令人省心。孙权当即一摆手,令众人散去。起身回往后厅。随后派人把鲁肃喊来。

“子敬。你看,这可如何是好?”说着,孙权就把手中紧紧撰着的公文。递给了鲁肃。如今孙权还是最信任鲁肃。

鲁肃拿过来一看,也是大吃一惊,原本已经安分多日的曹操,竟然发檄文,传檄天下,说周瑜自立乃是反叛朝廷,要出大军剿灭。

鲁肃寻思了一下,开口说道:“主公。如今曹操只是发出檄文,这还算不得什么。也许曹操只是想试探公谨是不是真的会投降幽州。只不过,曹操用的这个借口却是狠毒,那幽州的刘太尉。自喻汉室忠良。确有可能因此不会包庇公瑾。曹操存了此心。却也是他的运气。如今咱们只能等了,若是那曹操还派人过来,意与主公携手。那就说明曹操确只是一时运好。那样,咱们就可以启动孔明的备用方案了。不过。如今还是把孔明赶快调回来的好。以免在出什么差错。”

孙权点了点说道:“嗯。就先这么办吧。只可惜西川刚定,还需孔明震慑,如今事急,倒要孔明来回奔波了。”

随后,孙权又想起一事,狠狠地骂道:“都是庞统那个丑汉作怪,害我今日颜面尽失。恨不能杀之泄愤!”

鲁肃自然知道孙权如今为什么骂庞统了。而且,鲁肃也是觉得庞统确实该骂,不过。为了大局,鲁肃还是宽解了孙权一番。

而此时在厅堂之上,一句话也没说过的庞统,很是打了几个大大喷嚏。摸了摸鼻子,庞统嘿嘿一笑道:“看起来天气有些凉了。要多穿几件衣服了。”

显然庞统此时得心情很好。

可相对于庞统得轻松,送完徐庶的步鸠,却一脸紧张地站在张昭跟前说道:“张公。鸠适才堂上所言。弱了咱们江南地士气。虽迫不得已。可终究此话由我而说。我实在是无颜面对同僚。还请张公明晰。”

张昭摇了摇头说道:“子山。无需介怀。你适才之言,虽有瑕疵。可终究回转了咱们江南与幽州的危机。那徐庶既为刘明之使。那在咱们如今危机之时,就万万不能得罪。否则,纵使那刘明大度,可也架不住身边之人的谗言。”

步鸠得到张胎的理解和支持,神色好了许多。

如今孙权地手下,几乎都是群臣之间互相引荐来得。不是好友,就是族亲。虽然孙权因此实力扩充的利害,可孙权也因此被众多的门阀势力占据了要位。而张昭就是江南门阀势力的代表。步鸠即使是得孙权重用。可却也不敢让张昭等人不谅解。

步鸠舒缓了一下,小心的向张昭询问道:“张公。而今江南正是多事之秋。那曹操久有窥视我江南之心。若是幽州再与我江南交恶。发下大军,我等当如何?”

步鸠之言,说得张昭心中一动。张昭虽然一心为孙家。可张昭冲得却是孙策的知遇之恩,以及托孤之情。故此,张昭更看重的孙氏家族的延续。而不是孙权的争霸。

当然了,若是孙家没有危机,孙权争霸天下,张胎也是乐于成全地。毕竟那也是让张昭的内政能力得以发挥。不过,若是危及了孙家血脉的延续,张昭却要考虑如何在最恶劣的情况下,得以保全了孙家的血脉了。

而在危急之时保全孙家地血脉,投降强者以换取血脉的延续,那无疑是最好的出路了。但是,步鸠乃是寒门出身,又是孙权地心腹。此等想法,却不便告知。只能暗中计议。

故此,张昭思量再三说道:“幽州之危,尚在远处,又有西川雄关所隔,此时言之,徒乱人意耳。你只需小心留意徐庶,令其不生对我江南之敌意即可。”

步鸠点首称是。稍候,又闲聊了几句。步鸠告辞张昭而出。

步鸠出得府来。见天色近晚。有心为徐庶接风,请徐庶饮宴,联铬一下感情。于是步鸠再次来到驿馆请徐庶。

然而,等步鸠到了驿馆,徐庶却不在驿馆之中。好在徐庶乃是幽州的使臣。虽然没人敢限制徐庶地行动,可却也不会任由徐庶到处乱走。暗中跟踪之人还是有的。

步鸠向驿馆中人一询问。得知徐庶嫌驿馆中的伙食不好,自己出去饮酒去了。

步鸠急忙按着指点,来到望月楼。到了一打听,整个望月楼的三楼,已经被徐庶包下来了。

步鸠一阵寻思:家中的酒食肯定不如这望月楼的酒食。请回家中,倒让徐庶小瞧。若是在此饮用。那徐庶已经包下了酒楼,誓不可能让我付帐,落了他的面子。我若上去,反倒成了他请我。我倒要承他的情。不过,这却也是一个拉关系的好时机。我到地上不上去呢?

正在思量间,猛有一人越过步鸠,直奔楼梯而去。步鸠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只见那人甚是精壮。不像南方人的矮小。不过,上起搂来,脚步非常轻盈。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在到了三楼口的时候,还回头看了一眼。尔后才步入三楼。

步鸠心中起疑。这个人不像是江南人,而且,三楼都被徐庶包下了。不是徐庶的人,伙计不会放上去。可徐庶的人不跟着徐庶一块行动,还分别走,那是什么意思?

当下,步鸠也不思量了,急忙迈步而上。

这望月楼本是城中有名的酒楼。步鸠也经常来,伙计认识,不敢阻拦,还惦着给步鸠通传。却被步鸠给拦住了。步鸠轻手轻脚的走上三楼。

此时望月楼三楼空荡荡的,只有一间包厢传出说话之声:

“信送到了?”

“回爷,给鲁将军得那封信送到了。”

“可有人知觉?”

“小的走的仔细,没人发觉。就在上楼之时,小人还特意看了,没有人在小人身后跟来。”

“哈哈。如此就好。有鲁肃为咱们太尉大人谋事,何愁那周瑜不归降咱们太尉大人。”

听到这里,步鸠大惊失色。怎么?难道鲁肃会和幽州有勾结?

当下,步鸠也不打算进去与徐庶攀交情了。急忙忙下楼而走,走的时候,还特意叮嘱伙计,不可告知徐庶自己来过。

可步鸠不知道,就在步鸠下楼之时,徐庶却在包厢之内,嘿嘿而笑。那步鸠的脚步虽轻,可又怎么瞒得过跟在徐庶身边的江湖高手护卫。这根本就是徐庶针对江南的监控,给步鸠设得一个局。

第五百八十八回 徐元直巧使连环计

“主公。鸠偶然得知:鲁肃将军与幽州勾结,意欲使那周瑜投降幽州!”步鸠小心的对孙权说道。

“胡说!不可能!鲁子敬,忠厚之人。对吾忠心无二。绝对对吾无有二心。必是你所闻有误!”孙权断然的说道。虽然孙权对周瑜地信心不足。可孙权对鲁肃,那却实在是太相信了。

“主公。此事乃是鸠偶然亲耳偷听徐庶所言。万万假不得。”步鸡连忙再次重申自己的所见。

此时的步鸠,那也是不得不如此。既然已经对鲁肃进行揭发了。那就注定得罪了鲁肃,不是鲁肃身死就是步鸠灭亡。万万没有退缩的余地了。否则的话,以孙权对鲁肃地宠信,步鸠今后,那也是万万没有好下场的了。

当然了,步鸠此次向孙权进言,除了步鸠对孙权的忠心之外,步鸠对鲁肃地嫉妒,那也是主要的。要不然的话,向鲁肃这种大员有问题,步鸠怎么的也得要再三核实一番之后,取得了确实的证据,那才能上报给孙权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那么的急不可耐。

没办法,谁让在鲁肃来之前,只有步鸠才是孙权绝对的亲信。头号心腹。就连孙权登上江南之主。那也是步鸠居功至伟。可这一切,却在诸葛亮和鲁肃接二连三的到来之后,全都变了。

那诸葛亮也就罢了,虽身在显位,可步鸠却知道,孙权虽重用诸葛亮,却没有对诸葛亮交心。诸葛亮的才华,就如同周瑜一般耀眼,始终不能让孙权彻底放心。这是孙权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不能随孙权的意愿所转移。可那鲁肃却不一样,那绝对是与孙权推心置腹。早早就凌驾于他这个曾经的第一心腹之上了。

故此,步鸠才会在得知鲁肃有可能有问题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就上报给了孙权。就算鲁肃没有问题,那也要动摇鲁肃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

此时的步鸠。在经过了这么多年肮脏的政治斗争之后。显然已经堕落了。不再像当初那么纯洁了。

然而,步鸠不知道地是,正是因为他地拥立之功,孙权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毕竟每当看见步鸠。孙权就会想起一些不愉快地往事,自然而然的,孙权也就会疏远了步鸠了。

就连此时,孙权在听完步鸠的细说之后,还是不信地说道:“此乃徐庶使诈,子山万不可轻信。”

步鸠不禁对孙权如此信任鲁肃,更是嫉妒几分。步鸠咬牙说道:“主公。若是徐庶使诈,必留踪迹,显露于人前。以为他人知耳。而今。徐庶为此,甚为机密。先是躲出驿馆,后又分行两路,更遣小吏躲避行踪,暗中下书。即使我江南派在暗中监视徐庶之人都不得而知。若不是被我无意之中撞破。主公却从何可知?而我此行拜访徐庶,也全是临时起意,那徐庶事先万万不知。那徐庶又从何设局?”

孙权闻言,一时间也找不到反驳的言语。只是孙权心中还是万万难以相信鲁肃会背叛自己。故此。孙权低语道:“也许此信不过是一封平常书信。也未可知。”

步鸠笑道:“若是平常书信,下书之人,岂用遮盖?何况,那庞统先前为主公所谋之计。而今看来,尽皆荒纽。虽是为主公谋计,可实损主公声名甚重。鸠虽不才,可彼时若在,万万不会让主公听从此计。欲行分裂蒙骗曹操之策,可行名号甚多。何必非用此污及主公名号之策?而鸠能料知此策,那鲁肃才智决不下我,何不出言止之?何况那献策之人,又偏偏是鲁肃好友周瑜举荐给主公的庞统,若是那鲁肃暗中无有和幽州暗中瓜葛。此却何为?”

孙权先前本就在恼恨庞统出的那个馊主意。只是被鲁肃给劝住了。此时又被步鸠提及。孙权也不禁暗中怀疑:这鲁子敬确实没少为那庞统美言啊。

孙权虽然还不信鲁肃会背叛自己。可却不禁低头不语。

步鸠在一旁看得明白,连忙又再次说道:“主公。若想明辨此事,并不难矣。”

孙权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