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3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郃沉思半响,叹了口气说道:“当初我等听许先生言,未投刘明。实乃是我等天数。今天下局势已明。我等再做他思,实被他人笑煞。且!我辈武人,忠义当先。昔日我等投曹公,乃是我等无路可投,袁本初容不得你我。我等故此才没有对袁本初死忠。可如今,曹公收我等于落魄之中,自我二人归来,待之甚厚。更委官渡重任与我等。实乃是以国士之礼待我等。我等当以国士之礼相报还。”

高览沉默不语。张郃见其状,又说道:“死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因忠义而死,标名青史,虽死犹荣。苟且而生,今大局已定,我等弃主不义,也必不被他人待看,受辱一生。若是如此,生不如死。”

高览这才坚定了信念,跟张郃说道:“某必誓死于将军同守官渡,不让幽州军打通要路!”

张郃欣慰的点头,与高览摆酒共饮。可张郃、高览不知道的是,就是在这一刻,官渡要塞,以及黄河下游的百姓,却因为高顺的仁义,免了一场灭顶的大祸。

那高顺的大军之中,那也是配有随军参谋的。那参谋姓尚,名毅,字宽中。也是幽州军校的佼佼者,精通谋略,眼见张辽大军受阻于官渡,思索一策,对高顺进言道:“将军。黄河水急。今又六月天气,水位高涨。莫若掘黄河,以灌官渡。只需十日。即可令此地成为一片水泽。任我大军通行。”

高顺微一寻思,就明白此策确实可行。那黄河水患,本就是天灾不断。不用人帮忙,那都时不时地闹腾一回。也就是这两年主公沿岸植树,梳理河道,这才让黄河安静了几年。这要是人为的破坏一下。别说是这小小的官渡了。再大的防务,那也是经不起黄河发威的。

但是!高顺不同于吕布。虽然高顺也很看重功勋。可高顺却也看中百姓的性命。当初跟随刘明,就是还吕布的恩情。在刘明手下那么多年,更是明白是为什么而战。如今,这黄河决口,那简单的很,水淹官渡,那也简单的很,可这黄河水,易发难收,掘了黄河,那大水倾覆之下,那是不分什么官兵,百姓的。官渡之中的百姓又该怎么办?黄河下游的百姓又该怎么办?

第六百二十四回 张昭和吕蒙

“此计不可。”高顺板着脸,断言说道。

经过激烈的心里斗争,高顺为了百姓的仁义,最终占到了上风。

毕竟高顺这一路的兵马,不过是幽州吸引曹操兵力的一路虚兵。取胜固然好,高顺能有一个天大的功劳。可不胜,却也对整个战局没有什么影响。只是高顺没有额外的功劳罢了。真正的主力,还是赵云,张飞他们。

当然了,若是高顺如今的这路军情危及到整个战局的胜负,高顺作为一个军事统帅,也许会做出另一番的决断,毕竟高顺首先还是一个军人,牺牲小我,成全大军的钢铁心肠,高顺还是有的。可如今,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显然不必如此。这一虚荣功劳,在如今受过刘明教育的高顺心中,显然是不如万千的百姓生命、生活重要了。

相比于程昱对曹操的狭义忠义,以及张郃名利忠义,高顺这一忠义,这才是真正的忠义。可如今却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就连高顺自己也没认识到这一点。而是在做出决定之后,又觉得对不起刘明,延误了战机。随即上表给刘明请罪。

当然,高顺的参谋尚毅也把自己的作战方案上报了过去。虽然高顺有作战统帅权,以及决断权,可这并不妨碍军事记录对全军作战的如实记载,若是高顺在军事行动上有什么错误的举措,事后也会自有功过评价的。

而就在高顺和张郃各有决断的时候,曹操那里也最终知道了许都的危机。

曹操一见之下,大惊失色。三路大军均报平安。那幽州军是从哪进来的?他怎么能悄无声息的就打到兖州来了?许都被围,那老家兖州可就彻底的危险了。兖州乃是联系徐州和两淮粮仓的纽带、根基。没有内地的根基,前线的后续粮草供应那可就全完了。而没有粮草,几十万的大军,那还打个屁?

而且。如今不同于曹操当初攻克徐州,如今乃是本土防御,本土作战,治下的百姓,那都是曹操的领民。当初在徐州应急的那些手段,现如今根本就不能用,若是用了,恐怕不等曹操的所有领地都被刘明打下来,那就都已经被曹操吓的投了刘明了。那样的话。曹操可就真的一点翻本地机会都没有了。

曹操本是军事大家。越是关键时刻,越是果决。片刻间,就已经有所取舍。

如今,幽州军是从哪进来地,那已经不重要了。程昱既有战报来此,那就肯定不会错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了许都的围困,不能让许都和刘协落入刘明手里。把那进入兖州的一小撮刘明军马,彻底的消灭掉。

曹操当即留夏侯渊、徐晃领兵十万镇守武关,随后就率大军往回赶。与此同时,调夏侯敦,曹仁等也放弃防范孙权,回攻许都。毕竟如今已经是曹操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一关要是挺不过去,防范孙权,那就一点的意义都没有了。

而且,曹操也相信,那诸葛亮既然能在先前劝说孙权出兵共同抵御刘明,那现在孙权和诸葛亮也不会那么短视地趁机占他曹操的便宜。

故此。曹操不仅完全撤回了防范孙权的兵马,还给孙权去信,让其派兵支援。此时,曹操还不知道诸葛亮已经完蛋了。

但是!曹操给孙权的这封信,却也不是一点用处没有。几处战场同时开花。那西川山高路远,信息传递不便,曹操不知道诸葛亮已经战败了。那孙权此时对诸葛亮那边的情况也是不太清楚。

故此。曹操的求援信一到,孙权也有些犹豫。

这要是按着先前,孙权没说地,那肯实要派兵援助曹操的。孙权能混到今天,那可不是一个糊涂蛋。比他父亲孙坚,以及大哥孙策,那可明白多了。就算是没有诸葛亮,唇亡齿寒的道理,那孙权也是懂得。在如今这种情况下,要是没有曹操,孙权独自面对刘明,那也是应付不过来的。尤其是如今诸葛亮出兵西川,已经去攻打刘明的情况下,孙权已经和刘明处于敌对状态,那就更没什么可说得了。只能支援曹操,联合两家之力,遏制刘明的发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是!如今却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孙权对曹操那里遭遇地困境很清楚。

刘明水军跨海袭击曹操的徐州,那消息封锁的很严密。在幽州水军动身的时候,整个辽西海港,就已经完全军管了。商路因此断绝,往返辽西和徐州,扬州,吴郡等地的客商,全被暂时勒令不许出海。就连海路上碰到的商贩,也都被水军带到了船队中,暂时军管。防止消息提前走露。

这种方法确实是起到了作用。外界没有人知道幽州军是怎么出线在曹操领地内的。但是,吴郡等地和刘明地辽西等地,一只是有贸易往来的。而且,南北物价差距很大,如今的路上又不太安全。这海上贸易路线,一直是北方物资和南方物资交流的纽带。每日里,万帆云集,就是用络绎不绝,那也是有点不足描绘的。

如今,十天半月没有海船到来,出去的商船,也没有回来的,孙权这边的商贩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然惊恐不已,孙权就是想不知道,想不管,那都是不行的。那孙权的势力,可是南方各个家族支撑起来的,早在孙权父亲孙坚那时,那就是每有一个能人到来,那都是呼朋唤友,引荐亲朋的弄来一大家子的。如此,吴军的势力虽然发张快速,却也和那些家族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事,孙权也是身不由己的。

不过,这一回孙权调查的结果,却是发现了幽州水军跨海攻打徐州的真相。比曹操知道的还早,还确切。而几乎就在孙权知道这一消息时,孙权这边的各个大家族,也就几乎全知道了。

而这一消息被各个大家族知道了的后果,那就是刘明无敌论再次抬头。那孙权治下地各个大家族,那也不是对全局一点都不了解的糊涂鬼,各个都灵着呢。曹操扼守三路要塞,那是抵御刘明关键所在。如今刘明大军跨海南下,阻碍刘明大军的地利全都不存在了。而且,曹操如今来弄得内部空虚,亮着肚子给人家随便打,怎么看,那都是曹操要完蛋了。而曹操完蛋了。江南如何还能对敌刘明?

这些老谋深算的大家族。不能不为各自家族的生存而未雨绸缪。与家族的生存延续相比,先前诸葛亮的那些幽州威胁论,那就脆弱的可怜了。毕竟钱财身外物,与家族的生存相比,那是不堪一提地。

而有了这些想法的各个家族观念,随即也就影响到孙权手下的那些各个大臣。家族是最重要的,没有家族。也就没有他们的存在。与之相比,在孙权或是在刘明手下为官,不过是改换一下门庭罢了。尤其是刘明的皇位乃是天子禅让来的。乃是正统大义的所在。虽然刘明父代子职,有所瑕疵。可天地君亲师,刘明乃是上任皇上地父亲,也是汉室正统的血脉。在这战乱年代,取代年小的皇上,有霍武废立的先例在前,倒也不无不可。

最主要的,就是这正好是这些江南人士的一个合理合情转投刘明地一个借口,这当然就更是顺理成章了。只是,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这么大的一个事,要是没人挑头出面,那是不行的。

于是,这些江南家族势力人士,全都云集在了江南元老——张昭那里。就在孙权思量幽州水军袭击徐州的时候,张昭的门槛,都快被那些前来拜访的人士给踏破了。

虽然张昭并不是那种一见到危机就立刻想保全自己的人士。但是!张昭却又是一个对孙家延续极为看重地人。张昭受孙策的亲自拜访出得山。本就对孙家极为忠心。又受孙策临终重托。他对孙家基业,以及孙家延续的看重,那可远比对孙权的忠诚多得多。即使孙权不能实现什么大业,甚至孙权身死。只要能够延续孙家的血脉,那张昭都是认可的。

故此,在那些江南各个家族代表的游说下,张昭也不认为孙权还能有什么回天地手段。即使诸葛亮能在巴蜀取得一些战果。可若是曹操的中原完了。整个江南独自暴露在刘明的铁蹄下,那也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于是,张昭深思之后,当即上本孙权道:“吴侯。今刘明跨海南下,夺取徐州,曹操内部空虚,刘明大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而曹操只是应付刘明先前的三路大军,就已经不堪其敌。而今刘明又出大军,可见刘明实力,果然深不可测,确如传言般的,二三百万大军不止。那曹操绝非其敌。而且,那曹操的三处要塞,刘明也无须尽攻,只须择其一处,待刘明大军会师,内外夹击,曹操的那些要塞,必然失守。如此,道路通畅,曹操绝对是回天乏力。而曹操落败,我江南必然不保。此乃定论。吴侯与诸葛军师先前就以此明示我等。我等谨记在心。而若如此,吴侯不如趁此时曹操尚在,我军尚未直面刘明之时,下令诸葛军师回防。并上表刘明,表明忠心大汉之举。如此,吴侯凭借江南地界,不失王侯之位。孙氏血脉也得以保全。敬请吴侯三思。”

孙权并不是第一次听见这种言论了。所谓时势逼人。在如今这种孙曹联军都有可能不是刘明对手的情况下,孙权不爱听,也只能听着。孙权若想调动江南的所有实力,还是要靠着这些江南大大小小的家族的。而且,哪怕就是孙权投降刘明,那也是要靠着这些家族作为帮衬和筹码的。故此,孙权只能忍。

但是!孙权很早以前就清楚地知道,江南这里所有的人,所有的大小官员都能投降刘明,可就他孙权不能。别人投降刘明,不过是改换门庭,换一个主子罢了,该有什么利益,都不会少的。在地方的推举下,凭着才学,照样能做官,照样能到处溜达。可孙权如果投降了刘明,那可就是人为刀案,我为鱼肉了。好一点,一生窝窝囊囊,寄人篱下,做一个失意人。差一点,那就容易被人猜疑,满门灭亡。这就是乱世争霸的必然下场。若是如此,那他孙权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争取这个家主之位,那还有什么意义?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不到最后时刻,怎么的都要拼一下。

这就是孙权的此时此刻的决心。故此,张昭说完之后,孙权不置可否,只是沉着脸,一言不出。

而就在此时,曹操的第二道求援信到了。这可给孙权解了围了。

曹操的求援信,说的相当清楚,除了曹操还不知道许都已经被攻破了之外,那曹操是一点都没瞒孙权。就连曹操把夏侯敦,曹仁等人调走,也没瞒孙权,直接就清楚明白的告诉孙权,你不派人来,我就可能完蛋了。

这倒不是曹操突然变老实了,跟人说实话了。而是曹操确实是拼老本了,确实是做最后一搏了。而且,那些大军的调动,也不可能完全瞒得过孙权,还不如直接跟孙权说了,争取孙权的鼎立支持。度过这个难关。而如今,就是曹操这种诚实帮了孙权。孙权摔信于桌案之上,喝道:“曹操兵危至此,尚不言败。我等君臣,尚不如曹操乎!”

孙权手下的那帮武将,也是多有血气的,当即呼道:“我等愿誓死一战!”

那热血令孙权手下的投降派为之无颜。孙权的面色也当时好看了一些。

那吕蒙更是进言孙权道:“主公。如今我等也不是未尝没有转机。我军陆战虽不如幽州军马。可我军水战,确堪称是天下第一。今刘明跨海南下,正是给我等机会,与其一决高下。只要我军能在海上击败幽州的水军,那刘明入侵曹操内地的军马就成无根之兵。败亡之日,顾首可待。”

第六百二十五回 甘宁突围

“不可!”吕蒙的话音刚落,孙权帐下的虞翻就大声喝止道。

孙权很是不痛快,看了虞翻一眼,没有说话。那虞翻却毫不在意的说道:“吴侯。先前徐元直来访我处,那铁甲战船,威猛无敌。幽州水军强大,可见一斑。如此实力,我江南水军,何敢言必胜?”

虞翻此言一出,孙权手下那些见过徐庶乘坐过的那艘铁甲战舰的文武们,不由得都是点了点头,而那虞翻却不以此罢休,又继续说道:“何况,两军交战,重在知己知彼,今,我江南水军实力如何,我等尽知,然,那幽州水军如何,我等何人可尽知?知己而不知彼,无所量度,又何言必胜?”

面对虞翻的质问,孙权等人,无不三思。

而虞翻则总结性的劝说道:“上兵伐谋,妙算多者胜,妙算寡者败。今我军所知甚少,冒然出击,必然落败。而如此,待我军落败,吴侯凭借尽失,曹军败亡之日,我军何以抗刘明?彼时,身陷绝境,再行请降,必不被他人所重。不如趁此时兵弱不显,如张大人计,即可全得吴侯福贵,又可保存几分颜面。”

虞翻刚说完,薛综立马赞同道:“仲翔所言,实乃直臣之语。今,刘明受禅让,汉室正统之位,无可挑别。以正伐逆,实乃是大义所在。与之为敌,拒之不顺。且,曹操朝不保夕,我军联盟以绝,为今之计,确如子布、仲翔所言,及早纳降,以为万全之策。”

有了虞翻、薛综打头,当即孙权的手下,又是一片赞同投降的言论。

吕蒙等一干武将的声音,再次被压制了下去。孙权的眉头也越发的紧皱了。

“列位大人。此言差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若是敌军势大,我军既不战而降,那主公还要养兵养士何用?”众人用目一看,却是陆逊站了出来言道。

陆绩当即冷笑一省道:“养兵何用?若是你等能胜得过幽州军马,我等何需在此争论?正是你等无能,我等才要为保存主公血脉而屈膝侍人!”

陆绩这番话。当即有些犯了众怒,众武将皆怒目而视陆绩。吕蒙忍不住喝斥道:“陆大人!你我皆为主公之臣,今江南大难在前。你不思为主公出力,反到诬陷我等。是何居心!”

陆绩见此,却是毫不胆怯,高声说道:“文主内,武主外。今江南米粮富饶,军马用度无缺,我等臣之本份,均可无愧于主公。然,如今天下大局如何,人皆尽知。亏你有脸面问我是何居心!”

吕蒙本不是善于舌辩之人。一时间被陆绩气的语塞。

而这时,严峻也站了出来说道:“兵者凶器,战之不祥。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我军且不说能够战胜幽州。就算能胜得一时。可那曹操此战已经油尽灯枯。侵入曹操内地的幽州军马,只需打破曹操三处防线的一处,与那幽州贯通了起来,就算是我大军能取得大胜,也无助于曹操扭转乾坤。曹操败。我江南独木难支,落败也在迟早之间。此乃是天下大局已定,非人力可挽回。还是如子布先生所言,早早纳降,以为万全。”

孙权这个头大啊。这些家族势力为了自保,连成一片,实在是声势浩大。

而就在这时。有人来报。程普、韩当、黄盖三位将军督兵回来了。孙权大喜,连忙召见。

不多时,程普、韩当、黄盖三人走了进来,给孙权见过礼,站到一边。孙权急忙把当今地分歧给这三位元老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