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形,我们在教室里面听老师讲课,我们把它记录下来,是老师的意思吗?十几二十个学生来记,每个人记的不一样,哪个版本才算正确?
  所以佛法,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候就讲,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讲得好!正法就是他传下来的东西还纯正,这什么时候?他老人家灭度之后一千年,学生代代相传,还不离谱,很纯正,戒律成就,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开悟证果的人很多。像法时期,众生的根性比不上过去人,这一点我们不能疏忽。为什么?从佛法里说,圣贤出现在世间是什么缘故?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这个感应道交的事情我们在前面讲过很多,诸位都明了,人要是有善心就感应佛菩萨来了。人要有恶念,对佛菩萨有怀疑,跟佛菩萨就不起感应道交的作用,跟谁起作用?跟魔起作用,魔就来了。你想佛,魔也现佛的样子来,你不知道你就上了大当,自己以为跟佛学,实际上跟魔学。佛跟魔,我们有没有能力辨别?就是认识他,什么是佛?什么是魔?有,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佛菩萨包括阿罗汉没有烦恼,那是佛;魔有烦恼,你赞叹他他欢喜,你毁谤他他有怨恨、他会愤怒,那是魔,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如果他是佛、他是菩萨,你骂他他不会生气,你赞叹他的时候他也不会真的动感情欢喜,他那个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慈悲的。不但你骂他、你毁谤他、你害他,他都不会生气,那就是佛,为什么?佛心清净,菩萨、阿罗汉都得清净心。这一试验就出来了,他不喜欢的事情,你做给他看的时候,他马上就生气,这不是真佛,这不是真菩萨,很容易测验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佛、佛子所行决定与十善业道相应,与十善业道相违背的就不是佛,也不是佛子(就是真正学佛的),不是真正学佛。你看他心里还有贪瞋痴,我们一般讲贪瞋痴慢疑,根本烦恼具足,在行为上他有杀盗淫,他有妄语、他有两舌、他有绮语、他有恶口,这哪里是佛?所以,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什么是佛、什么是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要知道的。你了解这个之后,你就晓得,现在人想的是什么、口里说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佛菩萨怎么会出世?所以圣贤人没有了,众生苦了,没人教,好老师没有了。好老师到这个世间来,大家不尊敬他、侮辱他,侮辱他、不尊敬,你造的罪业就更重,所以他不来。为什么不来?大慈大悲,来的时候你们要造很重的罪业,所以不来。你能够对圣贤人尊敬,对佛菩萨尊敬,能信、能解、能行、能证,他就来了。所以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不来,是我们没有诚意,没有能把佛菩萨感动到这个世间来,道理在此地,这是从这么一个角度来看。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佛菩萨在不在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你没有请他、你没有想他,他也来了。为什么?众生无边誓愿度,这里头没有附带条件的。众生来请我,我就度他;他不请我,我就不度他,没有这个条件,没有附带条件。《无量寿经》上讲得多明白,诸佛菩萨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我们不请,他自己来了。众生太苦、太可怜,这个苦、可怜、造业受报,这些事情也能把佛菩萨感来。感应到世间,他不以佛菩萨的身分出现,像《普门品》里面观世音菩萨所说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慈悲到极处!这个你不能不知道。他到这个世间来,现的是我们一般普通众生的身分,不是以佛菩萨,这样的身分你毁谤他就无所谓,为什么?你没有破坏佛教形象。他不现佛教形象,你糟蹋他、侮辱他、陷害他,你看多慈悲,他能够忍受,不让你去破坏佛教形象。我们今天这个道场称为佛教协会,「佛陀教育协会」,不称寺、不称院,寺院庵堂我们没有用这个名称,对这个道场的毁谤,罪就轻了。如果我们用寺,那是正式佛教道场,你毁谤的时候,你的罪就重了,这个道理都要懂。你真正明白,你才晓得佛家所讲的大慈大悲,你才能体会得到。
  真的有许多大德,他不用出家的身分,他用在家身分,佛来了也用在家身分。民国初年我们看到许多的佛门大德,在家称高士、居士,出家称高僧,杨仁山居士、夏莲居居士、江味农居士,你们看看,他一生的行谊,他像不像菩萨?我自己年轻时候亲近的李炳南居士,为什么现居士身?为什么不现出家人身分?有道理。他修得真的比一般人好,比出家人好,一生讲经教学,也办了很多慈善事业,这我亲眼看的。给我的感受,我怎么学他?他有些地方我学他,有些地方我不学他,讲经教学我完全学他,我只学他这一样。办很多慈善事业我不学他,为什么?那太操心了,会把我们的精神、时间都分散掉,我们在道业上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慈善事业,我鼓励有这种兴趣的在家居士,鼓励他们去做去,好事!这些人愿意修福,要给他修福的机会。李老师当年在世,他办了两个幼稚园,办一个孤儿院,办了一个养老院,还有一个菩提医院,都是好事情,这是社会慈善事业。我虽然没有办这些慈善事业,可是有这些慈善事业的道场,不一定是佛教,其他宗教,我都全心全力帮助他们、供养他们,这是投资,人家办医院我们捐医药。
  现在在澳洲,我住在图文巴,这个城市里有一个市政府办的一个医院。因为这个城市不是大城,小城,居民现在还不到十万人,只有这个医院。我每个月捐一万块钱医药费,从我移民到那里,年年都不断,每年十二万,医院由政府管理。还有一个基督教,他们办了一个临终关怀中心,办得很好,他很开明,不一定是信基督教的,信任何宗教他都关怀、都照顾,佛教徒念佛往生他照顾,这太难得了。他们的经费也不足,也有困难,我也是每年送十二万澳币给他,等於说一个月一万,我是每年一次送十二万给他,有人做,全心全力帮助他。我们自己知道自己能力、精神统统都有限,全心全力从事於教学,继承释迦牟尼佛的家业。在从前古人讲家,家有家道、有家规、有家业。我的事业,释迦牟尼佛的事业是教学,我们继承了这个事业,一生没有寺庙。在澳洲,这也是不得已的情形之下,以前台湾华藏佛教图书馆有些出家的同学,他们到澳洲没有地方居住,所以我们买了个教堂,基督教的教堂做为净宗学院。净宗学院,你看那建筑是教堂的建筑,外观我们完全保存原来的样子,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只有里面十字架换成阿弥陀佛,其他的都没有改变。我们对他们的宗教非常尊重,圣诞节我们也做,所以居民对我们很欢喜。我们不排斥他,我们包容他,我们提倡宗教都是一家。
  在事业方面,我们也学印光法师,这是我们净土宗最近一代的祖师。印祖一生接受四众的供养,出家、在家四众的供养,那个钱做什么?他自己没有用,没有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完全用在修法布施印经,印送善书。自己设一个印刷厂,苏州报国寺弘化社,那是印光大师创办的,出版经论、善书,他这个供养几乎全部做这桩事情。社会每年也有些灾难,灾难老法师也捐款救灾,救灾钱怎么办?从印经的款项里面拨出一部分来救灾。我觉得他老人家这个做法好,所以我学他,我早年在台湾办了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性质跟印祖的弘化社差不多。这个机构专门印经布施,经论、善书送到全世界,我们做了差不多将近三十年,效果非常之好。我们的原则不化缘,不向人募款,都是佛门的弟子自动把钱送来的。我们的原则是钱多多做,钱少少做,没钱就不做,好!一点不操心。做了差不多将近三十年,我们居然有能力赠送《大藏经》到全世界,已经送了六千五百多套,所以我们的目标向一万套,应该没有问题,那是大书,全套的。其他的就更多了,经书、佛像、善书,这三十年来是不计其数,这学印光法师。向李老师那里,就是继承释迦牟尼佛讲经的这个家业。
  所以学习,我们一定要懂得环境,现前的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来做,经,在这个时代应该怎么讲法。我们参考的注解是清凉大师,清凉大师是唐朝时候人,他注解是对唐朝人说,不是对现在人说的。我们去读他的注解要推陈出新,参考他的东西,现代这个时代应该怎么说法,才真正得利益!终极的目标实在讲只有一个,念阿弥陀佛,经可以听、可以讲,如果不念阿弥陀佛你就不会有成就。《华严经》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们用这个宗旨来学《华严》,而不是修法界观。华严宗修法界观,我们不是的,我们是学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对我们就有很大的帮助了。《华严》对宇宙人生讲得透彻、讲得圆满,明白之后我们才肯放下。世间人为什么不肯放下?他不了解事实真相,他要是了解,自然就放下。所以了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那么简单、那么容易,释迦牟尼佛何必讲经说法四十九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什么不建念佛堂,带著大家一起念佛求往生?为什么要讲经教?这就是从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知难行易。念佛求往生太容易,你自己办就可以了,佛用不著教你。但是怎样帮助你放下,这个问题严重,你放不下,念佛也不能往生。念佛往生的人,个个都能把身心世界一起放下才能走,有一桩事情放不下就走不了。这个道理你要懂,你才会感激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这么辛辛苦苦来给我们说这些经典。听经要会听,会听你会开悟,你会得受用;不会听的,那只是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善根的种子,它不起作用。这一生当中不起作用,得来生后世再遇到缘的时候可能起作用。但是这一生不能往生很可怜,明眼人看得很清楚,你学了一辈子佛法你还长劫轮回,不知道你要受多少苦难,你才有出头的日子。
  所以这个地方娑婆世界众生耳根利,要靠言语来解释;香积世界那边的众生,他们的舌根很利,他看不懂、也听不懂,尝味道,舌一尝他就开悟。所以香积如来,这是那边的导师,像我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那边导师是香积如来,他用什么方法度众生?天天请大家吃饭,一尝味一吃就开悟。所以我们的厨房叫香积厨,这有典故的,不是随便讲的,香积厨,舌根最利。所以世界很多,无量无边,众生根性不相同。大概相同的,他就聚在一起,物以类聚就这个道理。你看这些诸菩萨,他想还到本土,是香积国本土的,当然我们就晓得,他在其他世界听佛说法听不懂,回去什么?回去香积如来天天请他吃饭,他就明白了,「以求少法,当念如来」。佛告这些菩萨有尽无尽法门,有尽无尽说得很清楚了,就是有为法跟无为法。法相宗,《华严经》也是法相宗必修的课程,法相宗是比较多,它有六部经十一部论,叫六经十一论。我们净土宗的典籍只有三经,这净土三经,后来的大德加了两样东西进去,才讲净土五经,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是三经一论,净土宗的经典最少,学起来容易。法相宗的东西就多了,你看有《华严》,十一部论,《瑜伽师地论》这是大论,一百卷。《华严经》现在八十加四十,除掉重复的部分九十九卷,都是大部头的。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分量很重的经教,一般人都不愿意学习,现在人喜欢简单,费的时间少他才欢喜学。
  我们了解现代人的根性;换句话说,现在人最适合的是净土。佛讲「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现在看看我们这个世间人,真的喜欢净土,简单,不麻烦。净土的五经,最少的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全文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短,《般若心经》是二百六十个字,《大势至圆通章》二百四十四个字。都行!五经一论全学,行,学其中一部也行,真正通达明白了,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学佛的圆满成就,这个不可思议。所以要把这句佛号念得好,怎么才能念得好?放下就念得好。我常常讲的十六个字,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要放下,贪瞋痴慢要放下,你把这十六个字真的放下了,一心念佛,我相信三个月到半年,你跟阿弥陀佛就会有感应道交,往生有把握!《弥陀经》上说的,那更简单,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有成就,那是根性利的,一下就能放下的。我们希望三个月到半年,最慢的三年,你看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念佛往生的,三年成就的人很多,这是很好的榜样摆在我们面前。前两年在深圳一个年轻人,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黄忠昌,他发心试验,看三年念佛是不是真能成就?他在深圳闭关二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他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接引他往生,真的不是假的。黄忠昌居士是听我讲经,听了以后他真发心做试验,试验成功了。对我们道场来讲,他的示现是作证转,他给我们做个证明,这不是假的。
  在百法里面,百法就是惠能大师所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一切法,万不是数字,是无量。无量无边的这些现象,我们现在叫现象,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把它归纳成六百六十法,归类六百六十法教学方便。天亲菩萨也是专攻唯识的,他觉得六百六十法还是太多,对初学人来讲还是嫌多,不方便,把六百六十法再归纳,归纳成一百法,这对於初学的人来讲就非常方便了。这一百法分为五类,第一类叫心法,八识;第二类叫心所法,心所法就是心理作用,五十一法,心心所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精神,佛法统称为心法;第三是讲物质,色法十一类;还有一法,它不是心法,也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它有,是从心心所、色法里面所产生的,它不归於哪一法,单独立个名称叫不相应行法,与前面心心所、色法都不相应,但是跟它们也有连带关系,我们现在人称之为抽象的概念,可以用现在的名词抽象概念,它不是事实,这是第四类;第五类就是无为法。所以有为法分为这四大类,有为就是它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无为法呢?无为法是不生不灭,譬如虚空,虚空我们没有看到它生灭,所以虚空列在无为法里头。无为法有六个,实际上只有一个,最后一个叫「真如无为」,它是真的,就是真如本性;其余这五个无为法是相似的,因为它心心所、色法、不相应行法都不属於,所以也算是无为法。
  所以我们要晓得,有为法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有为法;无为,无为在哪里?无为就是一真法界。在这里我们用个简单的方法来区别,凡是起心动念都是属於有为法,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无为法。分别执著全在有为里头,无为里头没有分别执著、没有起心动念。修行到圆满的时候,有为跟无为是一不是二,圆融自在!怎么能圆融得了?有为是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彻底明了之后,这些现象是虚妄的,不是真的。般若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的偈子就讲得更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有为不妨碍无为,无为也不妨碍有为,它可以同时存在。你不认识它的时候,它起作用,它障碍你,把无为障碍住了,无为是自性,障碍住了;你觉悟之后,没有妨碍,世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这是把观法的大意说出来了,我们对於一切法有正确的认识,在这里面得大自在。你有分别执著,就有障碍;离分别执著,障碍就没有了。要达到究竟没有障碍,那要做到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你回归到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或者你回归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这是我们教下所讲的一真法界。
  这个境界里面没有变化,为什么没有变化?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著,这是一真。他有没有色相?有,为什么还有色相?他起心动念虽然没有了,起心动念的习气没断,所以是实报庄严土。如果习气都断掉,习气都没有了,那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了,剩下来什么?常寂光净土。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是从经典,释迦牟尼佛所证的,他老人家说出来他所证得的境界,说出来给我们大众分享。我们真的了解之后,就应当把这些虚妄彻底放下,不要再执著了,最好不要再起心动念。什么时候修?现在就要修。现在修好了,真正一切放下,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老实念佛,灾难就没有了,真能化解灾难,什么灾难都没有了。现在这个世界灾难太多,全球性的,到哪里去找一个没有灾难的处所?找不到。佛法里面可以找到,你只要真的放下,你所居住的地方就没有灾难。
  我们回头再来看清凉大师《钞》里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