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你那些蜡烛放在这里上霉了,你看人家都在晒衣服,你怎么不拿去晒晒?香灯师真的就听话,蜡烛拿出去晒,晒到下午的时候蜡烛全晒化掉。晚上做晚课的时候,他就拿著那个蜡烛的灯芯在点,蜡都化掉。所以维那师看到都摇头,头痛,怎么回事?问香灯师,香灯师说同参教我拿到外面去晒,晒成这个样子。所以维那师就告诉方丈老和尚,把这个事情告诉方丈老和尚。方丈老和尚第二天就告诉他,「香灯师,你很难得,你不必做香灯,我让你到阿育王寺去拜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你到那个地方去拜。」他也很听话,一天拜三千拜,拜了几年他开悟了,他作了一首偈子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一看真的不是假的,请他出来讲经,他什么都没有学过,所谓诚则灵,所以老实人好教。每天拜三千拜,拜了个三、四年他心定了,业障全拜掉,智慧现前,以后居然是讲经说法的法师。从前给他开玩笑的这些法师,见到他很惭愧,自叹不如。会讲经,能作偈子,能写诗,这不容易!老和尚有慧眼,老和尚能成就这个人,知道。
  下面说「是故此位,能同一切诸佛知见,故得一切同名法慧佛而现其前,以为印信,定其诠表也,以与十方诸佛智慧同故」。你看只要把执著、分别、起心动念放下,你就能同一切诸佛知见,你就得一切同名佛现前,自然现前,这是什么?感应。我没有要佛现前,没有感叫冥感,显应。感应有四种,我们前面学过,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冥应的多,我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觉察到这叫冥,我们心里动一个念头,与十方世界诸佛如来肯定起感应道交。佛现前什么意思?佛现前是给他证明,他修学所得的没有错误,印是印证,给他做证明。信是什么?信解,因为这个位次,前面十信位是信,现在十住位是解,十行位是起行,十回向位是利他,是教化众生。所以帮助他,印证他的信解是正确的,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同名号的佛不会现前。同名号的就是你同一个法门,我们念佛,我们念佛功夫得力的时候,佛现前,阿弥陀佛现前,你看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的现前。现前什么作用?也是为我们印信,给我们印证,我们的信、我们的解、我们的行没错误。这种境界偶尔的是真的,如果要常常看见就是魔,就不是佛,佛不会常常现前,这个道理要懂。我们心里不要求,自然的。在过去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过,慧远大师的传记,远公是我们中国净宗的祖师,开山的祖师,他生在东晋,跟陶渊明同一个时代。那个时候佛法传到中国来还不久,汉朝末年进入三国那个时代,经翻译成中文的也不多,净土经典只有一本《无量寿经》。
  净土经典在中国第一个翻译的就是《无量寿经》,而且《无量寿经》的译本很多,从后汉到宋朝,宋朝是最后一次翻译的,一共十二次的翻译,就是十二种不同的版本。从翻译的内容来看,古大德有这么个说法,他说传到中国来的梵文原本,绝对不是一个本子,因为它里面有很多差别太大了;如果是同一个本子,多少人翻总大同小异。这是翻译,里面特别重要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愿,现在我们《无量寿经》的版本遗失七种,现在只剩下五种,五种在《大藏经》里面都看到。你看阿弥陀佛发的愿,有两种是四十八愿,有两种是二十四愿,宋朝译的那是三十六愿,这个差别太大,如果梵文是一个本子的话,不可能有这个现象出生。所以古人有这个说法,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无量寿经》,就是介绍西方净土至少讲过三次,讲《无量寿经》至少讲过三次。这个现象在世尊一生当中没有发生过,释迦牟尼佛讲经就是一遍,不会再讲重复的。唯独《无量寿经》是多次的宣讲,因为丢掉的七种本子我们没看到,可能还有不同的,那就确确实实能想到,总是三次以上。这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法门重要!如果不是很重要的法门,佛又何必多次重复?所以给我们透了这个信息,也帮助我们增长对净宗的信心。所以佛现前都是为我们印证,我们信解行没有错误。这定其诠表,以与十方诸佛智慧同故,所以称为法慧菩萨。
  下面第二「明入三昧之意者,如十信位中,且以生灭心,信自心所有无始无明能分别心,即自心根本不动智佛」。这叫真的有了信心,真的把佛的经义听懂,生起这样的信心,这个是十信位。由此可知,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信心,我们没有入十信位,入十信位的时候肯定有这个信心。十信位的菩萨没见性,所以还是以生灭心,生灭心就是八识心,八识五十一心所,这是妄心。哪些人用妄心?六道用妄心,十法界还是用妄心,十法界里面阿罗汉没见性,辟支佛也没见性,菩萨也没见性(这权教菩萨),佛也没见性。所以天台大师讲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叫相似即佛,相似就是很像佛,不是佛,为什么?佛用真心,真心不生不灭。唐代惠能大师见性,这个见性是什么?真心找到,真心现前。他告诉我们,真心什么样子?真心是清净的,永远没有染污,我们每个人都有真心,真心没有染污。染污的心是什么?生灭心,这个心有染污。真心不生不灭,妄心生灭,生灭是念头,前念灭了后念就生,这是生灭心,这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本自具足,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相。妄心实在讲也本自具足,但是它把那个具足变了质,变成烦恼,变成业报,智慧变成烦恼,德能变成造业,相好变成六道轮回,变质!哪一天我们一觉悟,统统都回来了,烦恼变成智慧,这个造业原来是自性的德能,六道轮回没有了,变成什么?变成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
  这就是佛在大经里面常讲,不但十法界,包括诸佛的实报庄严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生灭心就是识,它会变,把自性里面现的相扭曲。我们能把生灭心放下,问题马上就解决,生灭心是什么东西?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执著、分别、起心动念,这是烦恼、是习气。我们可以说无量劫来,我们就堕在六道里面,这个烦恼习气非常深,很不容易放下。学佛的人都知道应该放下,可是他就是放不下!放不下还得要放下。佛教给我们现在放不下,我们把它淡化,总要一天比一天淡,一年比一年淡薄,这就好,就有进步。如果这些烦恼习气没有能够淡化,无论我们怎样用功去诵经、去念佛,可以说功夫没有长进,没有进步。必须对於世出世间法看淡,这才叫真正你有了进步,你功夫得力,为什么?烦恼轻、智慧长。所以你能放下一分就透一分智慧,放下两分就透两分智慧,为什么不放下?真放下之后你才有法喜充满,你才能辨别邪正,你才能辨别是非。我们现在可怜,连利害都不能辨别,什么对我有利、什么对我有害不知道。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所想的、所做的、所受的,许许多多於我们身心有害,自己不知道。在凡夫,十法界全是凡夫,因为十法界都是用生灭心,用生灭心信自心所有无始无明能分别心,就是相信我们什么?我们现在起心动念这是无明,这是无始无明,现在我们会分别、会执著,这些妄心就是自心根本不动智佛。谁相信?十信菩萨相信,他为什么相信?因为他信佛。
  我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们对佛怀疑,我们虽然讲信佛,不是真信,半信半疑。为什么不能真信?对佛了解得不够透彻。我们今天亲近善知识,亲近经典,第一步想得到的是什么?对佛菩萨、对古圣先贤真正生起信心,决定的信心,你才真正肯跟他学。他讲的话,他的教诲,你才会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那你就得利益。我们今天有没有做到?没做到,如果做到就不是这个样子。所以信这个字好难!我在讲席当中还跟诸位讲过,以前李老师跟我的故事,就是讲这个信字。我出家,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开始讲经,可是我出家两年才受戒,这缘分。受戒之后这是规矩,一定要去拜谢老师,所以我离开戒坛,就到台中看李老师。他老人家在慈光图书馆,我在门口,他在里面就看到我来,他手就指著我,「你,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讲了好大的声音,讲我要信佛,我听都愣住了。那时候我学佛九年,跟他老人家学讲经也将近两年,我怎么不信佛?不信佛怎么会出家?怎么会去受戒?所以我听他这个话就疑惑。进去之后,「你坐下来」,我就坐在旁边,他告诉我,「信佛不容易,有很多老和尚到死都不相信佛」,这我愈听愈不能理解,我感到很茫然,说不出话来。他给我解释,什么叫信佛?信后头有解、有行、有证那叫信,信解行证,一即是四,四即是一,信里头有解行证,证里头有信行解,这一讲我就明白了。
  佛教给我们最简单的,入门的基础,十善做到没有?我们学佛无论在家、出家,入门第一个就接受三皈,我们都受了三皈,老师都给我们三皈证书,我们有没有皈?没有。为什么没有?不信,你信不就真的皈了吗?皈是回归,依是依靠,从哪里回归?从迷惑颠倒回归自性觉,我们有没有做到?这叫皈依佛。从邪知邪见回归到正知正见,有没有做到?这经典。我们遇到困难,是不是在经典里面找答案?没有,都是自己胡思乱想。从染污回归到清净,这是皈依僧,出家人你看他那个形象,立刻回到自己,出家人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有没有清净?我有没有染污?这叫皈依僧。这个三宝的形象天天提醒我们,你为什么家里供佛?供佛提醒你皈依觉,佛是大觉世尊。你家里面为什么放几本经书?提醒你皈依法。出家人的照片挂在那个地方,教你皈依净,它提醒你,让你念念不忘。可是我们天天早晚课还跟佛菩萨顶礼,还在诵经念咒,可是怎样?念完就完了,它对我这一天的生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好像都不相干,这不是信佛,所以信佛是真干,你说信心多重要!信是入道的根源。没有信,其他都不必谈,没有信哪来的行?不但没有行,解都没有,它头一个信才有解,解后才有行,行后才有证,你头一个字都有了问题,后头全都没有了。
  所以真信佛要相信自心根本不动智佛,这是什么?这是法性佛,我们的自性就是真佛。一切法从心想生,阿弥陀佛是不是心想生?是的。《三时系念》佛事,中峰禅师作的,这些年在全世界流行,中峰禅师在开示里面就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弥陀从哪来?自性来的。净土哪来的?净土也是唯心,心现的,不是在外面。你就晓得弥陀、净土跟我们什么关系,一体,这个关系太密切。我们一心求生净土,哪有求不到的道理?净土是自己的老家,阿弥陀佛是第一个亲人,哪有拒绝的道理?哪有不接受的道理?不能往生那都是你自己造的业障,与弥陀、与净土都不相干,责任要自己负。业障为什么不能消除?对於事实真相不了解,有疑惑,才造成障碍。这就是经教可不能离开,我是一个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利智,这一生当中有这么一点小小成就,得力是什么?五十八年没有一天离开经典。这就是让经典长时期的薰修,有这么一点点信心,相信十法界依正庄严、自己的烦恼习气,统统是自心根本不动智佛。
  我们现前,「未有方便三昧合其体用」,这是说我们现在不像诸佛菩萨。诸佛菩萨有善巧方便,能与性德融合成一体,这是说谁?明心见性的人。我们不得已而求其次,向十信菩萨来学习,我们就容易多了,因为十信菩萨他用阿赖耶识,我们也是用阿赖耶识,同样都是用妄心,他的妄心用得很正确,他完全相信佛菩萨,把佛菩萨的教诲完全做到,这十信位的菩萨。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就豁然开悟,那就超越十法界,就真的成佛。所以我们今天很糟糕的,随缘随著变,这是迷失自性。十信位的菩萨虽然没有见性,但是他能够随缘学习菩萨,学习菩萨那个样子,学习菩萨的外表,这个外表是什么?十善业道。我们讲的三皈、五戒、十善,他把这个学到,而且做得很圆满。做的哪些东西?像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阴骘文》,他真做到,这就相似位。什么时候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就不是相似的,就真的,天台大师讲分证位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没有圆满,为什么没有圆满?习气没断掉。这桩事情,我们在前面学习很多,习气虽然在,不碍事,不要去理它就好了,随著时间自自然然它就消失掉。所以我们知道,人真到不起心、不动念,跟诸佛如来就平等。所以法慧菩萨这是刚刚放下起心动念,就是大乘教里常讲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的智慧、知见就跟诸佛相同。
  「是故十信位中十个世界,皆名为色」,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依报,我们的生活环境。十信位中有十个世界,初信有初信的世界,二信有二信的世界。我们这个人道,人道里头有人道的世界,天道有天道的世界,畜生有畜生的世界。要是细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有跟人相同的,《楞严经》上讲的「同分见妄」,见是见解,妄是虚妄,同分,我们讲共业。还有别业,跟别人不同的见解,譬如我们游山玩水,每个人感触不一样,有人感触很欢喜,有人感触悲哀,这是感受,外面都一样的,为什么感受不一样?别业,佛法讲得微细。然后你才真正懂得,《还源观》里面所讲的,「依一体,起二用」,那是讲每个人。而《还源观》里面讲得更妙,它不讲人,它讲「一一微尘」,我们这个身上多少微尘组织的?没法子计算。所以你要常常能够回光返照,我们肉体是什么?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是细胞,细胞组成的,外面五官、里面五脏六腑全是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怎么组成的?细胞是分子组成的。分子怎么组成的?分子是原子、电子组成的,这一个人形就是一大堆的原子、电子排列成这个样子。谁把它排列成这个样子?信息。信息是什么?信息就是妄想,就是分别执著,信息在指挥。谁去改变?我们现在科学家讲的场能,能量。科学讲物质、能量、信息,实在讲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能量是阿赖耶的业相,信息就是阿赖耶的见相,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科学家也不容易,发现到整个宇宙就这三样东西,除这三样东西之外什么都没有。我们不能够不佩服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没有科学技术,也没有这些仪器,他讲得比今天科学家还要透彻、还要清楚。这是什么?自性的本能,定中能见到的境界,他不是想像的,甚深禅定当中看到的事实真相。所以要晓得依正庄严是自性变现的,皆名为色,没入法性。
  「为十信未入法性之流,以生灭心而信解故,故十个世界,名之为色」,这个道理在此地,这是举十信位做例子。「如此十住位中,以方便三昧无沉掉心,能现自体无生灭智慧故」,这个几句话很重要。十住位中,这是明心见性,他以方便三昧,方便是随缘,三昧是不变,随缘不变,这是佛法里头常说的。我在很早在讲席里头我把它讲成四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随变,不变不随缘」,我讲这四句。不变随缘,是《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已经证得自性,明心见性,永远不会变,能随十法界众生,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不变随缘。诸佛菩萨应化在我们人间,他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示现八相成道,示现开悟,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有没有起心动念过?没有,这叫不变随缘。
  随缘不变是菩萨,十信位的菩萨,不是十住,十住是不变随缘,十信位菩萨随缘当中学不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随缘里头学不变,那就是真正在做功夫,你禁得起考验,随缘是禁得起考验。考验什么?不变。不变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实在讲不起心、不动念我们做不到,做到就是初住以上菩萨,这我们做不到,做不到我们要学十信位。十信位怎么样?在那里学习,学习不执著、不分别,这就是十信菩萨。随缘里头练功,练不分别、不执著,这叫真修行,这叫真的用功,会用功。第三种,不变不随缘,这是什么?阿罗汉,小乘,他证到偏真涅盘,他不发心度众生。为什么?众生很难度,跟他们在一块不好相处,所以干脆不理他,不变不随缘,这是二乘。我们凡夫呢?随缘随著变,我把它讲成这四种大家好懂。我们应该怎样?应该学十信菩萨,随缘不变。这个不变就是不分别、不执著,学这个本事,这点很重要。
  所以这方便三昧,沉是昏沉,掉是掉举,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特别是在什么时候?在静坐的时候。你看很多人念佛,念佛在止静的时候有些人打呼,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