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国维-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书·顾命考》及序、《国学丛编序》。4月,撰《殷礼征文》、《释史》、《乐诗考略》(含《释乐次》、《周大武乐章考》、《说勺舞象舞》、《说周颂》、《说商颂》。《汉以后的传周乐考》),草《毛公鼎考释》。5月,作《大元马政记跋》,校《水经注》,《毛公鼎考释》定稿,并作序。下旬,始草《魏石经考》。8月中旬,酝酿作《汉魏博士考》。9月,《魏石经考》、《汉魏博士考》写定。10月,撰《周书·顾命后考》及序,重订《汉魏博士考》成三卷。11月,撰《汉代古文考》、《彊村校词图序》、《元秘书监志跋》、《隋志跋》。12月,草《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
  1917年,丁巳,民国6年,四十一岁。
  1月下旬,受罗振玉招至日本,2月归国,始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3月成《太史公年谱》,并酝酿《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及序。4月,返海宁扫墓。5月,撰《古要竹书纪年辑校》,并作《自序》,又撰《殷文存序》、《乡饮礼席次图》。6月,撰《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及序,编就《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及序,作《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释旬》、《释昱》。7月1日,张勋复辟。撰《周代金石文韵读》、《唐韵别考》。8月作《南越黄肠木刻字跋》、《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9月,草成《殷周制度论》、《商三勾兵跋》、《〈汉书艺文志举例〉后序》、《〈周代金石文韵读〉序》。入秋,检古书古器物,题跋甚多,如《楚公钟跋》、《书论语郑氏注残卷后》、《唐尺考》、《裴岑纪功刻石跋》等。10月,撰《韵学余说》、《江氏音学跋》、《五声说》。11月,汇集近年间所撰文,成《永观堂海内外杂文》。12月,撰成《古本尚书孔氏传汇校》(稿本),据《唐语林》以校《封氏闻见记》。
  1918年,戊午,民国7年,四十二岁。
  1月,校《尚书孔传》、《方言》等。去年底,北京大学蔡元培托马衡与王国维联系,欲聘其往北大任教。经与罗振玉商量,今拒绝之。自本年起,任〃仓圣明智大?quot;经学教授,并撰《经学概论讲义》。2月,校《净土三部经音义》。3月以大徐《说文》音校《唐韵》反切,乃拟重订《唐韵校记》,4月校《一切经音义》,并作跋。6月,校陈辑本《苍颉篇》,抄毕并校定《唐写本唐韵残卷校记》,并附录《唐韵佚文》,作《匈奴相邦印跋》。7月,为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作序。再次辞谢北京大学邀任教授之聘。9月,作《释环玦》、《释珏释朋》、《释礼》、《重辑苍颉篇》及自序、《释由》。是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欲延其赴校任教,为其婉辞。10月,撰《校松江本急就篇》及序。11月草《随庵吉金图序》。12月,改定前所撰《唐韵别考》、《音学余说》,合为《续声韵考》,以补戴氏《声韵考》。
  1919年,己未,民国8年,四十三岁。
  1月,撰《书郭注方言后》(一、二、三)、《书尔雅郭注后》。2月,撰成《书契后编》上卷释文、《齐侯二壶跋》。3月,校阅《徐俟斋先生年谱》,作《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4月,罗振玉携眷归国,与王国维会于上海。伯希和在上海与罗、王会见,商谈学术。校《一切经音义》,并作跋。7月,作《唐写本老子化胡经残卷跋》、《音学五书跋》。8月,作《九姓回鹘可汗碑跋》、《重校定和林金石录》、《九姓回鹘可汗碑图记》、《摩尼教流行中国考》、《敦煌石室碎金跋尾》(含《唐写本残职官书跋》)等十数篇跋,均为日人狩野直喜寄来其游欧时所录英国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残卷而作。9月,撰《西胡考》(上、下)及《续考》、《西域井渠考》、《曹夫人绘观音菩萨像跋》、《于阗公主供养地藏王菩萨画像跋》等。10月,为乌程蒋汝藻编撰其藏书志。是秋,因脚气病发作,赴天津罗振玉处养病,11月初始返沪,并接受《浙江通志》聘约,与张尔田共同负责寓贤、掌故、杂记、仙释、封爵五门的撰述,并似作《宋元浙本考》。作《高昌宁朔将军麴斌造寺碑跋》、《书虞道园高昌王世勋碑后》、《重辑仓颉篇自序》。
  1920年,庚申,民国9年,四十四岁。
  本年继续为蒋氏编藏书志,并校阅多种古籍,并作《天宝韵英陈廷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玄武之韵铨分部考》、《周玉刀考》、《顾刻广韵跋》、《某君像赞》、《徐母太囗人像赞》、《敦煌发现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残宋本三国志跋》、《魏曹望憘造象跋》、《影宋本孟子音义跋》、《日本宽永本〈孔子家语〉跋》。
  1921年,辛酉,民国10年,四十五岁。
  年初,马衡受北京大学委托,再次来书邀王国维出任北大文科教授,为其所拒。继续为蒋编藏书。春,作《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一、二)。5月,将数年间所写经史论文,删繁挹华,集成《观堂集林》二十卷,由乌程蒋氏出资刊行。9月,去年撰述之《西胡考》刊出,12月,撰《唐写本切韵残卷跋》。
  1922年,壬戌,民国八年,四十六岁。
  年初,王国维允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以〃无事而食,深所不安〃,未受酬金。1月,作《宋刊后汉书郡国志残叶跋》、《兮甲盘跋》、《汉南吕编磬跋》等。2月,北京大学马衡集资影印王国维于上年所辑之《唐写本切韵残卷三种》。3月,撰《两淅古刊本考》及序,并校《水经注》。5月,顾颉刚来访,后多有书信往还问业。8月,草成《五代两宋监本考》,为乌程蒋氏撰《传书堂记》。致书马衡,询以研究科章程、研究生人数、研究项目等事。为罗振玉撰《库书楼记》。12月,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拟就《研究发题》寄沈兼士。不久,又致书马衡,建议大学开设〃满蒙藏文讲座〃并建议遣送有史学根基者出国深造。致书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何之兼等同学,条陈所询事宜,是年校阅《蒙古秘史》、《龙龛手鉴》。
  1923年,癸亥,民国12年,四十七岁。
  2月,为南陵徐氏所藏古器拓本作跋数则,如《刺鼎跋》、《父乙卣跋》等,撰《肃忠亲王神道碑》。寒假,仓圣明智大学解散,王国维所任《学术丛刊》编辑及该校教授至此结束。2月下旬一度返海宁故里。作《商鞅量跋》、《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秦公敦跋》。4月16日,受命任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为乌程蒋氏编藏书志基本结束,历时近四载,编成经、史、子三部,集部至元末,明则为草稿。5月离沪取海道北上入京,6月1日,觐见溥仪。7月初,撰《殷虚书契考释序》,同时,始校《淮南鸿烈》,历时三月余。7月,作《梁伯戈跋》、《颂壶跋》、《唐贤力宓伽公主墓志跋》,校《抱朴子》。始草《魏石经续考》。夏曾至天津罗振玉处消夏。11月,受溥仪命,清理景阳宫等处藏书,作《肃霜涤汤说》、《明钞本北磵集跋》。12月初,《观堂集林》二十卷样本印成,文二百篇,诗67首。
  1924年,甲子,民国13年,四十八岁。
  3月,法人伯希和寄来《秦妇吟》全卷影印本,取与另本相校,作《唐写本韦庄秦妇吟又跋》,撰《论政学疏》,作《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4月,与蒋汝藻书,言及北京大学友人欲请其出任国学门研究室主任,而自己不愿就任。5月,撰成《明内阁藏书目录跋》、《散氏盘考释》及跋。6月,作《金文编序》、《吴王夫差监跋》。9月,罗振玉入直南斋,至京,住王国维家,后又与罗氏共检理内府藏书。近年,与胡适往还书信,商讨学问。11月,冯玉祥部〃逼宫〃,命溥仪迁出紫禁城。王国维随驾前后,并因此而?quot;艰难困辱,仅而不死〃之言。
  1925年,乙丑,民国14年,四十九岁。
  2月,清华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并拟聘王国维为导师。王国维在请示溥仪后就任。此后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元史。4月18日,移居清华园之西院。研究院同时还聘请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教授。世称〃清华四大教授〃。另,聘李济为讲师。4月23日梁启超到校,6月12日,赵元任到校,住清华园之南院。7月,清华国学研究院录取新生,正取30名,备取2名。暑期,应学生会邀请向留校学生讲演《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发现之学问》。9月8日,清华国学研究院举办第一次教务会议,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李济到会。会上公布各教授普通演讲的讲题(即所开课程)与指导研究学科的范围。王国维任经史小学导师,普通演讲讲题有:古史新证,每周1小时;《尚书》,每周2小时;《说文》练习,每周1小时,指导学生研究范围有:《尚书》本经之比较研究(含句法比较、成语比较、助词比较),《诗》中状词研究(含单字、连绵字、双字、双声字、叠韵字、其余),左礼器之研究,《说文》部首之研究,卜辞及金文中地名或制度之研究,诸史中外国传之研究,元史中蒙古色目人名之划一研究,慧琳《一切经音义》之反切与切韵反切之比较研究。9月14日,国学研究院普通演讲正式开始,王国维讲《古史新证》。10月15日,加授《尚书》课程。是月,草《鞑靼考》及年表,《元朝秘史地名索引》。11月,撰《蒙文元朝秘史跋》。
  1926年,丙寅,民国15年,五十岁。
  2月,撰《黑鞑事跋》,校阅《亲征录》。21日,赴天津,为溥仪祝寿。4月,撰《圣武亲征录校注序》,26日,清华批准印其丛书,即《蒙古史料四种校注》,发表《耶律文正年谱余记》、《黑鞑事略序》。5月,写定《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及序,刊出《圣武亲征录校序》。6月发表《鞑靼考》、《长春真人西游记注序》。7月26日,为燕京大学校讲演《中国历代之尺度》。9月上旬,研究院新学年开学,王国维每周讲演《仪礼》2小时,《说文》1小时;指导研究学科范围为:(1)经学(含《书》、《礼》、《诗》);(2)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史;(4)金石学;(5)中国文学。10月,因其长子病逝,与罗振玉发生误会。撰成《桐乡徐氏印谱序》。11月下旬,为北京大学历史学会讲演《宋代之金石学》。
  1927年,丁卯,民国16年,五十一岁。
  1月,撰成《南宋人所传蒙古史料考》。2月,撰《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3月,撰《金长城考》(后易名为《金壕界考》)、《水经注笺跋》。4月,编撰《清华学校研究院讲义》。5月12日,出席清华史学会成立会,并致辞。6月1日,国学研究院第二班毕业,中午,参加研究院师生叙别会,午后访陈寅恪先生。6月2日上午,告别清华园,到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背面书〃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云: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 
  6月3日,入殓,停灵于成府街之刚秉庙,7日,罗振玉来京为其经营丧事,16日举办悼祭。8月14日,安丧于清华园东二里许西柳村七间房之原。1928年6月3日,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清华立《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碑铭云: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失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是年,编成《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四集,1940年由赵万里、王国华合编之《王静安先生遗书》刊行,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此刊本影印,名为《王国维遗书》,1984年中华书局始出版《王国维全集》,但仅出《书信》一册。在台湾,1976年大通书局影行《王国维先生全集》,为目前收罗最为完备之本。
  
四、王国维词选
  读史
  挥戈大启汉山河,武帝雄才世讵多。
  轻骑今朝绝大漠,楼川明日下洋河。
  浣 溪 纱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哪能白首下书帷。 
  天末同云暗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廖落尔安归? 
  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朝欢宴胜平时。 
  路转峰回出画塘,一山枫叶背残阳。看来浑不似秋光。 
  隔座听歌人似玉。六街归骑月如霜。客中行乐只寻常。 
  霜落千林木叶丹,远山如在有无间。经秋何事亦孱颜。 
  且向田家拚泥饮,聊从卜肆憩征鞍。只应游戏在尘寰。 
  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跕跕坠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 
  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昨夜新看北固山,今朝又上广陵船。金焦在眼苦难攀。 
  猛雨自随汀雁落,湿云常与暮鸦寒。人天相对作愁颜。 
  夜永衾寒梦不成,当轩减尽半天星。带霜宫阙日初升。 
  客里欢娱和睡减,年来哀乐与词增。更缘何物遣孤灯。 
  画舫离筵乐未停,潇潇暮雨阖闾城。那堪还向曲中听。 
  只恨当时形影密,不关今日别离轻。梦回酒醒忆平生。 
  才过苕溪又云溪,短松疏竹媚朝辉。去年此际远人归。 
  烧后更无千里草,雾中不隔万家鸡。风光浑异去年时。 
  曾识卢家玳瑁梁,觅巢新燕屡回翔。不堪重问郁金堂。 
  今雨相看非旧雨,故乡罕乐况他乡。人间何地著疏狂。 
  舟逐清溪弯复弯。垂杨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箫鼓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清闲。 
  七月西风动地吹,黄埃和叶满城飞。征人一日换缁衣。 
  金马岂真堪避世,海鸥应是未忘机。故人今有问归期。 
  城郭秋生一夜凉,独骑瘦马傍宫墙。参差霜阙带朝阳。 
  旋解冻痕生绿雾,倒涵高树作金光。人间夜色尚苍苍。 
  乍向西郊斗草过,药栏红日尚婆娑。一春只遣睡消磨。 
  发为沉酣从委枕,脸缘微笑暂生涡。这回好梦莫惊他。 
  似水轻纱不隔香,金波初转小回廊。离离从菊已深黄。 
  尽撤华灯招素月,更缘人面发花光。人间何处有严霜。 
  花影闲窗压几重,连环新解玉玲珑。日长无事等匆匆。 
  静听斑骓深巷里,坐看飞鸟镜屏中。乍梳云髻那时松。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装骏马照山川。闲抛金弹落飞鸢。 
  何处高楼无可醉,谁家红袖不相怜?人间那信有华颠。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啼鴂怨春残。 
  坐觉无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泛澜。不堪重梦十年间。 
  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更无人解忆长安。 
  本事新词定有无,斜行小草字模糊。灯前肠断为谁书? 
  隐几窥君新制作,背灯数妾旧欢娱。区区情事总难符。 
  已落芙蓉并叶凋,半枯萧艾过墙高。日斜孤馆易魂销。 
  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人间争度渐长宵。 
  点 绛 唇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尘,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著雨。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