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弦-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他却笑了一笑,隐有讥嘲之意,又缓缓地说:

    “可是,从无人知晓,湘王在私下里,却曾与一名浪迹江湖的女子情投意合、互相倾心。他身属王族,不能与她通婚,湘王被指婚后,二人陷于深深的痛苦中,却又无可奈何。湘王禀性爽直,不愿隐瞒,在与妻子拜堂成亲的当夜,便将一切和盘托出。王妃亦是性情中人,垂泪听完后,竟没有怒意,反而大为怜悯。从此,那名江湖女子成了湘王暗中蓄养的外室,而这件事情,除却他们三人之外,再无旁人晓得。”

    朱于渊的眼神慢慢游移回室中,仿佛也被朱云离挑起了一丝好奇。朱云离不疾不徐地说道:

    “有一天,湘王的外室,那名江湖侠女,怀上了他的孩子。十个月后的某一天,瓜熟蒂落,她在王府之外,秘密地替湘王生下了一个儿子……”

    …………

    飞瀑流泉在白泽身后垂落。他修颀的身影与细细竹影一起,被斜斜投于香草冷石中。遥远的海面有白云生起,他每踏出一步,亦飘逸如云。他在四周群山的众目睽睽中,缓缓沿华顶台的空地向孤亭走去。他在青石几案旁驻足,没有入座,静静地瞧着长桌的另一端。

    长桌另一头的石椅中,不知何时,已端坐着一名年约十六七岁的青衫少年。少年仪态温文、目光平和,但朴素的衣着中却隐隐流露出一股气势,华顶台下万事万物,仿佛都神不知鬼不觉地笼于他掌中。

    白泽与那青衫少年的目光越过长长石桌,越过一道道素瓷碗杯,在半空中相遇。青衫少年忽尔微微一笑,站起身,浅浅作了一揖。他的声音清朗又悠扬:

    “白泽教主。”

    白泽慢慢抬起手,轻轻按在玉笔上。他的声音依旧嘶哑怪异,他淡淡地问道:

    “穆青霖?”(未完待续。。)

第241章 同根生(四)

    …………

    朱云离依然在平静地讲述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湘王朱柏的父亲,也就是大明高皇帝,日益年迈。很久以前,他便将嫡长子立为太子,可是,不曾料到,嫡长子却在洪武二十五年因病先他而去。按照惯例,便该改立皇长孙为太子的,可是皇长孙早在洪武十五年便夭折了。高皇帝思来想去,最终将嫡长子的次子,也就是皇太孙之弟,立为了太子。那位新太子,便是后人口中的让皇帝,也就是建文皇帝。”

    朱于渊默然而听。朱云离脸色却有了些细微的改变:

    “本来这些事情,与远在荆州的湘王是没太大关系的。可是……湘王在离京去封地前,一直因天资聪颖,深受高皇帝喜爱,更在不知不觉中,曾经开罪过一些人。”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略略上扬:

    “湘王八岁时受封,但直到十四岁才就藩。个中因由,一是缘于他年小,高皇帝担心他不能独立生活;二则是为了替他兴建湘王府,也需要一些年月。湘王就藩前,与另几名藩王同时向父皇辞行。高皇帝赐给他们一人一条玉带,并令他们当场佩在腰间。诸王佩带完毕,高皇帝便叫他们转过身子,让他亲眼瞧瞧玉带后头的装饰效果如何。另几名藩王不假思索,都迅速回转身,背对着父皇。却唯有湘王依旧正面而立,只是伸手将玉带反了个向。高皇帝问他为何如此做,湘王只从容答了一句话。”

    朱于渊望着父亲,眼中好奇之色渐浓。朱云离的脸色益发沉重,他低低地道:

    “湘王说……‘君父不可背也。’”

    他轻叹一声,肃容说道:“此语一出,反差顿生。高皇帝大悦,可是却在有些人心里埋下了嫉恨的种子。湘王就藩后,广纳文人贤士。结交江湖豪雄,又爱谈兵论武。高皇帝很喜欢他,他的王府规格也很华丽壮观。这一切,都在无形中渐渐成为了祸端……”

    朱于渊凝神而听。朱云离又道:

    “湘王二十八岁那一年,高皇帝驾崩,新太子即位,掐指算来,那位新帝,还是湘王的侄儿。然而,这位侄儿即位不到一年。便开始对各位叔父出手了。他罗织罪名,陆续废去了周王、代王、齐王之位,又将他们软禁了起来。至于湘王,自然也难以逃过。”

    他叹息着,继续说道:“建文元年,有人秘密上报,说湘王私印宝钞,恐有谋逆之心。皇帝立即下诏,召湘王入京讯问。并且派出得力使臣,集结起武将与兵马,以星火之速赶到湘王封地。倘若湘王敢有半点违拗与拖延之象,先前那几位藩王。便是他的榜样。”

    朱于渊蹙起眉。朱云离缓缓地说:

    “他们以为一切都会同先前一样顺利。可是……他们却万万未料到,湘王虽外表文雅俊美,但内心性情之烈,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他按住朱于渊的手背。继续说着:“湘王闻讯,眼见各路兵马即将包围封地。他仰天长笑,对周围的人说道‘我乃高皇帝之子。纵然一死,也绝不愿俯首承冤,终生苟活于屈辱中。’于是他拒绝迎接使臣,将家人齐集后,紧闭王府大门,放起了一把大火。

    “那把火连烧了几天几夜,湘王府邸,尽数焚毁。湘王与王妃,以及尚待字闺中的长女,男女老幼,仆役杂工,皆葬身于烈火中。”

    朱于渊眼中泛起震惊之色。朱云离的面色变幻不定,犹豫了一下,终于又徐徐说道:

    “因此,那建文皇帝同世人一样,都以为湘王一系就此断绝。其实……却不然。

    “**事件前,湘王的外室,那名江湖侠女,便得知了消息。湘王与她诀别时,嘱咐她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自己的骨血。因此,烈火燃烧之时,那名外室携着幼子含泪远望,却苦于无力对抗强大的王权。而湘王府中,却也有一人悄悄地逃生了。

    “那是湘王与王妃所生的幼女。她出生尚不久,还呆在襁褓中。她长得玉雪可爱,王妃实在不忍带她一同赴死,便背着湘王,秘密恳求那名外室,将幼女携带离去。待到**之时,府中乱成一片,湘王本人究竟知不知此事,也已成为千古之谜了。”

    朱于渊的双眉越蹙越紧。朱云离悲愤的神情渐渐松弛了一些,说道:

    “湘王外室携着两个孩子,从此踏上了逃亡之路。可是,朝廷在清点遗骸时,却发现少了一名婴孩,他们四处寻访蛛丝马迹,天罗地网,眼看便将笼罩到那名外室身上。那女子无计可施,只得暗暗拜托江湖中的朋友,将湘王王妃所生的幼女领去抚养,而自己则带着儿子,在山中苦苦躲避。

    “她没能躲藏太久,便被朝廷的探子发现了。她竭力反抗,却终被马蹄活活踏死。她在暴露前,将儿子改头换面,远远地藏了开去。追兵处决完她,下山之时,曾瞥见她的儿子。但他们一直以为那名外室只是王妃雇佣的侍女,并不知她与湘王的真实关系。因此见到那污衣垢面的小男孩,便以为只是寻常过路的砍柴童子,没有再为难他。”

    朱于渊仔细地听着,但听朱云离又说道:

    “那男孩彼时刚满十岁,他强忍满腔悲恨,眼睁睁瞧着追兵将母亲的遗体拖走。他无处可去,只能四方辗转,以乞讨为生。他并不知当初母亲替湘王妃托孤的人家在何处,但母亲当初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块罗帕,上面的花纹皆是亲手织成。那男孩艰难地活着,他越长越大,相貌也越来越像湘王,他怕被人识出,不敢抛头露面,只能四处打杂,常在黑夜里替不同的主顾做着苦工。

    幸亏没过几年,那建文帝便下台了。男孩知道新任皇帝乃是湘王的胞兄,但他却不曾想过要去相认。只因皇族纠纷已令他心灰意冷,他只想寻回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一同平安度日。他寻访了很久,却始终寻不到她。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一直到年逾三十时,才成了家,有了一个儿子。他的儿子出生没几年,夫妇俩便染上重病,先后去世了。”

    朱云离说到此处,目光灼灼,逼视着朱于渊,缓缓地道:

    “渊儿。这个被独自遗留于世间的孤儿,就是我。”(未完待续。。)

第242章 战昆仑(一)

    …………

    穆青霖注视着白泽,缓缓地说:“阁下远道而至,车马劳顿。天台派无以相迎,还请阁下入席宴饮,一洗风尘。”

    白泽凛然而立,一动不动。只漠然应道:“我已携胆前来。想怎么打,不妨明说。”

    穆青霖微笑道:“天台派从不趁人之危。待阁下酒足饭饱,再论往昔是非,亦为不迟。”他一手执壶,另一手轻抬,已有延请之意。

    白泽声音中有淡淡的傲慢与讥嘲:“我从不碰来路不明的酒食。”他缓步走向一侧,再未多瞧桌案一眼。四周碧竹映着他的白衫,白衫洁净,绝无半点尘埃。

    穆青霖的话音在他身后响起,依旧从容,似无窘意:“白教主在长途跋涉之后,依然气定神闲、衣冠楚楚,此般风度,确不似常人。不愧……”

    他笑了一笑,平静续道:“……不愧为龙脉遗支,王族后裔。”

    急溪数曲,猛冲入翠竹深处,竹杆枝叶齐摇,哗哗直响。白泽猝然回首,低低喝道:“你说甚么?!”

    穆青霖端坐于椅上,唇角笑意并未消逝:“阁下与令堂,都是王族遗落在世间的骨血。白教主,那样的出身并不耻辱,想来你必不会抵死否认,对么?”

    白泽按住玉笔的手指倏地一紧,却没有拔笔。他乍听穆青霖之言,确然有一丝震动,但又迅速抑止了。他已回转身,面朝穆青霖,用嘶哑的嗓音,说了短短的两个字:

    “没错。”

    穆青霖道:“令堂才能过人。不但天资聪颖,更有驭众之道。她在及笄之年,便能呼风唤雨,召集志同道合的盟友。又能在不到二十岁之时,便俨然凌驾于众人之上。创立讳天一教。讳天在她的手下,曾经无比鼎盛,惊震武林。然而,白教主,有件事情我却想不明白……”

    他顿了一顿,口齿清晰,仿佛是询问,却更像在引人回忆:“……令堂身为王族之后,究竟遭受了何等风雨,以至于未能安享富贵荣华。却反而流落江湖,成为了沧海遗珠?”

    …………

    朱于渊眼色震惊,久久凝视着父亲,似有千言万语。朱云离抬起五指,轻轻拂过他的哑穴,朱于渊艰难地开口,说道:

    “那么……这一切,同白泽又有何关系?”

    朱云离伸手按住他肩,缓缓说道:“我童年时。便成了孤儿。父母留给我的,除却一些微薄盘缠外,就唯有那块当年祖母亲手绣成的罗帕。我怀揣着全部财产,开始流落天涯。年纪虽小,却牢牢记住了自己的身世。我从不向别人说起这些,但心中却始终有声音在呐喊‘我要出人头地,绝不能像父亲那般一世默默无闻’。

    “我四处打听。想栖身名门、投靠良师,渐渐将目标锁定在了天台派裴释舟身上。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我不得不透露了一些身世。裴释舟武功盖世。又喜欢搜集各类奇闻逸事,我的出身,再加上聪敏机灵的表现,博得了他的好感。我成为了天台派门下的弟子。”

    他喟叹一声,又道:“后来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与息兰一同离开天台派时,我正好十七岁,我一面勤练《流光集》,一面寻觅可以出头的良机。物换星移,自建文以后,转眼又经历了三朝君王,终于……睿皇帝即位了。至于这位皇帝,你上回在宫里也曾见过他一面的。

    “十一年后,恰逢土木之变。我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适当的时机,出现在了睿皇帝身边。我与其他势力一起,设法护他回了京师,又设法助他重新登上了帝位。在那漫长的过程中,我却发现另有一股强大的江湖势力也在帮他,那股江湖势力……就是讳天。”

    朱于渊若有所思地听着。朱云离道:“那时,我与讳天虽然目标统一,但私下里并没甚么往来。直到有一天,睿皇帝寻了个机会,安排我同凤皇单独见了一面。言谈之间,他忽然提到了祖母留下的那块绣帕。当我与凤皇双双呈出一模一样的绣帕时,困扰我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朱于渊沉声问道:“凤皇与当年湘王府里逃生的那名小郡主是甚么关系?”

    朱云离目中有赞许之色,他答道:“凤皇是她的亲生女儿。”

    朱于渊长长地“哦”了一声。朱云离又说:“那名小郡主逃生后,便抛却了金枝玉叶的身份,彻底融入了江湖。她后来因机缘巧合,与一名武林隐士相恋,生下了凤皇。凤皇从小习武,且凭借她的天资,一鸣惊人。小郡主夫妇去世得很早,至于讳天,确实是凤皇亲力亲为,一手创立的。”

    朱于渊问:“那么,睿皇帝是知道你俩身世的了?”

    朱云离道:“他当日只问我俩是否各有一块绣帕,然后他就离开了房间。待到我俩相认后,他才从容归来。然后就再也不曾问起过。但是我想……他心中是很明白的。”

    朱于渊道:“他能容得下凤皇替自己起那般名号,度量倒也不小。”

    朱云离道:“凤皇属于江湖中人,原不在朝廷管辖范围内。当初湘王折于建文皇帝之手,随后永乐皇帝登基,永乐皇帝素厌建文,而睿皇帝却是永乐帝的曾孙。如此算来,对于湘王的遗孤,睿皇帝心生怜悯、加以照顾,也自是在情理之中。”

    朱于渊点了点头,道:“从此你与凤皇便在暗中相助睿皇帝了。”

    朱云离颔首,说道:“没错。只是我俩身份特殊,只能藏于背后,却不能公然昭示。后来睿皇帝重新登基,我进入了神乐观,常陪侍于睿皇帝身侧,而凤皇则继续率领讳天,行走江湖。”

    朱于渊慢慢地说道:“从哪里来,便到哪里去。”

    朱云离眼望窗外,似陷于悠悠回忆中:“是的……我一心想出人头地,而京师、皇城,便是我最好的归宿。而凤皇……她却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她乃湘王正室之后,血统尊贵;而另一方面,她却早已习惯了江湖中的风风雨雨。她顶着‘凤皇’之名,却行着武林人之事,谁也不知道,她私底下心中究竟是怎样想的。”

    他突然长叹一声,说道:“讳天声势日盛。可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凤皇她……终究遭到了深深的嫉恨……”(未完待续。。)

第243章 战昆仑(二)

    …………

    白泽的声音同眼神一样,是冷冷的:“千佛山上冒充你身份,对你父亲出手的人,是我。”他缓缓拔出玉笔,惨白的笔毫在阳光下闪了几闪,“当初,就是用这枝笔,顷刻间便夺去了你父亲大半条性命。”

    穆青霖一手执杯,一手轻轻覆在桌上,静静瞧着他,似在耐心地等候聆听下文。

    白泽道:“你虽不动声色,但我却能瞧破你心中恨意。事已至此,无须再牵扯甚么废话,爽快些,动手罢。”

    他紧握玉笔,向青石长桌缓缓逼近了两步。

    穆青霖忽道:“且慢。”

    白泽停足,语声中有些不耐:“怎么?”

    穆青霖淡淡地道:“你急,我却不急。今时今日,有些话,必得先说明白。何况……并非只有舞刀动枪,才能算是战斗的。”

    白泽不言,疾收玉笔,在身前椅中坐了下来。斑斑竹影投在他身上,将他的莹白面具亦遮去了大半。他的语调中没有喜怒,话语也很短促:

    “你讲吧。”

    穆青霖又是微微一笑,毫不迟疑地说道:“方才正讲到令堂以王族后人之尊,却流落江湖……”白泽猛地打断他的话:“不是流落。”穆青露也不坚持,只平静地继续说着:“她闯荡江湖,年纪轻轻,却已有大成。她日益成熟,在别人眼里,她是终日戴着华美面具的教主,可是……灿然亮丽的讳天凤翼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深深寂寞……”

    白泽轻轻一震,却没有再开口。

    穆青霖宁和的目光轻闪:“她虽有无数得力下属,又能在江湖中呼风唤雨,可是,却终究缺少了一些甚么东西,那些东西便是……亲情、恩爱。与温暖的家。”

    他俯首,浅浅饮了一口杯中酒,瞧着白泽一动不动的身影,又缓缓地说:“她渐有为妻为母之念,她想嫁一名优秀的男儿,还想生一个世间最俊又最聪明的孩子……可是,却因才高貌美、性情孤傲,几度寻寻觅觅,却始终未能遇到心中认可的良配。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很久,某一天。居然有了转机——她无意中碰见了一位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好汉。”

    山云半隐,竹翠更浓,花枝中时不时有鸟儿轻轻鸣叫。白泽沉默而坐,瞧不清他的眼神。穆青霖面上依然有着淡淡的笑容:

    “她瞧见那位英雄好汉后,竟怦然心动。她设法接近他,同时又因不愿惊到他,于是悄悄隐藏起自己的名号。她本是才貌双全之人,那位英雄好汉如何会不喜欢?只可惜……那人却已有家室。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