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姻处方-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看,他总是找理由!反正错的都是我们娘俩,他什么事儿都没有。〃刘秀向我投诉。我没作任何表示,她又转向丈夫:〃你从来没有好好和我说过话。你不搭理我,我总不能当哑巴吧。幸亏儿子贴心,能陪我聊聊天。晓凯你说说,是妈爱唠叨,还是你爸太冷漠?〃妈妈又将儿子拉进来。 
  〃就是!爸,你对妈,对我……〃   
  我阻止晓凯插话。我又问夫妻俩:〃除了儿子的教育问题,你们还有别的什么话题可以讨论吗?〃   
  夫妻俩面面相觑,不吱声。   
  过了好一会儿,妈妈才说:〃晓凯不听话是我们最头疼的事。如果他能变得懂事、有出息一点,我想我们家都太平了,我这个当妈的也可以无忧无虑享清福了。〃   
  爸爸也附和着说:〃对,这是我们家的一个顽症。只要将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三口之家不愁吃穿,还会有什么烦恼呢?〃   
  我转过身来问晓凯:〃你和他们是一样的想法吗?〃   
  晓凯嘟着嘴,很不服气的样子:〃什么啊?我觉得我很正常,什么问题也没有,是我妈太唠叨,她好像不指责我、骂我几句,她就没事做了似的。我就觉得我是他们俩唯一可谈论的〃事〃儿。得了,他们想生气、想谈论、想拉我去找专家,随他们吧!我想,万一,有一天我变得非常听话、乖巧,或者我离开家,他们管不着了,我真担心他们俩在家里变成哑巴,因为没什么事可吵了、可说了呀……〃 
  〃你这小子,怎么说话?!〃妈妈气得脸色都变了,〃老师,你看看,他就是这样,没大没小,没心没肺,好像我们都是在无事生非似的……〃         
第36节:隐藏在〃三角错〃中的婚姻危机(2)         
  〃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母子俩又开始从统一战线变成了对立面。爸爸直了直身子,呷了一口茶,有一种终于解脱似的轻松感,他又将眼睛投向窗外,继续欣赏风景。   
  诊疗手记   
  1。隐藏在〃三角错〃中的婚姻危机   
  这个家庭本来为〃问题孩子〃求诊。可是当刘秀的言语中透露出他们夫妻俩对此互相抱怨的信息时,我就有了预感:在这个家庭里,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隐藏在错乱的家庭结构中的婚姻危机。 
  果然如此!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儿子比他们清醒:〃我觉得我是他们俩唯一可谈论的事儿……万一……,他们管不着了,我真担心他们俩在家变成哑巴,因为没什么事可吵了、可说了……〃这充分反映了这对夫妻之间感情的疏远。只是,这种疏远暂时被儿子的〃问题〃所掩饰。他们自己没有感觉到,或者说,感觉到了,只是不想承认罢了。 
  他们的婚姻危机是因错乱的家庭结构所引起的。儿子和妈妈之间有着紧密相依的联系,不论是相互对立,还是站成统一战线,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这个家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夫妻俩的关系好像倒成了家庭里的一个附庸,董总一副事不关己、沉醉于窗外风景的神情充分表明他是知道并且认可这种状态的。 
  为什么说他们的家庭结构错乱?正确的家庭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三口之家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结构,夫妻关系是三角形的底边,这是整个结构的支撑,是最有力、也是最隆重的一笔。孩子是顶角,和爸爸妈妈的〃腰边〃关系应该是对称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弱化的,这才是稳定、和谐的家庭结构 
  显然,在刘秀的家庭里,这个关系结构是错位的:母子关系成了厚实的底边,夫妻关系成了最弱的腰边。在这个家庭中,儿子的角色是尴尬的,一方面,他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父亲的位置,成为母亲的精神依托,被母亲不断地拉近;另一方面,母亲又将这个儿子不断地往外推,希望他自立;同时,他作为〃第三者〃,卷入父母矛盾,干扰父母之间的正常沟通,当起到〃传声筒〃作用的时候,受到欢迎,而有时又被父母当做潜意识的〃情敌〃,被排斥。这还只是从父母的角度来分析他的尴尬。从他个人的角度看,随着青春期的身心发育,他对自由、自立、自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但他走不出去,因为他担心父母的关系,他愿意用自己的〃问题〃来平衡这个家庭的稳定。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处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心理压力下,如何能健康成长? 
  父亲看似是悠闲,母亲看似是为儿子的事焦头烂额,其实,他们一个是回避,一个是寻找依附,他们用儿子的〃问题〃来掩饰着他们婚姻的尴尬。所以,儿子其实只是做了他们婚姻危机的一个牺牲品。 
  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互为因果的。他们的婚姻危机引起家庭结构错乱,造成儿子的〃问题〃;而儿子的〃问题〃又影响他们夫妻的正常沟通,带来婚姻危机。   
  问题孩子出自于问题家庭。救治孩子从根本上来说必须纠正这个家庭错位的结构。这既是救治孩子,也是救治他们的婚姻。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婚姻问题并不比孩子的问题次要,只是前者是两个大人的事,往往更加隐蔽,更容易〃当局者迷〃。 
  2。父母坐到一起,孩子坐到另一边   
  我首先调整他们的座位。我说:〃来,请爸爸坐到妈妈这一边,男孩子坐到单人沙发上。〃年轻人很快就行动了。爸爸犹豫了一下,缓慢起身,坐到了妈妈这一边。   
  我在一张纸上划了一个三角形。我说:〃家庭是有结构的,这个结构就像一个三角形。夫妻关系是整个家庭关系的基础,它应该是三角形的底边,起着支撑作用;而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应该是腰边,而且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腰边也会越来越弱化。和谐结构才能缔造和谐家庭生活。那我们来看看你们家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夫妻俩面面相觑。男孩手脚麻利,拿出笔,在母子关系的腰边上加了重重的几笔,说:〃我们家的三角形转过来了,以母子关系为底边,老师,是这样吗?〃         
第37节:隐藏在〃三角错〃中的婚姻危机(3)         
  我点点头,又问夫妻俩:〃你们觉得这种结构正常吗?〃   
  妈妈摇了摇头,爸爸不吱声。   
  〃知道为什么我要你们调换座位了吧?〃我继续说,〃夫妻应该是站到一起的,有紧密的关系,而在你们家庭里,儿子替代了爸爸的位置,夫妻反倒疏远了。你们今天本来是来咨询儿子的问题,但我却头痛医脚,调整你们的家庭结构,这既是解决儿子的问题,也是挽救你们的婚姻危机……〃 
  〃唉,我整天忙忙碌碌,还不是为了让这个家更幸福?不过是忙了点,没时间和她说话,哪有什么危机?〃爸爸有些敏感。妈妈也说:〃我们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各忙各的,这么多年了都习惯了。〃 
  〃我相信你们都是忠于对方、忠于家庭的,但是,我认为,夫妻之间除了忠贞,还应该有亲密、融洽、和谐、相亲相爱的感觉,是这样吗?〃夫妻俩互望一眼,点点头。   
  〃现在,你们夫妻俩来谈一谈孩子的问题,好吗?〃我又转向晓凯,〃你不要打扰他们,我们都来听一听爸爸妈妈的谈话。〃   
  晓凯点点头。   
  董总开口了:〃我承认,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有责任,但是,总还有一个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问题吧。我主外,忙于挣钱,而她主内,应该将家里的事料理好……〃我打断他:〃您对太太说。〃 
  董总犹豫了一下,改换了人称:〃你总是怨我没有责任心,那你自己又负了多少贤妻良母的责任呢?〃但他的眼睛却望着别处。   
  〃你这样说,我感觉很委屈……〃   
  夫妻俩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起来。慢慢的,董总从正身转向侧身,眼睛也从别处转到了妻子身上。刘秀焦急、烦躁的神情也变得柔和了许多,他们都很投入。   
  晓凯安静地坐在一旁。   
  我问他:〃爸爸妈妈这样交谈,你觉得好吗?〃   
  晓凯点点头。   
  〃那你将你的感受告诉他们吧?〃   
  晓凯很快照做了:〃你们这样不争不吵、平心静气地说话,我觉得很好。只要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谈,什么事情都能商量的。〃晓凯倒有点小大人的口气。   
  〃好了,儿子已经认可你们的这种交谈。那你们各自是怎么想的呢?将你们的感受告诉对方。〃   
  夫妻俩都有些腼腆。   
  〃说吧!〃我催促他们,〃拉着手说,怎么样?习惯拉手吗?〃   
  董总摇摇头,笑道:〃不习惯!〃   
  〃夫妻之间拉拉手是表现爱的一种方式。丈夫主动一点啊,像从前一样拉着太太的手,从前有过吧?不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拉手吧?〃   
  〃结婚前拉过手的。〃董总笑了,伸出手来,很僵硬地拉住了刘秀的手。刘秀本能地将手往后缩了一下,但很快就顺从地将手放到丈夫宽厚的大手里。   
  〃这样好了!夫妻俩以后就拉着手说话,你们儿子说得好,只要安安静静坐下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的。妻子俩不要唠叨、抱怨,要多体谅丈夫工作的辛劳;丈夫也不要老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回到家里就要放松下来,融入到家庭气氛中……〃夫妻俩不住地点头。 
  我问晓凯:〃你看,爸爸妈妈两个人已经能很好地交谈了,不需要你再做传声筒了,那你怎么办?〃   
  〃那我就不管他们了呗。〃   
  〃不仅是不管他们,〃我请晓凯站起来,将他带到窗前:〃你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你不想走出去吗?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活泼的男孩子,只要你大胆地走出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圈子,去追求自己的快乐,你一定能变得非常优秀、卓越,能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 
  晓凯一脸憧憬。   
  我回头问夫妻俩:〃爸爸妈妈,愿意放飞这只扑棱着翅膀的鸟儿吗?〃   
  夫妻俩手拉着手,相视一笑,点点头。   
  我想,这可能是所有的家庭治疗师都渴望看到的最美妙的一副家庭情景画。   
  婚姻处方   
  如果我们做一个公众调查:〃一家三口中,谁是中心?〃可能有85%以上的人都会回答:〃孩子。〃这个答案没有错。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仍然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但是,对于那些名义上〃为了孩子〃,而实际上却伤害、阻碍了孩子成长的行为,我们却要打出〃stop!〃的指令牌。 
第38节:隐藏在〃三角错〃中的婚姻危机(4)         
  让孩子卷入夫妻矛盾,让孩子替代配偶承担大人的精神负担,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问题孩子往往就源于问题家庭,孩子其实只是做了婚姻危机的牺牲品。拯救孩子、拯救婚姻,必须从纠正错乱的家庭结构入手。那么,如何建立正确、和谐的家庭结构?我们提几点建议: 
  1。给配偶优先权   
  夫妻关系是整个家庭关系的基础,先有夫妻,然后才有家庭的繁衍。夫妻关系好坏也是决定这个家庭幸福与否或存在与否的关键。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有孩子还是没孩子、有矛盾还是没矛盾,配偶都享有优先权。有什么事,要首先和配偶商量;没什么事,也要时时巩固夫妻感情。一个三角形的稳固与否,底边始终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2。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亲子教育是很多家教专家所倡导的,但是〃亲子〃并不等于侵犯孩子的成长空间,这也不等于将孩子拉入大人的生活空间。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强行将大人的烦恼倾注到孩子身上,孩子会在重压之下发生心理错位、性格扭曲、行为异常的状况。因此,要放手让孩子成长,让孩子专注于自己的空间。孩子是家庭三角形中的顶点,他的视角是向上延伸的。为〃顶点〃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底边支撑,即使它延伸再高,三角形的基地仍然稳如磐石,这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 
  3。引导孩子尊重父母的爱情   
  〃爸爸最喜欢谁?〃〃最喜欢我!〃;〃妈妈最喜欢谁〃〃也最喜欢我!〃这是很多孩子引以为豪的。当三个人同行时,孩子会理所当然地插入父母中间;当父母亲密谈话时,孩子会耍赖:〃你们为什么不理我?〃于是乎,父母马上会醒悟:〃就是,不能冷落了孩子。〃〃不能让孩子看见我们怎么怎么,那影响多不好!〃 
  他们认为:只有父子(女)之爱、母子(女)之爱才是光明正大的,而夫妻之爱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种思想是导致家庭结构错乱的诱因。   
  夫妻之爱是积极、健康的一种关系,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这其实是给孩子上的第一堂关于〃爱〃的课。父母要有一种正确的爱的观念(在感情上,配偶也优先),然后教育、引导孩子尊重父母的爱情。 
第39节:婚姻不是PK场,小两口何必斗斗斗(1)         
  婚姻不是PK场,小两口何必斗斗斗   
  诊疗档案   
  姓名:陈晓燕 年龄:29岁 职业:公司职员   
  姓名:李 力 年龄:32岁 职业:档案馆资料员   
  自述:两个人都争强好胜,什么事都要都要一比高低,一争输赢,感觉很累。   
  诊断:婚姻不是PK场,夫妻要手牵手向前走。要有团队意识,以〃我们〃的视角来解决问题。   
  先是妻子一个人来的。一刻钟后,丈夫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妻子站起身,很不高兴地说:〃不是说好了吗?你在家照顾雅雅,我一个人来就可以了,你怎么又来了?〃   
  〃我反复考虑了,我还得亲自来讲问题,你的一面之词会将我说得一无是处,这必然影响咨询师的判断。〃   
  〃你咋这么不信任我?〃   
  〃信任?我能够信任一个敌人吗?〃丈夫鼻子里哼了一下。   
  〃你咋这么说话,真不像一家人!〃   
  〃那你做的事像一家人吗?为了不让我玩电脑游戏,你竟然引进病毒,将我的整个电脑程序全破坏了!〃……   
  看来,这对夫妻不仅仅是言语上的超级辩论手,而且也是行动上的优秀拳击手,出拳都是有力的。   
  陈晓燕自述:针锋相对地斗,太累了   
  都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他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结冤的。   
  大学毕业后,我刚上班,单位的阿姨们就张罗着要给我介绍对象,我开出的条件是:一是人要长得高大英俊,二是工作单位要好,三是家庭条件要好。   
  不久,有位阿姨告诉我,说有个男孩子一定要见我。见到李力,我不禁大失所望:他只有1。68米的个头,在市档案馆工作,十足的清水衙门;家在农村,兄妹4个。   
  我毫不客气地对他说:〃我还以为是一颗钻石呢,原来不过是一块粗糙的石头。〃   
  ····李力将我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后,说:〃呵,我还以为要配钻石的是金枝玉叶呢!原来不过如此。〃   
  我气得牙齿咯咯响。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我和李力这两个喜欢〃斗〃的人竟然一拍即合,相爱并结婚了。   
  从搭伙过日子的第一天起,我们那30多平方米的小屋就充满了火药味。不管什么事夫妻都要一比高低,一争输赢:争谁干的家务活多,谁干的家务活少;争当初到底是谁追谁;争孩子像谁不像谁;争两人结合,到底是谁占了便宜,谁吃了大亏。我口齿伶俐,可李力嗓门大,我们的势力不相上下。朋友们戏称我们的婚姻是激烈角逐的PK台,说再练三五年,我们家一定能诞生一个〃国嘴〃,可以去参加国际辩论赛。真是看戏不怕台高! 
  上个周末,我带女儿去参加朋友聚会。聚会上有很多小朋友,我让女儿和他们去玩,女儿却像一只害羞的小猫蜷在我身边。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听说我女儿在全托幼儿园,立即对我提出了批评,说全托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 
  李力的父母是农村人,要忙农活,不能给我们带孩子;我们俩的工资加起来才刚刚够生活,没钱请保姆,让孩子入全托也是迫不得已的事。   
  朋友的话让我心里很难受,回到家,我将怨恨全撒到李力身上。   
  李力却振振有词,历数我的不是,他说女儿性格孤僻是因为我平时对她太严厉;送女儿入全托是我因为怕劳累,不想每天接送她;他还说,他的父母不能带孩子,我的父母在城里,为什么不能帮个忙? 
  李力的言语激怒了我,我们俩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吵了一夜。女儿用哭声给我们〃助阵〃。   
  第二天,我带着女儿回娘家了。李力既不来接我们,也不给我们打电话。后来,还是我父母到他单位强行将他拽来的。   
  现在我们表面上虽然和好了,但我心里仍然有疙瘩。女儿性格上出了问题,我们应该共同想办法,怎么能互相推责任呢?争来吵去,谁也没有赢,问题依然是问题,矛盾依然是矛盾。我不知道人家夫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