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鸳鸯拆散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03.09完结,穿越,温馨,种田)-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她多虑了!李父品级太低自然是轻易见不到那上层之人,李家众人也就指望着家人出外采购时,听些市井传闻,稍稍缓解一下对外国使臣的好奇之心。

    太子册立大典终于如约而至,自然举国同庆。百姓们都着新衣,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太子册立乃是国本,是天之大义,代表了天下稳定,盛世太平。

    李父做为官员也要前住,因想着太子册立仪式结束后,皇太子还要前往太庙告慰祖宗,到时百姓定会夹道争相目睹未来天子的仪容,到时免不了混乱踩踏,所以李父严令家里众人当日关紧家户,不得外出。

    二丫等人只得在家中干做,倒是老孟头在墙上架了木梯,时不时瞧瞧,给家中人讲讲街上的人都在做什么。

    大半日后便听外面片喧嚣之声,老孟头在梯子上侧耳倾听,一会满面喜色地向女主人们回报:太子已然册立,圣上仁慈,为贺此天下喜事,大赦天下!

    众人自然一片欢腾,口内直唤:圣上英明,皇上万岁,太子千岁!

    倒是二丫心中想起往事心有凄凄:当年不也是如此普天同庆,共贺太子册立,不过才十数年便以谋反罪名被废为庶人,人生真是福祸难料!今生自己嫁给杨浩,便与太子命运休戚相关,只要有自己在,决不会让杨家再陷入那般境地。

    二丫长长出了口气,却看到祖母与母亲正不解地看着自己,老太太已笑问道:“今日是天大的喜事,你怎么也没个笑模样?”

    二丫摸摸脸,忙掩饰地笑了笑:“也是开心的,只是想到那太子册立是皇家的事,谁做太子,与我们平头百姓有什么相关!就好比某大户人家将家财传给嫡长子,我们边上人干看着,一个银角子都没有,倒是瞎高兴一场!”

    老太太一听笑了:“难为你会如何想,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说罢她深深叹口气道:“你没经历过景帝之乱,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那时候见天的打仗,老百姓整天想着如何躲避战乱保住性命,哪有心思种地。还不是因为当时太子不明,皇子王爷都想争上一争。如今太子一册立,大家也就安了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何况当今圣上又是圣明贤德之君,如今老百姓都安居乐业的,他教导出来的太子定是差不了的。”

    二丫忙换上笑脸,对着祖母一阵撒娇闹腾过去,倒是李母暗地里问女儿道:“可是那太子有什么不妥之处?”

    二丫连连摇头表示太子的地位牢靠着呢!李母也就放了心,以后二丫嫁去将军府,有未来的帝王外甥做靠山,一世荣华定是稳稳的。

    大皇子被册立为太子,京城众人闹闹哄哄了一天,圣上又罢朝三日以示庆祝。同时了对太子外家进行了封赏:护国大将军加封护国公,杨将军封忠义侯,杨二将军封顺义伯,女眷自然随其丈夫爵位领封夫人。

    但是护国大将军早就上书涕零道:自己如此年纪已大,近年又无军功,不敢受此封,只愿做个守城官,替圣上看好门户,以此报答先皇的知遇之恩、当今圣上对杨氏一门的盛世隆恩!

    圣上一片唏嘘,越发感念杨氏一门的赤诚忠心,只不好真违了老人家的意愿,虽不再加封其为国公,却将其功劳降于他两个孙子身上,杨浩与杨明轩直接封为世子,杨浩倒也罢了,虽未成亲却也是二十岁的青年了,且又有平原侯世子的例在前,倒也不打眼,可那杨朝轩只不过十三四的少年郞便直接封为顺义伯世子,在大齐朝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由此可见,圣上对杨氏一门的恩宠,不过众人大多还是认为杨家倒也当的,杨家并不是仅仅因为是太子外家受封,而是因为这几十年的军功积攒下来的。

    李家众人听了杨家受封的好消息后,真是又惊喜又惶恐。既高兴二丫能嫁入高门,又担心杨家门第太高,这婚事怕有些不顺,同时也发愁二丫的嫁妆,当日还想咬牙凑个五百两银子二三百亩田地给二丫作嫁妆,如今看来便是将李家所有的财产都陪了过去,外人看来这世子夫人的嫁妆也够寒碜的。

    二丫也不是那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人物,之前想着自己不过是嫁个小门小户的,父亲一早为自己的准备下的嫁妆,足够自己以后的生活,故还曾力劝母亲不必担心嫁妆的事。

    如果她真能嫁给杨浩,那就不得不考虑嫁妆的事了。之前她也想着就让家里按京城一般的嫡女的例准备嫁妆,反正杨浩也不过是个五品的武官,大齐朝武官低于文官,虽说是正五品也不过相当于文官的正六品罢了,倒也勉强过得去。

    哪知如今他却成了侯府世子,这嫁妆可就真关乎两家的面子,马虎不得。唉,早知今日,就该收下杨浩当日给自己的添妆,至少也能装点下门面不是。也不知自己出嫁时,他是否会将那银票及庄子给自己添妆,不过真还没听说谁家的新郞给新娘添妆的。

    二丫咬咬牙,死猪不怕开水烫,就那些家底,还能为了面子上好看去打劫不成!

    早就有内侍去玉真山上宣读封杨浩为忠义侯世子的圣旨,这些跟随杨浩的亲兵都上前恭贺杨浩,又要为杨浩摆酒庆贺,杨浩也是心中得意,不过还没高兴得昏了头,训示道:“如今咱们还在值勤,保护公主责任重大,哪能渴酒,小心误了事!”

    第一八五章 京城三姝

    亲兵们早就与杨浩混得熟了,平时纪律严明,私下里倒是兄弟一般,只道:“世子爷,反正是轮职,休息时喝点也不要紧!”

    杨浩一听倒也使得,便做东让人摆了酒庆贺,又道:“我此次得封世子,却是蒙圣上恩宠,心中虽高兴,终是虚心,等将来你我兄弟去沙场立了功,到那时封侯拜相心中才踏实!”

    一席话说得其手下诸人心中澎湃,直道:“我等愿追随中郞将大人,力争为守护大齐朝的江山立下寸马功劳,也得个一官半职好封妻荫子!”

    三位公主得知杨浩被封为世子,也特意命人备了酒菜送去,以示庆贺!杨浩忙谢了恩,又让人将酒菜分给众人,大伙共沾皇家恩泽。

    仪秋不由对仪华笑道:“咱们这个小舅舅,如今办起事来,倒是越来有外祖父的风范了。”因大齐朝极重嫡庶,故庶出皇子皇女皆以皇后母家为外家。

    仪华笑笑又说了其他的将话岔了过去。杨家确实是盛隆,所以每常母亲总有些担忧,怕‘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如此盛宠恐会给杨家招来灾祸,外祖父一家倒不是那贪恋权势之辈,既然一母同胞的大哥做了太子,将来成了君王总能回护杨家一二,便是自己也不会置杨家不理的。

    旁边作陪的李淑妍听了内侍的一席话,心中满是佩服杨浩豪放而又平易近人的作风,这在贵族之家实在是难得,假以时日在沙场上真正锻炼一番,倒是不难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只是自来伴君如伴虎,此时的盛宠未必不是毒药。

    至于宁远侯府的两位小姐,因为与杨家的尴尬渊源,倒是不做他想,只管随着大家一起乐哈。

    太子册立一事已经过去,上至朝堂下到平民百姓都进入了正常的生活。北蛮国趁机也提出了和亲之事。

    圣上言道:因去年天灾人祸,今年年景只怕也不是太好,所以钦天监测算,须几位公主出家祈福才可,故此次只怕不能以公主和亲。

    这不过是官方说法,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北蛮国本就没想过会娶个真公主回来。

    所以成王也道:公主们都年幼,自己也不忍其背井离乡,虽说北蛮会以最大的热情对待公主!此次主要是为了两国结约而来,至于和亲之事全凭圣上作主。

    圣上也不好直接说出紫凝郡主来,倒似提前做出了似的,他大笑道:“成王殿下果然深明大义,朕定会为你选出一位端庄贤淑的公主。这几日朕会命人好生陪着殿下在这京城游玩一番,也不枉来大齐一趟。”

    各国均会在其他国布些细作的,所以成王对这大齐朝的打算自然也知道个大概,如不出意外,应是紫凝郡主和亲。不过对他来说,只要担着公主的名头,嫁妆多多,便是无盐女他也照娶不误。

    如今其他小国的使节已经陆续回了国,驿馆便只住了北蛮的使者,初时还有大齐朝的官员们陪着游山玩水赴些筵席,几日后,成王也都熟了,便自己带人在京城各处转悠着玩耍,大齐朝的人也不作约束。

    这日成王作了大齐人的打扮,带着人随意进了家驿馆附近的酒楼。那家酒楼倒是有些自己的特色,也曾被大齐的招待官员们推荐,让其师傅来做过几道菜,不过终不如直接在酒楼吃的香。

    门前站着的一个年轻酒保看其装束及表情便知定是外地刚进京城的有钱人家的公子,忙热心地上前招呼着,给他们引荐了一处靠窗的好位置,又推荐了本店的特色菜色点心。

    成王早看出他是个偷奸耍滑的人,不过打探些东西,这种人倒是最好,于是令人打赏了酒保。

    果然那酒保得了厚赏越发殷勤地上了好茶,将自家的招标菜大大推荐了一番,看客人果然点了一大桌,酒保忙笑眯眯地送上些现成的点心小菜大齐的小菜点尽制作得颇为精细,与北蛮大不相同,成王及其属下慢慢喝茶品着点心,等待酒菜上来。

    此时距他们不远处的几个正喝得半酣的汉子却大声地说起话来。

    “那北蛮国的成王真是有艳福,本国的美人左拥右抱的还不知足,竟是跑来咱们大齐求娶公主,就他这小国的皇子还想求娶咱们的公主。”

    成王的手下听到有人非议主子,便要起身,却被成王用眼神止住。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公主们都出家祈福去了,如今只怕要自宗室勋贵中选了。”

    “可不是,大概这次得选瑞王爷家的小郡主了。”

    “如此一来,‘京城三姝’便只剩下绵乡伯府的李小姐一枝独秀了。不过便是她们不出嫁,都是贵女,也与你我无缘,咱们何必操那个心,来来喝酒。”

    那几人又谈论一番京城趣闻,一时酒足饭饱而去。

    成王等人的酒菜也陆续上来,酒保既知他是个大方的人,自然也寻着机会在他身边说话伺候。成王笑道:自己初进这繁华之地,还想请教这京城之中可有好玩有趣的人物地方。

    那酒保摸着又被塞到手的银子,眉开眼笑,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京城各处的景观来,后见成王等人脸上并无向往之色,酒保自觉已是忖度出这位富家公子哥儿的心思,忙又挤眉弄眼神秘兮兮地介绍起那燕楼楚阁青楼ji院。

    成王属下见自己家主子,竟被人想成那种龌龊之人,不由厉声喝住。

    酒保有些惊吓,成王笑道:“那些名山胜水,我都游得腻烦了,华屋大厦也住得多了,倒不如说说这京城的人物,方才我还听人提起什么‘京城三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酒保已回过神来,听客人问起‘京城三姝’,不由得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京城三姝分别是瑞王府的小郡主、绵乡伯府的嫡二小姐和川阳侯府的刘小姐,不仅人美品格高端,而且还个个才华横溢,不输那些状元举人!

    酒保抹抹嘴上唾沫,看成王一脸的不以为然,忙道:“不是骗你们,那些读书人还特意誊写了她们的诗词,便是我们店里也专有一间雅室,供他们张贴赏析!一会您用过饭,正好在那里品茶歇息,不瞒客官说,我们店里不仅酒菜一流,便是茶水亦是上品,客官到了京城若是不尝尝我们小店的茶水,那绝对是一大憾事!”

    果是生意人,句句不离他家的东西,成王笑道:“好,用过饭后,我一定会品尝你家的好茶。”

    酒保也觉得自己做得有些明显,忙又笑道:“小的看公子相貌堂堂,以公子的品格,绝对配得上那‘京城三姝’,可惜此次来京城不是时候,若是早上一年,怕就能抱得美人归了。不过如果能在京城多待上一年,说不定也能娶得‘京城第一淑女’呢!我们小店的酒菜可是道道都是上品,您这一年若是日日享用,保管神清气爽益寿延年,……”

    成王见那酒保又推荐起自家的生意,忙打断道:“放心,我在京城这些日子,一定会照顾你家生意的,只是怎么又出了个‘京城第一淑女’,还有怎么早来也行晚来也行,就现在没机会呢?真是越发让人迷惑了!”

    酒保忙笑道:“小的先在此多谢公子惠顾!小郡主虽然排在‘京城三姝’的第一位,但是真正才貌无双的却是那绵乡伯府的李小姐,一来是为了皇家的颜面,二来那李小姐年纪到底小些,以前又是养在深闺人不识,直到前届的群芳宴才被众人识得,出名晚了些,只能屈居第二位。因她实在是好,所以就被众人暗地里封为‘京城第一淑女’。至于那刘小姐则比她二人略逊色些,且早就于去年订了亲,今年就要做新娘子,客官可不是来得晚了些,小郡主如今看着,只怕是要嫁给那北蛮子了,唉,红颜薄命,真是可惜!”

    成王属下因主子被一个酒保蔑视,虽不能出言教训却个个怒目相向。

    倒是那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酒保,许是话瘾被勾了上来,仍在那里说道:“至于那李小姐如今要陪着公主出家修行一年,客官可不是就来早了!”

    成王笑道:“果然与她无缘!”

    酒保陪笑道:“客官也不必遗憾,话说这天底下与她有缘的只怕也没个人!”

    “此话怎讲?”

    酒保见客人被勾起了兴趣,却打住了声音,又向前探了身子,只笑却不开口。成王心中暗笑,只得示意属下拿出一块银子来递给他。

    酒保忙接了,这才压低了声音道:“据高人所讲,她是命格极贵之人,将来定会母仪天下!如今皇后娘娘正好好端坐着,太子殿下的正妻,据说早就被今上与皇后娘娘瞧准了,正养在深闺教导呢!也不知那有缘之人会应在什么人身上,这话也是因为客官一看就是个义气的,小的才敢对您说呢。”

    说罢,酒保直起身子,笑道:“客官想想,这与她有缘的又有几人!”

    成王心中一动,正待要细问时,又一年纪稍大些的酒保上来送菜,看到他只管在这里说话,便喝道:“大家忙的脚不沾地,偏你在此偷懒讨清闲。”

    第一八六章 指定媵妾

    那年轻酒保暗暗摸了摸兜里的银子,忙笑着退下去招徕客人去了。

    年长的酒保笑道:“来了这些时日,天天就知道偷懒磨牙,要不是看着他机灵些,早就撵了他去,倒叫客官见笑了!”

    成王笑道:“不妨,我也是初次来京城想要见识一下,没想到来的晚了些,什么热闹也没看上。”

    酒保笑道:“什么热闹不热闹的,客官可别听他胡乱说,那什么李小姐怎比得上郡主,那可是真正的皇族,品格自然极好,倒是那李小姐行为有些不检,去年还有相士拦着她说些不经之谈,可见得不是什么规矩人。幸好当今是个仁厚的,若是向后推个几十年,哪还有她的小命在!”

    成王等人见他说话只管盛赞皇家,也知他的顾忌,倒不再多说闲话,吃过饭后,就由年长的酒保引着去了雅室赏诗品茗。

    成王一边品茗,一边暗暗点头:那个李小姐果然是个有才华的,难得的是她的诗词既能有表现贵女们的闲情逸致等小儿女情态的,也有能眼天下心胸宽广气概不输男子的,看来果是个心中有丘壑的女子!

    那两个酒保因得了厚赏,亲自送成王一行出了门,见他们走远,二人对看一眼,那年轻的酒保走到后院,对一个小丫头悄声道:“告诉江姑姑,事情终于妥了。”

    成王回到驿馆,想起酒保的话,不由得深思起来。

    第二日,圣上就请了成王入宫,宣道:朕之皇妹紫凝郡主端庄贤淑品格贵重,特封为安宁公主,赐和亲北蛮。

    不说瑞王一家得了这个旨意,心终是落了地,家中一片怆然。单说成王经过一夜的深思,心中终有了打算。

    命格极贵,母仪天下,这几个字确实打在他的心上,他虽立为储君,可是一天不登上皇位,他的心就不能有真正的放松,而且‘母仪天下’这四个字,意义颇令人寻味,倒是暗合了他的雄心壮志。

    总之不管如何,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他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况且本来求娶公主,如今一个郡主再加个伯府小姐倒也能抵得上。

    所以在圣上接下来的赐宴中,成王守着文武百官的面,笑道:“早就闻听安宁公主才貌无双,小王能娶此佳人实在是三生有幸!按例公主出嫁我国,除女官等还有两位贵女做媵妾一同前往我国!听说公主与绵乡伯府的嫡小姐相交甚好,颇谈得来,小王便斗胆请求其为媵妾,也好让公主在北蛮有个知交说话的人。”

    虽然成王自己指定媵妾有些唐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