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另一种选择-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涅夫知道自己的顽固不论到哪一层都会顶不住。战略的需要摆在那里。斯大林同志肯定会支持那个年轻的上将。
他悻悻地再次问;那么你的〃海军〃;现在怎样把一个陆军师送到堪察加?难道让士兵们步行绕过1000公里的鄂霍次克海湾?
上将明智地表示;那来不及。他肯定地说;由他来想办法。
最后;元帅赌气地要求海军上将签署一份这一切由他自己承担全部责任的备忘录式文件。但在什捷缅科参谋长的劝阻下;终于没有这样做。
(361)
西安。七贤庄。
短短几个月里;这里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创伤外科医疗中心。
迅速搭建的简易楼病房;住满了前线送下来的伤员;数字惊人——不下25万人。其中还有一个苏联伤员集中治疗区;主管和主治医生都由教会医院或者国际红十字会派员担任。
西安再现了数百年前〃国际化都市〃的部分风貌——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专业相通;临床和科研都有大量事情可作;医疗和公共卫生教学也顺势发展起来。
曾几何时;西安竟成了中国的医疗最发达城市;不可不说是拜战争所赐。
不可思议的是;日语竟一度成为这里的主流外语——这是因为庞大的医疗中心里吸纳了6万多名日本护士。战后萧条的日本鼓励那些受过初等教育、有过战伤护理基础培训的女青年外出谋生;而当前世界流血最多的中国西北就成了她们的选择方向。日本人的细心、讲究卫生和专业精神倒是被医疗界和当地百姓认可。
医疗设备的进步中;引人注目的不是器具、仪器这些;相反倒是〃救护辅助设备〃中涌现了一批〃明星〃:
便携式急救包;被称为〃第三明星〃。过去中国士兵普遍缺乏这类基本救护小装备;造成战场上居高不下的伤亡率。在李宗仁长官的强烈呼吁和督促下;后方迅速组织引进和生产了这个现在已经不是难题的小小救命荷包。东西虽小;对于人的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士兵们从中感到了人的尊严和权利;中国人对人命和人权的认识开始赶上时代的节拍。
满街飞跑的〃灵猫〃救护车;成为〃第二明星〃。这种车改装起来极为简便;轻灵省油;发展到后来成为定型车;直接向青岛〃大众汽车产销联合体〃订货。大众公司来者不拒;趁机扩大生产规模。〃灵猫〃自此走向全国;走向民用领域。几千辆涂着红十字的救护车活跃在从兰州到陕北的各个战场上;颇令一些来自德国的医生感慨和汗颜——他们记忆中的这个车型;过去可都是涂着黑色铁十字的……时代真是不同了;〃桶车〃也能够新生。
第一明星无可争议地落到了〃蜂鸟〃直升机身上。这种刚刚试验成功不久的、与世界科研水平同步的全新的产品;竟在战地救护领域最先找到了广泛用途。四个座位的舱室虽然不够宽敞;但足以把一侧的两个座位放倒或者改成担架位置。〃蜂鸟〃的出现使得许多在山地作战负伤的士兵不必滞留在战场耗尽最后一滴血。
相比之下;它的军事侦察用途倒还没有受到重视;而委员长夫人的初衷——短途代步;由于人们对〃蜂鸟〃安全性的质疑和多方劝阻;宋美龄也就没敢冒险乘坐;但她的扶持和介绍使得直升机这一产业及早地在中国得到开发;并引来了西科斯基和贝尔公司的瞩目、合作或者投资。这一点与她的〃航空委员会主席〃身份很是合拍;功不可没。
陕西;宝鸡。
西北战端屡兴;并没有影响这里新近开工一项大型工程:国民政府下令;播出一项专款;采用〃以工代赈〃方式;配合民间资金;开凿和建设从这里穿过秦岭、到达四川的铁路。
长期据守四川的国民政府对那里的人力资源印象深刻;如果打通一条向西北输送的交通干道;既能缓解四川耕地紧张;又可添补西北人力不足;同时还与长江水道配合;构成一条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动脉回路。
川中穷困地区拥有相当一批劳工;有机会卖力气吃饭;他们纷纷加入到开凿崇山峻岭的队伍中。国军派出一个工兵团负责测绘和监造。由于有了炸药和早期定向爆破技术;建设材料和工具也不感短缺;这一工程没有耽误工期。
但工程进展当中;爆出交通部某某主持拨款者与采购人员合谋贪污的丑闻;一时舆论大哗。《大公报》发表社论;题为:《蜀道难;官道难;正道更难!》;对一个时期潜藏在战争背后的行政腐败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蒋委员长调整了铁路建设领率机构。内举不避亲;他的长子蒋经国出任秦岭蜀道-宝成铁路的建设总监。就此;36岁、血气方刚、廉洁务实的蒋经国走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
巴勒斯坦。纳哈拉勒穆沙夫(穆沙夫为希伯莱语〃定居点〃之意)。
农场上一台拖拉机旁边;一个戴着黑眼罩的男子正在吃力地阅读一封俄语来信。这封信经过四个月的辗转才寄到他们的手中。
信是他的外祖父写给他的母亲的。母亲看完以后哭了;把信交给他并且探询地问:
〃不知道你能否想些办法;摩西?〃
外祖父是乌克兰基辅地区第涅伯河上普洛乔罗夫卡村庄里唯一的一户犹太人家;也是一位犹太法学博士。他的着作《什米艾尔尼基时代犹太人历史》曾经广为流传。母亲的哭泣是因为她的父亲在年迈体衰的时候;竟被赶出了家乡;并且不容选择。信是从遥远的东方——阿穆尔河边一个叫做比罗比詹的小城寄出的;那是苏联十年前建立的一个〃犹太人自治州〃;已经陆续集中了苏联各地的3万6千多犹太人口。
31岁的摩西DangerCode;达扬是一位受过系统训练的战士。并且是犹太人抵抗组织〃哈加纳〃(以色列国防军前身)的一位成熟的情报军官。
他年轻时第一个崇拜上的军人是他的教官——英国人温盖特少校。后来这位少校成为将军;并成为一支著名的特种部队〃擒敌〃(钦迪特)的指挥官;在缅甸配合中国人作战;并在那里牺牲。达扬认为自己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教官的勇敢和机敏。
四年前一次战斗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左眼;不得已戴上了黑眼罩;并且放弃了军事生涯。为了母亲、妻子和两个孩子;他不得不务农养家糊口;在集体农庄开起了拖拉机。
但是外祖父的命运引起了他的关注。他已经听说在遥远的东方出现了一个犹太人聚居地;但那是东南亚的海南岛;是个让人觉得可以放心的地方。却不知道在寒冷的东北亚;还有另外一个把犹太人强制搬迁集中的所在……
晚上;在灯下;他和弟弟佐理克一起从地图上找到了这个〃犹太自治州〃;它在阿穆尔河——中国人叫做黑龙江——边上;遥远而荒凉。摩西DangerCode;达扬有个敏锐的直觉:似乎战火很快就要燃烧那片土地……
年近80的外祖父母在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着他们?母亲的眼泪一滴滴敲打在兄弟俩的心头
(362)
库页岛;敷香湾(捷尔佩尼耶湾)。
一支以灰白和深灰色迷彩为涂装的巡洋舰队安静地停泊在近海。
引人注目的是港外那条体量庞大的平甲板船;那来自热带的、相对鲜艳的蓝调子涂装使它显得扎眼;它的舰舷上还分明地留着〃CVL…22Independence〃的舷号痕迹;但是甲板上往来忙活的却是穿着灰蓝色咔叽工作服的中国水兵。
一面双星、波浪条纹和铁锚组成的北洋舰队识别旗帜飘扬在舰艉桅杆顶端。
身旁;是那两艘炮管象刺猬一样竖满空间、桅顶举着某些金属大网的、显得有些傲慢的巡洋舰。
一艘交通艇正向旗舰靠泊。舰队参谋长张爱萍少将面色凝重走下小船。
对面的港城就是日占时代小有繁荣的敷香、古屯;现在改名叫做波罗奈斯克。通铁路;有码头;有水产厂、木材厂和机修厂等工业。整个库页岛上约有20万人口;其中原籍日本的约占三分之一;俄罗斯族也占三分之一。
岛上枪炮声渐渐沉寂;看来邓、韩两纵队登陆作战已经得手。岛上守敌兵力并不雄厚;甚至没有象样的坦克;乃至邓华手里的〃水牛〃和老式M-3就能横行一气;而对方的反坦克手段;甚至祭起了二战初期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瓶〃……
岛北端的奥哈油田是这次作战行动的重大斩获。几年前这里曾是日本近海的唯一石油来源;当然它不可能维持日本那一架庞大的战争机器。但是眼下维持一下规模不大的北洋舰队却是胜任愉快的;他已经派出登陆舰给炼油厂送去高炮营;防止敌人空袭破坏。好在雾天增多;空袭机会减少了。
北洋舰队旗舰〃太行号〃上;叶飞少将和张学思准将两位;正在向肖劲光汇报新近接收并带回的美国〃独立号〃航母以及两艘〃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的沿途训练情况。
他们按照舰队要求;没有回国;而是直接赶赴战区——库页岛海域。
三艘舰上都还装有去年改进型号的、比较新的雷达。这对进入秋季、大雾天气增多的鄂霍次克海上的行动非常重要。
说起雷达;叶飞还讲了一段途中笑话:昨天路过千岛群岛中段海域时;由于雷达灵敏;刚刚接受训练不久的雷达兵老远就突然报告:发现敌舰!
少校观通长急忙盯在荧光屏前;经过辨认;还是个大家伙!级别在重巡洋舰以上!马上报告了编队指挥员叶飞。叶飞判断;这肯定不是自己人;也不会是美国人。难道是苏联北冰洋那支舰队提前赶来了?他下令:作好战斗准备!
结果;昨夜值班、正在睡觉的张学思(海航司令)醒来;赶到舰桥。盯着屏幕判断一会儿;突然呵呵大笑!
大家莫名其妙间;张学思解释了:现在我舰队正穿过千岛新知岛水域。3年前;这里曾发生激烈的〃新知岛争夺战〃。他跟随卡尔迅将军参加了那场战斗。当时日本超弩级战列舰〃武藏号〃就被击中座沉在新知岛畔。由于它并没有沉入海底;所以反射在我们雷达荧光屏上。
叶飞这才长吁了一口气;擦掉脑门的汗水。于是率队驶近〃武藏号〃;仔细观察;啧啧一番;拍了一堆照片。
说起带回的几艘军舰;叶飞赞不绝口:东西是好东西;没毛病!就是老美阔得烧包!还有更新更大的〃家什〃垫底;所以大手大脚。同时跟回的还有四艘千吨级的小护卫舰和油船;因为速度较慢;由副参谋长刘道生带领;在后面磨蹭着赶路。
还有呢;叶飞有点眉飞色舞:这几艘是以防空为主的巡洋舰;火力不用说;舰上贮存的炮弹中可是有相当一批原来保密十分严格的〃近炸引信〃炮弹!因为战争结束;美国人和舰艇都忙着退役;这些东西不知是解密了还是没人过问了——反正那些炮弹;足有几百发;就那么原封不动地转给我们了!建议赶紧让人送到沈阳几箱去解剖仿制!叶飞建议道。
此外;叶飞说;周副主席派了耿飚同志;正在夏威夷珍珠港交涉一批8艘〃后马汉级〃驱逐舰的退役转让事宜——新造了175艘〃弗莱彻级〃新式驱逐舰的美国;决心淘汰所有30年代的旧货。就是〃弗莱彻〃本身也要封存三分之一呢;叶飞直说得摇头叹气。但是可恶;现在有南美洲国家的买主在哄抬价格……
舰队参谋长张爱萍满腹心事走进来;带来一个坏消息。
在200海里外库页岛南端大泊湾(阿尼瓦湾);昨天从日本转手接过来的四艘〃吉普航母〃早晨刚刚入港;就再次遭到苏联潜艇攻击;其中一艘沉没。
肖劲光愣了半天;痛心疾首:〃怎么还是这样疏忽大意!上次已经被敌人潜艇干掉一条了嘛!这;这让我怎么向主席交代?〃
张爱萍同感:〃是啊;主席最关心那些'大铁盒子';又弄丢了一艘。我们部队的反潜训练太弱了。从日本继承的舰艇就先天不足;又缺少海军传统;加上麻痹大意;以为炸了敌人潜艇码头;敌人就消灭光了……这次教训极为严重。〃
〃担任护航是谁?这次要撤职查办!〃
张爱萍犹豫一阵;说明情况:〃这些船是因为昨夜大雾;反潜飞机不能起飞;船也不能进港;只好在在那边近海锚泊。一共只有两艘驱逐舰担任反潜;设备也很缺乏;只是在宗谷海峡巡逻堵口;疏漏是难免的。〃
〃这些不是借口。不追究一下以后还会出问题!〃
〃我的布置也有疏漏。……不过〃海河〃号舰长刘华清中校反应还够机敏;当时赶快就追踪敌人鱼雷航迹投放深水炸弹;结果把敌人潜艇给炸上来了。〃
〃噢?潜艇水下挺不住;浮上来了?那么抓了活的?〃
张爱萍摇摇头:〃只有两个军士。〃
〃怎么回事?〃
〃海河号看到敌人击沉了我们航空母舰;恨得咬牙切齿。这时敌潜艇正好在'海河号'左前方500码处上浮。而且没有示意投降。这时枪炮都来不及了;刘华清就命令:撞上去!……结果把那艘C-56号指挥塔撞掉了。塔上两个军士落水被俘;整个艇沉入海底。〃
〃这个愣头青!这不是……不过这种情况好像也只能这么处置?〃
张爱萍道:〃司令员;我们对海军懂得还少;不了解还有哪些可能的紧急措施。不过还有一个收获就是;事后审讯俘虏才知道;小刘这次干掉敌人一个王牌艇长——得过红旗勋章的亚力山大DangerCode;马里涅斯科少校。苏联这样的王牌不多呢。〃
〃哼;这么说;还弄了个歪打正着?〃
〃总不是一无所获吧。比上次强点。〃
〃对了;这次有人沉海么?〃
张爱萍摇头:〃没有。吉普航母刚接手;船上本来人就不多。上次传达过舰队精神;这种情况;暂时先不要沉。〃
〃暂时先不要沉!?哈哈哈哈!〃肖劲光被逗乐了。〃就是说;以后再沉?可也是;现在指挥人材奇缺;培养不易。初创时期;保护人材要紧。以后走上正轨;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那个小伙子;四方面军的?什么时候见见?〃
〃刘华清?他来了。在小艇上;没敢上来呢。〃
于是只有29岁的驱逐舰长刘华清中校面色紧张地走上舷梯;来到中将司令员面前。
肖劲光上下打量一阵;道:〃愣头青。自家船撞坏没有?〃
〃报告司令员;我们用舰艏最锋利部位;撞个正着。自己船没坏。〃
〃这是这种情况下的唯一可行措施么?〃
〃报告司令员;是的。根据反潜条令。这情况下别的都来不及。我们慢一点;敌人就钻到水下了。〃
〃嗯。看来这次有心得。这样;你尽快收拾一下;马上回大连海校。〃
刘华清一听急了:〃司令员;你处分我可以;可不能……可不能让我离开战场啊?〃
张爱萍笑了:〃不是处分你。海校那里伯克校长办了一个反潜速成班;我们又接收了4条护卫舰和一批猎潜艇。你去参加专业学习。组织上研究了;准备成立专门的反潜支队;你回来担任支队长。〃
刘华清又怔住了:〃首长;我;我年轻;没经验哪……我;〃
〃毕竟你是我们舰队第一个击沉——或者说;撞沉潜艇的人!其他不要讲了;组织决定;没有二话。好好学习;总结经验;大胆干!〃肖劲光道。
〃是!〃刘华清中校在裤线上擦了一把手心的汗;敬礼回答道。但他寻思;护卫舰;好像行动很慢……能追上潜艇么?
(350)
哈尔滨。文庙街;极乐寺。
满洲人民军总司令徐海东上将近来十分忙碌。除了组建了五万人的人民军部队;就是到各个防区视察。本来病得不轻;现在又累得连连咳血。
兵力已感不足的苏联远东方面军要求;满洲人民军应当承担起至少一部分保卫自己家园的义务。
徐海东不停地抱怨自己部队缺少装备;战斗力薄弱;无法应付战场。满洲共和国武装力量部陈部长也赞同他的看法;并转告了苏军。但是什捷缅科上将答复说;现在没有重武器可以用来装备人民军;就连苏军的装备和给养都卡在赤塔以西;无法调运。
徐海东表示不相信;坚持说齐齐哈尔的众多库房里还有大量的武器和给养;而苏军完全是厚此薄彼;亏待满洲人民军。并赌气开了证明;到齐齐哈尔当地去复查核实、搜集证据交给陈昌浩部长;去同苏联方面交涉。
随后他又去了长春前线;研究自己部队参战的可能。结论是;手头上这点轻装兵力除了能够担负卫戍和警备;几乎没有野战能力。只能接管长春市区;维护治安。为了预防敌军可能的冲击;在他强烈要求下;终于分得了苏军手上本来不多的几百支苏式火箭筒和反坦克炮。
接到陈部长通知;最近由于苏军开始了对沈阳等地的夜间轰炸;对手可能会采取报复行动。必须让人民军作好防空准备。为了避免苏军对他们〃作战无能〃的指责;徐海东又组建了几个高射炮团和探照灯营;接替了苏军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防空任务;以便腾出苏军机动兵力。
陈昌浩叮嘱副官;一定尽快去采购给徐司令治疗肺结核的药品。
北海道。札幌。
栗林忠道中将明白;中国人取消北部登陆给自己大大加重了负担;带有点出卖的意味。但那借口又很冠冕堂皇——他们消除了苏军从桦太-库页岛方向增援的可能。
北海道陆上战斗仍在激烈进行;处于守势的苏军106师虽然损耗过半;但仍不肯投降——占领军的光荣也不允许他们这样作。
中国人的〃霞飞〃坦克营只是把苏军摩托化旅击溃一次就被调走了。敌人现在据守着中部石狩山地忙着构筑阵地。他们的自动化武器甚至多于自己;常常把日本兵压制在阵前抬不起头来。栗林深深感到缺乏重武器的苦恼了。他仅有的10门M-8火箭炮已经第三次向罗中将申请炮弹。
在仙台市的时候栗林偶尔发现;中国国民政府的驻军装备着一种美式〃盖德〃冲锋枪;似乎很有威力。他想;这个东西或许会使他能够早日结束战斗。
找到托马斯中校交涉的结果;吝啬的美国人只送给他40支M3盖德;说是供他装备自己的警卫排。栗林恼火地把这些枪全部交给一线的战斗队。
弱国、战败国;只有这么点调整余地呀;栗林将军感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