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 作者:云霓(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5-14正文完结)-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可是不信任崔奕廷?”不等王卢江离开屋子,程举升忙问过去。
    王卢江皱起眉头,惊讶地看着儿子。
    程举升道:“京里在传,您必然不会轻易相信崔奕廷,这件事定然会落空,可那个崔奕廷。看起来是真心想要帮您。”
    王卢江一颗心仿佛忽然被拽起来。
    “父亲。”程举升道,“朝廷招安是真的,只是邓家从中作梗……”
    王卢江上上下下将儿子看了个遍。“你这是替崔奕廷做说客?”
    声音刚落地,就听到外面传来惨叫声。
    王卢江立即回过神来,一个箭步出了船舱。
    船板上的下属紧紧地捂住肩膀,脸色苍白。神情却轻松了许多,叫喊声过后。还是小心翼翼活动着手臂,惊讶地看着面前站立的女子,“好多了。”
    那女子穿着淡蓝色的褙子,头上戴着幂离。身边围着几个人,就是其中一个人治好了下属的肩膀。
    “这是谁?”王卢江问过去。
    程举升道:“儿子在京中被人陷害,有沈家帮衬才匆匆忙忙出了京。这是沈家的小姐……”
    是沈二老爷家的女儿,升哥要娶的女子。
    突然之间多了个女子。整条船上的气氛倒缓和下来,王卢江心中也少了些许戒备,儿子改姓程在南直隶经商,他知晓之后说过他们父子从此之后老死不相往来。
    转眼之间,儿子已经到了要娶妻的年纪。
    王卢江看向那沈家的小姐。
    这样紧要的关头,沈家肯让女儿跟着举升来到这里。
    或许举升说的没错,他们慌慌张张一路从京城来到福建。
    “这般风浪,”王卢江道,“安置沈家小姐去你母亲和妹妹的那条大船上去。”
    程举升应了一声,下人立即去安排,程举升跟着父亲又进了内舱,仔仔细细地将京里的事说了一遍,“崔奕廷才出京,邓俊堂就遣人陷害,那邓嗣昌是什么人父亲已经知晓,崔奕廷和邓家作对,应该是真心想要促成招安的事,父亲何不与崔奕廷见面说个清楚。”
    程举升和父亲对视一眼看向舱外,站起身轻轻地走过去,“父亲不去试,又怎么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说完话,程举升忽然将舱门拉开,门外偷听的人差点就摔进舱内。
    王卢江看着一脸惊恐的手下,就算在他的船上,也有人无时无刻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来人,给我拿下,问个仔细,是谁派他来的,是邓嗣昌还是崔奕廷。”
    望着父亲阴晴不定的脸色,程举升彻底相信一个人的话,如今的父亲已经是惊弓之鸟。
    “父亲,”程举升站起身,“依儿子看,未必就是旁人的眼线,父亲要归顺朝廷,手底下的兄弟必然也因此事忐忑不安,所以偷听我们说话,也想知道父亲究竟想要怎么做。”
    地上的手下连喊饶命。
    王卢江不做声,儿子长身玉立地站在那里,让他想起他年轻的时候,或许他真的已经老了,老到已经难以抉择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父亲,儿子有个主意。”程举升看了看下人,屋子里的人顿时去的干干净净。
    “邓嗣昌定然盼着父亲和崔奕廷交恶,不如父亲就顺着邓嗣昌的意思,看看邓嗣昌到底能做出什么事来。”
    儿子从来不管这些事,如今却站在他面前说出这些话。
    王卢江冷笑一声,“是谁让你这样说?”
    知子莫若父,程举升一脸黯然,他到底是骗不了自己的父亲。
   

  ☆、第二百四十六章 眼前

王卢江看着儿子,“是不是你一早就跟崔奕廷商议好了?”
    虽然这些年父子分离,不过儿子在想什么他一眼就能看透,试着和崔奕廷交恶,骗邓嗣昌上钩,前提是要和崔奕廷商议好。
    妄想。
    妄想他这样就将身后这么多人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一个崔奕廷。
    他满心期盼地向朝廷请抚,结果,崔奕廷刚到福建,福建巡抚就起兵围了他住的渔村,若不是渔民相救,他早就死了,走的时候他亲手放了一把大火,将他住的地方烧了个干干净净。
    那时候就下定决心不再上当。
    这一次崔奕廷却又将主意打到他儿子头上。
    “你不必再说,朝廷这些日子几十艘船下海,船上有大量的弓箭,这是在招安?这分明是想趁我不备痛下黑手。”
    程举升望着父亲愤怒的神情。
    想起刚到福建时,他听说父亲被算计,手下死了不少人,回去商议对策时,姚七小姐说:“就算你说了京里的事,你父亲也不会轻易相信。”
    只因为知道了父亲走的时候放了一把大火,就能断定父亲已经绝了被招安的心思,如今他劝不动父亲,也不知道姚七小姐有没有法子,想想阮姐,程举升脸上不由地浮起愧疚的神情。
    他不想阮姐跟着他受牵连。
    ……
    此时此刻崔奕廷坐在椅子上看公文,朝廷催促的文书一封封到他手上,他却有点心不在焉。
    锦衣卫百户姜祁中望着崔大人的侧脸,崔大人这种不拘言笑,淡淡的模样让人觉得最为威慑。
    年纪轻轻却有条不紊。到了福建稳稳当当、按部就班地和福建官员来往,背地里却让邓嗣昌应接不暇。
    若是换做旁人,要么被福建巡抚压制住,要么被邓嗣昌收买或陷害,崔大人还利用邓嗣昌抓了十几个海盗。
    “崔大人,程举升那边还没有消息。”
    崔奕廷点点头,上一世他很晚才入仕。也不太关切朝廷里的事。他只知道闽浙的海盗最有名的王卢江被邓嗣昌剿灭,邓嗣昌因此颇受皇上重用,都说王卢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终于被邓嗣昌带兵铲除。
    邓嗣昌离开福建的时候,百姓流泪相送,都说有邓嗣昌大人在一日,闽浙的海盗就不敢上岸。
    崔奕廷看向姜祁中。“王卢江父子不和,光靠程举升去劝说不会有什么用处。”
    姜祁中不禁怔愣。他们还都盼着程举升的好消息,没想到崔大人会这样说。
    姜祁中道:“那要怎么办?”
    “先抓住邓嗣昌和张琰、赵祖两个海盗勾结的证据,不要让人以为我定然要招安王卢江,我是要找到有坚船、利器的海盗助朝廷铲除倭寇。”崔奕廷说着看向姜祁中,“让人去找张琰,问问张琰是什么意思。既然王卢江已经不想被招安,我不如就选船只更多的张琰。”
    姜祁中仔细想想。忍不住想要抚掌说“妙计”。
    这是要离间张琰、赵祖的关系。
    不能和王卢江联手,难免要多些波折,崔大人一力支撑其中凶险可想而知,若是旁人必然已经知难而退,也就是崔大人敢这般作为。
    “大人,永安侯到了,大军正要进城。”
    听得这话,崔奕廷站起身来,带着人去迎裴明诏,锦衣卫已经等在门口,跟着裴明诏而来的还有几个相识的官员,大家笑着互相打了招呼,进衙门里议事。
    路上劳顿,官员们相继去休息,崔奕廷和裴明诏去书房里说话。
    京里的事,崔奕廷已经收到消息,却难免多问了裴明诏几句,“如今沈家怎么样?”
    众人都知晓崔奕廷不会轻易被邓嗣昌压制,却没想到在这样的情形下,崔奕廷还像从前一样精神奕奕,稳住了局势。
    裴明诏道:“顺天府没有抓到程举升,沈家暂时安然无恙。”
    “听说,姚七小姐也回来了泰兴,”崔奕廷站起身向裴明诏躬身下去,“多谢侯爷一路照应。”
    崔奕廷从容地微笑,脸上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
    现在能顺理成章提起姚婉宁的人就是崔奕廷。
    相比较而言,他还没有争就已经输了。
    这一路上他常远远地看着那辆马车,他总是在想,姚婉宁不知道在做什么,一路这样颠簸她的马车却跟上了他们的队伍。
    这样赶着回泰兴,姚二老太太该是病得很重,在姚家真正关切姚婉宁的只有那几个长辈,他想要说些安慰的话,却没有立场开口。
    陈宝不时地向屋子里望去,不知怎么的他感觉到眼前满是电石火花,两个人坐在那里明明没说什么话,却气氛说不出的紧张。
    永安侯沉着脸,二爷脸上倒是有些笑容。
    裴明诏想了想,先转移了话题,“我们从京中没有带出多少兵马,还需要福建巡抚增派人手,这样凭着我们的兵力十有*不能捉住那些海盗,这样一来想要治罪邓嗣昌就不容易。”
    崔奕廷嘴边噙笑,“我已经想到了请君入瓮的法子,侯爷这时候赶到,这法子定然能奏效。”
    说着话,陈宝将焦无应迎进门。
    “茶叶可买来了?”崔奕廷问过去。
    焦无应摇摇头,“不过,明日开始必然会有人上门送茶,福建一带的茶叶大多数都被收上来。”
    “从前有茶园的人家不肯卖茶,如今知道我们收了陈茶,已经开始四处打听。”
    焦无应缓缓地禀告。
    用陈茶做出新茶,这样的消息很快就已经传开。
    “我们如今已经收了上百斤的陈茶,”焦无应笑着道,“不管谁来交茶,我们都立即结算出银子。陈茶越多,我们收新茶的价钱降的越厉害,再这样下去,三五日之内定然会降到每年收茶的价钱。”
    焦无应道:“这样降下去,茶园就要坐不住,我已经让人放出消息,有茶园开始卖给我们茶叶。”
    只要有人卖茶。观望的人就会着急。
    “五日之内就能收到大批的货物。放在离海边稍远些的村庄里,我已经让人在造势,现在村庄的人知晓。我们家不但是扬州的盐商,还是从京里过来的大商贾。”
    裴明诏眉宇中顿时多了几分肃然,看向崔奕廷,“你是要引海盗来抢货物?”
    崔奕廷颌首。“这是最方便的法子。”
    沈家能在这时候收上货物配合崔奕廷,定然是姚七小姐早就吩咐好的。虽然两个人相隔甚远,却还能互相帮衬。
    裴明诏心中忽然一酸顿时生出了几分的羡慕。
    没有几个人能像姚婉宁这般。
    焦掌柜退出去,崔奕廷和裴明诏说了一阵话,又约好了明日再谈公事。这才分别从书房走出来。
    裴明诏骑马离开,崔奕廷看向陈宝,“准备好了?”
    陈宝忙道:“好了。已经让人跟上了焦掌柜。”
    说着话下人牵马过来,崔奕廷翻身上马。立即就有人来道:“焦掌柜去了落脚的村子。”
    崔奕廷点点头,拉好缰绳催马。
    陈宝不敢怠慢,立即跟了过去。
    马才跑了一会儿,陈宝不由地心中叫苦,二爷这样的跑法,一会儿他就要被远远地甩下。
    “二爷……”陈宝喊了一声,前面的崔奕廷却不为所动,很快一人一马就消失在他的视线里。
    陈宝眨动着眼睛,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
    焦无应刚坐在椅子上,就听到有人快步进来道:“焦掌柜……崔……”
    话还没有说完,崔奕廷已经撩开帘子大步走进来。
    焦掌柜整个人一僵,忙将手里的茶杯放在矮桌上,迎过去,“崔大人,您怎么……”
    “她在哪里?”崔奕廷盯着焦无应。
    凛冽的目光如同寒冬腊月的冷风般直接扑在焦无应的脸上,让他喘息不得,“二爷……您说的是……谁?”
    “你家东家在哪里?”崔奕廷环顾四周,屋子里并不见旁人的踪影。
    “您说的是……七小姐?”焦掌柜吞咽一口,“没在这里啊,不是应该在泰兴,泰兴离这边也不近,难不成七小姐要过来。”
    收茶,这是婉宁的手笔,焦无应不会在短短几日就做得这般周全。
    在屋子里他笑着跟裴明诏说话,心中想得却一直都是婉宁微笑的脸。
    她不在千里迢迢的京城,而是在他身边。
    他想要立即见到她。
    看着焦无应惊诧的神情,崔奕廷不由地皱起眉头,“是谁教你这般收茶?”不是姚婉宁又能是谁?
    焦无应这才明白过来,立即从怀里拿出书信,“我们东家没来,是让人送了封信函给我。”
    一封信。
    崔奕廷拆开来看,熟悉的字迹立即映入眼帘。
    这是姚婉宁的字。
    是他想错了?
    她真的还远在泰兴?
    ……
    婉宁看向不远处,几艘船在大海里沉浮,那像是程举升说过的官船,也不知道崔奕廷有没有在上面?
    “那是朝廷的船,你方才乘的是民船,那种官船你见过没有?”
    王二小姐的声音传来。
    婉宁侧头,看到王二小姐嘴边的笑容,“朝廷的船不如我们的船快,要不是父亲说过,只要朝廷的人不追我们,我们便不去惹他们,那些人早就死了几百次,哪里还能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
    *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主意

王卢江的船的确又快又稳。
    王二小姐道:“我们的工匠还在造船,过些日子就又能有几十艘船下水,到时候,我们家就带着所有人去……”
    不远处传来一声咳嗽,立即就有婆子上来道:“饭菜都备好了,太太身子不舒服,让堂小姐陪着沈小姐用饭。”
    王二小姐听得这话,脸上得意的神情一闪而过,父亲去世之后,哥哥和她一直跟着叔父,叔父的儿子因为海上的事和叔父断绝了往来,哥哥和她都觉得叔父的家业将来会落到哥哥头上,没想到汪同海会和叔父商量着要向朝廷求抚,如果求抚成了,哥哥要怎么办?就算给了叔父官爵,将来也不会让哥哥承继。
    王二小姐看了一眼沈家小姐,不过好在叔父对亲生儿子心有芥蒂,婶娘仿佛也不喜欢这个沈家的小姐,总觉得亲生儿子这些年背离父母是受了沈家的教唆。
    王二小姐弯起嘴唇,“沈家妹妹从来没有吃过我们船上人家的饭菜吧?今天说什么也要好好尝尝。”
    婉宁笑着颌首,跟王二小姐进了内舱。
    女眷的大船,来来往往都是伺候的丫鬟、婆子,婉宁跟着王二小姐坐下来,王二小姐笑着道:“这里可不比你们地上……”就要将海上人家吃的饭菜跟她好好讲一讲。
    婉宁眼睛微抬,跟着王二小姐的手一道道菜尝过去。
    王二小姐本是满怀期待,却看到沈家小姐不论吃到什么都是一副淡淡的神情,不由地渐渐失去了兴致。
    王二小姐看了一眼身边的婆子,婆子立即下去,很快端了一盘红红的东西上来。
    王二小姐扬起眉毛。“沈小姐尝尝。”
    婉宁看了一眼,失笑。
    这是,西红柿。
    没想到会在这里吃到西红柿,灶上的厨娘为了今天这桌饭菜煞费苦心。
    王二小姐坐在锦杌上看着沈家小姐,看她到底会不会动筷吃不识得的东西,沈家小姐皱着眉头,脸上多了几分踌躇。将筷子拿起来又放下。终于抬起脸来。
    王二小姐已经准备好要替沈家小姐尝尝。
    “二小姐让婆子拿些糖来,这菜要放糖才好吃。”
    王二小姐不禁惊讶地睁大眼睛。
    糖拿来洒在西红柿上,婉宁吃得很畅快。
    “你从前吃过?”王二小姐诧异地问过去。
    婉宁摇摇头。至少在这里没有。
    “那你……也敢吃?”
    婉宁笑着,“二小姐让人端上来的菜,还能害我不成?只不过我喜欢吃甜食,所以觉得放糖会更好吃。”
    觉得放糖会更好吃。所以就要糖来吃。
    淡淡地一句话,不禁让她气结。
    听起来沈家小姐仿佛十分通人情世故。好像她就不该问这句话似的。
    王二小姐不禁心中冷笑,“等妹妹吃完,我们就去外面,我还有许多新奇的东西拿给妹妹看。”她就不信吓不倒这个没见过世面的闺阁小姐。
    婉宁看向身边的珑翠。“知道太太喜欢吃京里的点心,拿过来不免就失了味道,我的丫头从小就学做京里的点心。就借着太太的厨房做盘点心给太太吃。”
    珑翠向前走了两步,王二小姐吩咐管事妈妈。“都是沈家小姐的心意,就劳烦妈妈去问一声,看看婶娘病好些没有,能不能吃得那些油腻的东西。”
    婶娘不愿意见她,她却厚着脸皮拿来礼物,一会儿定然要让她好看。
    ……
    王太太靠在软榻上看手里的书,管事妈妈走进来禀告。
    王太太不由地抬起了眼睛,她从小在京城长大,所以喜欢吃京里的点心,这些举升是知晓的,所以才会让沈家找来会做京式点心的下人。
    邱妈妈笑着道:“大爷从小惯不会说道这些,却心里总是惦记着太太。”
    这是儿子的心意,做娘的就算再狠心也不能驳斥了儿子,所以沈家小姐是个聪明的,汪太太叹口气,“就让她做来吧!”
    不到一个时辰,一盘点心就摆在了汪太太眼前。
    卷酥、油糕和蝴蝶卷子,小巧的豆沙饼中间点了个圆圆的红点。
    这是京城点心正宗的做法。
    那个沈家不是在扬州经商吗?怎么身边会有这样的下人。
    汪太太不由自主地将点心拿起来放在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糯糯的甜味儿立即从嘴里化开。
    不那么的甜,也不会很腻,比她每次吃到的味道都要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