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1年-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照说得不错,确实打草惊蛇了。    
    9月13日,在慈禧的安排下,荣禄开始大规模向京城周围调动军队。    
    9月14日,袁世凯到达北京。    
    到达北京的袁世凯忙着拜访各位京官,而他听到的小道消息令他目瞪口呆。京城从来都是盛 产小道消息的一个政治城市,连贩夫走卒都能够生动描绘朝廷里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新 闻。袁世凯听到的消息包括:六部九卿很快就要全部撤销了、康有为们的〃新党〃要执掌大 权了、维新党要专门设立鬼子衙门请洋人来管理国家、皇帝信奉天主教了、现在的衣服样式 要作废了等等等等。其中有一条消息最让袁世凯不知所措:太后已经下旨意,秋天要和皇上 一起到天津检阅部队,太后准备借检阅的机会把皇帝杀了只要稍有常识的人就会明白, 这是康有为们玩弄的一个把戏,给他们的〃去太后〃寻找的一个不存在的理由慈禧要是 真的想杀皇帝,她仅仅需要一剂砒霜或者是一根丝带,找一个太监就能把事情办得干净利索 ,她27岁那年杀肃顺等王公大员,杀了之后人们才知道,政治阴谋已经玩得十分熟练的慈 禧何须像康有为们所描绘的那样,得兴师动众地跑到天津,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掉皇帝?这一 切仅仅是康有为这样的幼稚文人才能编造出来的。    
    袁世凯住王府井大街报房胡同法华寺海棠院。    
    还是这一天,光绪皇帝拿着康有为又以别人的名义写的一份奏折去请示慈禧,这个奏折说〃 制度局〃这个名称有点洋味,大臣们可能听上去不习惯,建议改成〃懋勤殿〃。史料记载: 〃太后不答,神色异常。〃    
    依旧是这一天,康有为接见了他选中的一个刺客:毕永年。此人是湖南会党的首领,谭嗣同 的好友。康有为认为,指望袁世凯一个人对付慈禧和荣禄他们还不牢靠,必须再找一个人担 任关键的任务:在围颐和园的混乱中,伺机杀掉慈禧。康有为对毕永年说:现在情况危机, 太后要在9月的天津阅兵时杀皇上,你说该怎么办?我想效法唐朝张柬之废武后之举,但是 皇上手里没有一兵一将。我已经奏请皇上召见袁世凯,但愿事情能成。    
    还是这天,另一个重要人物到达了北京,他就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看来京城流传的〃设立鬼子衙门〃不是空穴来风。伊藤博文,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 者,马关条约的主要谈判者,康有为们的主要〃声援〃者。他是日本天皇的顾问,直接参与 和指导过日本的明治维新,这时已经在中国住了不少时间,与康有为们有过密切的接触,对 中国的变革特别〃热心〃。他是应光绪皇帝的邀请来〃游历〃的。    
    伊藤博文的来京,引起了慈禧的〃后党〃们的极大警惕,他们不知道皇上又要干出什么事情 来。因此,在荣禄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名义宴请伊藤博文的宴会上,他惶惶不安,〃神 色惨沮〃,〃未遑终席,借事辞去〃。荣禄离开宴会就去给慈禧写了秘密奏折,提醒慈禧要 格外警惕这个日本人,并建议慈禧在这个准备参与帝国政事的日本人见到皇帝之前采取必要 的〃行动〃。    
    史书记载道:慈禧借口发难,实由伊藤来华。    
    洋人们在戊戌变法期间的举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无论洋人们怎样在举子上街的时候聚 集在东交民巷兴奋地看热闹,无论洋人们怎样暗中鼓动帝国的知识阶层起来造反,但是有一 条洋人们心里清清楚楚,那就是这个帝国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有利于他们的根本利益。帝国主 义们并没有武装占领这个帝国的想法,因为几乎所有盯着中华帝国的列强都知道,这个幅员 辽阔的帝国不是非洲和美洲,占领和统治东方这样一个古老的帝国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帝国 主义们需要的是这个帝国能够方便他们的势力扩张,以便于他们更加顺利地开拓东方的巨 大市场。为此,建议设立制度局的帝国知识分子需要帮助。    
    伊藤博文到达北京后,光绪皇帝的案头上堆满了康有为们以各种名义写来的奏折,他们力促 皇帝将这个日本人留在北京当〃顾问〃,建议皇帝要〃优以礼貌,厚其饩廪〃。    
    其实,无论是康有为和光绪还是慈禧,都把事情看得严重了。伊藤博文没有帮助光绪推翻慈 禧统治之意,也没有协助康有为们变革之意,他来华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搞清中国与日本和中 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中日战争之后,中华帝国对俄国亲密起来的倾向是对日本的 极大威胁。而伊藤博文之所以对中华帝国的维新派感兴趣,是因为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帝国知 识分子们对日本有一种明显的崇拜和亲和倾向。    
    


第一章 蓝色长袍上宫殿第42节:奏折与陷阱(4)

    9月16日,光绪皇帝召见了袁世凯。天未亮,袁世凯就身着礼服在颐和园门外等候了。天 亮起来时,他被太监引进了颐和园玉澜堂。光绪对袁世凯十分亲切,详细询问了有关军事上 的问题,然后让他好好训练军队。甚至在袁世凯表示为了迎接皇帝和太后的阅兵他要立即回 天津准备的时候,皇帝还劝他在北京多玩几天。召见没有说什么实质性的话。但是,袁世凯 刚刚回到住所,圣旨就传来了,这个圣旨让袁世凯热泪盈眶,他被任命为候补侍郎,官二品 这绝对是破格提拔。因为,按照帝国的成例,京官比外官高一品,外官内调为京官都需 降一级。此时袁世凯是正三品,内调应变更为四品,即使是最得宠的外官也只能是原级不变 。袁世凯居然一下子升为二品侍郎就等于是连升两级了。    
    袁世凯立刻给康有为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有〃赴汤蹈火,亦所不辞〃这样的话。为此,他 以后顺理成章地被卷入了帝国知识分子变革旋涡中。    
    袁世凯受到召见的时候,那个名叫毕永年的刺客正和他的好友谭嗣同聊天。谭嗣同说:我以 为围颐和园之事不能做,但是康先生执意要做,而且给皇上写了奏折,我也没办法,只有拼 一死了,有你在我身边太好了,但不知道康先生怎么使用你?    
    到了晚上,当康有为得知皇上任命了袁世凯为二品候补侍郎时,他正和梁启超一起吃晚饭, 康有为站起来拍案叫绝:〃天子真圣明!较我等所献之计尤觉隆重,袁必更喜而图报也!〃 康有为回去就对毕永年说:我想让你到袁世凯那里当个参谋,监督袁世凯的行动。毕永年 认为他一个人监督不了袁世凯。康有为说:要不,在袁世凯围颐和园时,你率领百人,奉诏 把慈禧太后杀了。    
    袁世凯官升二品,按规矩必须到慈禧处谢恩。袁世凯和所有的官员一样在慈禧面前浑身发抖 。慈禧这样对他说:〃好好练兵是对的。皇上最近做的事,好像太急了点,我觉得有别的意 思。下去吧,以后皇上再召见你,你到我这里知会一声。〃    
    紧接着,袁世凯到皇帝处谢恩。光绪皇帝的话令连升两级〃惭愧万分〃的他头皮一炸。皇帝 说:〃你练兵、办学堂都甚好。以后可以和荣禄各办各的事。〃    
    袁世凯有点慌了,他现在才觉得自己的处境似乎很危险。他想把皇帝的任命辞了,但是又不 敢。想了很久,他给远在南方的张之洞发了一封电报,意思是,他要向皇上保举张之洞,让 张之洞来北京〃主持新政〃。袁世凯本是想通过这封电报试探一下老练的张之洞的反应;同 时,如果张之洞真的来京,一旦有什么变故,也可有一个依靠。谁知道,张之洞的回电立刻 到了,而且就短短几行字:〃我才具不胜,性情不宜,精神不支,万万不可……千万!千万 !〃    
    张之洞的回电清楚地表明袁世凯已经掉进一个万分危险的政治陷阱里了。    
    1898年9月18日,是帝国历史上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日子。    
    18日上午,光绪皇帝接到候选郎中陈时政的奏折,建议皇帝接见伊藤博文:〃顷闻伊藤罢 相来游中土,已至京师,将蒙召见。如果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师,着其参与新政,自于时 局更多裨益。〃陈时政:《条陈时务便宜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 绪立即批复同意召见,时间定在20日。    
    当天,军机处就把光绪的批复连同陈时政的原奏折一齐递给了慈禧。    
    与此同时,庆亲王奕、端亲王载漪也到达了颐和园,他们告诉慈禧,现在时局千钧一发, 如果等到皇上召见了这个日本人,〃中国的事机一泄,恐不复为太后有矣〃。    
    这一天傍晚的时候,光绪任命的四个年轻宰相中的杨锐和林旭两人找到了康有为,出示了光 绪皇帝托他们分别带出的〃密诏〃。杨锐手中的密诏是皇上赐给四位宰相的:    
    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 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 谭嗣同、刘光第等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企望之至。《上谕》 ,《戊戌变法》(二),第92页。    
    而林旭带出的密诏则是光绪皇帝特别赐给康有为的:    
    朕今命汝督办官报,实有不得已之苦衷,非楮墨所能罄也。汝可迅速外出,不可迟延。汝一 片忠爱热肠,朕所深悉。其爱惜身体,善自调摄 ,将来更效驰驱,共建大业,朕有厚望焉。《上谕》,《戊戌变法》(二),第97 页。    
    光绪为了缓和紧张局势,曾令康有为到上海去督办《时务报》,康有为没有去。    
    现在,康有为、谭嗣同等人读到密诏跪在地上〃痛哭不成声〃。    
    哭完了,谭嗣同受命出发去法华寺,找袁世凯,准备实施围颐和园刺杀慈禧和荣禄的计划。    
    那是一个黑漆漆的夜晚,是一个令袁世凯魂飞魄散的夜晚。满脸肃杀的湖南人谭嗣同万分紧 急地闯进了他的住所,关上门,开始了谈话。梁启超撰写的《谭嗣同传》中对谈话的记载译 成白话如下:    
    谭嗣同:〃你对皇上如何评价?〃    
    袁世凯:〃旷代之圣主也。〃    
    袁世凯:〃听到一些传闻。〃 袁世凯:〃听到一些传闻。〃    
    今日可以救我圣主的人,只有你了!你如果想救就来救;如果不想救,请现在就 把我绑到颐和园去杀了,那样你可以获得荣华富贵。〃    
    


第一章 蓝色长袍上宫殿第43节:奏折与陷阱(5)

    袁世凯:〃你把我袁某当成什么人了?我们都是共同为皇帝效劳的人,我和你一样,都受到 皇帝特殊的宠爱,救护皇帝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你说怎么办吧?〃    
    谭嗣同:〃荣禄密谋在天津阅兵的时候杀害皇帝,你如果能够一军顶二军,保护皇帝,恢复 皇帝的皇权,清除皇帝身边居心叵测的大臣,肃清宫廷里的反对势力,你就完成了一件惊世 之举!〃    
    袁世凯:〃如果在阅兵的时候有人胆敢谋害皇帝,我一定命令我的官兵杀奸贼,我也会拼一 死营救皇帝。〃    
    谭嗣同:〃那个荣禄平时待你不错,你把他怎么处置?〃    
    袁世凯:〃如果他敢谋害皇帝,我杀荣禄如同杀一条狗!〃    
    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对此事也记载详细。根据袁世凯的记述,当时谭嗣同向他出示了一个 〃武装暴动〃的草稿,那是一张名片大小的纸片,上面的内容是:荣禄密谋杀害皇帝,大逆 不道,如果不除掉这个人,皇帝的皇位不能保,性命也不能保。袁世凯20日面见皇帝的时 候,请皇帝下一道手谕,命令袁世凯带兵去天津,见到荣禄,将皇帝的手谕宣读,然后把荣 禄就地正法。袁世凯代替荣禄为直隶总督,再以总督的名义把荣禄的罪行公布于众。接着, 查封邮电局和铁路局,迅速带兵进入北京,以一半兵力围颐和园,另一半兵力守卫皇宫,这 样大事就算成功了。    
    袁世凯问谭嗣同:〃围颐和园干什么?〃    
    谭嗣同回答:〃不除那个老朽,国家不能保!这件事我来负责,你就只管把颐和园围住就行 ,其他的不必问了。〃    
    袁世凯后来回忆道,他当时的感觉是〃魂飞天外〃。    
    袁世凯想拖延时间,让脑子冷静下来,然后决定自己把赌注到底押在哪一边。他说:〃我的 军队的枪弹火药,全部由荣禄掌握,而各营的官兵也多属荣禄的人,等我回天津后选一些可 靠的将官,再准备点弹药。〃    
    就在谭嗣同策动袁世凯围迫颐和园的时候,康有为在他的房间里一夜忐忑不安。凌晨,内 城城门一开,康有为就赶快进城探听虚实,他听到的是〃袁不能举兵〃的消息。    
    康有为看见在内城街道上行进的部队官兵的装束很特别,头缠着白布或者头戴白帽应荣 禄的命令,董福祥部的甘军昼夜兼程现在已经到达北京。    
    绝望的康有为知道现在惟一能够挽救时局的就剩洋人了。    
    他立即去找那个英国人李提摩太,当李提摩太陪他到达英国公使馆的时候,才知道英国公使 窦纳乐到北戴河避暑去了。他又去找美国公使,而美国公使正在西山休养。在这个万分紧急 的早晨,满脸恐惧的康有为找到的洋人只有伊藤博文。他请求伊藤博文向慈禧太后说情,希 望太后能够回心转意。但是伊藤博文告诉他希望渺茫。    
    几近绝望的康有为回到住所,总理衙门章京李岳瑞来了,告诉康有为一个消息:英国军舰正 在天津大沽口海面上游弋。英国军舰开到天津海面的理由是〃保护中国〃谁都知道,英 国人从来没有〃保护〃过中国,他们要保护的是自己的在华利益。    
    已经神智混乱的康有为立即向皇帝递上一个奏折,内容是〃联络与国,实行合邦〃建议 把中、日、英、美〃合成一个联邦国家〃这是康有为给光绪皇帝提出的最后一个建议, 也是最荒唐的一个建议:〃联合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为合邦,共选通达时务、晓畅各国 掌故者百人,专理四国兵政税则,及一切外交等事,别练兵若干营,以资御侮。凡有外事, 四国共之,则俄人不敢出,则德、法无所附,势必解散。〃宋伯鲁:《事变日亟请 速简重臣结连与国以安社稷而救危亡折》,《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170页。    
    这真是穷极无路的文人才能幻想出来的〃政策〃,帝国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先于国人了解了一 些外部世界,但也仅仅是刚刚接触而已,他们在封闭的国度里对整个世界秩序是无知的。于 是,康有为并不担心日本、英国和美国愿不愿意与中国〃合邦〃,他担心的是自己的皇上嫌 〃合邦〃的名义不好听,会以为或许有点〃卖国〃的意思,为此他规劝道:〃勿嫌合邦之名 之不美,诚天下苍生之福矣。〃    
    〃联合英美日〃其实是洋人出的主意。英国人李提摩太向康有为出示了一张地图,上面画着 西方各国瓜分中国的形势,其中在中国的北方,一只黑熊占据了地图的绝大一片。李提摩太 建议中国必须和日、美、英三国实行〃联合〃,抵抗住俄国人才能使中国不致亡国。这个英 国人的建议与康有为给中国皇帝的奏折的区别在于:康有为没有把英国人的心思看明白。按 照李提摩太自己的说法,他的真实意图是:争取在一年之内,〃把中国的全部行政管理移交 给英国,并且使英国独享改组和控制陆海军各机构,修筑铁路,开发矿山的权利,而且还要 加开几个新口岸,对英通商。〃    
    〃合邦〃奏折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哀的历史幽默。    
    洋人们给康有为的最后一个建议倒是实实在在的:赶快逃亡。    
    


第一章 蓝色长袍上宫殿第44节:思想随着人头落地(1)

    翰林院恽毓鼎撰《崇陵传信录》:〃八月初四日黎明,上诣宫门请安,太后已由间道入西直 门,车驾仓皇而返。太后直抵上寝宫,尽括章疏携之去,召上怒诘曰:'我抚养汝二十余年 ,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上战栗不发一语,良久嗫嗫曰:'我无此意。'太后唾之曰:' 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遂传懿旨,以上病不能理万机为辞,临朝训政,凡上所 兴革悉反之。〃    
    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慈禧)原定初六日还宫,皇上于初三日代传懿旨,忽于初 四日酉刻进城,诸务仓卒未备。〃    
    以上两则所记载的慈禧回宫时间有异,前者是黎明,后者是晚上。据光绪二十四年的〃起居 注〃记载,慈禧回宫的时间是〃初四日申刻〃,既下午3时至5时。    
    无论是那一种记载准确,总之,9月19日,在谭嗣同和袁世凯商量围迫颐和园的第二天, 慈禧突然回到了紫禁城。    
    慈禧回到紫禁城后的动作是:直接到光绪的殿内,将皇帝的印章和文件全部拿走,然后说皇 帝忘恩负义,企图要谋害于她。最后决定她上台掌权,理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