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44-黑魔方07年修订版考研政治哲学真题宝典-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认识和理论,制订实践决策,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阶级、阶层及其代表人物往往提出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思想,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认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备选项A的观点否认了科学预见、实践活动自觉目的性和先进思想的存在及其作用。    

备选项B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反了。一定认识和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而不是相反。所谓先导,就是一定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十八世纪的法国和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0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而不是先导作用。    

实践是人类进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认识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两者有原则区别。备选项D认为两者是“合一”的,混淆了两者的原则区别,应予排除。    

未来学是研究未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其中有悲观派、乐观派、现实派等众多派别,不同派别之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区别以至对立。对未来的预测属于一种认识,预测有很多办法,学者们对预测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如按预测要素分类可分为定性预测法、定量预测法、定时预测法和概率预测法,按预测功能分类可分为规范型预测法、探索型预测法、反馈型预测法,等等。其中有的学者提出:“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这里说的“创造”,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动力,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简言之,实践高于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对未来预测的真理性,才能实现创造美好未来的目的。C是唯一正确答案。    

【相关知识衔接】在理论上弄清实践和认识的原则区别,全面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命题趋势】此题较易回答。备选项A、B、D的错误是明显的,把错误排除,就是正确答案。此知识点属于哲学基本常识,也是常考点。    

     

7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 (2006年单选题第2题)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答案】A    

【简析】本题考察的是认识论的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原文引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认识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劳动实践在认识的发生中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D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命题趋势】从名言名句中引出考点是今后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式。    

     

8。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    

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答案】D    

【简析】本题考察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在两会期间,总理温家宝谈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问题时,为阐述《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的治政思想所引用的一句名言。屋漏是小知,但小知也得亲临屋檐之下才能察觉;屋漏是具体之知,每一个屋漏有不同的情形,凭借在庙堂之上的盲目猜测是无法知道的;同理如果没有设身处地的平民意识,怎会有“知政失者”。    

     

     

(二)选择题Ⅱ    

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答案】AB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受理性认识的指导,受原有理性知识背景的制约。理性认识以及知识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木匠、画家、植物学家各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必然影响他们对同一棵大树的观察和感受。因此,A和D是正确选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又具有能动性,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根据自身不同的利益和需要,能动地选择认识客体和客体信息,对自身不需要的客体和客体信息,同样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感兴趣,不加关注。木匠、画家和植物学家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要,必然会对同一棵大树产生不同的感觉,表现出选择信息的利益和需要的差异性。因此,选项B也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在选择“客体信息的基础上,加工信息,并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成关于反映客体的观念体系,在认识论上称为建构或重构。建构或重构是更完整、深刻地反映认识对象,是加工、重构客体信息,而不是建构认识对象,因此备选项E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至于备选项C把理论认识视为感性认识的基础,则颠倒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知识衔接】在建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命题趋势】考题中的具体实例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能动性原理则一向是马克思认识论的复习重点,要深刻理解和把握。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答案】B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首先它坚持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同时它坚持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观念”(马克思语”),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唯心主义认识论则片面抽象夸张了主体能动性,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必然认为认识对象不是客观事物,是主观感觉或者是客观精神;同时它否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古代西方的“回忆说”,古代中国的“生而知之”,到近代西方的“天赋观念”说,都否认实践在认识中决定作    

用。因此,此题正确选项是B、D。    

唯物主义都承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也是可知论者,他驳斥了康德的不可知论,但他的可知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因此备选项A把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作为区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标志之一是不成立的。    

认识起源经验这一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但什么是经验,经验来自何方,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首先产生的是感性经验:(经验,一般指没有经过总结的感性认识),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认识起源于经验,经验同样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的经验和感受,或是上帝赋予的,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因此,备选项C同样不能成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有些唯心主义者也表达过认识过程辩证发展的思想。如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也论述了思维运动的辩证过程,其中有许多辩证的合理思想。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也不在于是否承认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备选项E不合哲学发展的史实。    

【相关知识衔接】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可知论的关系,唯心主义认识论同不可知论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一切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注意上述区别及联系。    

     

【命题趋势】此知识点是认识论的基本知识,较易回答。    

     

3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6题)    

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D行先知后    

E行难知易    

【答案】AC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和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存在着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有许多哲学家提出比较深刻的思想。    

本试题引述了孙中山先生对知行关系问题的一些重要论点,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弄懂并搞清楚这些论点的含义,就可以发现,A、C、D三项符合题意,也是孙中山先生知行观中的重要合理思想。备选项B“知行合一”说是明代王阳明等哲学家所倡导的知行观,这种知行观强调知行不可分离,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把知和行混用,导致唯心主义。这种观点不是孙中山的思想,孙中山的上述引文中也没有这种思想。备选项E是关于“知行难易”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争论,本试题所引孙中山的论述中并无此意,况且,孙中山并不认为“行难知易”,而是相反,他主张“知难行易”,他的知行观是以“知难行易”的面目出现的。    

【相关知识衔接】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命题趋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知行观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名著《实践论》,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能够写出这样高水平的认识论著作,决不是偶然的。要注意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中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我们要批判继承这方面的思想成果,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理解。此类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三)辨析题    

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0题)    

【答案要点】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并涉及真象和假象、现象和本质以及整体和部分。    

亲眼所见,并非都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第一,亲眼所见,属于感觉,主要是视觉。感觉属于感性认识,它是关于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必须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并进一步回到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的真实的认识。    

第二,感觉是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观反映形式,它同客观事实本身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不能将主观感觉和客观事实本身混同,不能只相信和迷信感官,否则,会导致主观唯心论。    

第三,客观事实本身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整体和部分之别。如果亲眼所见所看到的只是假象或骗局,而不是真象和本来面目,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任何事物都是不同部分构成的整体,如果你亲眼所见看到的只是整个事物的一部分,整个事实的一个片段,而把这种片段视为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瞎子摸象”、“坐井观天”,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命题趋势】“眼见为实”的俗语在实际生活中广为流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稍加分析,便可以洞察其中错误所在。类似成语再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2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    

认识主体决定的。(2002年理科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    

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的结果。    

把握这一原理,要坚持两个方面:    

第一,主体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认识的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能动地获取、选择、加工、处理事物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所处地位、需要和价值取向、知识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认识过程,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比如就考题图示为例,同一个人,站在图的左边看(人们在认识中的地位)就可能把它视为鸟,站在右边看,就会把它看成一只兔。    

第二,主体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论中唯物主义路线,不论不同主体认识的差异性有多大,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以上图为例,之所以有人视为鸟,有人视为兔,是因为上图本身在客观上就具有鸟兔二重性的特征。    

总之,人的认识结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既反映客观信息,又反映主体自身状况,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制约,不是由主体单方面的决定的。    

     

【命题趋势】这是一道以漫画、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辨析题,具有鲜明的生动形象特征,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考研哲学试题的新趋势。要指出,不同主体不仅是对自然客体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更是如此,因为社会现象更直接涉及人们的利益和需要,涉及不同阶级、阶层、集团以及个人的具体利益和地位以及价值观等等。对此,应引起更多更大的关注。    

     

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人。(2002年文科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