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瑚 作者:顾盼盈盈(晋江vip2013.5.16完结,豪门世家)-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义忠千岁谋逆一事一出,当初柳家大太太相中的几户人家都多少倒了霉,贾瑚却随着忠安王爷得了圣人的青眼,倒衬得贾琏比原来好了十倍,理国公府最后的那点子不甘也消了。

    提起亲事,贾琏脑中不由就浮现出丫头们打听来的柳家大姑娘的模样品行,不自然的笑了几声,又觉得自己这般形状委实太过傻气,忙拿话儿遮掩:“倘若这科得中,来年我便下场考春闱可好?也能早三年与哥哥一起分担。”

    周家两位舅老爷都觉得贾琏这科秋闱不论中与不中,都再等三年春闱才更妥当,贾琏心中不服又没有胆子顶撞,只好走哥哥贾瑚的门路。

    贾瑚却是万万不肯答应的。不为其他,只为来年这科春闱,正是甄家在京的三老爷甄应褒主考,闹出了惊天弊案的,甄家势力大损。贾琏只要下场,怕是再难脱身而出。

    不能说出真正缘由,贾瑚也就不再理会以理服人的那套,只管咬死了不许,贾琏也无可奈何。

    又过了几月,贾瑚贾琏都出了敬大太太的孝,义忠一系谋逆案也渐渐平息,贾琏与理国公府大姑娘的亲事便提上了日程,定在夏日百花争妍之时完婚,而宁府贾蓉与营缮郎秦业之女的正日子则定在了深秋。

    连着敲定了两个婚期,宁荣二府各处都是喜气洋洋,宁国府更是喜讯频传,珍大奶奶王熙凤出孝后也终于怀了身孕,乐得贾珍四处打了不少首饰回去博娇妻一笑。

    这下子京中与两府亲近的人家都听说了珍大爷对珍大奶奶的爱重。不论心底如何看不上贾珍其人,王熙凤帮着操办贾琏婚事时依旧带着贾珍双手捧上的各色首饰,道喜的太太奶奶们就算瞧不上王熙凤的轻狂样儿,也不得不佩服珍大奶奶那一身的气势,竟是等闲男儿也不及的。

    至于珍大奶奶身边儿一个陪嫁大丫头哭哭啼啼的配给了老仆焦大做续弦的事儿,则没什么人放在心上。

    第三个孙儿媳妇进了门,史老太太的心思不免又活泛了起来,谁知还没等她出言试探,随丈夫林海在江南任上的女儿贾敏就来了信。

    贾敏的陪房钱家的几乎是爬着到了史老太太脚边,大声嚎哭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摸下巴,红楼终于快要开始了

    大家一起鼓掌欢迎肥美君一号,他的弟弟明天来拜访我们!

    爱你们么么哒!

 60章

    恰逢瑚大奶奶周婕、琏二奶奶柳霞妯娌正随着婆母大太太邢氏在史老太太跟前略尽孝道;倒叫这婆子唬了一跳。

    周婕嫁进来一年有余,早就对府里各项不合规矩之处见怪不怪;柳霞却是新媳妇,很是纳罕这婆子一个字儿没提就开始嚎丧;这般没规没距怎地却不见人出来管教一二。不过柳霞出嫁前也是受过生母柳大太太教导的;只看手帕交兼大嫂子周婕的行事,因此这会子也不多嘴,只管稳当坐着。

    两个孙子媳妇低眉顺眼、默不作声,邢氏这继室夫人连小姑贾敏的面儿都未见过;也是漠不关心,整个上房只有史老太太一人惊得魂飞魄散,捏着大丫头鸳鸯的手都有哆嗦;几次张口都没能发出音儿来。

    鸳鸯等有些个体面的丫头倒是有心替老太太喝问一番,奈何此事关系着姑奶奶贾敏,几人选进老太太院子里伺候前就晓得姑奶奶贾敏乃是老太太的心头肉,一丝儿差错都不能有的,一时之间难免瞻前顾后,深怕吃了挂落,竟都哑了。

    还是钱婆子自己嚎了几声及时住了口,抖着身子说清楚了事情原委。

    竟是贾敏前年千辛万苦生下的幼子高烧不退,贾敏自个儿衣不解带的照顾儿子,如今也病倒了,母子两个危在旦夕,江南一带的圣手请遍了也不见起色,姑老爷林海心急如焚,听人说有一姓张名友士的大夫学识渊博、医理极深,能断人生死,便要亲自求请,谁知这张大夫已经到了京城。

    林家在京中无人,张大夫也绝非下仆所能请动,林海只能寄希望于妻子母家荣国府中人代为出面。

    贾敏与林海成婚多年无所出,三十岁上才先后得了一女一子,因为幼子格外体弱多病,至今连个正经名字都不敢取,史老太太那般好面子爱听奉承的人都不许人随意提起贾敏的儿子,就是怕折了这个命根子的福寿。

    千般小心万般谨慎,还是躲不过这一遭。

    史老太太只觉五内俱焚,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才不曾晕倒,也不用旁人说话,直接一叠声就让人唤两位老爷过来,要他们拿着国公府的名帖速请了张大夫去扬州林家看诊。

    贾赦贾政要过来,周婕并柳霞自然是要回避的,连忙告退,原本有意留下做出副侍奉婆母模样的大太太邢氏也被心烦意乱的史老太太开口屏退了。

    贾赦贾政这会子倒都在府中并未外出,听说老太太有要事相商,一个离了丫头、一个别过清客,都急忙赶了过来。

    二人到时,史老太太已经把整桩事儿的前因后果又问了一遍,心中也拿定了主意,三言两语与贾赦、贾政分说明白,就命贾政去打听张大夫的居所。

    史老太太育有二子一女,除长子贾赦生下来就被抱到先老国公夫人身边以外,贾政、贾敏都是史老太太亲自教养的,兄妹之间情谊甚笃。

    听闻幺妹贾敏及年幼的外甥有难,贾政亦觉心酸,忙应了史老太太的吩咐,又自请另外再求访民间圣手,势要为妹妹外甥觅得名医。

    贾赦面儿上虽也是一副焦急忧虑的模样,却并未真正把此事放在心上,盖因他与贾敏之间感情淡薄,才貌双全的妹妹贾敏只敬重好学上进的贾政,却对他这个长兄颇为鄙夷之故。

    再者一母同胞的兄妹,史老太太那样偏疼次子幼女,每每被无视责骂的贾赦心底确实很难对受尽宠爱的弟妹有多少善意。

    贾敏母子眼瞅着福寿难继,贾赦也不过是听过即忘,依旧缩在花园子里鉴赏古玩、鉴赏丫头,消息传到史老太太耳中,母子之间难免又起风波。

    到了晚间贾瑚贾琏先后归家之时,便各自从妻子那里听说了此事。

    贾琏还好些,他记事时贾敏早已出嫁,对这个面儿都没见过的姑姑只有一声子息单薄、红颜薄命的叹息,贾瑚却是叫这则消息勾起了诸多回忆。

    前世里似是也有这么一回,老太太急的病了半个多月,可荣国府已然没落,那张友士百般推脱,只不肯南下看诊,仿佛是为了在哪个王府坐诊的缘故。林家那位表弟苦熬了四个月,一日夜里就那么没了,姑妈贾敏经受不住,不出半载也一道儿去了。

    再之后,就是老太太三封家书催林家表妹进京,苦心谋划贾林联姻,等到林家姑父亡故,又顺手谋划了林家财产,最后更舍了林家表妹,反为宝玉聘了薛家女。

    他自己,也趁着护送林家表妹返乡的契机攒了笔私房银子,实则亦是帮凶。

    回头想想,自己这个做侄儿、做表兄的,实是对林家不起。林家绝了户,贾家也是抄家流放收场,真真是报应不爽。

    往事纷杂,贾瑚一时唏嘘不已,因着有心弥补自己前生的过错,饭也顾不得吃就提笔修书一封,命人送到了周尚书府上。

    周大老爷周泽,日前已荣升正一品礼部尚书,真正位极人臣。

    虽然贾瑚不愿以势压人,可张友士其人医术虽佳、却无医德,向来只为达官显贵折腰,除了权势以外,任你如何诚心都是求不来这位张神医的。

    思及此处,贾瑚不由又想起了东边儿宁府那位即将过门的小蓉大奶奶秦氏。

    张友士那般势利的人,当日为秦氏看诊却是爽快的很,真真是召之即来。贾瑚是不信宁府那位珍大哥哥能有这份脸面的,只恨自己当年浑浑噩噩,这么大的不妥之处都视而不见。

    不提贾瑚这一夜如何慨叹,第二日一早,二老爷贾政就备着重礼寻到了张友士府上,讲明原委,求张友士南下一趟。

    在史老太太并贾政自己看来,这一趟是必成的,便是一次不成,两次、三次,定能请动,不防张友士面上虽然极和善,话儿却说的死,竟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年前离京的。

    贾政自觉大大丢了脸面,回府后也是灰心丧气的去给史老太太报信,史老太太一急,登时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惊得原本跪在地上的贾政也险些背过气去。

    若不是五日后张友士的小厮主动登门投了帖子,替他家老爷严明月中即可随林家下人启程,史老太太几乎要急的抹了脖子。

    贾瑚闻言不由一阵纳罕,大舅舅周泽明明已经回信说此事八/九不成,劝他们早些另请名医,这会子又是哪个如此有脸面,帮他们请了张友士过来?

    可等了好些日子,直等到张友士动身南下,贾琏也下了场参加秋闱,贾瑚也没等到携恩求报之人,只好暂时搁置一旁。

    结果真真是福无双至,荣国府三日之内一喜事一哀事接踵而至,府内主子们还好些,下人们一时喜气盈腮,一时又要哀痛不已,时笑时哭,还要担忧在该笑得地方哭了、该哭的时候笑了引来重罚,真真是苦不堪言,直觉得那一张面皮儿都不是自个儿的了。

    喜事是贾琏顺利得中,为第五十八名举子;哀事则是扬州传来讯息,姑太太贾敏到底没能熬住,去了。
=
    作者有话要说:唔,好吧,明天会有六千君来探望大家,所以今天表拍了嘛= =

    爱你们=3=

 61章

    这一回报丧;林家来的是正经的大管事林庆并管事娘子林庆家的,二人俱是老成持重之人;并未同上回来的钱婆子一样一惊一乍,而是红着眼圈儿面容端肃的回明了贾敏如何用药;又是何时身故等事;一应规制礼仪也说的齐全。

    只是史老太太虔心诚意抄经跪佛折腾了几个月,竟还是等来了爱女早逝的消息,便是下仆举止再规矩体面,也不能宽慰史老太太分毫。

    林庆家的话音刚落;史老太太就软软倒在了榻上,骇得左右服侍的鸳鸯、琥珀二人魂飞魄散,一齐抢过去扶;两排雁翅坐在下首的邢王二夫人及再矮一辈儿的奶奶姑娘们亦是纷纷起身探看。

    一时之间屋子里人声鼎沸,有吩咐人请太医的,有叫人去给老爷、爷们传话儿的,有连声唤老太太的,吵吵嚷嚷,倒是把林庆媳妇的啜泣声盖了个严严实实。

    许是史老太太心中实在挂念她那苦命的女儿外孙,不等贾赦贾政等人赶来,她就自己悠悠醒了过来。

    看也不看身边围着的一群捏着帕子抽抽搭搭的媳妇孙子媳妇,史老太太只颤颤巍巍盯着林庆家的,面上仿佛刹那间老了十岁,满是悲苦。

    “我那小外孙呢?可保住了?还有我那苦命的玉儿,可还好?”

    贾敏已去,便是大罗神仙也无能为力,留下的一双儿女再马虎不得,尤其他们年纪尚幼,更要一万分精心。

    只是提起黛玉,史老太太不禁想起收到女儿家书之时,苦熬多年才得一女的女儿如何为姑爷林海对长女的珍视欢喜,心中又添哀痛,眼中似要落下泪来。

    林庆家的虽然不晓得为何自家老爷已经提前送信给两位亲家老爷缓缓说明了太太去世一事,亲家老太太却还是一无所知的样子,但她做林家下人的,自然不会多嘴多舌议论贾家的事儿,只管答史老太太的话便是。

    “回老太太,大爷的身子已是大好了,奴婢走前张神医便说大爷无碍,小心温养即可,大姑娘虽然伤痛,也能撑着照顾大爷,知道奴婢要上京,还吩咐奴婢替姑娘大爷给老太太请安。”

    扬州城里都说是林太太贾敏拿自个儿的命换回了儿子的,这话儿林庆家的却没说,只怕勾起了史老太太的伤心。

    听闻到底是保住了一个,史老太太心里这才稍稍好过了一点儿,放声痛哭起来。史老太太一哭,一屋子女眷不论心中作何感想,面上也都是悲痛难抑的模样。

    哭了一阵子,便听着外面的小丫头子报说大老爷、二老爷并琏二爷到了,周婕忙领着两个弟媳妇避到了碧纱橱里,元春则领着迎春、探春留在了外间。

    家中爷们到了,史老太太也就收了泪,说起了贾敏的身后事。有道是人死如生,贾敏生为国公嫡女、三品大员元配,又育有一女一子,后事绝对不能简薄了,又有黛玉姐弟二人,此刻亦需舅家探望撑腰。

    史老太太的意思,家中定要派个男丁过去奔丧才好,但她此时却无法直接开这个口。

    贾赦有爵位在身,与贾敏之间又淡淡的,必定不肯去,贾政有官职离不开,贾瑚翰林院散馆在即,亦不能离京,剩下一个新近中举的贾琏,又要准备来年春闱。

    因此史老太太只拉着贾赦贾政的手,哀哀说着不能让贾敏身后凄凉,又连声吩咐丫头们去取她的私房送去给两个苦命的外孙,旁的只能盼着哪个孝顺的自个儿说了。

    贾琏倒是觉出老太太瞧他的眼神热切了不少,可他心里还惦记着春闱,与贾敏这个姑母更是连面儿都不曾见过,如何愿意大冬天的离京南下?更不用提家里还有情投意合的娇妻。

    见贾琏不应声,史老太太不禁念叨起了车轱辘话,还拉着贾元春说起了当年贾敏未嫁时对他们这些侄儿侄女的疼爱,反复说了一会儿,众人便都明白了史老太太的意思。

    贾政当然盼着贾琏走这一趟,可贾赦还在,断没有他一个叔父越俎代庖做侄儿的主的道理,贾赦则是根本不接这个茬儿。老太太要出钱、要给东西,他都没有二话,横竖东西留着也不给他们一房,但要他儿子给人跑腿儿,那却是没门儿。

    老二一家子看他的儿子出息眼馋,想让贾琏错过这科春闱,他偏就护着不让去,定要养出两个进士及第的好儿子,气死他们最好。

    老爷们不出声,余下女眷们没有说话的份儿,这事儿就僵住了。

    史老太太虽然心中大骂贾赦贾琏不孝,可当着林家下人的面儿也不好发作,只能拿帕子按着眼睛,吩咐二太太王氏好生安置了林庆两口子,又推说伤心,摆手让儿孙媳妇们都散了,自己回里屋躺着想办法。

    一大家子男一起、女一起各自退下,一路上不免又要生些口角,说些个阴阳怪气儿的话打机锋。

    男子这边还强些。贾政本就不是擅于言辞之人,兼之对着一个已经中了举人的侄儿也有些心虚气短,略提了一句被贾赦岔开去也就罢了,只是脸色不大好。

    若是换了贾宝玉,这会子怕是已经被贾政的黑脸吓得抖如筛糠,可贾赦贾琏父子哪里会顾忌贾政的脸色,只做没瞧见,怡然自得的说了会子闲话就回了各自院子。

    女眷这边就没有这么便宜了。

    方才史老太太一口气出了那么多私房,公中也不能没有表示,必须要出一份差不多的礼单才能撑住场面,二太太王氏执掌府中内务,这些东西自然也要她来准备。

    只要想起那流水一般送出去的珍宝,王氏心里就跟割肉似的疼,偏还不能表露出来,直憋得心头滴血。

    王氏就不明白了,老天怎能如此不公,从不让她真真正正欢喜一回。比如这一回,贾敏那个刻薄短命鬼一病去了本是大喜事,可转眼家里那个老不死的就要挖空了府里巴巴给人送东西,由不得人不生气。

    王氏攒了一肚子的火气出来,按次序还在走在邢氏那个上不得高台盘的小家子出身继室后头。再一瞧,邢氏身后跟着两个出身高门的儿媳妇,一个还是理国公府的嫡出大姑娘,自个儿身后呢,只有李氏一个穷官儿家出来的丧门星,真真是苍天无眼。

    面皮子紧了又紧,王氏慈爱的看了一眼与周婕并肩而立的柳霞,方与邢氏说话:“名利不过身外物,咱们这样的人家,礼义仁孝才是大事。孩子们年纪小,难免心急些,还是该劝着他们多顾天伦方是正理。”

    循循善诱,活脱脱就是那庙里的菩萨金身投了凡胎。

    邢氏再傻也知道王氏这是拐着弯儿骂贾琏不孝呢,为着功名不去给亲姑妈奔丧,偏偏王氏一席话又挑不出错儿,气的邢氏攥着帕子的手一再用力却又说不出什么,只得抿紧了唇不置可否。

    王氏正待得意,却忘了周婕柳霞这对妯娌可不似她们的继婆婆那般笨嘴拙腮,虽说未必称得上伶牙俐齿,踩王氏的痛脚却尽够了。

    “二太太教导的很是。我也常劝我们二爷,杏榜就在那儿挂着,咱们年纪小,今科不成就等三年,何苦为了读书熬坏了身子?身康体健的,在老爷太太面前多尽尽孝道,比什么都强些。一家子骨肉,谁还在意晚辈这点子虚名?”

    柳霞与贾琏成亲后可谓言和意顺,小日子蜜里调油,最听不惯旁人说贾琏的不是。况且贾琏十七岁中举,放在谁家都要赞一声少年俊彦,就这府里酸话怪话多。柳霞早就想为丈夫鸣不平,只苦于没个好时机,今儿个二太太自己撞上来,可别怪她不积口德。

    二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