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1066-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人:你过来!火腿和煎鸡蛋吃起来有鱼昧,这是怎么一回事?
  佣人:鸡也没有办法,主人,现在已没有真正吃的东西了,只有吃鱼了。
  主人:可是黄油也是这个昧道,难道你认为奶牛也只有吃鱼吗?
  佣人: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主人,我要去问问它。
  现在我真的想知道,奶牛将会回答什么!如果他把煎锅清洗一次,也许就会把 鲸油的味道洗去。我将对此提出建议,因为很有可能我的那些防空洞的客人都是用 的这只煎锅——就是说,我的煎锅!
  除此以外没有什么新闻!
  11月8日
  今天是一段时间雨天后的第一个晴天,天空一碧如洗,而且没有轰炸!值得尊 敬的日本老爷们不是忘记了我们,就是在上海忙得不可开交。下面防空洞那里看上 去漆黑一团!
  今天我们在这里搞“大扫除”。城里到处都在排干防空洞的积水,一些地方有 军人和消防人员在帮忙。我这里不需要帮助。我们的“英雄地下室”里虽然已有2英 尺深的地下水,可是我们自己把它抽干了,就是说,用的是水桶和食品罐。
  我外出作例行的商务访问时,听到了相当多的坏消息。看来在中国人中间正在 逐渐蔓延一种“准赤化情绪”。里贝先生不久前已经告诉过我,电厂的工人们在一 定程度上都染上了“红色”。有人直接问过他,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是不是更好些? 俄国人似乎在这里暗暗地作了大力宣传。今天有个商务方面的朋友(一个在美国上过 大学的人,我不想说出他的姓名)私下里对我说,全体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认为,如果 美国人和欧洲人在布鲁塞尔的九国会议上抛弃了中国,他们都会投向布尔什维克主 义。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憎恨如此强烈,以致他们宁愿受俄国的控制而不是日本。多 么周到的考虑!!谢谢!!究竟还会把中国引到哪里去呢?据说与上海的公路联系 从昨天起就中断了。第一次没有收到上海的英文报纸(即11月7日的报纸)。
  11月9日
  美丽的航空天候,但没有空袭。
  这很可能与上海的战事有关系。上海的报纸今天也没有到。上海的电台广播说, 上海陷落了,就是说,上海地区内不再有一个中国士兵了。这样,南京和上海的联 系完全被切断了,只要陆路不通,就不能恢复联系,至少暂时是如此。至于水路能 否通行,需要过几天再看。类似情况在1932年初这里已经发生过一次。如果除了上 海邮件一时到不了,再没有其他什么问题的话,我也就算了。但是,很有可能会随 之产生与此相关的这个或那个问题,例如缺乏食品等。那时会变得怎样,暂时谁都 不知道,我更是一点不知道。
  韩(湘琳)先生说,中国人即使必须退到西藏,也不会讲和。但韩(湘琳)先生一 个人的话是算不了数的。在上海的日本将军松井10天前曾预言在11月9日将中国军队 赶出上海。他言中了。他同时还声称,随着上海的陷落,战事也就告结束。如果他 在这件事上也言中的话,我不会反对。中国人确确实实英勇地进行了保卫!连日本 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中国人之所以不能赢得战争,是因为他们缺少日本人的现 代化技术装备。我们从收音机里听到,太原今天也陷落了。这样,就如同我们说过 的,我们在这里暂时就无计可施了。假如说布鲁塞尔九国会议真的没有作出中国同 意的而又不丢面子的决议(目前看上去很有可能),我认为,日本人将会采取的下一 个步骤是,全力把中国政府即蒋介石统帅赶出南京。我可以设想这事也不会太难。 据我的判断,日本军队要从陆路上推进无疑是不容易的,需要突破类似“兴登堡防 线”的战线,会有重大的人员伤亡。要征服水路也不是那么容易,至少得清除扬子 江上的水雷封锁,要摧毁江阴附近的要塞。就我听说的,日本军队只有用大规模的 毒气进攻才能实现,我相信日本人实际上也会这样做的。
  不过还有一个另外的途径,也即以前已经宣布过的,加强对南京的空袭。据别 人告诉我,日本人目前在上海拥有将近600架飞机。据说前几次大规模战斗时,在大 批歼击机和护航机的掩护下,有60架~100架轰炸机同时投掷了炸弹。如果这样的一 支空军部队进攻南京,毫无疑问,他们定会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希望(上帝保佑)不 会到这一步。万一真的到了这一步,到那个时候我宁愿待在“库特沃”号轮船上。 不过,别说不吉利的话了!你这个呆瓜!上帝保佑!上帝保佑!上帝保佑!我们还 是别去管那种预言了。冥思苦想得越多,一个人的情绪就越糟。一场现代化战争就 是地球上的一座阎王殿,我们在中国正经历着这场灾难,若与欧洲一场新的‘世界 大战相比,也许它意味着只是一场儿戏。但愿善良的命运保佑我们免受此难!!
  多么有趣,刚才收到了北方来的邮件:妻子10月31日从北平来的信,奥托10月6 日从萨勒姆来的信,格蕾特尔10月9日从哈尔特恩来的信,并附有维利10月8日从柏 林给她的信,连乌尔西(译注:拉贝对其外孙女乌尔苏拉的呢称。1996年12月,乌尔 苏拉·赖因哈特夫人在纽约将《拉贝日记》公之于世。)也附了一张自己画的画。这 是我在一天内收到的全家的好消息。奥托告诉我,他在去慕尼黑入伍之前,想于10 月25日去探望格蕾特尔四五天。格蕾特尔得到柏林来的消息说,维利又要到中国来 了(但愿这是真的!)。其实维利是孤身一人住在柏林。
  11月10日
  阴天,云层很低。尽管如此,13时15分响起了警报。约有9架飞机在城市上空交 叉飞行,高射炮对它们进行了猛烈的射击但毫无成效。前前后后一片爆炸声。当高 射炮弹的碎片开始在周围屋顶上劈里啪啦作响时,我立即命令大家躲进防空洞。只 有里贝除外,他正站在学校走廊里用我18倍的蔡司望远镜观察天空。每次,当我们 躲过了这样的“暴雨”安然无差地走出来时,我总是很高兴。可是,现在督促人们 及时躲进防空洞却越来越难了。因为老天保佑,至今还没有出过事,他们也就变得 麻痹大意起来。要是我在当时不偶尔狠狠地发一通火,他们就不肯相信会有危险。 我们的防空洞被水泡得很软,我们辛辛苦苦地把地下水弄出去。我们不得不连续几 个小时地排水。什么都又湿又滑,今天我就从台阶上笔直地滑了下来,把我的裤子 搞得很脏,还丢了脸。为了不再发生这种事,现在一定要砌一个砖石台阶。14时45 分,危险过去了。我注意到没有中国的防空飞机升空。难道已经没有防空飞机了? 也许这不足为奇!
  今天,我们的办公室勤杂工和佣人被征召去当兵了。他俩约为30岁出头至35岁 左右,他们可能只是早上受训几个小时,因而白天的其余时间是有空的。
  现在我们这里只有《远洋电讯服务》的消息来源了,它是《大陆报》(南京版) 的一张对开四版的小报,通常只是“远洋电讯”的翻版,它试图以令人感动的方式 在简短的“编者说明”中掩饰中国人遭受的巨大损失。只要我们能听到上海电台, 我们当然就会知道发生的事情及其严重性。我们已不抱太大的希望,目前的形势 “很难说”。对此我们也不得不听天由命!从上海前线回来的军事顾问们报告说, 前线的后方有一批轻伤士兵在四处流浪,不守纪律。人们在夜间只有手里拿着毛瑟 手枪才能出门!
  11月8日一篇发自东京的“远洋电讯”很有意思,它报道如下:
  六国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他们不能指责日本人违反了“华盛顿协定”。因为这 样日本就更有理由可以向英国和美国提出这样的指责。例如1923年3月23日,美国和 英国炮舰轰击了南京,而且这种行为当时是得到美国同意的。他们似乎要我们日本 人相信,1927年英国炮舰和1930年美国炮舰对中国敌意的进攻也只是自卫措施。这 样,理所当然地他们也必须同意日本拥有同样的权利!
  一着高明的外交妙棋!那时,其他国家都在反对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或者 说他们是在保护自己不受布尔什维克的侵犯。今天,日本这样做,大家却叫嚷起来! 如果戴上一副日本眼镜(欧洲就有一批人戴着这样的眼镜到处游说),世界看上去就 是另一个样子!
  11月11日
  哈哈,云层密布,而且是厚厚的云层。我的防空洞里的水“几乎”已经排干了, 砌了好几级挺漂亮的砖石台阶。我们已准备就绪!上午的情况还好,一切都很平静。 可是到了下午1时15分,里贝和我坐在那里用午餐。佣人说,警报响过了,我们应该 稍微吃快一点。我们没有听到第一次警报信号,因为上海电台的音乐太动听了。尽 管在打仗,那里可还在庆祝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我们刚刚咽下最后一口食物,就 响起了爆炸声。我们数了一下,有9架飞机,其中的重型轰炸机正慢地朝我们的房 子飞来。后来有一架向下低飞时,我已进人防空洞,我的中国客人们都一个不缺地 躲在里面。只有里贝还在外面,他认为有以前学校校舍大门作掩护就够了。在北面 和南面,炸弹雨点般地落下来,各个角落伴有熟悉的高炮和机枪的“音乐”。外面 突然响起欢呼声:高炮击中了一架轰炸机。转眼间防空洞里的人都跑光了,大家都 想去看看。飞机断裂成两半,冒着大火和浓烟栽到地上。我们看见约5名一7名机组 人员中有两人在大火和浓烟中跳了下来(没有降落伞)。傲的轰炸机在20秒钟后除 了留下一些碎片和尸体外,什么也没有了。14时15分,一切危险都过去了。
  城内又一次传开了最惊人的谣言。据说某个政府机构发出了警告,大家必须预 先烧好3天的饭菜,因为将有一次大轰炸,这样就不会有时间烧饭了。这就是说,要 在下过8天雨后到处还在滴水的防空洞里蹲上3天。多么“美好”的前景!但愿不要 像预言的那样严重。另一些谣言说已在暗地里开始和平谈判。对别人讲给我听的事 我都点点头,表示我知道了,当然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听说的并不比他们知道的多。 不过,我是一只聪明的“老鸹”,为我的声誉必须这么做!
  今天又收到奥托10月11日从萨勒姆寄来的一封信。他还是在摘苹果,但不会太 久了,只有12天了。
  妻子今天收到了我的一份例行电报:“7时,一切都好。Hguk,约翰尼”“Hguk” 的意思是“衷心地问候你,吻你”。打电报我也得节约呀!
  11月12日
  雨大滴大滴地落下来,真是幸运。否则,也许有日本人来访。在证实了昨天这 里不是击落一架,而是两架轰炸机以后(对敌人来说,不仅意味着人员伤亡,而且同 时还损失了大约50万元),日本人肯定会很快派他们的飞机前来报复。
  今天一开始就很反常。办公室杂工蔡(子良)来报告说:“警方要您升中国国旗。” 我当然断然拒绝。身为德国人,我不会升起另一面旗帜来取代卐字旗。杂工蔡(子良) 走了,却把佣人张(国珍)打发来了。他说:“蔡(子良)弄错了,是请您下半旗(我这 里日夜飘扬着两面德国国旗)。今天是官方哀悼日。”那就下半旗吧!刚刚下了半旗, 我一眼瞥见了日历,发现今天是已故孙中山博士的诞辰纪念日。这时,我忍耐不住 了,把蔡(子良)和张(国珍)责备了一通。两面国旗再一次升起。原来,警方只不过 是提出请求:今天是纪念日,请大家无论如何要升旗。那个退了位的萨克森国王怎 么说的?“我看你们都是心怀嫉妒的共和党人!”这话我也说给我的下属们听了, 但是用的是汉语,并加重了语气!为了和我言归于好,在购买用来遮盖防空洞的29 张草席时,他们只花了5元钱,这是因为他们主动放弃了扣头,否则要花14元。如果 防空洞不用草席遮盖,那么下起雨来就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类似钟乳石洞的洞穴。 如果一天的开头是这样,那么通常会发生一连串这种事情。
  刚才有一位我连她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德国妇女打电话给我:“啊呀,请您马上 派您的工程师来,我的缝纫机坏了!”“太太,”我答道,“我们是‘西门子’, 不是‘辛格’!”‘我知道,##她说,“辛格’那儿我已经去过了,那人太蠢。 我现在到您这儿试一试,因为是一台电动缝纫机!”“我该怎么办呢?我明天就让 我们的电话安装工宋先生去一趟,今天他抽不出身,他在修理黑姆佩尔饭店的电冰 柜。”看来生意又要兴隆啦!
  我们收到了一份从香港来的电报,简略得太过分。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弄清楚, 是叫我们去拜见某某长官(某省的司令)。此人据说是西门子洋行的挚友。考虑到今 后的生意,我们必须与他保持最友好的关系。香港方面主动提出支付我们接待这位 途经此地的长官所需的全部费用。于是,我们查遍所有的旅馆,找到了他的落脚点。 即刻前往,恭敬地寒喧一罚#说了半个小时的甜言蜜语(当然是生意方面的)之后, 我们才发觉这位“司令”根本不是我们要我的那位,而是他的什么第一侍从或诸如 此类的人。于是,我板起了面孔,结果那位真正的司令这才露面。事情这样才算是 对了头。唉——,如此等等,今天就写到这里。这类叫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已经够多 的了。我现在和里贝一起去黑姆佩尔那儿喝上一杯!
  要修缝纫机的那位太大又打来一次电话:“我想要工程师先生下午就来。” “非常乐意,夫人。”(你可以在月光下见到我!)
  11月13日
  我们又一次错误地估计了日本人!虽然是很好的航空天候,但是到现在为止, 意料中的报复性空袭并没有发生。我们当然不是为此而夸奖我们的敌人,尤其是刚 才从一个上海运输公司驻本地代表那儿传来消息说,里贝先生的皮箱和一个木箱全 被炸毁了。皮箱里装着他和他同事埃默尔的冬季用品,木箱里装着安装涡轮机的专 用工具。这些箱子装在一辆卡车上,于11月3日驶离上海。箱子在上海到这里的途中, 停在松江时遭到轰炸,给我的一箱食品很可能当时也被炸毁了。从这里派出去接应 卡车的小汽车空车返回,全部货物丧失殆尽。
  中国邮局毫不屈服!11月5日的信件和 l1月6日~8日的报纸刚刚从上海运到这 里。和往常一样,上面又刊登着宣传与苏维埃俄国友谊的新闻报道。为了庆祝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20周年,11月7日的《大陆报》(南京版)出了一份特刊, 上面登有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和文章,自然是大力颂扬苏维埃的。人们可能以为, 苏俄是人间天堂,斯大林是和平天使。可怜的中国——它受骗了!
  11月14日
  星期天,天气晴朗,也没有轰炸。韩先生说:“日本人不喜欢星期天来。”原 因何在,他也不知道。“也许他们要休息吧。”这使我想起了我们以前在天津的买 办雍先生。这个人懒得很,只在写每天的日记时,写上他拜访了哪些客户,参与了 哪些买卖。每个星期天,他都以一贯的尖刻写道:“今天是星期天,休假。整整一 天无生意可做!”
  中国人目前都很悲观,人人都撇着嘴,踱来踱去。这当然可以理解。形势简直 糟糕透了。上海的电台报道说,日本人清除了南市附近的水栅(即江上用来阻止船只 通行的障碍物),正开着战舰逆流而上。他们对付了第一个水栅,可能也会用同样的 办法对付第二个、第三个水栅。我心里早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妻子把这称作下意识) :日本人有一天会开着他们的战舰出现在下关的。对于舰上的大炮,我这个汉堡人 心里充满了敬畏。
  里贝本来想今天早上去汉口,却没有走成。除了怡和洋行船上的“甲板间”以 外,再没有其他位子了。本来也想买船票的哈普罗公司是这么说的。一位哈普罗公 司的人打算同日搭乘这艘船,而他认为“甲板间”不够体面。我要是他,就接受 “甲板间”,然后坐进一等舱,等着船长或大副来妥善安排我。英国人对待欧洲人 总是彬彬有礼的。
  11月15日
  秋天的天气,晴朗宜人,仿佛天空里在酝酿着什么,今天我们一定有客来访。 中午时分,天空布满薄云,是理想的航空天候。然而一切仍旧静悄悄的,直到下午2 时警报响起。10分钟以后,发出第二次警报。2时30分,出现了6架日本飞机。它们 遭到了高射炮的猛烈轰击,但是没有被击中。城南肯定还有其他的轰炸机在轰炸, 因为听见那边传来机关枪开火的声音,以及大约15枚炸弹落地的声音。3时15分,警 报解除了。大使馆参赞菲舍尔来访。他想买一部“库特沃”号船上用的无线短波电 台,却买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