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漂到岸边,并且看起来好像这个人是空难落海的牺牲者。”
  “我看我们可以先这样干起来,”乔芒德莱精明地预见说;“因为即使采取实际行动的一切准备都就绪了,也很难说服参谋长们相信这值得一试。如果我们事先请求批准,他们会举出上千条理由,说明为什么不可能炮制一封信并且搞到一具尸体,唯一有希望的是把既成事实摆在他们面前。”
  蒙塔古高兴极了,和乔芒德莱共事的时间虽不长,但相处愉快,思路一致,不同意见很容易得到解决。两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完成工作。
  蒙塔古给他的计划起名为“肉馅”行动,他立即开始做第一件事:寻找一具合适的尸体。战争时期,伦敦等地不乏尸体,可是大多数的死因与因飞机海上失事而死亡的情况不相符合。更为困难的是,出于安全起见,蒙塔古不能对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的家人讲述他的真正目的,不管他怎样含糊其辞他说明这事对国家有多么重要,家人们也不愿意亲人的尸体用于什么秘密目的。好几天一无所获,蒙塔古简直懊丧地要放弃计划了。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最后他们从一名伦敦验尸官那里得到一具合适的男尸:30 岁出头,死于肺病,他的肺叶里充满一种液体,能使人误认为是海水。德国人会发现他在落水前就死了吗?为此,蒙塔古专门请教了著名的病理学家。
  “漂到哪个国家去?”专家简洁地问了一句。
  “西班牙。”
  “唔,那行啊。虽然这个人不是溺死的,但他肯定会灌进大量的水。人体肺部总有胸膜积液,而要辨别出它不是海水,就需有像我一样优秀而仔细的病理学家——西班牙一个也找不出来。”专家很自信,蒙塔古大受鼓舞。
  下一步该伪造信件了。蒙塔古将要点告诉帝国副总参谋长阿奇博尔德·奈上将,由他拟写了一封给亚历山大将军的信。他以漫不经心的方式,在信中某个段落里“不小心”泄露出盟军的计划,表明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希腊是进攻的目标,并打算利用西西里岛来掩护对上述岛屿及希腊的登陆作战。
  蒙塔古还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给这具尸体起个名字和授个军衔以及赋予一项使命。他决定用皇家海军陆战队威廉·马丁少校这样一个极为平常的名字和中级军衔,使之不致于引起过分的注意。他把这个少校任命到联合作战参谋部工作,这样,他可以作为一名登陆艇专家前往北非加入地中海舰队总司令坎宁安的参谋部。
  “马丁少校”随身携带了联合作战总部指挥官蒙巴顿将军写的两封信。一封是给坎宁安的,信中提到这名少校带有奈将军写给亚历山大将军的一封“非常紧急”的信,这封信“太重要了,不能用电讯发出”。蒙巴顿强调说,他将乐于“在这次进攻结束后”静候马丁的返回,又补充说“他也许会带一些沙丁鱼回来”。蒙塔古对最后一句话格外得意,因为按正常推测,德国人会把沙丁鱼认为是对撒丁岛的一种暗喻。另一封信是写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中提到蒙巴顿写了一本关于联合作战的书,想请他为该书写个序言。蒙塔古相信,这三封重要人物的信件肯定会引起德国人的极大兴趣。
  下面就该把马丁少校装扮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这比光是一个军官的尸体更令人可信。这也只能由他携带的物品和文件来完成。他们把他装扮成订了婚的样子:他随身带有一张从珠宝店购买钻石戒指的帐单,两封姑娘的情书和一张姑娘的玉照。这个少校显然爱好娱乐逍遥(证据是伦敦一家电影院的两张电影票和一张参加卡巴苹歌舞酒吧俱乐部的请柬),并且花钱有些大手大脚(埃劳德银行来函通知他,他已透支79 镑19 先令零2 便士)。少校的父亲和家庭律师来信确认了少校的婚约并商讨了立遗嘱的可取建议。
  比较困难的是给少校弄一张身份证上的照片。有人提出从死者身上拍一张照片并且使它看上去就像活的一样,蒙塔古认为不可取。后来,他碰巧在一次会上发现一个“也许是这具死尸的孪生兄弟的人”,并且劝说这个酷似少校的人坐下来拍了照。。
  “肉馅”行动准备就绪并得到丘吉尔的最后批准。1943 年4 月18 日,蒙塔古小组从停尸室的冷藏器里取出冰冻的尸体,放在特制消毒罐内,运到苏格兰格里诺克以北,装上“六翼天使”号潜艇。潜艇随即驶向西班牙西南部的韦尔瓦。4 月30 日清晨4 点半钟,潜艇在韦尔瓦河口外1 英里处浮出水面。少校从罐子里被抬了出来,给他穿上飞行员救生衣,看上去好像这个人落水时还在渴望被救上来,然后把那些重要文件装在一个结实的带锁的公文箱内,并按照银行传送员的方式用链子拴在军服上衣的腰带上。牧师进行了简短的祈祷之后,马丁少校被抛入海中。
  当天晚上,英国驻马德里海军武官便电告英国情报机构:一名英国军官的尸体被西班牙一位渔民发现。不过,这个武官对事情内幕一无所知。在伦敦方面的敦促下,海军武官赶紧向西班牙人说明,这个少校带有一只黑色公文箱,必须迅速而完整无损地归还。西班牙当局以办理手续方面存在官僚主义作风为借口,拖了两个星期。当它最后被交还伦敦时,英国情报官员满意地发现,箱子里的东西已被翻过。尽管装有重要信件的信封是密封的,但显微镜检查表明,信的皱痕与原来的折痕不相称。英国人肯定,这些信已被当地德国特务拍照并将复制品送到了柏林。
  “下面我们就等着从德军的调防行动中来判断我们的骗局是否有效吧。”蒙塔古胸有成竹地说道。
  第四章急备战秣马厉兵
  5 月的柏林,天空像湛蓝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刚刚下过一场春雨,呼吸起来令人感到格外清新爽快。一个身材结实灵活的中年人穿着一件轻便大衣,把灰色礼帽拉得几乎贴近眼睛,漫步走进柏林著名的提尔卡顿公园。
  “那不是隆美尔吗?”有几个行人看到了他,收住脚步转过头来说。
  “不可能是他,据报上的消息说,隆美尔还在突尼斯指挥作战呢。”
  隆美尔嘴角掠过一丝苦笑,快步走了过去。他们一定相信了报纸上的话,希特勒下令必须千方百计使敌人相信隆美尔还在突尼斯。
  但是,突尼斯的局势已经不可收拾了。就在昨天,轴心国的抵抗崩溃了,德、意军接连举手投降。轴心国在非洲的冒险行动转眼间便全部化为乌有。
  从3 月被解职以来,隆美尔仍惦记着非洲——这块他为之浴血奋战、耗尽心血的土地。他一直和他的副手阿尼姆保持着联系。阿尼姆向他汇报每日的形势,可是后来他歉意地写道,陆军元帅凯塞林禁止他再给隆美尔汇报情况,隆美尔对此极为苦恼,他知道,凯塞林曾公开对他的离职嗤之以鼻。自己日前即便还不致于声名狼藉,但确是一名已被人遗忘的陆军元帅。现在,他这面大旗只能当虎皮吓唬敌人了。
  然而,更让他苦恼的是,在非洲明明已是心败无疑,元首仍然固执己见、为了他那点可怜的政治面子,白白牺牲了15 万德国精兵强将。这些部队如果及早撤出来用于东线战场或意大利,效果肯定好得多。可是,元首偏听了凯塞林的话,命令“必须千方百计守住突尼斯”,部队必须战斗到最后一枪一弹。
  隆美尔不知道的是,早在阿拉曼战役结束后,希特勒便镇静自若地断言非洲注定要丢失了。他把这番话告诉了德军统帅部作战军官瓦尔利蒙将军。他接着又说,在非洲继续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取时间,尽可能不让盟军入侵西西里海峡。只要能迫使英国人和美国人绕道好望角,从漫长的海路而不是从地中海到达非洲,就可以拖住他们100 万吨的船舶,这样就能防止盟军从海上过早地入侵北欧。
  在希特勒看来,只要在突尼斯做出的牺牲能推迟对西西里的入侵,那就是值得的,“拖住突尼斯,我们就能使他们对南欧的入侵推迟半年,而且能将意大利留在轴心国里。如果我们不坚守突尼斯,敌人就会不费吹灰之力在意大利登陆,由于俄国人突破了斯大林格勒,我们抽不出一兵一卒,在此种情况下,他们将越过勃伦纳打进帝国”。
  突尼斯战役失败了,德军所有的作战会议都集中在这样一个令人忧虑的主题上:意大利遭到入侵时德国将采取什么步骤?
  希待勒在5 月15 日的作战会议上发表了两小时的秘密讲话,分析了盟军可能采取的行动。希特勒警告说:“在意大利,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领袖本人。越来越令人担心的是他可能被赶下台,或者被迫采取中立态度。皇室和军官团所有的领导成员,教士、犹太人以及广大的市民阶层不是对我们怀有敌意,就是和我们背道而驰。。墨索里尼正在他周围安置法西斯卫队,然而真正的权力却掌握在其他人手里。”他继续说,如果盟军一旦开始入侵,他就把东线的8 个装甲师和4 个步兵师迅速调往意大利;不管意大利政府高兴与否,他一定要把这些部队开进意大利本土。由隆美尔担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今后的一两个星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希特勒宣称。
  隆美尔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项任务,这就等于准备武装入侵意大利。终于到了同意大利人算总帐的时候了。通过3 年的非洲作战,隆美尔自认为将意大利人卑鄙懦弱的本性看得一清二楚。在他看来意大利人分文不值,一旦英、美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大利人将不会作任何抵抗。那个墨索里尼已是风烛残年,精力不济,自身难保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隆美尔起草了4 个师秘密渗入意大利北部的计划和时间表,只等接到希特勒的命令,他就亲自指挥至少16 个师以上的兵力打进去。而目前他的任务是坚守意大利和德国之间的山口。尽管墨索里尼控制着意大利,但是意大利人却一直不断地在构筑防御德国的边境工事。隆美尔每次乘火车径由勃伦纳山口时都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构筑了地堡,在铁路关卡和公路桥梁上安装了爆破设施。要是意大利人或别的什么人把守这些山口的话,那就决定了在意大利土地上的德国士兵必遭厄运。为此,希特勒命令调遣德国防空高炮部队去保卫这些山口。如果意大利人拒绝,就佯装“英军空袭”,使用缴获的英军炸弹进行轰炸。
  可以说,为防范意大利投降,希特勒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但是隆美尔总觉得在1943 年德国地中海战略方面,元首的决策未必高明。
  隆美尔一直认为,意大利人毫无价值,盟国一旦从非洲采取进一步行动,德军应该放弃撒丁岛、西西里岛、希腊大部以及比萨一里米尼一线以南的所有意大利领土,将节省下来的兵力投入到苏联战场,那里才是德国的战略重点。
  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则持反对意见。他不愿意将这一带的空军基地拱手让与盟军,因为这样一来,德国的工业区和罗马尼亚油田都将暴露于盟军空军的打击之下。他相信,防守意大利不费什么事,意大利人将会为保卫祖国而战,只需少量的德国部队及装备,意大利人就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凯塞林头脑里经常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怪念头,对此隆美尔一点儿也不觉奇怪。可是,希特勒偏偏赞同他的意见,决心不放弃巴尔干领土。他下令向巴尔干再派驻6 个师,从而使那里的驻军总数达到13 个师,他在撒丁岛重新组建了第90 师,在西西里重组了第15 装甲师(这两个师均在突尼斯彼摧毁),并向意大利南部派遣了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和第16 装甲师。
  隆美尔大惑不解的是,元首并非不了解凯塞林的为人,他曾亲口说过,“凯塞林是一个极端乐观主义者,必须谨慎,别让他的乐观主义迷住他的眼睛,看不到那冷酷的时刻”,可是,为什么还要照他的意见办?难道突尼斯战役的悲剧又要重演吗?照此下去,德国还能坚持多久呢?
  隆美尔曾直言不讳地向希特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列举了一些可怕的数字和迹象来说明这一问题:“意大利的崩溃看来已经不可避免,东线的局势也不容乐观。据邓尼茨海军上将说,我们每个月都要损失30 多艘潜艇,这样长此以往是不行的。当然,德国从1943 年起对劳动力实行了总动员,兵器和弹药生产数量有所增长。即便如此,我们能够赶得上全世界的产量吗?特别是英、美的物质力量已经联合起来了!”
  希特勒目光呆滞地听着,突然间他扬起头来说:“我也意识到赢得战争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我的元帅。不过西方国家决不会同我媾和的——至少现在当政的那些政治家不会。我从来就不想和西方打仗,既然西方国家硬要挑起这个战争来,那么就让他们打到底好了。”
  说到最后,希特勒好像又充满了自信。看着隆美尔不解的神情,希特勒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得意洋洋地说:“我现在掌握有同盟国极端重要的情报,以后暂且不说,但巴尔干、意大利这一仗我是赢定了。”
  前两天,希特勒收到了最高统帅部转来的参谋部情报局的一份报告,称西班牙当局发现了一具英军信使官的尸体,估计是飞机失事遇难。他们巧妙地取出了信使携带的文件进行拍照,将它们送交德国情报机构。经过仔细研究这些文件和这个马丁少校的身份(连他身上的戏票存根都仔细研究过),他们确认这些文件是绝对真实的,里面的情报具有巨大价值和高度的准确性。希特勒对这些情报的准确性当然也深信不疑,甚至由于它们成为他对敌情判断的佐证而洋洋自得起来。
  突尼斯失守后,在希特勒的指令下,德军参谋部提交了一份名为《意大利退出战争后的形势概貌》的文件。该文件以德军大本营中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为依据:巴尔干地区及其防御薄弱的海岸线、正在闹事的人民、丰富的地下宝藏以及由东南方对“欧洲要塞”实施突破的战略和政治企图,都是盟军将在地中海地区作战的理由。文件指出,意大利的各大岛屿很可能是盟军首批登陆目标,盟军将这些岛屿,以及意大利的南部甚至中部,作为越过亚得里亚海向北推进的跳板和桥梁。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必须加强本国西部地区陆海空三军的防御力量,并希望战争尽可能在远离欧洲中心,即远离德国边境的地方进行,至少要加强亚平宁和巴尔干半岛的防御。作为紧急措施,必须充分利用西线的兵源,补充利用来自“突尼斯桥头堡”的兵力而组建的突击集群,因为盟军主力将由西线和地中海地区转移。
  希特勒赞同这种判断,并基本同意其中提出的建议,但是有一点他与其参谋部和墨索里尼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盟军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西西里岛,而希特勒则认为是撒丁岛,并且除了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也是盟军在巴尔干半岛上最有可能的攻击目标。
  在5 月7 日的作战会议上,一名副官宣布了令人吃惊的”马丁少校”事件,并指出英国人的文件暴露了他们在占领突尼斯以后最秘密的计划:要发动两个入侵行动,一个在地中海西部,一个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将分别对西西里和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发动佯攻以作烟幕。这个情报同希特勒的判断简直毫无二致,惊喜之余他不免有些心存疑虑。会议结束时,他突然转过身来,对约德尔的参谋官说道:”克里斯蒂安,这会不会是他们故意送到我们手里的尸体?”
  话虽这么说,几天后,当邓尼茨说意大利预料英国下一步入侵西西里时,希特勒显然忘记了他先前的怀疑。
  “英国人尸体上的信件表明目标将是撒丁岛,”希特勒傲慢地回答,“西西里防守极为严密,光扫除我们在直布罗陀海域布下的水雷,就得花4 周时间。而且,有一点已成为事实——敌人已经开始大规模轰炸撒丁岛、西西里和科西嘉的海港与铁路网。所以,我命令增援部队,包括从西西里岛抽调的部分部队,火速调往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希腊。德国第1 装甲师急速穿越欧洲从法国开赴希腊特里波利斯城驻守,准备从那里阻挡对希腊半岛的登陆进攻。”希特勒显出果敢的神色。
  然而在罗马,无论是凯塞林还是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谁也没有上盟军的当。为防止盟军把西西里岛作为真正攻击目标,凯塞林在6 月按原计划把2个德军装甲师派往西西里岛。这两个师是赫尔曼·戈林师和第15 装甲师,它们虽然只有120 辆坦克,但训练有素,并带有足够20 天之用的战斗给养。
  守卫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第6 集团军司令古佐尼将军对盟军登陆地点的估计准确得丝毫不差,他主张把这两个装甲师部配置在该岛的东南部。但凯塞林认为西西里岛西部是薄弱环节,坚持把第15 装甲师大部分部署在西部,把赫尔曼·戈林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