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智慧-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用再保险集团主要是通过通用斯塔尔管理公司从事各种保险业务,公司还通过综合险为各种公开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个人保险。此外,他们还通过创世纪保险管理公司,为顾客提供各种索赔业务咨询和有价证券诉讼损失赔偿服务。通用再保险集团旗下的赫尔伯特·克劳公司专门提供再保险的经纪服务,美国航空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对各种航空保险业务进行风险管理,而阿尔丹特风险服务公司则是一个从事商业开发顾问工作和再保险中间业务的机构。通用再保险集团还通过下属的通用再保险金融产品公司,从事利率互换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为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公司提供各种规避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除此以外,他们还为保险行业提供投资服务。
    在美国境内,通用再保险集团是标准普尔公司认定拥有3A偿债能力信用级别的5家非政府金融机构之一。公司70%的股东属于机构投资者,包括共同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同时它还控制着德国科隆的科隆再保险公司88%的股额,科隆再保险公司是一家大型的国际再保险商。
    成立于1846年的科隆再保险公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再保险公司,公司的业务领域涉及全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这家公司被通用再保险集团收购。作为回报,这次收购使科隆再保险公司获得了德国哥特再保险公司(一家小型的德国再保险公司)27%的股份。





    正文 7。集中收购,买进整个企业(3)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28 本章字数:560


    由于通用再保险集团拥有大量的固定收入有价证券组合,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市政债券。因此,伯克希尔公司通过收购通用再保险集团,有效地降低了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市场价格浮动的风险。通过这次收购,伯克希尔公司大幅度改善了自己的流动性,而通用再保险集团则扩大了自己承担保单的能力。例如,在1997年,通用再保险集团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曾经把一项10亿美元的交易划拨给其他公司,其中也包括伯克希尔公司。“这次收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使通用再保险集团可以最大程度地创造投资组合。”巴菲特说,随着这项收购业务在1998年年底的成交,伯克希尔公司成为美国所有保险公司中最大的股东,同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荷兰皇家银行的第二大股东。不过,随后发生的艾克森公司与美孚公司的合并则创造了世界上拥有净资产数额最大的公司。
    从早期一家举步维艰的纺织厂至今,在漫长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伯克希尔公司发展历史中,这次收购毫无疑问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性质的事件。1998年9月18日,在通用再保险集团为合并事宜进行表决的董事会上,佛格森说,通用再保险集团曾经首先向伯克希尔公司提出由双方创办合资企业的建议,但是,后来巴菲特却提出了双方实行完全合并的想法。佛格森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再保险承保商以及最出色的投资者之间的合并。”





    正文 1。长期持有的投资思维(1)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29 本章字数:1271


    巴菲特认为:婚姻幸福的秘诀是,与真正值得爱的人一生相守,到死都还爱;投资成功的秘诀是,与真正值得持有的优秀公司股票一生相守,死了都不卖。巴菲特坚决反对做短线,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这只股票10分钟。巴菲特的意思是,如果不想长期持有,你就根本不要买。如果你没有做长线的打算,根本就不要随便做什么短线,这样不但不会赚钱,甚至还会亏钱。
    1。长期持有的投资思维
    我从不认为长期投资非常困难……你持有一只股票,而且从不卖出,这就是长期投资。我和查理都希望长期持有我们的股票。事实上,我们希望与我们持有的股票白头偕老。我们喜欢购买企业。我们不喜欢出售,我们希望与企业终生相伴。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认为,投资股票不要怀有投机的心理。许多人之所以进行短期投机行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选股重要,持股更重要。对于长期持有,巴菲特说:“投资的一切秘诀在于,在适当的时机挑选好的股票之后,只要它们的情况良好就一直持有。”
    伯克希尔公司从1989年开始入股吉列,巴菲特当时拿出6亿美元买下近9900万股吉列股票,并且协助吉列成功地抵挡了投机者的恶意收购攻势。在随后的16年中,巴菲特抱牢吉列股票,即使20世纪90年代末期吉列股价大跌引发其他大股东抛售股票时也不为所动。巴菲特对吉列品牌深信不疑。巴菲特长期持有吉列股票最终得到了报偿:吉列股份因被宝洁购并,于2005年1月28日每股从5.75美元猛涨至51.60美元,这使得伯克希尔公司的吉列持股总市值冲破了51亿美元。以1989年伯克希尔公司最初在吉列投资的6亿美元计算,这笔投资在16年中已增值45亿美元,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14%。
    如果投资者在1989年拿6亿美元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现在只能拿到22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巴菲特投资收益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高出一倍还多,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就是“巴菲特跑赢了大市”。巴菲特说:“1988年,我们大笔买进联邦家庭贷款抵押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我们准备长期持有。事实上,当我们持有杰出经理人管理的优秀企业的股票时,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许多投资者在公司表现良好时急着想要卖出股票以兑现赢利,却紧紧抱着那些业绩令人失望的公司股票不放手,我们的做法与他们恰恰相反。彼得·林奇曾恰如其分地形容这种行为是‘铲除鲜花却浇灌野草’。即使这些证券的价格高得离谱,我们也不会卖出,就像即使有人以远远高于我们自己对企业的估值的价格购买,我们也不会出售喜诗和《布法罗晚报》(这两家公司为伯克希尔公司直接控股的私人公司)一样。在今天积极行动已经成为普遍潮流的企业界,我们这种持股到永远的做法看起来可能有些落伍。尽管美国的企业界和金融界热衷于积极行动的频繁交易,我们仍然坚持我们‘至死不分开’的永远持有的策略。这是唯一让查理和我感到自在的策略,它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而且这种方式让我们的经理和投资者专注于干好自己分内的事而免于分散注意力。”





    正文 1。长期持有的投资思维(2)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30 本章字数:1214


    对于普通股,巴菲特说:“我们拥有我们不会出售的可交易的普通股,即使其市价高得离谱。实际上,我们认为这些股票投资就像我们成功控制的企业一样是伯克希尔公司永远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旦‘市场先生’给我们开了一个足够高的价格就会被卖掉的商品。对此,我要加上一个条件:这些股票由我们的保险公司持有,如果绝对必要的情况下,我们会卖出部分股票,支付异常的保险损失。但我们会尽力避免卖出这些企业的股票。查理和我一致决定做出买入并持有这些企业的股票,这里面既有个人情感,又有财务上的因素。当然,在最近几年过度注重交易的华尔街上,我们的立场肯定非常古怪,对于华尔街的许多人来说,公司和股票不过是用来交易的原材料而已。但是我们的态度适合我们的个性以及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丘吉尔曾说过:‘你塑造你的家,你的家也塑造你。’我们知道我们愿意被塑造而成的样子。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宁愿与我们非常喜欢和敬重的人合作获得一定的回报,也不愿意与那些令人乏味或讨厌的人进行交易而再增长10%的回报。”
    巴菲特还表示,他将继续持有大多数主要股票,无论相对公司内在价值而言它们的市场定价过高还是过低。这种至死也不分开的态度,再加上这些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高位,将意味着不能预期它们在将来能够还像过去那样快速推动伯克希尔公司的价值增加。也就是说,迄今为止,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受益于双重力量的支持:一是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内在价值有出乎意料的增加;二是在市场适当地“修正”这些公司的股价时,相对于其他表现平平的公司而提高对它们的估值,从而给了巴菲特额外的奖赏。巴菲特说:“我们将继续受益于这些公司的价值增长,我们对他们未来的增长充满信心。但我们的‘市场修正’奖赏已经兑现,这意味着我们今后不得不仅依靠另外一种支持,即单纯依靠公司的价值增长。”
    除了股票分割以外,1992年,伯克希尔公司的持股数只有以下4家公司的股票有所变化:适当增持了吉尼斯和富国银行,联邦房屋抵押贷款公司的仓位增加了一倍以上,新建了通用动力公司的持股仓位。
    巴菲特曾经对他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说:“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候选对象。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的股票你愿意无限期地持有,就像你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那样。”巴菲特反复宣讲这样的投资理念,投资股票其实就是投资公司,必须长期持有,这样你才能作为一个股东享受公司创造的价值增值,其实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用这样的理念积累长期的财富。
    一般而言,巴菲特不到最后的时刻就不会公开抛售自己持有的股票,投资者要悟懂股神的投资秘诀并不容易。所以,与其模仿股神的投资风格,还不如学习他的投资思维,也许这更有利于投资者抓住巴菲特的投资精髓。





    正文 2。“死了都不卖”原则(1)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30 本章字数:1147


    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的股票你愿意无限期地持有,就像你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一个农场或者一套公寓那样。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长期持有,并非全部是一生持有,死了都不卖。按照持有期限,巴菲特长期持有的股票类型可以分为三个圆圈。最里面的核心圈是一生持有的股票,这类股票极少,巴菲特一生也只对4只股票声明过终生持有,至死不分开。第二圈是长期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第三圈是长期持有几年但不到10年的股票。巴菲特对这些股票有一定把握,但没有长期的把握。比如中石油,从2003年4月初开始,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公司不断增持中石油,至4月24日共买入中石油23.38亿股,占中石油全部H股股本的13.35%,总投资4.88亿美元。巴菲特持股成本估计为1.65亿港元左右。巴菲特看中的是中石油发放的红利非常丰厚,相对于低迷的股价而言,股利收益率非常高。
    在2005年4月30日召开的伯克希尔公司2004年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对中石油内在价值分析如下:“几年前,我读了这家公司的年报之后就买进了,这是我们持有的第1只中国股票,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只。这家公司的石油产量占全球的3%,这是很大的数量。中石油的市值相当于艾克森美孚的80%。去年中石油的赢利为120亿美元。去年在《财富》500强公司的排行榜上只有5个公司获得了这么多利润。当我们买这个公司的股票时,它的市值为350亿美元,所以我们是以相当于去年赢利的3倍的价钱买入的。中石油没有使用那些财务杠杆。它派发赢利的45%作为股息。所以,基于我们的购买成本,我们获得了15%的现金股息收益率。”巴菲特2007年7月12日开始分批抛售中石油的股票,到当年10月19日全部清仓。巴菲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从巴菲特第一次开始抛售中石油开始计算,中石油的累积升幅达35%,巴菲特因此少赚了至少128亿港元,这一次股神巴菲特似乎不灵了。
    记者问巴菲特:“如果您没有卖出中石油,您的利润还将大幅提高,为什么中石油不能成为一支永远不被卖出的股票?”
    巴菲特说:“你知道的,有很多像这样很好的企业,其实我希望我买更多,而且本应该持有更久。石油利润主要是依赖于油价,如果石油在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们很乐观,如果到了75美元一桶,我不是说它就下跌,但是我就不像以前那么自信。30美元的时候是很有吸引力的价格,根据石油的价格,中石油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来10年石油的价格,我对此并不消极,不过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非常肯定,到75美元一桶的时候我就持比较中性的态度,现在石油的价格已经超过了75美元一桶。”





    正文 2。“死了都不卖”原则(2)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31 本章字数:1190


    即使是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长期持有的公司,在持有的过程中,巴菲特也一直密切关注公司业务的发展,一直密切监视公司业绩的变化。
    巴菲特1984年开始买入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1986年大笔增持,并公开声明,要永久持有,死了也不卖。但持有10年之后,1996年迪士尼收购了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巴菲特观察了1年后,就果断决定抛出,到1999年全部抛出。1989年巴菲特刚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并没有决定长期持有,但买入后,对可口可乐公司的认识越深刻,对可口可乐公司长期发展越有信心,最后他决定永远持有。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明白,巴菲特的长期持有法则是有一定范围的,那就是选对公司再长期持有。
    那么,巴菲特究竟选择了哪些公司的股票进行长期持有呢?有人做了一下统计,我们分别做一详细介绍。
    第一,美国运通公司。美国运通公司是巴菲特1991年购买的企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签账卡和旅行支票的发行商,它同样提供诸如财务策划、投资咨询、保险、养老金、共同基金等金融服务。
    第二,美国标准公司。巴菲特持有的另一家大型联合企业的股票。美国标准公司的产品范围涉及厨具、空调设备以及浴具。当巴菲特开始涉足家具公司和地毯公司的时候,他很可能认为住房工程会使得美国标准公司的产品热卖。他最初是在2002年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
    第三,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和经销商。公司的软饮料早在1886年就在美国销售,现已销往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巴菲特与可口可乐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他5岁时第一次喝可口可乐。不久以后,他就开始从他祖父的小店里用25美分买6瓶可口可乐,再以每瓶5美分的价格卖给邻居们。在这之后的50年中,他一直在观察可口可乐公司的成长,但却一直没有买进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即使在1986年,他正式宣布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樱桃可乐为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年会上的指定饮料时,仍然没有买进一股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直到2年后,即1988年,巴菲特才开始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
    第四,《华盛顿邮报》公司。巴菲特喜欢报刊行业,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名报童。而当他有机会能以面值的20%购买《华盛顿邮报》时,他牢牢地抓住了机会。之后《华盛顿邮报》成为伯克希尔公司持有股票组合中一只不断增加的、永久持有的股票。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董事会和公司治理的影响已经被大书特书,但《华盛顿邮报》对巴菲特也同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是巴菲特第一只真正永久持有的股票。即使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巴菲特就能够以反转操作的方式买入美国运通这家不错的公司,但他直到90年代才将运通看做长期持有的股票。如果没有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成功,巴菲特可能就不会抓住像可口可乐这样更具冒险性的机会。





    正文 2。“死了都不卖”原则(3)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32 本章字数:1108


    第五,H&;R布洛克公司。巴菲特于2001年购买的H&;R布洛克公司的股票。全世界每天都有10亿以上的人在刮胡子。同样地,每年都有数亿人要纳税,而H&;R布洛克公司所拥有的无形品牌使得人们相信可以支付较少的费用从它那儿得到方便而又省钱的纳税建议。伴随着整个市场的低迷,该公司的股价在2000年开始下跌。由于意识到该公司的经营基础并没有恶化,市场只是在一个更低的价位抛售股票,巴菲特开始买入这只股票。
    第六,阳光信用银行。该公司拥有每年一直增长的赢利、持续的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