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第1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去。纵观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对城市环境的描写水平远远超过了对乡村环境的描写。两大宗师在年龄上恰好是两代人。而且正是处在欧洲城市化进程飞跃中的两代人。
  到了二十世纪,科幻文艺的城市意像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乡村题材、乡村背景被压挤到微不足道的程序,仅有西马克的《中继站》等廖廖一些作品是写乡村的。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描写巨大城市的科幻作品。如赫胥黎《美丽的新世界》、阿西莫夫的《钢窖》、卡通连环画《法官爵德》等等。这些作品中以一个单独的城市为背景。这个城市完全封闭,自给自足,不需要乡村为其提供生活资料。城市里面高度发表,城市外面不仅不文明,甚至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是可怕的荒漠,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在《飞城》系列中,科幻文艺的城市意像得到最高程度的展现:世界各大都市安装上反重力发动机,拨地而起,在宇宙中飘流。切不用说其科技上的根据如何,不用提这种城市要不要由乡村来供给生活材料,单是这个拨地而起的过程,便十足地体现了现代社会城市文明发展的极致:城市已经成为社会主导力量,已经可以摆脱对乡村的依赖了。乡村变得可有可无,只是旧时代的化石。
  科幻文化的城市意像,当然也直接来源于它的科学因素:科学毫无疑问是属于城市的。写科学,自然要写城市。无论是歌颂科学、还是遣责科学。
  科幻文化的城市意像,并不意味着它的读者就是城市居民。在中国,许多铁杆科幻迷来乡村,来自偏远地区。而且,越是这些地方的科幻迷,越表现出城市科幻迷少见的热情。但这与科幻文艺的城市意向绝不矛盾:这正是乡村和偏远地区的科幻迷喜欢科幻的重要原因!他们喜欢看其中那些宏伟、壮观的城市。
  科幻文化的城市意像,也是它与主流文化的鲜明区别。迄今为止,主流文化其实就是农业和手工业背景的文化。歌颂田园风光,赞美所谓的纯朴的乡村,仍然是主流文化真正的主旋律。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超现实描写
更新时间2008…9…9 21:29:36  字数:1361

 自设逻辑、公设逻辑、虚拟背景、非人角色,都是作家预先的设定。作者在写一部科幻小说前,可以在脑海里,甚至用文件把这些假设记录下来。但在小说文本中,只有一种方法能把它们体现出来,那就是超现实描写。
  本章先介绍什么是超现实描写。然后介绍最具有科幻特点的科幻式倒叙。接着,再从超现实场面、超现实对话、超现实肖像、超现实情节等方面分析各种超现实描写。
  运用叙述的时候必须是先抽象后具体,由远及近,先淡后浓,层层加深,使物象在不同的角度中显现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文章写作面面观》14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文学中的描写。
  文学描写是基本的文学技巧。没有哪个文学理论体系会漏下这部分内容。在《描写美学》一书中,作者白岩更是从“行动”、“语言”、“心理”、“环境”等方面,全方位地研究文学中的描写规律。
  大约每个中学生在作文课上,都对老师定下的字数要求感到头痛。怎么才能写满那几百、上千字呢?每位文学爱好者初学写作时,也都有一个点字数的习惯:一方面点人家发表过的作品有多少字,一方面点自己手头的作品有多少字,以便知道能不能凑够篇幅。文学爱好者对专业作家最钦佩的地方,往往并不是后者创作水平多么高,而是他们怎么能写出几万、几十万的篇幅来。而同样的题材,自己写万把字就没得可写了。
  文学爱好者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热衷于谈论自己的创意、构思、题材,仿佛有了这些,一部好作品就有了基础。但很长时间过去了,要么这些灵感根本就没有转化为实际,要么写出来却惨不忍睹。
  文学技巧的提高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细节描写的不足。他们有宏伟蓝图,却不知道一砖一瓦怎么去砌。更不知道,正是那一砖一瓦的工作才能最终建成文学大厦。
  在提倡幻想和灵感的科幻文学界,这种重视题材轻视细节的现象似乎加了一个“更”字。笔者参加过许多笔会、私下聚会,发现人们提起某部作品时,常常仅止于分析它的构思。笔者也不止一次地遇到过这样的邀请:咱们合作怎么样?我有一个绝妙的题材,卖给你,你把它写出来,一定是一部很杰出的科幻小说。每逢此时我总是回答:不用了,你自己写吧。这样也没有人和你分稿费!
  科幻文学界的通常观点,认为科幻的“想象力”体现在题材上,体现在“科幻点”上。但是在第一流科幻作家那里,这种观点是应该被打上叉的。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出色,更主要的是细节的成功。
  相比于主流文学,科幻文学创作更为艰难的地方也正在于此。主流文学作家可以设计一个蓝图,然后找到现实的建筑材料。而科幻作家不仅要设计蓝图,甚至要从制造材料开始自己的创作。这后一份工作,就是超现实的细节描写。
  超现实描写,即描写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当然,即使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其中的人和物也并不存在于现实中,也是虚构的。但那些艺术形象的原形是现实的。作者以蜜蜂的方式,采来酿成自己的蜜。而在超现实描写中,原形根本不存在。比如外星人、机器人、宇航飞船内景等等。这些都只能产生于科幻作家的头脑中。他们必须自己先制造原料。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科幻倒叙
更新时间2008…9…9 21:30:25  字数:2021

 最具有科幻色彩的超现实描写,莫过于科幻式倒叙。本节所讨论的“倒叙”,不是小说结构理论中与“正叙”相对应的“倒叙”,而是指科幻小说的一种特殊叙述方法。科幻小说可以把故事安排在未来。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开始,作者可以倒过来,把今天尚未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描写。由于那些事件尚未发生,所以肯定也是超现实的。
  如果是现实题材的作品,作者在描述自己的预期时,只能用“或者”、“可能”,“希望”之类的字眼,但对于科幻作者来说,他可以用十分确实的词汇描写自己心中的期望。这种科幻式倒叙,甚至是科幻小说在表现手法上的优势。
  “科幻式倒叙”最早是由英美科幻作家提到的,虽然他们并没有使用这个词汇。在英语语法里有时态的分别,于是,在英语科幻小说里,这种倒叙表现为用“过去时”而不是“将来时”来描写实际上没发生的事情。由于在语法上有明确地表现,所以他们较早地关注到这个问题。
  只要是将虚拟背景定在未来的作品,那么必然会有大量的倒叙,作者往往也意识到这种倒叙手法的优势。比如,在《类人》中,作者王晋康就经常用倒叙的方法宣传自己的观点。下面这段对话发生在“类人之父”何不疑与侦探小说家斯契潘诺夫之间,就突出地反映了科幻小说的倒叙优势:这段历史两个客人都很熟悉,但回忆起这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剧变,两人仍陷于一种怀旧的历史情绪。斯契潘诺夫轻叹道:“是的,历史发展得太快了,反对意见还没来得及汇聚起来,就被历史潮流冲走了。”“是啊,从历史上看,体外授精、试管婴儿、克隆人、人脑嵌入电脑芯片,人类的基因改造……这些都遭到了顽强的抵制,惟独类人诞生时反而没有激起多少涟漪——反对者已经无计可施了!已经见多不怪了,已经听之任之了。当然,类人的出现确实使人类处于不尴不尬的地位。人类是万物之灵呀,是上帝之子呀,是神权天授呀,人类智慧是宇宙进化的极致呀……忽然人类有了逼真的,不,是完全不失真的仿造品!人类现在是腹背受敌,前边是已超过人脑的电脑,后边是用泥土(元素)组装出来的人造人!《类人》14页另一段何不疑的谈话,也充分体现着倒叙的力量。:”现在人类对类人的歧视,不过是人类自恋症的临床表现。这种自恋症太顽固啦,不过它已经遭受过三次大的打击。第一次是哥白尼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第二次是达尔文发现,万物之灵的人类是猴子的后代;第三次是我和同事们用非生命物质组装出了真正的人。第三次打击是最致命的,现在的种种喧嚣只不过是这种自恋症临死前的反弹。它的寿命不会长久的。“事实上,回到作者创作的时代里,关于人类自我改造的两种观点正在针锋相对地斗争中,而作者则在科幻小说”判定“了它们的胜负,借以表达了自己的信念。
  黄海则在科幻小说《银河迷航记》里,用科幻式倒叙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期望:他曾经在巨型人造卫星太空站上面俯视大地,看见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亮丽诱人,古老的中国文明曾经一蹶不振,终于在一阵发愤图强后,重新创造了更进步的文明……他怀念那一次的中国之旅,爱好自由和平的中国人民,以他们的智慧和斗志、经过一度剧烈的改变后,多少世纪以来的不断努力,已把中国建设成一副全新的面貌。《台湾科幻小说大全》431页其实,许多作家也曾经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法抒发过自己对祖国命运的期望。然而,把那些文字和这段文字稍加对比,就可以看到,后者所表达的信念之强烈和坚定,是用现实手法达不到的,因为它直接把希望变成了现实!这正是科幻式倒叙的表现力!
  即便不了为了宣传作者的思想,单纯从介绍人物命运或者故事的前因后果,科幻小说也大量涉及到超现实的倒叙描写。比如,黄海在科幻小说《银河迷航记》里,有一段文字介绍了主要人物,克隆人罗伦凯的身世:“记得你出生在火星殖民地罗威尔市的时候,是多么大的一件新闻,你已洽谈室了今后一生该走的路,人们把加诸在我身上的期望与赞美,转投在你身上,因为你是我的化身,你继承了光荣传统,请你好好保重,后会有期。”《台湾科幻小说大全》426页。
  表面上看,这很类似于现实题材或者历史题材的小说里,一位父亲给儿子的遗言。现实题材小说或者历史小说中也有大量的虚构人物,作者也为他们虚构身世。但在这里,因为这个身世发生在相对于我们的“未来”,所以它在逻辑上是超现实的——迄今为止从未有人类婴儿出生在火星上。
  某些科幻小说更是利用倒叙手法,全景式地构造未来的人类史,特色十分鲜明。比如,田中芳树在《银河英雄传说》中,从未来倒叙,构造了人类未来八百年的历史,郑军在《时代之舱》中,构造了人类未来一千年的历史。这一手法的极至,当属英国作家斯特普尔顿的《最后和最初的人》。在这部经典里,作家整整虚构了人类十亿年的历史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对话描写
更新时间2008…9…9 21:30:48  字数:1124

 科幻小说里,人物之间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对话。有的时候是对话的内容超乎现实。更有的地方,对话的形式也并非你问我答。这也是超现实描写的一部分。
  在长篇科幻小说《生命之网》中,警方审讯一名被“网魔”阿辉催眠的病人。这位病人已经将自己与数字生命阿辉认同为一体。
  “体积较大的多媒体文件名为于薇,在非数字世界里与鲁渭中有线性包含关系,从业于金融服务业。但多年来工作单调,有欲求不满的体现。这是中年妇女常见的问题。比如您吧,在您这个年纪,很容易怀疑自己的从业选择,婚姻也会出现……”隔壁室内,苏亚军正通过闭路电视观看审讯记录。头微微地摇着。
  “请回答我的问题!”杨真不进入鲁渭中的语言套路。
  “体积较小的多媒体文件叫鲁宣,是鲁渭中的子文件,生成时间八年,学习成绩较差,原因是患有轻微的感觉运动失调症,十二岁左右会自愈。”(郑军《网魔》,又名《生命之网》,上海少儿出版社出版。)
  上面这一段,毕竟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仅仅是内容上超现实。而人与非人角色的对话,描写起来更为困难。下面这段“对话”引自黄易创作的《凌渡宇》系列之一《浮沉之主》。主人公凌渡宇和生活在大洋深处的超级智慧生命进行对话。双方无法使用任何语言,只能进行心的感应:在绝对的黑暗里,不断往下沉去。
  凌渡宇内外所有世界全在抖颤摇摆着。
  像所有的东西都掉转了。
  他忍不住狂叫:“你要干什么?”“轰!”天地裂开。
  他看到,一道闪电破空劈下。
  奇异的景象,一幅接一幅在脑内升起,声色俱备。
  它在和他接触着。
  可是凌渡宇并不明白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象,蕴含着什么深意?他一点也不明白它在“说”什么。凌渡宇心中狂叫:“我不明白!”黄易《浮沉之主》华艺出版社出版,107页在黄易的《凌渡宇系列》中,涉及人与非人的对话,经常使用这种类似意识流的手法。这反而更加真实。因为人与非人打交道,而却用人类的语言,毕竟不令人信服。
  在《生命的出现》(奥尔迪斯著,科幻之路五卷612页)中,一对名叫“戈帕尔”和“梅勒”的夫妻在争吵,构成了这个短篇的重要情节。争吵的内容看上去,完全象是日常生活中两口子在绊嘴。但争吵的对象却不是活人,而是这两个人死后,分别被贮存到芯片中的意识。那些对话也根本不是真正的对话,只是按程序回放的死者生前的意识。于是便形成了“鸡同鸭讲”的有趣场面。令旁观者“我”莫名其妙。这也是超现实对话的有趣例子。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心理描写
更新时间2008…9…9 21:31:09  字数:2527

 超现实心理描写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非人角色。是指人在面对超现实现象时的心理反应。它又可以分为两种,首先是普通人在面对超现实场面时的感受。所谓超现实场面,是指点并不存在的场面,或者虽然存在,但人类到目前为止,无法亲历的场面。
  比如,人类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登上过火星,所以,在科幻小说中描写人类面对火星表面景色,便属于超现实心理描写:“凡是登上火星的人,都有种特别的感觉:自己似乎并不是在一颗外星球上,而只是在撒哈拉沙漠的什么地方,橙红的天空和地表会马上消失在自己脚下,白云绿洲顷刻间就会出现在视野之中。
  ……
  站在温室之中,我忽然觉得周围空旷极了,仿佛置身于地球的原野中:天穹辽远,夜色幽暗,灯火在目光所极处飘动,西面青草与泥*香,蟋蟀和火虫共舞。我到达火星已经七天。但仅仅是第七天我就开始思念起地球来了。
  凌晨:《燃烧的星星》,《科幻大王》99、12从艺术角度看,超现实心理描写不仅要写得真,更要写得美。下面这段描写摘自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主人公思念一个乘坐地航机失事,被永远困于地心的女科学工作者。这段描写的最后一句,堪称科学与艺术、真与美相结合的典范。它把地球物理学知识和主人公的深深思恋融化到了最后一个句子里: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曾经躺在海南岛的海滩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罗斯的白桦林中、撒哈拉烫人的沙漠上……
  每到那个时刻,地球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处,在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里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音:“……多美啊,这又是另一种音乐了……”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99、10期还有一种超现实心理描写,是对变异人类,或者改造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在科幻经典《献给阿杰尔农的花》中,主人公通过手术,由弱智而超常,再复归于弱智。整篇小说就以自述报告的形式,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王晋康在《失去它的日子》里,则用类似的手法,描写了正常人衰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