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第7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当下就是空,不必除掉这个色,灭掉这个空。不是这个色法,除掉这个空的对立,色灭空就是对立的意思,空当体就是色,色当下就是空。
  「如病眼人。见空中花。无有是处。」
  因为眼睛生病,所以见到空中有花,而实际上并没有。
  【李文会曰】「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一切空寂。本来不生。不见有生死。不见有涅盘。不见有善恶。不见有凡圣。不见一切法。是名见法。正见之时。了无可见。即是菩萨。故云: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实在是没有一法真正称为菩萨。师父刚才跟诸位说过,我今天悟到的道理,就是不曾发生过任何事情,就是这样子。我们今天的烦恼,就是每天都认为有事情发生。我现在把我看到的就告诉你,你要在内心里面若是能运用师父跟你提示的这些东西,也许你的烦恼就能减轻,很大的事情发生,你内心里面就想到:师父的见地就是说,不曾有发生过任何事情,因为发生也会消失,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那么本来就没有事,所以这一句也是佛法。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佛说:须菩提!菩萨若是作这种念头:我要来庄严佛土。表示他有著相,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庄严佛土就是要具足福与慧啊,而福与慧都是无相的,本来就具足的,你若是说:我要庄严。就有所著,这样就不名菩萨。何以故?你若是执著要庄严佛土,你就不是庄严,因为你的福与慧就不能尽虚空遍法界,你要连庄严净土之名都没有,才是真正叫做庄严。通达无相之法者,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
  【李文会曰】「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提者。妙定经云:若人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大千世界。虽有无量布施福德。谓心有能所。即非菩萨。不如一念无能所心所得功德。胜前功德。百千万倍。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者。实无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岂复取庄严相。如是即消遥。」
  逍遥就是自在。如是就是自在。
  「自有无纤毫挂碍。云何是庄严。云何不是庄严。故云: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也。通达无我法者。」
  我们连一点点丝毫挂碍都没有。无一切法。
  「于诸法相。无所滞碍。」
  无所滞碍就是不要被阻塞,譬如水沟若是阻塞,就不能畅通,发臭了!
  「是名通达。若作有所能解。是名我相。若作无所能解。湛然清净。是名无我。故云:真是菩萨。」
  「僧问马祖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
  一个僧人问马祖道一禅师。
  「答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
  不要在善、不要在恶停顿。不滞就是不要停顿,也就是不要执著。
  「方唤作修道人。」
  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一般人叫做修善的人,就算台湾省来讲,也找不到几个真正叫做修道人。于善恶之境不取不舍,是名修道人,所以你看,台湾省修行人这么多,那叫做修善之人,不叫做修道,他没有这个明心见性的思想嘛!
  「取善舍恶。观空入定。皆属造作。」
  太棒了!「取善舍恶,观空入定」,这都是造作,还有能所嘛?!
  「更向外驰去家转駷转远。」
  「去家」就是离开本来的地方,「家」就是本来的面目,离开本来的面目愈来愈远。
  「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这一段就是说佛有具足五眼,这若是要以物理学来讲,就是佛在任何的几度空间里面,都可以很清楚的。譬如说肉眼,凡夫;天眼,二乘人;慧眼,浅位菩萨;法眼,深位菩萨;佛眼就是诸佛。简单来说,各种阶层佛皆能悉知。因为佛证得同体大悲,所有的五眼他完全具足。
  【李文会曰】「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盖覆。不能自见。若无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灭。」
  五眼被障蔽了。翳障,眼睛有毛病叫做翳,「翳障退灭」就是说眼病痊愈了。
  「五眼开明。见一切色也。内外空寂。名为肉眼。见自真性。是法平等。名为天眼。见自性中。般若之智。名为慧眼。见诸色相。心不动摇。见一切法。无一切法。是一切相。无一切相。是名法眼。」
  通达一切法,叫做法眼。
  「见前际无烦恼可断。中际无自性可行。后际无佛可求。三际清净。是名佛眼。又云:若以无相为法身者。名为慧眼。而见如来。指空论有。假立名相。名为法眼。而见如来。若了有无。即非有无。二边寂灭。」
  我们了解有跟无,当然有跟无就不存在,所以即非有跟无。两边就是有无这个两边皆寂灭。
  「全体法身。周遍法界者。具足佛眼。而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佛说:须菩提!在你的意思认为如何呢?恒河沙中所有的沙——佛常常用恒河中的沙作比喻——佛说是不是沙呢?是的,世尊!如来说这是沙。须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譬如一条恒河中所有的沙,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那么这么多条恒河的沙粒数目的佛世界,是不是很多呢?须菩提说:甚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的国土的所有众生的种种妄念,如来全部了解。因为佛是一个大彻大悟人。
  【李文会曰】「恒河沙数者。欲明众生。有种种妄念。故举无穷之沙。以为喻耳。」
  要来计算众生有多少,实在太多了!
  【楞严经云】「琉璃光法王子。观世间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琉璃光法王子,观这个世间的众生都是妄缘,因为虚妄的缘,风力就是外在的风,这个风力就是一种业力,风就是由业力所转变而来的。
  「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动止就是它的动跟停,观这个心,动的念头。一切烦恼,当下就是本来的面目。
  禅宗有一句话:「体取无生,成道速矣。」你若是体悟到这个无生,无一切法,那么成道就很快了!若不体取无生,直接了当,动经千劫,焉不能成道,还是不可以成道。你若是不能体取无生,没有办法!
  「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尽同一虚妄也。」
  【李文会曰】「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者。眼耳鼻舌身意。若起心动念处皆是国土。于国土中。所有众生。若于种种差别之心。心数虽多。总名妄心。既觉是妄。故云悉知。」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佛说: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心本来就是清净的,但是因为迷惑了,所以如来说诸心,都不是真正的心,而方便说是心。
  【李文会曰】「觉妄这心。即是非心。」
  觉悟到虚妄的心,这才是真心,所以不是心,不是世间所说的心。
  「本无妄念。不起妄心。即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为心。即是菩萨心。亦名涅盘心。亦名大道心。亦名佛心。」
  【临济禅师云】「故临济云:若一念心能解缚。此是观音三昧法。」
  其实我告诉诸位,修行实在是很简单,你偏偏要说很难,若一念心能解缚、能够放得下,你悟到一切法不可得,当下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东西,那么就束缚不了你。这就是观音三昧法,那么你就具足慈悲心。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人家常常说到一个故事。有一个禅师,也就是参禅的人,希望修行能够成就,就到处行脚参访。有一次,他来到一座山下,肚子饿了,正巧遇到一个卖面的老婆婆。老婆婆说:「我今天供养你,我问你的问题,你要是回答得出来,这碗面就供养你。」禅师想:自己修禅多时,应该没问题。老婆婆说:「你今天要来吃我的面,你是用过去心吃,或是用现在心吃,或是用未来心吃这碗面呢?」禅师顿时哑口无言!他想:我参禅参这么久了,却抵挡不住个小角色,被一个老婆婆一问就哑口无言,又老是自称在参禅,结果这个老婆婆就是亲近山上的禅师。禅师想:一个老婆婆就有这种功夫了,要是山上的师父那得了!也就是说看学生的程度,就知道师父有多厉害了!
  我教过的徒弟中,还没有人到这种程度。以后你做生意就可以说:我师父问:你用什么心来吃我这碗碗粿?路上常有人推着车叫卖:新竹、草湖芋仔冰,常常有人推着车叫卖,卖土窑鸡啦,我今天要是没有出家,可能也推着车在叫卖了。所以我们经常说到这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李文会曰】「谓三世心。无性可得。故可从缘而生。」
  既然无性可得,你安住于无住之处就没错了!所以对缘来说就有外境。
  【肇法师云】「闻说诸心。谓有实心。故须破遣。明三世皆空。故云: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虚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
  既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妄想心,你为什么还要执著你自己的观念呢?为什么圣人教化的观念你还是容纳不下呢?仍然执著你的见解呢?
  「故云:若悟无相无事。平常真心。即法体空寂。不生不灭。湛然清净。岂有前念今念后念可得也。」
  所以前念、后念、今念,这都是假设的。
  【马祖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这句话太棒了!有修就不是道,道不能修,造作即是非道。太棒了!但莫污染就是一切法不受,不能去接受境界,接受境界就染著了。因为空一切法嘛,你只要不污染就是什么都放得下。你什么都放不下,这个叫做污染。你执叫做污染嘛,但莫污染就是只要你不执著,身、口、意全部空空荡荡。
  「何谓污染但有生死。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造作趣向,有一个过去心、有一个现在心、未来心,有此可造作,有功德可得,全是妄想心,只要你有一切造作,皆是污染。所以我常说:我们从小的教育,一直到大学研究所,就是没有开佛法课程,所开的都是生死法,教我们的「学生」,学习如何生活、生存。我们从小一直读书,读到长大成人,就是都没有这样说到:一切造作都是生死法。
  所以我们学佛以前,所读的书大部分都是这样。当下我们若是能够了解一切文字、事相全是假想,就不会让我们痛苦这么多年。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在美国、英国,包括哈佛、牛津、剑桥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包括一切国家的大学都有这个神学院,都有宗教学院,college研究宗教思想的学院,辅仁大学就有宗教学系,它就有研究宗教,所以有修女来参访师父,很好!能有这个宗教交流,修女要来听出家人开示,那是不可思议的事,可惜来的时间太短了!但是我们台湾的一切大学,竟然没有宗教学院,对于生死的大问题完全不了解,你就算是国家的那一些官员,官位很大的(肝肿大谐音),长庚(医院)差点就不收的,他们也是不懂。都是名跟利的东西、执著的东西。所以说:造作趣向都是污染。今天这个世间的人,若是没有听到佛法,看他要怎么摆平他的烦恼,真的没办法。
  我小的时候曾经去士林捡破铜烂铁,那个时候很穷。去捡破铜烂铁的时候,推着一辆三轮车,内心里都这样想:家里很贫穷,我要好好地认真地捡废纸、捡破铜烂铁,帮忙家里赚点钱。然后就拿着篮子,整天都不休息,就是一直去捡破铜烂铁,中午肚子饿的时候,就去菜市场里,找一些人家丢掉的烂芒果、烂橙子,把腐烂的一半削掉,然后吃剩下另一半好的。你想想看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就会对金钱这么执著,一心只想赚钱赚钱……你想想看长大之后,哪一个人能对金钱看得开?我告诉你: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一个对金钱看得开的人,钱少看得开啦,数目大的就拿不出来了,保持二、三万就可以了,这样就算很多了,他就会停止施舍了,那个「执」一样没有办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所以你所有的造作都是污染。没有佛法,你就不能体取当下就是无生,像我们现在,就懂得如何放松心情了。
  「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即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憎爱。无凡圣。是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
  因此我向诸位建议,师父那两本《佛心禅话》你一定要买回去看,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每一句都是祖师大德的明心见性的语言,真的!你一定要请回去看,重复地看。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每次都是用很大的数量来比喻,用这么大的范围的七宝布施,是不是得到很多福报呢?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福德实在说起来是无量无边,不实在的。福德有实,就是有一个界限,福德,如果说有实在的福德,有一个实在的界限,达到一个实在的东西,那么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
  同于虚空。
  【如来说得福德多。】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金刚经 十部分
更新时间2008…9…2 16:58:00  字数:7076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你的意思如何呢?能够用这个身相,住相来见吗?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为什么呢?因为若是真正的具足色身,就是无相,就是法身。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具足,佛说具足色身,就是无一切具足色身之相,才是真正的具足一切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也就是不能著相。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如来说,若是要诸相具足,你就要了解非具足,空一切相,那么这才是诸相具足。
  【李文会曰】「心既空寂。湛然清净。岂有色身诸相可得。凡夫既不着有。即着于空。有此断常二见。谓观空莫非见色。」
  当体就见色了。
  「见色莫不皆空。即是具足色身。具足诸相。非具足也。」
  你若是讲出来,就有一个界限的意思,具足诸相,那你就是有一个界限,你想要完全具足,当然就无相,才能完全具足嘛!
  「空色一如。有无不异。方可能观无身。而见一切身。无相而见一切相。是名色身具足。诸相具足也。」
  【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么?」
  这只狗有佛性吗?
  「州云:狗子无佛性。僧云:蠢动含灵。」
  像是在地上缓缓蠕动的虫类。
  「皆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州云:为他有业识在。」
  因为他的业、意识仍然执著,所以暂时失去佛性。
  「夫有业识之人。种种着于有。」
  我们今天就是这样,随着业识沉浮,「业」就是善恶,「识」就是分别、执著的意思。简单来说「识」就是错觉、小聪明、自以为是,「识」就是自认为对的,用意识心,你累劫都不能成道。所以只要我们的业识不断,于种种着于有。
  「起诸妄想者。此名颠倒知见。种种落于空。都无所悟者。此名断灭知见。」
  以为什么都没有,这叫做断灭知见,断见。
  「宿有善根之人。无此颠倒断灭二病。」
  二种病:断见、常见,过去我们都解释过了。
  「能洞晓空有。此名正真知见。」
  这才是真正的知见。
  「若悟此理。乃会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