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装突击-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项呼声最高的改进,却意外地遭到了军方的否决。

    不是军方不愿意普及传送炮,也不是舍不得那点传送晶体,而是缺乏普及的基础!

    乍一看这个解释压根儿就是狗屁不通,传送炮不过是一种光炮而已,普及有什么难的?可现在的情况是舰队的远程机动全凭传送门,传送炮也需要传送晶体充当基础,通过传送门的时候不能带传送晶体,通过传送门之后再从旗舰那里分。

    理论上只要让旗舰带足传送晶体,这事儿没有技术上的任何问题,可光屏舰使用的光屏也是一种传送技术,虽说目前还不知道这种技术是否与传送晶体有关系,但军方认为可能性不低。

    军方高层的头脑十分清醒,并不是好高骛远地希望技术总部研究出光屏技术,而是希望能够尽早研究出安全携带传送晶体通过传送门的办法。

    这方面的研究始终在进行,只是一直没找到实用的成果,直到目前为止,相关的实验室仍然在使用各种材料包裹传送晶体,试图通过隔离传送晶体和传送门的办法达到互不干扰的目的。

    但是实验人员很清楚,传送门与传送物质不接触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到达传送门的另一侧,只不过传送门本身的研究还不透彻,在未掌握传送门根本性的技术原理之前,实验人员压根儿就想不出个看似合理的方案,不实验包裹材料,还能实验什么?

    不过做为改进的补充方案,由旗舰携带,近拟于悬浮盾的模块化传送炮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论证,并进入了计划阶段,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实用化。

    听到这个消息的官兵虽然失望,但模块化传送炮总比一点希望也没有好一些,总算是个安慰奖。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军方对战舰进行了武器的全面模块化改进。

    模块化的概念早几百年就存在了,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战舰仍然只实现了装甲和近防武器的模块化。

    近防武器只所以进行了模块化,是因为这些武器大多安装在战舰的装甲之上,借了模块化装甲的光。

    而主力武器从古至今都是固定在战舰上,完全与战舰一体。

    但这一次的改进彻底结束了武器固定的历史,战舰上的任何舱室都不再固定,而是对战舰的核心区、动力区、储存区、武器舱等各种主要舱室进行标准化设计。

    全面模块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随便拿来一个标准化的核心区,就可以立即从配套的标准化舱室中挑出各种功能舱室组装在核心区上,像搭积木一样组装出一艘战舰的内部结构,再在舱室外覆盖上厚实的装甲层,就是一艘完整的战舰!(未完待续。。)

1167 克隆狂潮

    今后的太空轨道工厂不再需要长达数公里的肋骨式船坞,而是只需要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各种标准化舱室就可以。

    或者说,战舰这种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进入了组装化时代!

    界时人类的战舰完全可以根据任务的情况不同任意搭配舰内的舱室,甚至可以根据任务时间的长增加或者减少舱室数量,达到同一个型号的战舰,大可达十几二十公里,小可以几公里的目标。

    模块化战舰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维修补充非常简单,只要拆掉损坏的部分,换上完好的标准化模块,立马就能修复战舰!

    以共和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设计模块化战舰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在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设计部门很快就拿出了设计图纸,交付军工部门进行试生产。

    短短几天的时间,由分散在各个星系的轨道工厂生产出来的第一批标准化模块全部送到蓝光星。

    第一批标准化模块包括核心区、动力舱、储存舱、武器舱、空降准备舱、侦察设备舱,甚至还有传送舱。

    其中长度最高的要算武器舱中的重力炮,十几公里长的重力炮不仅是一件武器,它厚实的外壁,还是战舰骨架支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的标准化模块都是同样的标准,边长都是十米或都十米的倍数,并且在规定的位置上开出通道走廊,边角加装固定结构。侧面设置巨型插座一样的能量传输接口。

    现有战舰的核心区都是椭圆形,但新的核心区也改成了方形,除了体积比旧式核心区略大之外,新式核心区本身就是一艘小型飞船,一旦情况不妙,可以立即抛掉核心区外的所有舱室逃之夭夭。

    总而言之,新式战舰的设计十分地人性化,并不因为拥有克隆技术而忽略战舰本身的安全性。

    在徐世杰的亲自主持下,第一艘由标准模块组装的实验舰开始组装。

    先是核心区就位,接着小型拖船将刚性骨架的内层安装在核心区外。然后按照需要扩展骨架。并将各种舱室拼接到位,只用了十几分钟,拼接好的战舰就出现在蓝光星外空。

    因为第一艘模块化战舰只是进行理论方面的测试,因此只有舱室没有装甲。组装完之后虽说已经拥有了一艘战舰需要的所有功能。但在缺乏装甲保护的情况下。还不能进行高速飞行,只用几公里的秒速飞了一小会儿,通过这种方式证明模块化方案可行。

    这艘实验舰只存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被一拥而上的拖船重新拆散,接下来设计部门要对舱室结构和模块的规格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这件事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最起码,模块以十米和十米的倍数作为基础长度就不是个合理方案。

    战舰的改进如火如荼,牺牲人员的克隆也争分夺秒。

    然而这一次的克隆却出现了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有十几个战士的干细胞在成型之后,在胚胎阶段出现了明显变异。

    胚胎变异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就算正常的生死细胞,也有可能出现变异,不过克隆人的技术早已成熟,在几次大规模克隆中都没出现一例变异,这一次却一下子出现十几例,怎么能不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

    克隆中心的技术骨干全部来自于一号实验室,原本就极富研究精神,发现这个现象之后,立即投入了废寝忘食的研究之中。

    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研究,都没发现影响克隆的明显因素,研究陷入了死胡同。

    牺牲的战士必须克隆,可在找到变异的原因之前,克隆中心不愿意冒险进行第二次克隆。

    克隆中心毕竟不是专门的研究机构,没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克隆中心不得不将变异的胚胎全部交给一号实验室,希望以一号实验室的顶尖研究力量找出原因。

    当然了,克隆中心的技术骨干也不甘心就此放弃,仍然不断地琢磨问题的原因。

    一位工作人员偶然查阅了这些克隆胚胎的档案,意外地发现,所有出现问题的胚胎,都是三次克隆胚胎,也就是说,克隆使用的干细胞来自于二次克隆体!

    他立即意识到胚胎的变异很可能与多次克隆有关系,马上把这个发现分享给所有的同伴。消息传到一号实验室,相关人员马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轻而易举地证明了多次克隆会大大增加克隆胚胎的变异几率。

    几十个三次克隆胚胎就出现了十几例变异,这个高得让人无法接受,可是另外的三次克隆为什么没发生变异呢?是否还存在未知的外界因素影响?

    一号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着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研究变异的胚胎细胞,那些未变异的三次克隆胚胎也全部转移到一号实验室进行研究。

    反正军方还有不少来自于牺牲战士本体的干细胞,重新克隆几十个胚胎也不算什么麻烦。

    一号实验室云集了众多生物科学方面的顶尖大拿,还不到一天就发现那十几个变异胚胎的基因存在缺陷。

    研究人员马上把变异和缺陷联系在了一起,提取了变异胚胎本体的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胚胎本体的细胞本身,便存在或轻或重的基因缺陷或者遗传疾病。

    以生物进化的角度而言,基因存在缺陷的个体,属于整个种群中的不良个体,这样的个体通常体弱多病或者寿命较短,在整个族群中处于弱势,通过自然淘汰的方式将这些个体去除,有利于整个种群的进化。

    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想兴起之后,整个社会越画越倾向于关注弱势群体,因而许多原本可以通过自然淘汰的个体,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生存下来,甚至娶妻生子。

    结果就是有缺陷的基因代代相传。

    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要算19世纪由于近亲结婚而波及欧洲四国皇室的血友病。(未完待续。。)

1168 克隆狂潮(二)

    人类的基因技术从出现到今天已经发展了二百多年,基因遗传方面的疾病在胚胎时期就可以进行干涉,虽然做不到完全治愈,但是可以令原本的显性基因转为不发病的隐性基因。

    原本显性基因致病后的个体不合适结婚生子,但是如此一来,不论携带什么样的基因缺陷都可以正常地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缺陷基因的扩散。

    研究发现,其它三次克隆胚胎的本体干细胞并不存在基因缺陷,这就证实了基因缺陷会导致克隆胚胎变异的推论。

    无缺陷干细胞继续进行克隆,早晚有一天也会出现克隆胚胎的变异,但是几率要比有基因缺陷的干细胞低得多。

    这个结果公布之后立时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军方马上调整了干细胞的提取方式。

    除特殊情况之外,从今往后原则上只提取本体干细胞进行储存,特殊情况下,可提取一次克隆体的干细胞,二次克隆体干细胞不在提取之列。

    出台这项规定的同时,军方也修改了一线官兵的征召标准,任何军事人员的干细胞储存基数低于最低标准的情况下,都不得进入一线部队服役,必须调入后方非作战部队或者退役。

    所谓的干细胞基数,是为了防止单一的干细胞在进行克隆时出现意外而做的规定,也就是多留一些干细胞加几层保险的意思。

    目前军方的干细胞留存方案,是在出任务之前集体抽取干细胞。也就是说,军方的干细胞库藏中除了本体的干细胞之外,还保存着一次克隆和二次克隆的干细胞!

    规定出台之后,干细胞储存库马上对所有库存进行了全面清查,在不缺本体干细胞和一次克隆干细胞的前提下,将所有二次克隆干细胞全部清理干净。

    军方的动作不小,民间的反应更大,许多原本就留下干细胞,准备长生不老的家伙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即赶往干细胞银行。也就是民间的克隆机构进行第二次干细胞储存。

    在可见的未来中。这些家伙肯定还要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第n次干细胞留存。

    反正就算本体的健康出了问题,也可以通过克隆一次性解决,只要储存的干细胞够多,活上个十万八万年不是梦想。

    而且一次克隆体的干细胞同样可用。克隆行业的兴盛完全可以预见。而且必将久盛而不衰。消息发布的当天,与克隆有关的股票全部涨停版,各种各样的克隆中心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

    掌握克隆技术的人员。也有了一个令人尊敬的称号:克隆师。

    克隆技术虽然已经十分地成熟,原理也十分简单,但克隆本身仍然是医疗行业中的高端层次,经过系统培训的克隆师数量并不多,并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能涉足的领域。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就出现了几例急病乱投医的案例。

    这些案例中受害者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都是老人寿命将尽,在必须进行克隆才能延续生命的情况下,找到了民间的克隆机构。

    民间克隆机构也是经过医疗部门审批,拥有克隆资质的医疗机构,可他们虽然成功地克隆的人的身体,却没有移植记忆的能力,傻眼的受害者只能干瞪眼看着崭新的身体而无法利用。

    记忆移植比克隆还要高端得多,没有这项技术,克隆延续生命就是个笑话。

    不得不说,处在这样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是普通人的悲哀。

    愤怒的受害者家属将克隆中心告上法庭,但是差点摊上关司的克隆中心也有自己的办法,提出将患者的本体和克隆体一齐冷冻起来,等记忆移植技术成熟再解冻进行记忆移植。

    一边是等死,一边是冷冻起来等待一线希望,没有任何人会选择毫无希望的前者。

    人体冷冻,可比人体克隆的费用便宜多了。

    自此以后,各家克隆中心纷纷打出了一条龙服务的牌子,许多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克隆自身并将自己冷冻起来,等待返老还童的那一天。

    理论上说,冷冻之后重新复苏再进行克隆也不迟,但是老人的干细胞活性原本就要比年轻人低一些,谁也不知道冷冻的时间久了,会不会对干细胞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所以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先克隆再冷冻。

    军方早就公开了记忆移植的一些技术细节,虽然民间能够进行记忆移植的医疗机构不多,但是可以保存记忆的地方却不少,这项业务很快也成了克隆中心的主要业务之一。

    残疾人是克隆中心仅次于老人的潜在用户,而健康的普通人,也同样希望留下干细胞和记忆,以免出个意外事故什么的。

    从来没有哪一种技术能在整个社会掀起如此疯狂的浪潮,为了保证克隆行业的良性发展,国家迅速拿出了行业性的硬性规定,对克隆中心的资质做出了规范。

    除此之外,军方还向民间开放了记忆移植的技术,直接出售可以进行记忆移植的设备。

    这种设备除了主体之外,还有两个可以躺人的手术床,移植的过程很简单,本体和克隆体分别躺到两张床上,启动设备,设备就能自动把记忆从本体转移到克隆体的大脑之中。

    至于大脑移植就算了吧,老年人除了身体的衰老之外,大脑细胞也同样在衰老,如果有老年痴呆等疾病,移植大脑完全没有意义。

    而记忆移植则不然,即使大脑病变,也可以正常提取记忆,不影响移植后的身体机能。

    另外,为了防止异体记忆移植造成的社会问题,军方还对出售的设备进行了功能限制,令移植过程只能在两个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之间,也就是本体和克隆体之间完成,像总参二部那样随意进行异体记忆移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保存记忆的移植同样不能通过这台机器完成,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必须进行保存记忆的移植,那么只能到治安部门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身份验证和审查之后,才能到军方指定的军医院完成手术。(未完待续。。)

1169 克隆狂潮(三)

    诞生于人类社会中的每一种技术,哪怕它诞生的时候再不起眼,也有可能在某一天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变革。

    而这样的变革通常都有完全相反的两面性,比如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却开始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相对论在人类物理学中的地位至今仍举足轻重,却衍生了核武器这种足以毁灭地球的超级武器,偏偏一直争斗不休的人类国家又因核武器的诞生而投鼠忌器,像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大范围战争再也没出现过。

    克隆技术改变的是人类有限的寿命,虽然实现不了长生不老这个伟大目标,可在拥有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生命之后,将来因为活得太久太累而自杀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克隆技术的扩散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写下大书特书的一笔,引起的社会变革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甚至犹有过之!

    共和国政府要做的,就是从一开始就把克隆技术牢牢地控制起来,让技术为人类服务,而不是放任自流,令技术扰乱社会的既有秩序。

    旧有的伦(理)关系,也将因为寿命的延长而发生不可预知的改变,不过国家并不打算在这个方面加以干涉,也不知道该怎样干涉。

    万物皆有规律,相信不久的将来,社会本身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套适用于长寿命社会的关系体系。

    貌似除了子女这样的血缘关系之外,其他的任何关系。包括夫妻都很难维系一生,毕竟总是与天长地久联系在一起的爱情,某些情况下的保持期甚至还比不上军用罐头。

    另一个必将受到强烈冲击的问题就是生儿育女。

    以往少则二三十岁,多则六十出头怎么也到了延续香火的年纪。原本共和国的平均生育年龄就一直在增长,现在呢?就算老死了,只要克隆一下又是一次新的人生,谁还愿意年纪轻轻就带上个拖油瓶?

    共和国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进入宇宙时代之后,这点人口算得了什么?若是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延迟生育的风气,影响国家层面的战略扩张一点也不奇怪。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国家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