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后这句是讲果报,果怎么来的?前面这三句是讲因,修因。人人都能够照这个修,天下哪有不太平的道理!十方诸佛菩萨清净刹土怎么来的?你好好念这四句,你就明了。如果我们要自己身心康泰,你要懂得真干。要想我这一家、我这个家庭和睦、美满、兴旺,你也要懂得这四句。你要是不懂,你怎么能够把你的家搞好?家如是,团体亦如是,国家亦如是,世界亦如是。这个地方讲的是大世界,不是小世界。我们今天讲世界,通常讲这个地球。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菩萨刹土清净庄严,无不是从这个地方生的,然后你才晓得这四句偈不可思议。这四句偈里面包含了普贤的十愿、文殊的十波罗蜜;换句话说,就包括整个《华严经》,整个《华严经》浓缩起来就这四句。
  那要问问,我们是不是真的发愿了?是不是真的修行了?真的修行要依文殊十波罗蜜,真的发愿要依普贤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我们是不是真有这个愿?要干真的,口里头念没有用,不管事。礼敬诸佛,我们对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不是有真诚恭敬心?文殊、普贤的境界跟一般大乘境界不一样,文殊、普贤境界是真正的遍法界虚空界,跟大乘菩萨心量不相同。遍法界虚空界是文殊、普贤的心量,是华严的心量。生到华藏世界,入华严境界,参与华严法会,最低的程度是圆教初住。圆教初住用真心,「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性」,宗门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圆教初住菩萨在天台「六即佛」里面,他是分证即佛,真的,不是假的。
  大乘教里面讲的「诸佛」,通常连带一起讲诸佛菩萨,诸佛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位都是证得法身的法身佛。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解释诸佛,就是这个说法。这四十一个位次是诸佛,我们要明了。菩萨,是法身菩萨,诸佛也可以称为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就是真正的诸佛如来。圆初住的菩萨,经上讲得很好,「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他能够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示现佛身来教化众生。所以在九法界示现的那些诸佛如来,那都是真的佛,不是假的;但是,是哪一个位次的,我们就不知道了。他来示现的,也许是圆教初住的,也许是初地菩萨,那就不一定。总而言之,他是真佛,他不是相似位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是相似位,相似位是他还没有用真心。刚才讲了,他的八识用得正,跟佛菩萨相应,他没有转得过来。他转过来了,那是真心,那就不在十法界,它就不叫相似位,他是分证位。不干怎么行?从哪里干?一切恭敬!修行在这里修。恭敬怎么落实?十波罗蜜就是落实。服务是布施的落实,布施供养。
  今天道场是草创,我们初步的建筑工程都没有完工,我们要全心全力先把道场建好,我们的心就安了,所以今天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把这个做好。我们还没有开幕,现在是在筹备的阶段,筹备的时间很长,我们也不能把修学完全放下,这个不可以,我们想两方面兼顾到,所以才举办这十个星期的讲座,希望讲座跟工程我们同时在做。所以在这个阶段当中,执事人员是相当辛苦,这个辛苦是有代价的,这是真实功德,感得诸佛菩萨的护念,龙天善神在保佑。在事相上,诸位昨天看到,当地政府、市长,昨天陪同市长的有六位市议员,政府里面执事人员我们昨天也看到不少,对我们真诚的照顾。我们深深相信这是诸佛、众神加持的,换句话说,肯定这个道场还有正法,我们没有做错。我们随顺佛陀的教诲,我们没有随顺自己的意思;随顺自己的意思去做,诸佛菩萨都离开了。诸佛菩萨离开,麻烦就大了,代替诸佛菩萨的是妖魔鬼怪,魔来主持这个道场,那就难了!我们要想真正用功修行办不到,他会障碍。正法道场念念帮助你、成就你,让你在这个地方安心的学习,早一天成就道业,肩负起这个世界,至少是这个地球,弘护正法,这个使命我们要担负起来。
  经教认真的学习,纵然不能够契入教理,至少要懂得教义,这是早年我跟李炳老学教的时候,他老人家教给我的。我们学院的院训,我们请杨老师把它写出来,挂在我们大讲堂里面、新讲堂里面。我们就是用印光大师传心法印做我们的院训,「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大师这十六个字,「老实念佛」有的时候他用「信愿念佛」,信愿念佛、老实念佛在《文钞》里面都讲过。对初学,「信愿念佛」好;对老修行来讲,「老实念佛」好。大师这两个讲法有意思的,为什么有的时候说信愿,有的时候说老实?我们一想,一定是他老人家的听众不一样。听众是新学的,到山上去参访,一些居士去拜老和尚的,他常常跟大家讲信愿念佛。如果是对家里人、对念佛堂开示,那他讲老实念佛,为什么?他已经具足信愿。具足信愿,老实那就成就了。所以看古人的文章一定要想想,他当时那个对象是些什么人,我们从他的开示就知道对象是什么样的根性,大致能晓得。我们要在这些地方学习,这就是方便法。
  清净心落实在善巧方便,这个善巧方便就是清净法。在方法上、形相上、仪式上往往没有两样,用心不一样。心清净,没有一样不清净;心真诚,尽虚空遍法界一片真诚;心平等,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身;心慈悲,遍虚空是一个大爱。这些道理,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提示,永远不断的提示。为什么?没有做到!到大家都做到,那我一句话也没有了。不但一句话没有了,一个念头也没有了。由此可知,世尊不但是当年在世,世尊现在也没有灭度,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灭度,别的世界示现出生,永远在说,永远没有间断的在说。为什么?许许多多众生没有做到,道理在此地。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还是看第六首:
  【诸度无量等刹尘,悉已修行令具足,愿波罗蜜无有尽,清净刹海从此生。】
  「刹清净方便」这一章经文,偈颂有九首,这九首非常重要。虽然是地上菩萨的境界,我们读了之后,感觉到我们现前迫切需要的就是这一段经文的开示、这个指导原则。果然能够遵守这九首偈的教诫,我们这个道场肯定与清净佛土相应。道场能与清净佛土相应,我们的身心自自然然能够跟佛菩萨的身心相应。因为心跟境是一体,境随心转!心转境是佛菩萨;心还会被境界转,这是凡夫。所以佛菩萨一定要建净土,帮助没有觉悟的众生,道理在此地。古大德建道场都选择在山林,人迹罕至之处,交通极不方便。为什么?远离城市聚落的染污。我们在澳洲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地区?这是我们修学环境不相同。我们居住在外国,最大的困难是我们有语言上的障碍。生长在这个国家地区,从小就要学习开车。我们对於开车,这是现代西方人必须具备的交通工具,我们同学当中一大半不能驾车,所以只能选择在这个地点,小城,我们日常生活所需很容易取得。如果我们住在偏远的山林里面,买一点东西都要开两三个小时的车,就相当不方便,加以我们的人手不足,道理在此地。如果我们在这个地方住个十年二十年,非常习惯了,确确实实我们也被这个地区同化了,那个时候我们肯定选择深山原始森林,在那个地方建道场,对於我们学习帮助就大了,所以一切都是限於现前的条件。
  我们要肯定我们是凡夫,我们的烦恼、我们的习气,我们禁不起名闻利养的诱惑、禁不起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一定要懂。禁不起诱惑,我们就要远离诱惑,不但是祖师大德这样的教导我们,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就已经做了样子给我们看。修行人住什么地方?阿兰若,诸位在经典上常常看见。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寂静处,这个地方很安静。安静的标准是什么?听不到牛叫的声音。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大概牛叫的声音是最大,在一般农村里面都养牛。牛叫的声音人听不到,就是说距离农村、距离一般世俗人住家的地方远,以这个为标准。现在的声音多、杂音多,车的声音、飞机的声音。如果我们住在深山里面,好!在深山里头,飞机虽然在空中飞,它有高度,听不到声音。靠近市区,靠近机场,飞机起降噪音很大。一般飞机能够飞到两万英尺以上就听不到声音,这个距离都市一定有相当远的地方。
  古人建道场选择这个地处是非常有道理的,决定不会选择在人烟稠密之处。所以现在人的福报不如古人,现在人建道场都要建立在市区,人愈多的地方愈好。为什么?能够掌握到信徒多、供养多,现在人目的在此地。从前人不是,从前是成就自己的道业、成就自己的清净心,没有考虑到跟大众往来,没有!所以现在佛教跟从前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在古时候,寺院丛林住众虽然多,大的丛林住几千人,小道场也可能有两三百人,住的人这样多,你一个都见不到。你要到寺庙里面去参观、去游览,你一个人都见不到,非常宁静,它没有声音。到寺院里面有人接待你,知客,他的职务是接待宾客;除这些知客师接待你之外,你看不到里面有修行人。只有在什么时候?过堂吃饭的时候,你在斋堂里面能够看到。而吃饭的时候,声音都没有,碗筷的声音都听不到,这是受过训练,清净庄严。
  我们在书本记载里面看到朱夫子(朱熹),这是宋朝的大文学家。他有一次到一个寺庙里面去游览,正好那是吃午饭的时候,这个寺庙也不小,一千多人在斋堂,他走到斋堂外面,不知道里面有人。结果走到门口一看,这么多人在里面吃饭,一点声音也没有,非常感叹!他说:没有想到三代之礼,今天在佛门里面看到。世间人在一起,一定是热热闹闹的杂心闲话。所以出家人的规矩比军队还严格,军队都做不到。一千多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连筷子的声音都没有,筷子碰到碗的声音都要受到惩罚的。所以端碗拿筷子要轻轻的,不能有声音,吃东西不能有声音,细嚼慢咽,不可以有声音。这些规矩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如果道场还用这个规矩,恐怕没有一个人去了;别说居士不去,出家人也一个都没有了。所以佛法衰,我们要知道衰在哪里?什么原因衰的?
  我们今天发心是为什么?我们是希望佛法能够再兴旺起来。怎么兴旺?要靠自己依教奉行,不能靠别人。要自己劝自己,自己警策自己,自己勉励自己,一切都从自己做起;决定不要要求别人,要求别人永远不能成就。严格的要求自己,自己成就了,正法久住,自正而后才能够正人。「正」就是标准,我们讲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己先要做正,心正、行正、言正,一切皆正,自然有同心同志同愿的这些道友,真正发心求道的他会来,凑热闹的他不会来,你请他来他也不会来。不是真正学道的,这个地方他住不住。住不住,你不必迁单,他自己会请假,他会离开。由此,道场关键的人物就是这个道场的总护持人,总护持人是这个道场的方丈住持,他一个人带动。连家庭也不例外,家庭兴衰关键在家长,公司行号的兴衰关键在老板、在董事长,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所以团体兴衰,关键在领导人。
  佛法四众是一家,佛法是平等法,千万不可以有个执著,「我出家了,穿上圆领大袖,我就高人一等了。」你要有这个念头,那就是谚语所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谁堕地狱?你去了。你没有出家,你还不贡高我慢,你对人还知道尊敬,你能修普贤十愿、礼敬诸佛。一出家之后,普贤十愿丢掉了。为什么?你高高在上,目中无人。换句话说,十愿、十波罗蜜你都没有了,不知道佛法是平等法,不懂得佛法是师道、佛法是教育。欧阳竟无大师这是一位在家居士,民国初年,他在南京办支那内学院,他是杨仁山的学生。支那内学院非常可惜只办了两年,就停办了。那时候中国内乱,受时局的影响办不下去了。两年当中对佛教的影响非常大,许许多多的法师、居士都是内学院的学生,内学院培养出来的,时间不长,两年。内学院的院训(我们图书馆里头有),一再说明佛法是师道,师道里头老师第一大。释迦牟尼佛是老师,维摩居士也是老师。你看看当时那些学生,我们在经上常读的,世尊的十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阿难尊者,大家很熟悉的,见到维摩居士,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跟见到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你从这个地方去看,你去体会,维摩是老师的地位,释迦牟尼也是老师的地位,尊师重道。
  所以他只要是在老师的地位,不论他是出家在家,不论他是男子是女人,第一大。尤其是他在升座说法或者讲经,那是代佛,我们出家人在这个场合当中,我们行什么礼节?行弟子礼。我们现在是三拜,没有右绕了,从前有右绕。他升座讲经,代佛说法,我们在这个道场要顶礼三拜,然后退下来坐在一旁听经,这是古礼。如果没有拜法,拜老师是尊师重道,你没有去拜,你在旁边听经,在从前讲「盗法」。所以以前法师升座很麻烦,每一个听众都到前面拜三拜,你就晓得那要耽误多少时间!所以讲经之前,讲经的仪规很长,那么长的仪规,就是让你去拜,有足够的时间给你。现在这个礼节没有了。所以现在人学经教的,成就都不如从前人,为什么?恭敬心少了。这正是印祖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从前的听众,说老实话,总有个六、七、八、九成的诚敬心,他得利益不一样。现在的听众,充其量一两分的诚敬,所以他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这里面都不离因果,我们自己要想学东西,要想学得有成就,要学古人,不能学今人。学今人这种态度,你就是学个三十年、五十年都不会有成就。为什么?你决定不可能做到烦恼轻、智慧长。反过来,你所学到的是增长烦恼、增长习气、增长贡高我慢。什么都不懂,还谦虚,还能尊敬人;学了一点之后,自己认为很了不起,目中无人,谁都不放在眼里。所以从前李老师讲,不读书没有学问的时候还很正常,书念得多了,学位拿到了,眼睛慢慢长,长到头顶上去了。在家里连父母都瞧不起了,他拿到博士学位,父母没有。瞧不起从前的老师,他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连老师也瞧不起了。真有这种人!这种人实在讲不少,怎么能够做到「礼敬诸佛」?
  礼敬诸佛,不但是一切人要恭敬,真的是恭敬供养,普贤法。普贤法里不是布施,是供养,它有圆满的诚敬心,所以它不叫布施,叫供养,「广修供养」。不但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对事,整齐清洁是礼敬,零乱肮脏是大不敬。我们在经教里头明了,十愿后后胜於前前,也就是说后面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后面。你明白这个意思,第一条做不到,后面没有一条你能做到。十波罗蜜亦复如是,布施做不到,持戒以后你统统做不到了。就好像上楼一样,十层楼,布施是第一层,礼敬是第一层;你没有第一层,你怎么能上第二层?没有第二层,你怎么能上第三层?第一层是基础。布施的精神是放下,是舍己为人。前面讲过「为利众生修胜行」,不是为利自己。为自己马虎一点无所谓,甚至於有一些过失我自作自受,与别人不相干;为别人就不行了,大乘、小乘差别在此地。小乘是顾自己兼顾别人,大乘是顾别人不顾自己,所以大乘可贵,大乘才真正令人赞叹。
  我们今天修的是什么乘?说老实话,一乘也不成。利益众生是挂在嘴皮上的,没做到。说利益自己,也没有做到,自己天天在害自己,不是利益自己。真正利益自己像小乘人,小乘人持戒很严,这个大家都晓得的,他爱护自己,他要断恶修善,他要断烦恼习气,他是为自己。佛法在世出世间确确实实是无上希有的法门,这不是我们自己称赞自己,不是的,实实在在的。要紧的是我们自己要有智慧认知,你要认得、你要明了。真正认清楚、明白了,没有不真干的。你今天做不到,什么原因?你知道的不够透彻。果然知道透彻了,真的明了了,哪里还要人劝!你会不要命的去干,真的是勇猛精进。为什么?你真的晓得好处。这个好处、这个利益,确确实实百千万劫难遭遇。我在这一生当中,短短数十年当中我遇到了,我要不把它抓住,那还等什么时候?真的是废寝忘餐,勇猛精进,吃饭睡觉都忘掉了。这里面得法喜、得禅悦,禅悦跟法喜带来他的精神、带来他的体力。
  所以佛法最困难的是解门。你想想看,世尊当年在世,为什么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别的原因,无非是把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