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学了我要落实,不能说念了就算了。你们真正有心有愿,欢迎你们到这里来一同学习,我会全心全力护持大家、帮助大家。
  我常说护法比弘法难,像学校一样,护法的是校长,弘法的是教员,护法要不懂佛法,他怎么护持?再热心都会出问题,「善护」谈何容易?外行没有办法护持内行,这是一定的道理,世出世间法都不例外,不懂佛法就不能护持佛法。韩馆长过去能够护持我们三十年,韩馆长听经没有中断。特别是前面十七年,我们没有道场的时候,那个十七年我住她家里,每天讲经回来之后,她听经做笔记,回来之后,有问题的一条一条的来问,她的基础底子是那个时候打下去的,她懂。有了道场之后,当然道场还要做早晚课,还得做这些法会,法会不多,总是也做做。她特别在台北,哪些法师唱念唱得好的,法器敲得好的,她去学。所以你们今天看到图书馆这些人打佛七、做三时系念,这些仪规全是馆长教的。她有音乐天才,她这些东西一学就会。没有学佛之前她唱平剧,她登过台、表演过的,她有这个底子。所以她常常跟我讲,她前世大概是赶经忏的和尚,因为经忏佛事这些仪规,她一接触很快就学会,回到图书馆教你们大家。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四九卷)  2002/03/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49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
  菩萨所入的三昧,名字称为「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名字的含义无尽的深广。在经里面跟我们说的,一共有十三句,十三句分为十门,十门又归纳为六对,这已经跟诸位讲过,在这个地方我们把它做一个总结。前面的四句,从「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这两句是讲的体用。「广大无碍」这一句是说定的相状,往后这十句都是讲大定的作用。所以前面这四句是「无幽不入」,解释大定名字里面「毗卢遮那」光明遍照的意思。从「出生一切诸三昧法」到「十方所有诸安立海悉能示现」,这四句是说「无德不生」,解释名字里头「诸佛」的意思,一切诸佛。接著下面有两句,「含藏一切佛力个藏的意思,如来藏身,解脱诸菩萨智」,这两句是解释如来藏身,解释那解释藏的意思。后面有三句,第六有三句是讲如来藏身之「身」的意思,讲成就、流通、护持诸佛法轮。清凉大师说:「言义唯有三者,入平等性,是定体;广大同空,是定相」,其余统统是大定的业用;这三桩,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圆融无碍,总称为「普贤三昧」。
  下面经文是第二段,「类通十方及诸尘道」,清凉大师的科题。我们先在这个地方把段落搞清楚,前面这一段是说明普贤菩萨入定,在华藏世界入定,最重要的意思是启发我们、告诉我们三昧的重要性。我们学佛往往把这一桩事情疏忽了,三昧的重要,这里头就含摄持戒的重要,因戒得定,定才是正受,从定才能开慧,所以持戒入定就影响十方。这里面很明白的跟我们显示,说什么?自己修行成就就是化他,自己修行没有成绩可言,谈什么化他?讲经说法是化他?不是!这个化他是看影响。讲经说法,听众毫无反应,没有影响到的,这是全盘失败了。所以古大德常常提示我们,说言教不如身教,教化众生、影响众生、劝导众生,你先要做到,然后你的言教才会被人重视,人家对你才能够信仰。你自己没有做到,能说不能行,特别在现前这个社会、在这个时代,没有人相信你,说得再好都是空的,白说了!
  在这一个乱世,人家看你什么?看你行持。你能做到,他做不到,他就服你;你做得跟他一样,他笑笑;你做得不如他,他根本就瞧不起你,你说的话在他心目当中还会有分量吗?所以我们修学,一定要仔细衡量,做不到不能说。做不到的你说出来,在佛法里面叫戏论,叫开玩笑的话,不能当真,在口过里面就属於妄语。自己造作不知道过失是从哪里生的,这叫愚痴。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不谨慎,修行就从这个地方开始。菩萨在此地给我们做榜样,这个入定是说他自己真做到了,十三句为我们显示出大定的体、相、作用,圆满契入,那个影响力就大了。我们今天读这段经文,「类通十方及诸尘道」,说他影响力之大,影响面之广,影响时间之长,这无量无边功德!这一段经文也比较长一点,里面有三个大段落。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於世尊前入此三昧。】
  这是一段,这一段是说明菩萨在此世界入定。用我们世俗眼光来说,这入定是修行,在这个地方修定。诸位要记住,修定这个名词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我们前面读过三昧的体相用,你就晓得了。这个定是什么?总的来说,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是普贤三昧,心地清净,丝毫不染。清凉大师总结这三个意思结得好,说得再多都离不开这三个原则:入平等性,定体;广大同空,跟虚空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大定的相。在《无量寿经》上是清净平等觉,你们想对不对?它的作用是引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万德万能、无量相好,这都是它的作用;总起来说,这个自性的德用被这个大定引发出来了。这个定,前面跟诸位说过,不是盘腿面壁的修法,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今天讲的一点私心都没有了,一丝毫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这是定,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跟虚空一样大,遍能含受遍法界的刹土众生。所以人家「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除业障」到「普皆回向」,他的境界都是尽虚空遍法界,一个众生都没有漏掉,叫普贤三昧,这才是修普贤行,才是修普贤法门。下面我们再看它的影响。
  【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微细,无碍,广大,光明,佛眼所见,佛力能到,佛身所现,一切国土。】
  到这个地方这是说它影响的范围。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的「类彼」,前面一段「举此」。「类彼」这个话不太好懂,我说得白,类彼就是影响到别人,影响到他方世界,这个地方我们要学。所以一个人在一生事业有没有成就,跟这个道理没有两样。你的事业能不能延续下去?你做得再好,你死了一切就完了,后继无人,那你就全盘失败了。我常讲,你的业绩等於零。你们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这一生做得不错,如果没有传法的人,后继无人,释迦牟尼佛的事业等於零。他老人家传法的代表大家都知道,迦叶、阿难,迦叶传禅宗,阿难传教下,我们中国人讲的宗门教下,这是传法之人。除传法之人之外,还有一些大菩萨们,像诸位非常熟悉的地藏、观音、文殊、普贤、弥勒,这也是世尊的传法弟子,他们将佛法传遍虚空法界,正是此地所讲的「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微细,无碍,广大,光明」,这些大菩萨。迦叶、阿难是传我们本地,代代相传,住持正法,一直传到今天。我们净土宗,传到现在印光大师是第十三代,代代都有人继续、弘传、广大,这叫事业。
  我们再看孔老夫子,这是儒家,要是没有孟子、没有曾子,没有这些好的学生代代相传,那儒家也没有了。承传是多么重要!所以在前面我们读到的「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我们为佛末法时代的弟子,这一句话比什么都重要。你看看经上讲的,是「一切诸佛所有法轮」,不是单单一尊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当然他这个话,华严会上是讲给法身菩萨听的,法身菩萨有能力、有机会亲近十方一切诸佛;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能够亲近的只是世尊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还是本师介绍的,本师不介绍、不给我们说明,我们哪里知道有阿弥陀佛?本师为我们介绍,《大藏经》上有一部经称作《万佛名经》,这里面给我们介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只说了一万二千多尊。诸佛如来无量无边说不尽,世尊说出这一万二千多尊是举一个代表,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那个数字是说不尽的。所有一切诸佛的正法,菩萨都有责任流通护持,使无断绝,这个心量多大!决不是说这是我们的世尊,我要把他的法发扬光大,别的佛与我不相干,我们这个心就发不起来,心量小。
  同样的道理,今天在我们这个世间,有许多法师、许多大德居士,他们所说的是正法,我们要不要流通护持,使无断绝?如果说我们这个道场,只有我们自己老师的法是正,其他的任何法师大德的法我们拒绝、我们排斥,错了!这样说起来,我们的修学会不会变成杂修、乱修?总会叫人起疑惑。实在这个话我们在讲席里说了很多,智慧没有开的时候,专攻一门,为什么?智慧没有开,我们的修行重点是在戒定,这才叫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儒家讲「教之道,贵以专」。到开悟之后,那就法法圆融。「法门无量誓愿学」,诸位要知道,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开悟之后,没悟决定是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决定不能够毁谤其他法门。《华严经》五十三参为我们示现的,一定要懂得「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要平等的尊重、平等的护持、平等的流通,要懂这个道理,要守这个原则。所以道场里面流通的经书法宝,我们只拣别邪正,不分是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师的,不能分,要拣别邪正。无论是哪个法师、哪个居士大德的作品,他是纯正,我们就应当帮助他流通。
  对於我们道场,我们这个道场流通处有他们的东西,可以流通的。我们这个道场里面不讲这些东西,为什么?我们是属於初学,我们要一门深入。为什么要流通这个?因为有很多人想请经书、想请法宝,找不到。我这里有,你要想学,我可以介绍你哪个道场、哪个法师,他们专门传授这个法门,你到那边去学,这就正确。古时候祖师大德指导学人就是这个原则,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到,在许多寺院丛林传记里面看到。有一些大德他参学,祖师告诉他,「你的缘不在我这里,你的缘在某某地方」,指导他,「你到那边去一定会有成就」。譬如我们这个地方是净宗道场,是净宗学院,如果你一心要学禅,我会告诉你你到香港大屿山宝林寺去亲近圣一法师,他是禅宗道场,你到他那个地方一定能得利益,你的缘不在我这边。指导他方向,介绍他去修学。所以我们有责任介绍他,我们知道哪些法师、哪些道场专修某一个法门。
  现在佛法衰微,衰微到极处,专修专弘的大德愈来愈少,真的到危急存亡之秋。所以有志专攻某一个经论法门的,我们有义务护持他、帮助他。虽然我们不修这个法门,我们可以给他建一个小道场,帮助他维持。当然最理想的方法,是我们净宗学院也能够开其他宗派的课程,我们真有能力,人力、物力各方面条件具足,将来我们这个学院慢慢的扩大。喜欢学《华严》的,我这里有华严学系;喜欢学天台的,我这里有天台学系;喜欢学法相的,我这里有法相学系。在全世界对於某一个宗派真正有爱好,有学有修,我们都愿意成就,都愿意帮助。所以我们很想取得一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或者我们这样的一个学院,不在一个地方也行、也可以,我们某几个学系在这个地方,另外几个学系或者在其他地方,行!都没有问题,好在初期这个阶段人数不多。圣一法师今年八十岁了,今年要八十一岁了,身体不太好,当代的这些大德眼看著都凋零,真的是后继无人,这是我们最忧心的地方。
  现代年轻学佛的人,头一个大障碍是怕苦,佛教导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怕苦、怕戒律,不愿意持戒。这两条做不到,不能生欢喜心、不能严格的遵循,无论学哪个法门你都不能成就,你都会落空。什么人是菩萨?什么人是今天的救世主?欢喜持戒,不怕苦,他才能具足这个条件。勇猛精进,奋发图强,夜以继日。你不能苦学,怎么能成就?学院,我这一次到这里来仔细观察,我要不管,我想想我对不起世尊,对不起祖师大德,你们不能够振兴起来。我们决定要老老实实去做,循序渐进。理想是一回事情,理想做不到就落空了。所以我们著重德行上的修养,我要观察你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在你的日常工作里面,你有没有做出成绩出来?你有没有变化气质?在德行上要考察你有没有进步?在学业上,这是学院,你不是走弘法,那你就走护法,护法你要担任学院的执事,弘法你要担任学院的教学。担任教学,那你要专攻一部经或者是一部论,能力强的可以专攻两三部,将来你教,你担任教学。不能担任教学,担任执事那你要宽宏大量,你要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断的改进,改过自新,不断的求进步,把你职位上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你是个很称职的执事人员,都要做学佛同学的表率、模范。
  我要不常住在这个地方,我看你们不能成就,这个道场将来会全盘失败,我怎么能对得起支持我的这么多善心的护法?怎么能看到佛法从我们这一代就断绝?所以我求三宝加持,希望有真正的传法人出现。真正传法人的条件,是「严持戒律、不怕吃苦」。务必自己修行,影响常住;我自己不修行、懈怠,也影响常住,大家看到你不修行,你这么懒散,「他可以这样,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所以道场住众,我们要重质不重量,小小道场好好的去做。实在不行,受不了,这个地方规矩太多、太严,受不了,你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在这个道场做不好的影响,你有罪过。住在这个地方一定要有好的影响、正面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发心:「我做给别人看」。我们六十一号这个寮房,四月底就完工,完工我住在这里,我做给你们看,你们也要做给我看。做不到的?做不到就是自动的离开学院。好在澳洲现在也有七、八个净宗学会,每一个净宗学会都希望有出家人去领导他们,在澳洲去处不是没有。所以要与一切众生结善缘、结法缘,你法缘多、法缘广,去处就多。好好的用功,好好的修行,好好的去领众,不要辜负这一生。
  我们在这里看这些菩萨他们的影响,普贤三昧的影响不可思议,经上讲的尽法界虚空界,这里头一共跟我们说了十句。尽法界,这是总说,第一句那个「尽」字是贯下来的,尽虚空界;第二句尽十方,第三句尽三世,第四句尽微细,第五句尽无碍。这个十句,清凉大师说得很清楚,他的注解里面讲的,这里头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初明平遍法界」,就是这十一句;后面再说「重叠无尽」。前中有十一句,「初一」,这一句是「总明,谓尽穷法界」,后面这十句是「别指,以彰曲尽」。彰是显示,明白的显示;曲是委曲,委曲婉转。「尽穷法界」,从法界里面跟我们说出这十句,第一句是「尽虚空界」,虚空没有边际,虚空是自性的自相,真如本性的自相,这个相是虚空。为什么叫虚空?本来无一物。无有一物,我们称它作虚空。
  第二句「於空中尽十方处」,十方处这有相,相从哪里来的?相从虚空里头变现出来的。体是空寂的,所以这个相叫幻相,佛法里面称之为妙有。大家都听得耳熟,佛经里面常讲「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为什么说真空不空?它能现相,虽然现相,相还是等於空,这个道理很深很深。我们一般凡夫把这个相执著为真有,不知道这个相当体即空,当相即空,这个话我们在经上听说,但是不懂它的意思。为什么说当体即空、当相即空?古人,古时候科学技术没有发达,很难从比喻当中体会,所以用「梦幻泡影」,用这个来比喻。前面我们读过影像,影像最明显的比喻是照镜子,我们照镜子,镜子里头有个影像,试问问这镜子里的影像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正在照,镜子里现我们的相,现我们的相,镜子到底是有相还是无相?镜子确实没有相。没有相现了影像,虽现影像也是无相,那一面镜子还是干干净净,并没有相在里头。用镜子当中的影像你去体会,体会当相即空、当体即空,从这个地方你才能真正觉悟:所有一切现相确实是梦幻泡影,才跟你讲毕竟空、不可得。你要能够从这里明白过来,你就开悟,你就觉悟了,你心就清净,一尘不染。为什么?不可得!毕竟空,不可得。你心里面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那叫做业,业造成了障碍,让你没有办法看到宇宙人生真相,业障!业障除掉了,真相大白。真相大白,你的业障就尽了,就这么回事情。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类通」这一段经文: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於世尊前入此三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