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毁,日海军航空兵被彻底消灭,直至战败投降。
战后以来舰载机参加过哪些作战行动?
战后以来,世界航母数量由战时的数百艘骤减至20余艘,且主要集中在美国,
而拥有强大航母实力的美国又缺乏有力的海上对手,所以航母对航母的舰载机作
战样式从未出现,此间,舰载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沿袭二战的作战模式,夺取战
区制海制空权并实施对陆攻击。
▲美国海军F…14舰载战斗机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第一次使用
舰载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对朝内地和港口进行攻击和封锁;1964~1973年的越南
战争中,美国先后动用20余艘航空母舰对越进行攻击,仅1965~1968年底就出动
舰载机20万次;1982年4 月2 日至6 月14日,英国以2 艘航空母舰和140 架舰载
机及岸基飞机在马岛与阿根廷交战,有效地掌握了制空制海权;1986年3 月23~
26日,美国以3 艘航母和250 多架舰载机对利比亚发动突袭,摧毁其5 个大型军
政目标,炸毁其14架飞机和7 个雷达站;1991年1 月17日至2 月28日的海湾战争
中,美国先后出动9 艘航母。
700 余架舰载机,对伊拉克进行了海空封锁和攻击,有力地配合了空袭和地
面战斗的进行。
舰载机是怎样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
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起飞滑跑的距离也有所增大,现代喷气式飞
机一般需要2 ~3 公里长的跑道才能起飞,这样一个机场的面积往往要达十几平
方公里。为了能在海岛、狭小地域或被炸机场跑道上紧急起飞,国外自80年代以
来研制了一些短距起飞的常规起降飞机,但滑跑距离仍在500 ~1000米左右。航
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最长只有332 米,一般只有200 ~260 米左右,在这样短的距
离内舰载常规起降飞机是怎样起飞的呢?这主要取决于特殊的设备:飞行甲板和
弹射器。
早期的航母舰载机多采用水上飞机,飞机依靠浮筒在水面起飞和降落,航空
母舰只是一个运载飞机的平台,主要靠起重机将飞机吊上吊下,一般每艘航母可
搭载4 ~10架水上飞机。
1917年,英国用巡洋舰改装了世界上第一艘搭载常规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
“暴怒”号。它的飞行甲板很特别,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用于起飞,后面用于
降落。随着舰载机体积、重量和速度的提高,这种首尾两段式飞行甲板很快被淘
汰,继而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了通长式飞行甲板,它是二次大战中各种航
空母舰普遍采用的一种最为典型的飞行甲板。
50年代中期,航空母舰上开始采用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这种甲板长约200
~330 米,宽约70~90米,总面积约1/4 平方公里。斜直两段飞行甲
… 页面41…
板分直通甲板和斜角甲板两部分,直通甲板设在舰的前部,是专门用来起飞
飞机的跑道,称为起飞区,一般装有1 ~2 部弹射器供弹射飞机使用。斜角甲板
一般与舰身中心成11°~13°角,是专供舰载机降落时用的,称为降落区。这种
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至今仍在使用。
早期的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时并不需要弹射器,而是在舰首搭一块长长的向
水面倾斜的木板,借助于下冲的惯性而升空的。后来,逐步发展了一些弹射器,
到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已经使用了压缩空气式和甘油炸药式弹射器。
之后,才相继出现了飞轮式和液压式弹射器。压缩空气式弹射器多用于弹射
水上飞机,当时的舰载机大都是陆基起降的轻型轮式飞机,所以不用弹射靠滑道
滑行起飞便可,1927年,美国海军开始在“列克星敦”号航母上采用大型飞轮式
弹射器,它长47米,宽25米,可弹射5 吨重的飞机,给出48节的初速度。
1938年,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航母开始采用2 台液压式弹射器。
1946年,英国的“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第一次携载一架XFD…1 “鬼怪”
式喷气式飞机并进行了弹射试验。1951年,英国终于在“英仙座”号航母上
第一次正式装备了蒸汽弹射器,之后,各种大型航母纷纷效仿,至今仍在使用这
种飞机弹射装备。
蒸汽弹射器实际上是一种活塞行程较长的往复式蒸汽机,它主要由动力源和
把动力传输给飞机的装置组成。动力源是蒸汽室内所存储的大量蒸汽,动力传输
装置包括往复车、活塞杆、拖索等。弹射时,飞机发动机启动,用拖索将舰载机
钩住往复车,高压蒸汽充气后,活塞带动往复车和舰载机在滑槽内高速向前滑动,
将飞机弹射出去。其原理和拉弓射箭差不多。目前,航空母舰上一般装有3 ~4
部蒸汽弹射器,其长度约达75~95米,可弹射20~33吨重的各种舰载机,弹射速
度为1 架每分钟,紧急起飞时也可多架同时弹射起飞。
舰载机是怎样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
以高速飞行的飞机怎样才能准确地降落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呢?这主要
靠着舰阻拦装置。早期的螺旋桨飞机,由于飞行速度只有几百公里每小时,所以
着舰时滑跑距离较短,冲力也较小。当时,为了拦阻降落的飞机,在飞行甲板上
横放了许多道粗粗的绳索,在其两端系有沉重的沙袋,飞机尾钩只要钩住绳索,
便可稳稳地着舰。
50年代以后,喷气式飞机、特别是高超音速飞机上舰后,着舰的滑跑速度加
快,前冲力增大,靠两端系有沙袋的绳索是无法吸收其动能而使之降落在飞行甲
板上的,为此,又研制了一种复杂的液压传动系统,并仍在甲板上横着布放了3
~5 道阻拦索。这些阻拦索垂直于斜角甲板的中心线,自甲板尾端60米处开始,
向舰首方向,每隔14米横设一根直径为6。 35 厘米的粗钢索,高度距甲板平面50
厘米左右,索两端通过滑轮与甲板缓冲器相连。飞机着舰时,其尾钩伸出,只要
钩住一根阻拦索,在前冲60~70米后即可停下。
此外,还有一种阻拦网。阻拦网是一种飞机着舰的紧急阻拦装置,在飞机尾
钩故障、燃油耗尽或战斗损伤等紧急迫降情况下使用。阻拦网一般设于第三道阻
拦索处,高约4。5 米,略宽于阻拦索,网由尼龙带编织而成,飞机撞网后可在50
米左右距离内停下。
… 页面42…
什么是军舰?
军舰是船舶的一种,是装有武器并在海洋上进行作战活动和勤务保障的海军
舰艇。军用舰艇被认为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在外国领海和内水中航行或停泊时
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根据担负的任务不同,军舰一般可分为战斗舰艇、两栖舰
艇和勤务舰船三大类。
战斗舰艇是一种具有直接作战能力的舰艇,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海上机动作战,
进行战略核突袭,保护己方和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进行封锁反封锁和支援登陆
抗登陆等战斗行动。战斗舰艇分水面舰艇和潜艇两类,水面舰艇包括:航空母舰、
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护卫艇、鱼雷艇、导弹艇、猎潜艇、布雷舰、
反水雷战舰艇等,两栖战舰艇有时也包括在内。潜艇主要有战略导弹潜艇和攻击
型潜艇等。
两栖战舰艇是专门用于登陆作战的舰艇,主要任务是输送登陆兵、武器装备、
物资车辆、登陆工具等进行登陆作战,主要分为:登陆舰艇、两栖攻击舰、登陆
运输舰和登陆火力支援舰等。登陆舰艇一般具有在滩头进行抢滩登陆的能力,通
常分登陆舰和登陆艇两种。登陆运输舰一般不具备抢滩登陆能力,主要任务是为
登陆部队提供人员、武器、车辆、物资等各种装备。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空母舰
差不多,主要用于垂直登陆和制空制海,也可运载登陆物资等。登陆运输舰是专
门用于登陆作战指挥的一种大型舰艇。登陆火力支援舰是为实施登陆而进行预先
火力准备或直接火力支援的一种舰艇,一般由战列舰等战斗舰艇兼任,很少专门
建造。
▲日本海军八八舰队编队航行勤务舰船是用于战斗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
障的舰船,亦称军辅船、辅助舰船和后勤支援舰船等,通常包括:军事运输舰船、
航行补给舰船、维修供应舰船、医院船、防险救生舰船、试验船、通信舰船、训
练舰船、工程船、海洋调查船、侦察船、布设舰船、海道测量船、破冰船、基地
勤务舰船等。此类舰船最大达数万吨,航速30节以下,有的由大型商船改装而成。
区别军舰与民船的主要标志有三个:一是普遍装有武器。战斗舰艇上载有飞
机、直升机,装有火炮、导弹、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等;勤务舰船一般仅装有
火炮等自卫武器。二是一般在舰体上涂有蓝灰色油漆,舰尾挂海军军旗,勤务舰
船则挂国旗。三是桅杆上装有雷达、无线电、敌我识别器等天线。
早期的军舰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军舰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过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发展阶段。
古代战船是指19世纪初期以前漫长的发展阶段中所建造的各类战船,它大致
可分为桨帆战船和风帆战船两个阶段。早期的战船是桨帆战船,公元前1200多年
时,地中海沿岸国家就开始使用单层桨战船。公元前800 年时开始在战船首部装
上冲角,用以撞击敌船。公元前700 年出现了二层桨战船,公元前550 年出现了
三层桨战船,后来又出现了四、五层桨的战船。三层桨战
… 页面43…
船是早期较优良的战船,它长约41米,宽约6 米,干舷高2。4 米,吃水1 米
多,排水量约100 吨,有170 支桨分三层排列于两舷,载员约200 人,划桨时可
达7 节航速,顺风可使帆,这种战船持续了十几个世纪。当时,战船只不过是运
载士兵进行作战的平台而已,主要使用冷兵器、矢石等进行近距离接舷战和白刃
格斗。公元前549 年春秋时期中国开始出现战船,到公元220 ~265 年的三国时
期,仅吴国水师就有战船5000艘,大型楼船起楼5 层,可载士卒3000人。公元10
世纪初,中国战船开始装备火器,1274~1281年元代水军两次攻击日本,战船上
己装备铁火炮。公元12世纪至14世纪初,中国最早使用了金属管形火器铜火铣,
从此开始了战船从冷兵器向金属管形火器过渡的时期。
桨帆战船为木质构造,船型狭长,底平,吃水浅,干舷低,靠人力划奖摇橹
前进,顺风时可使帆,因此只能在沿岸和内河作战。15世纪以后,随着造船技术
的进步和火器、指南针等的装备使用,导致了远洋航海用风帆战船的出现。1405
~1433年,中国明代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时,其“宝船”
已有137 米长,约56米宽,有9 桅12帆,排水量达数千吨,是当时世界上最
大的风帆战船。1488年以后,英国才建造成功装有火炮的四桅战船和排水量达1000
吨的战船。
1797年美国造的风帆战船已达1576吨,可装44门火炮。18世纪以后,风帆战
船得以迅速发展,排水量不断增大,火炮口径和数量也日益增多。到19世纪,最
大的风帆战船排水量已达6000吨,装大、中口径火炮100 门以上。当时,按排水
量大小和火炮多少将风帆战船分为六级:一至三级为战列舰,排水量1000吨以上,
装火炮70~120 门;第四、五级为巡洋舰,排水量500 ~750 吨,装火炮40~64
门;第六级为轻巡洋舰,排水量300 吨,装6 ~30门火炮。风帆战船以风力为主
要动力,船体为木质,结构较坚固,吃水深,于舷高,排水量大,航海性能好,
能远离海岸到大洋作战,并能在相距几百米至几海里的距离上用火炮进行交战,
这是早期奖帆战船力所不及的。
近、现代军舰的主要技术特征是什么?
19世纪初军舰开始采用蒸汽机,这标志着舰船动力的第一次重大革命。
1815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明轮蒸汽舰。1837年螺旋桨发明并装舰使用后,把航
速从几节一下子提高到十几节,使军舰第一次具备高速和良好的机动能力,可不
受风向、风速、潮流的影响进行远洋作战。除蒸汽机外,舰炮也发生了一次革命。
19世纪30年代发明了爆炸弹,60年代未出现了尾装线膛炮,使发射实心炮弹的前
装式滑膛炮逐渐淘汰。火炮威力、数量和射程的提高,使舰艇防护力增强,出现
了大型装甲战舰。1892年英国造的“君主”号装甲舰就达14150 吨,装甲厚度达
457 毫米,装有342 毫米炮4 门。另有中、小口径炮34门,航速15。5节。19世纪
下半叶,水雷和鱼雷开始用于海战并作为军舰的主要攻击武器后,于是1877年英
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鱼雷艇,以后便导致鱼雷艇驱逐舰、布扫雷艇的相继问世。
19世纪后半叶另一项重大技术革命是造船材料的革命,即由传统的木质船体
改为钢铁船体,从而使军舰吨位骤然增大,装甲更厚更加坚固,同时开始配备较
好的观通导航设备,20世纪初期,排水量4 万吨左右的大型战列舰(装甲舰)和
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开始装备使用,同时出现了水上飞
… 页面44…
机母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战列舰、巡洋舰为主的大舰巨炮成为当时制
海制胜的重要因素。两次大战之间,五个海军大国在华盛顿签汀了为期十几年的
华盛顿条约,一段时间内虽限制了大舰巨炮的发展,但却蕴酿了一场规模更大的
造舰竞赛。条约一结束,各海军大国纷纷大力发展巨型战舰,最大的战列舰已造
到近7 万吨。第二次大战中,军舰的重大发展在于广泛装备了雷达、声纳、通信、
导航等电子设备,同时确立了航空母舰的地位,并使潜艇兵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该说,只有二次大战才将海战空间从单一的海面海岸拓展到海空和水下,使海
战第一次具备现代规模。
▲美国海军“拉萨尔”号指挥舰战后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军舰现代
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核动力、燃气轮机和复
合动力装置的采用,使航速、机动性和续航力有较大提高;二是造船技术有很大
改进,军舰吨位越来越大,航空母舰已达9 万吨,巡洋舰已达3 万吨,驱逐舰已
达9000吨,护卫舰已达5000吨;三是导弹武器的广泛装舰,使军舰具有防空、反
舰、反潜等多种功能;四是电子装备的大量装备;大大提高了军舰的探测、信息
处理和电子对抗能力;五是直升机的大量装舰也使军舰机动能力和反潜作战能力
有极大的改善。
什么是战列舰?
▲美国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战列舰是一种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其主要攻
击武器是大口径舰炮,其动力形式早期为风帆推进,19世纪中期后改为蒸汽动力。
战列舰的主要特点是:吨位大。是个庞然大物,在海上航行时俨然一座钢铁城堡,
战列舰吨位最大的是日本的“大和”号和“武藏”号,达69000 吨,航速快。一
般航速可达30~33节,续航力为10000 ~15000 海里,火力猛。战列舰一般装有
8 ~1O门主炮,口径356 ~406 毫米,射程20~25海里。此外,还装有12~20门
中口径副炮(口径120 ~152 毫米)和100 门左右小口径副炮(口径75毫米以下)
;防护力强。战列舰是一种重装甲战舰,在水线以上的舰舷、甲板、炮塔、指挥
塔等部位都装有装甲防护,一般为150 ~400 毫米厚,个别部位达400 ~500 毫
米。
战列舰是海军舰队的主力战舰和核心兵力,其主要任务是使用舰炮在海上歼
灭敌大型战斗舰艇,也可用来压制和摧毁敌岸基目标。在二次大战以前,战列舰
曾作为海军之魂称雄于世长达200 多年,主宰着世界海洋。当时,谁的军舰吨位
大、舰炮多、口径大、火力猛、装甲厚,谁就能取得海上战斗的决定性胜利,因
而作为海上堡垒的战列舰曾名噪一时,各海军大国推崇备至,多次掀起军备竞赛
高潮。于是,战列舰越造越大、火炮越装越多、装甲越来越厚,“大舰巨炮”制
胜论统治着海军的军备发展。
二次大战中及其之后,由于核动力、舰载机、导弹及电子装备的大量装备使
用,使战列舰的优势所剩无几,很快处于从属地位,并被航空母舰所取代。战后
以来,世界各国不再发展战列舰,因此,作为一个舰种它已基本消亡。
… 页面45…
战列舰有哪些重大技术发展?
战列舰是装备多门大口径舰炮,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曾作为舰队主力在远
洋作战的一种大型军舰。在海战中,通常列成单纵队战列线进行炮战,所以称为
战列舰。在战列舰中,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