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宣传和指导革命的理论武器,已经不是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了。

五四运动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通过五四运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感受到了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一支极其重要的政治力量。五四运动后,他们自觉地深入工厂矿山,开办工人夜校,创办工会组织,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知识分子的这种努力,沟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阶级的联系,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从1920年秋到1921年春,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建立了一系列的共产主义小组。最早在中国酝酿建党的是陈独秀、李大钊。1920年,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法国也有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纷纷建立,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组织基础。此外,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先后派维经斯基、马林等代表来中国帮助建党。这样,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由历史的必然变成了现实。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必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坚强战斗的司令部,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第二,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既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中扎了根,表明中国人民经过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找到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

第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纲领。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家私有制”等。这些都是以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不曾具有的新鲜内容。

第四,中国革命有了新的依靠力量。没有也不敢发动工农大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以往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则紧紧地依靠工农大众,同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五,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途。中国共产党既不追求建立平均主义的理想天国,也不梦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关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由于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一部分,这就能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并使革命有了新的发展前景。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相衔接,中国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后来,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摸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研究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入分析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任务、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2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入手,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毛泽东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党必须紧紧把握这个总路线,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工作,成为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四大,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纲,但这个纲领并不完备。它规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但没有提出党成立后当前的奋斗目标。1922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这次会议对中共二大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二大初步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指明了革命的对象;最高纲领明确了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实际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中共三大分析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把国民党改组成为革命联盟的可能性。认为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不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民族资产阶级也有这个要求。于是,确定了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决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这“四个阶级的联盟”,这就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问题。大会强调:“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由于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提出了以人民大众作动力,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大体框架的形成。

中共四大以后,统一战线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问题愈演愈烈。国民党右派处心积虑要将共产党人从统一战线中驱逐出去,严峻的形势迫使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并最终作出回答。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等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纷纷发表文章,探讨中国革命的性质、矛盾、领导、动力、对象等理论问题。其中,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阐述了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认为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即贫农)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是团结的对象。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充分估计了农民和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论证了建立农民政权和组织农民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肯定了贫农是农民中的革命先锋,提出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为解决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由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和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两次历史性转变的经验教训,继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艰辛探索。特别是从1939年到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科学的概括和精辟的表述,即“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7页。)

 此外还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性质、前途和纲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形成。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也已在实际上形成。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历史时期,全党需要更加紧紧地掌握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于1948年4月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6~1317页。) 这是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认识的结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在这个正确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指引下才取得彻底胜利的。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

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中国人民自始至终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失败了,这些斗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完全认清革命的对象。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们因沉迷于宗教的迷雾不能自拔,错把帝国主义视为与自己同拜一个上帝的“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义和团运动的农民们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误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统治集团作为扶植的对象,说明他们对本国封建主义者与外国侵略者的关系不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既没有提出鲜明的反帝纲领,又一度承认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还天真地联合地方军阀对付北洋军阀,表明他们对革命斗争目标模糊不清。

中国革命的对象究竟是谁呢?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因而,中国革命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因为,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中,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它们二者。二者互相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而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对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也不十分明确。中共一大就没有制定符合当时革命斗争实际的纲领,没有明确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对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共同支配中国。军阀混战加剧,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第二次护法运动又归失败。多灾多难的中国大地仍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寻找中国革命新出路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对象问题,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启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不是一般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一方面,中国在政治经济上无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实际上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在政治方面还是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这也“使中国方兴的资产阶级的发达遭着非常的障碍”。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就首次清楚地指明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解决了自鸦片战争以来80多年民主革命没有弄清的革命对象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首先要反对帝国主义呢?

这是因为,帝国主义直接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自1840年以来,它们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与之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瓜分中国大片领土,侵占中国大批主权,掠夺中国大量财富,奴役中国广大人民,使独立自主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使广大中国人民遭受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各自扶植的军阀之间连绵不断的混战与厮杀,致使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把斗争的矛头首先指向帝国主义,是理所当然的。应该说明的是,作为中国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指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打倒帝国主义”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可以直接达到消灭外国资产阶级的目的,这一目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达到。对于中国来说,反对帝国主义,就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始终。但由于各个阶段形势和主要斗争对象不同,主要反对哪个帝国主义就不同。并且,由于帝国主义在各个阶段侵略和压迫中国的形式不同,因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形式也不完全一样。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中国人民就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抗日战争就是如此。“当着帝国主义不是用战争压迫而是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进行压迫的时候,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阶级就会向帝国主义投降,二者结成同盟,共同压迫人民大众。这种时候,人民大众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的同盟”。(《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页。) 国民革命、土地革命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新军

阀的斗争,间接地也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因为,它们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要反对封建主义呢?

第一,封建主义,即中国的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侵略、压迫和剥削都是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进行的。一方面,帝国主义企图通过保持中国的封建秩序,保持中国的封建剥削关系在社会经济中的优势,以作为它们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腐朽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也企图以帝国主义作为维护自己统治的靠山。这样,为了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为了阻止新兴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因素,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之间就形成了互相利用的反动同盟。正如毛泽东所说:“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第二,封建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封建经济。地主阶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