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陇西第01部汉中十一天-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是谁?”荀诩疑惑地问道,靖安司的对手多是躲躲藏藏的间谍和叛贼,所以调查人员被公开袭击是极少有的事情。
  “呃……”侍卫迟疑了一下,在荀诩的逼视下才吞吞吐吐地说道,“是……是魏延将军的部下。”
  荀诩觉得脑袋嗡地一声大了起来……
  ……就在这天清晨,南郑城内的东区第三个十字街口处发生了一起小小的交通意外。一辆拉着干粪饼与草木灰的笨重牛车忽然失去了控制,与刚巧路过的一位官员的坐骑相撞。赶车的农民大概还没有弄明白被冲撞者的身份,用浓重的汉中口音破口大骂。愤怒的护卫们一拥而上,将那这个吃了豹子胆的莽人揪下车来。官员走到农民面前刚要说些什么,那个农民却突然冲到面前抓住他手臂,官员吃惊地向后退去,并重重地扇了这个僭越者一耳光。
  众护卫又是一通拳打脚踢,将农民推到一旁去,然后扬长而去。一直到官员的队伍走远,可怜的农民才悻悻地从地上爬起来,揉揉被打痛的胳膊与背,将牛车重新套起来,一边小声咒骂一边在周围好奇路人的围观下离开。路人见事情已经平息了,也就一哄而散。这种事司空见惯,连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没什么价值。
  在与农民相反的方向,那名官员骑在马上微微欠着身子,以便遮住身后随从的视线,然后他慢慢张开紧握的右拳,掌心是一团纸,上面写的是:“预备地点甲,午时”。
  糜冲与内线终于接上了头。
  南郑城向西去沔阳方向十里靠近沔水右畔有一处盆地,当地人称神仙沟;整个盆地呈半月形,其间沟壑纵横,呈现出典型的汉中地貌。因为神仙沟不适宜通行,所以本来沿着沔水连接沔阳与南郑的官道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从北侧绕过盆地才继续前行。当年曹操入侵汉中的时候,为了拱卫南郑,张鲁的弟弟张卫在神仙沟中设置了一个大营。后来张鲁投降,这个大营随之荒废,能拿的全被当地老百姓拿走,只剩下断垣残壁。有人说这里中陷外凸,纵沟横锁,正是一个“困”局,因此老百姓们都逐渐不再靠近,连蜀汉官方都敬而远之,任由其破败下去。
  不过今天神仙沟中的废弃营地中却出现了几个久违的人类。他们都是一副平民打扮,站在这片废墟之间,似乎在等候着什么。
  “你们两个,去那边望风,你们两个去另外一边,碰到什么可疑的动静,就立刻通知我。”
  黄预指示四名五斗米教的信徒四处把风,然后不放心地看了看左右,对站在他身旁的糜冲说道:“糜先生,那个人说的确实是这个时辰么?”
  “唔,我们只管安心等候就好。‘烛龙’大人一定会来的。”
  糜冲抿住嘴,双目直直地盯着废墟中的某一处。一阵风吹过,残破的营帐残片呼呼地舒展开来,发出“啪啪”的声音,让置身其中的人油然生出一种空寂的不安感。
  黄预不安地看着四周,尽管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他始终还是觉得有些忐忑不安。这是从蜀汉占领汉中以后他所留下来的心理焦虑症。黄预是五斗米教的热情崇拜者,他的梦想就是在师尊的率领下建立一个纯粹的和谐之国。当师尊随曹魏军队撤出汉中以后,他留下来负责领导剩下的教徒,并在蜀国屡次打击之下顽强地维持着五斗米教的地下活动。
  当黄预在四年前得知张鲁去世的消息,一度难过到想要自杀,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生存意义。但很快曹魏派人过来秘密联络他,告诉他张鲁的儿子张富继承了其父的职位。那个人说皇帝曹睿亲口允诺天下统一以后,会促成五斗米教在张富的旗帜下复兴,于是黄预的希望重新燃烧起来。这一次糜冲的到来让黄预看到了曙光,他认为曹魏的这次行动将会是复兴五斗米教的前奏。
  当太阳划过天顶的时候,“烛龙”终于出现了。看着这个穿着蜀国官服的人一步步走过来,即使是糜冲也不禁紧张地舔了舔嘴唇。“烛龙”是魏国情报部门最宝贵也最隐秘的一笔财富,他在蜀汉内部身居高位,向魏国提供过很多价值极高的情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为确保安全,他很少参与魏国在蜀国的其他间谍活动;这一次为了获取弩机技术,郭刚与郭淮才得以动用“烛龙”来配合行动。
  “衔烛而行,以照幽明。”远处的烛龙传来暗语。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糜冲一边回应,一边挥了挥手,黄预心领神会,低声叮嘱了一句“糜先生当心。”然后垂头走远。见到黄预离开,“烛龙”这才走近,他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就是从北边来的吗?”糜冲明白两个人见面时间越短,被发现的风险越小,于是也言简意赅将郭刚的计划介绍了一下。
  “呵呵,他的胃口还真不小呢。”烛龙评论说,“不过计划还算周详,很有想象力。”
  “只要一得到相关资料,我就可以立刻着手准备。”
  “唔,你所需要的资料和装备我可以提供,不过你要小心,靖安司的人已经进驻了各个要害部门,他们嗅到了一丝气味。”
  “影响会有多大?”
  “目前他们所知的不多,只能做些宽泛的监视,应该影响不了核心计划。”
  “那就好。”
  “整个行动必须在三月十六日之前完成。不要小看那些靖安司的人,他们和在秦岭地区的蜀军一样纠缠不休。”
  “不过他们会一无所获的。”从糜冲的表情里看不出他指的是靖安司还是蜀军。
  接下来两个人约定了传递情报和装备的方式,随即结束了会面。他们并没有确定下一次的会面时间,那样风险太大。糜冲在临出发前得到过明确的指示,“烛龙”的工作只是提供情报来源,不参加具体行动。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一直到“烛龙”走后一个时辰,糜冲和黄预才离开神仙沟,他们与在官道附近放羊的五斗米信徒会合,一起动身返回南郑。来到南郑城门的时候,糜冲发现守城的士兵正在急急忙忙地将城门口的木栅搬开,并将要进城的老百姓赶到道路的两旁。过了一会儿,一扇中门隆隆地被人从里面推开。
  平时南郑城只开侧门供平民进出,只有碰到有紧急公务时才会将大门打开。“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了。”糜冲站在人群中想,仿佛为了印证他的猜想似的。很快城门另外一侧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在城楼甬道中回响格外的清晰。随后五、六名骑士飞奔出南郑城,消失在大路尽头,但从他们的服饰来看似乎并不是军方的。
  “也许是哪几个倒霉的文部官员吧。”糜冲事不关己地想,然后转身随着人群涌入南郑城。
  糜冲猜对了,这的确是个倒霉的文职官员,而且非常倒霉,因为他即将要面对的麻烦来自于军方。一想到这一点,骑在马上狂奔的荀诩就变得很沮丧。
  昨天,也就是二月二十五日,荀诩从军技司返回以后,就立刻派遣了两名靖安司的高阶人员携带魏延签发的准许文件离开南郑,前往第六弩机作坊进行工匠的户籍调查。
  蜀国在汉中设有八处军器作坊,其中前五个作坊负责普通军器锻造,第七、第八作坊负责生产后勤用具及大型基建设备;而第六弩机作坊则与它们不同。该坊位于南郑东三十里处沔水附近的某一个山坳中,整体规模并不大,但技术能力很高,“蜀郡”与“元戎”的军用型主要就是由该作坊生产。为了方便管理与保密,工匠的聚集群落与弩机作坊安置在一起,有专门的军队监管。
  问题就出在监管的军队上。那两名靖安司的人抵达第六弩机作坊后吃了闭门羹,监管部队的负责人黄袭断然拒绝了他们调阅工匠户籍的要求,声称这不对外开放。靖安司的人强行要求进入,并威胁说要将黄袭以“妨害调查”的罪名拘捕。结果双方发生争执,两名调查人员被黄袭的护卫打伤,并被关押起来。
  荀诩是在赶去的路上了解到这些情况的,他觉得有些奇怪,因为那两名调查人员是携带着魏延亲自签发的准许文书,黄袭怎么敢违抗呢?还是说,在他的背后另有人在作梗……
  黄袭这个人荀诩虽然不熟但却很了解。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黄袭担任的是马谡的副将,在街亭一役中侥幸生还,但被降职处分,从第一线指挥官左迁到这个穷乡僻壤的作坊来当监工。关于他的传闻有很多,因为同样身为马谡副将的张休与李盛都被处死,只有他活了下来;有人说他是用了大量的贿赂,不过这说法只停留在流言的阶段,没有得到过证实。
  抵达第六弩机作坊所在的山麓后,荀诩视野里的景色明显大为不同,绿色的草地就被灰白色的沙砾与土石所取代。斑驳路面上满是宽窄不同的车辙印。道路的两侧只有几簇稀疏的灌木,更多的是散乱的泥土堆与废矿石,视野里一片苍白,细微的粉尘颗粒飘扬在空气中,让人呼吸起来备感艰难。一条弯曲的人工河流沿着道路在左侧流过,裹着泥浆的昏黄河水给路过的人们带来更多的窒息感。
  作坊的入口处是两座被挖掘成奇怪形状的石山,中间夹着两扇锈迹斑斑的铁制大门,被十几名身披重铠的士兵守卫着。荀诩骑到门口勒住缰绳,拿出虎符叫士兵开门。士兵很不屑地瞪了他一眼,故意懒洋洋地回答:“黄大人交代过,现在是非常时期,没有魏将军的批文谁也不能进入。”
  荀诩勃然大怒,即使是军方,也不能如此蔑视靖安司的长官。他大声呵斥道:“放肆!你这是在妨害公务!论律当斩!”
  士兵一下子被荀诩的态度震住了,他拿不准来者到底是什么身份,嚣张的态度有所收敛,但还是拒绝开门。
  “我不需要进去,你去通报黄袭,就说靖安司从事荀诩求见。”荀诩沉着脸说道。士兵听到这个官衔,吓得脸都白了,赶紧哈了哈腰,钻回门里去。
  过了两柱香的功夫,作坊区的大门打开,两队手持长矛与宽刀的士兵鱼贯而出,分列两旁,接着一名穿着甲胄留着短髭鼠须的将军骑着马从中间走出来,荀诩认出他就是黄袭。
  两个人只是简单地向对方点了点头,都没有下马,这暗示着双方的立场都十分强硬。最先开腔的是黄袭,荀诩能感觉他语气里那种左迁者特有的阴阳怪气。
  “真是有劳荀从事了,来到我们这个乡下地方。”
  “无妨,听说我们的人和贵方发生了一点矛盾,我是特意来说明的。”
  交换过一段寒暄后,直接切入到实质性问题。荀诩直截了当地问道:“我的下属昨天到达这里以后被您扣留,请问是什么原因?”
  “哦,他们企图非法进入工作区。”黄袭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双手一摊,“您知道,这里是保密等级很高的地区,我们不能随便让人进来。”
  “可如果我没弄错,他们应该携带有魏延将军的准许文件。”
  黄袭似乎早料到荀诩会这样问,他从怀里掏出那份文件递给荀诩,然后皮笑肉不笑地说:“您指的是这份吧,我确实是完全按照规章来办理的。”
  “您打伤两名靖安司的工作人员并把他们扣留了十二个时辰,然后您称之为按规章来办理?”
  “全看您怎么理解了。”黄袭耸耸肩。荀诩打开准许文书,指出“特准入军技、军器诸坊”的字样给黄袭看。黄袭“哦”了一声,指出另外一行字说道:“我想荀从事一定是对这份文件有了误解。”
  荀诩循着他的指头望去,原来那句话前面还有几个字写的是“于日常状态期间”。
  “这又怎么了?难道现在不是日常状态吗?”
  黄袭大为得意,他早就在等着荀诩说这句话:“如果您在两天之前来,那么这份文件是有效的。可惜昨天早上起我们接到丞相府的训令,宣布蜀军进入全动员状态。相信您也听说了,我军即将要展开新的战略进攻,所以……”
  “但是军技司我们却被放行了。”
  “性质不同,军技司只是负责武器研发,而我们军器诸坊却是必须紧随野战部队步调。”
  “借口。”
  荀诩心想,口头上却一时挑不出什么毛病。军队和靖安司的隔阂由来已久,彼此都在给对方吃瘪,现在这个状况只不过是争端的延续罢了。
  “我们必须要检查工匠的户籍记录,我们怀疑有魏国的间谍近期内会对作坊刺探情报。”
  “这点不劳贵司操心,我们的保安措施是没有瑕疵的,您只要管好您自己的下属就够了。”
  面对这一句嘲讽,荀诩真有点遏止不住自己的怒气。他勉强压住,一字一顿地盯着黄袭道:“你可知道,你现在的行为是在任由敌人窃取我军的机密情报。”
  “您也需要弄明白,您现在是在拖延军器坊生产计划,也就是在拖延整个军事计划。”黄袭不甘示弱。两个人身后的随从们都怒目以对,有性急的士兵已经“唰”地将刀拔出。荀诩的随从人数少,也没有携带武器,尽管仍旧挺胸而立,但气势上却差了几分。
  双方僵持了许久,山谷气氛异常紧张,但总算没有酿成肢体冲突。
  荀诩克制住了揍黄袭一拳的冲动,他知道自己肯定打不过。黄袭自己也清楚,如果两边真的动起手来,就算侥幸胜了,也会有军法摆在那里等着处置——殴打两名情报人员和殴打靖安司的从事可不是一个概念。于是双方默契地各退了一步,荀诩要求黄袭释放那两名被关押的部下,对此黄袭没有拒绝,不过在松绑的时候多加了一句:“我们军方保留控告他们擅自进入保密区域的权力。”荀诩装作没听见。
  两手空空的荀诩回到“道观”,看到姚柚、冯膺、阴辑、马信、狐忠几个人都在议事厅等候。大家的面色都不太好看,其中尤以冯膺的脸色最为阴沉。在这群司闻曹高级官员的身边,是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人,这个人的脸形是一个典型的倒置锐角三角形,下巴尖削,眼窝深陷,眼睛仿佛受到高耸颧骨与宽阔额头的上下积压,变成了两条向两侧倾斜的缝隙,勾勒出令人感觉十分压抑的线条。
  但是这个人却不能小觑。荀诩赶紧整整衣襟与辐巾,走过去深施一礼,恭敬地说道:“杨参军。”他正是司闻曹最高负责人丞相府参军杨仪。
  “孝和呐,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杨仪和颜悦色地问。荀诩看看冯膺怨恨的眼色,觉得自己没什么选择,于是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看来杨仪是在城里听到什么风声,于是立刻赶来查问的。
  说完以后,荀诩抬起头去看杨仪的脸色,心中暗叫不妙。他知道这位上司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尤其是这一次,令他的部门丢脸的是他死对头的下属,杨仪会有什么反应荀诩实在是难以猜度。
  杨仪慢慢用手垫起下巴,脸上似笑非笑:“孝和,你现在立刻写一份报告给我,尽量简洁点,但一定要概括全部要点。”荀诩不敢不从,于是赶紧退到旁边的记室,铺开一张素纸,伏案写起来。外面没有脚步声,想来其他官员全都站在杨仪身后不敢离开。 
  等到荀诩写完拿出去交给杨仪,杨仪看了一遍,“唔”了一声,将其折好放到袍袖里,然后起身离开了“道观”,其他什么话也没说。 
  等到杨仪一走,这群官员才松了一口气。冯膺气的指着荀诩鼻子颤声道:“你,你看看你做的什么好事?!” 
  “调查工匠户籍,排查其中有可能与魏国间谍接触的人。”荀诩平静地回答。 
  冯膺怒气冲冲地说:“你现在把事情搞的一团糟,让我们这些在上面的人很被动!” 
  姚柚这时伸出手拦住冯膺:“慨然,不要说了,此事也与孝和无太大责任。我看是军方那些家伙欺人太甚。”冯膺这才罢手,仍旧怒目以对。狐忠站在荀诩身旁还是那副轻松的口气:“孝和,这回你可厉害了,挑起了司闻曹与军方的全面对抗呀。” 
  “我若有这么大能耐,早抓到老鼠了……”荀诩没好气地回答。马信本想过去拍拍他肩膀,但看到冯膺的怒目就把手缩回去,他在司闻曹里算是个老好人,人挺热心,就是没什么魄力,老爱看上司眼色行事。 
  姚柚不喜欢闲谈,他直接问道:“无用的话不要说,孝和,你目前查到些什么吗?” 
  “刚刚确定了弩机技术可能泄露的三个源头,其中军技司我们已经保护起来了。其他两个源头如您所见,军器诸坊被拒绝入内,而配置了弩机的部队就更不要说了。” 
  “魏国老鼠的行踪呢?” 
  “已经通知各个关口严查,南郑的各大客栈与酒楼等公共场所也布下了暗哨。目前还没有什么收获。”荀诩又死性不改地加了一句,“放心,我们会捉到老鼠的,只要我们有耐心……与配合的合作伙伴。” 
  “这个时候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阴辑不太高兴地教训说,荀诩对于这位情报工作的老前辈不敢不尊敬,于是乖乖闭上嘴。 
  阴辑咳嗽了一声,象是给学员上课一样缓缓说道:“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