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表明,人老变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脊柱缩短。因为人的身高主要是由下肢长骨和脊柱组成。脊柱位于背部的正中线上,是躯干的中轴骨。脊柱幼年时共有33个椎骨,由于骶椎和尾椎的融合,成年后只有26块骨。脊柱的长度较下肢的长度相对稳定,男性平均约70厘米,女性约65厘米,因姿势和年龄而有所差异,老年人脊柱略短。其长短与椎间盘受压情况有关。
  人的身长在一昼夜间是变化的:早上最长,晚上最短,相差2—3厘米。人老了,由于老化影响了椎间盘的厚度。椎间盘位于每一对相邻椎体相对面之间,使两椎体牢固地连接起来。椎间盘稍大于椎体,所以在椎体之间略显突出。它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构成。纤维环围绕在髓核周围,为环形交叉排列的纤维软骨,坚韧而富有弹性,可限制髓核突出。髓核是白色而有弹性的胶状物。椎间盘坚固而有弹性,除连接椎体外,还可承受压力,减缓冲击以保护脑髓,有利于脊柱的各种方向的活动,增加运动的幅度。
  人到中年,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形性变,髓核和纤维环的胶质纤维变性。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由于软骨细胞基质中粘多糖蛋白的作用,水分减少,甚至出现钙盐的沉积。因为软骨没有血管,软骨细胞的营养来源是依靠基质的渗透和扩散作用。然后再与软骨骨膜的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由于软骨基质变性,软骨细胞的营养来源受到阻碍,胞浆中的糖原成分消失,随后细胞退化死亡。软骨细胞的逐渐减少,基质生成的压力,使椎间盘慢慢变薄。老年人性腺功能减退,而性激素可促进软骨纤维生成,所以性激素的消长影响软骨生长的兴衰,性腺机能减退可导致软骨生长变慢。随着年龄增长,除了椎间盘变薄外,各椎体可因骨质疏松而渐趋坍塌。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性激素水平低下,蛋白质合成性代谢刺激减弱,成骨细胞功能下降以致基质形成减少等。运动减少,骨质废用性脱钙也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女性绝经期后,虽然雌激素本身不能促进骨质形成,但能抵抗皮质醇和甲状旁腺素的溶骨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骨质吸收加速而逐渐发生骨质疏松。椎骨支持能力不足,受压后塌降变矮,有时甚至发生压缩性骨折。老年人变矮的特点是躯干缩短明显,四肢缩短很少,所以老态龙钟主要表现是弯腰驼背。老年人肌力下降,挺胸收腹较为困难,姿势不良也会影响身高。
  实践证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减少老年病的发生,推迟机体衰老的过程。早年养成良好的姿势,也有助于克服晚年的弯腰驼背。
  3。“人类极限”探秘我们常常在报纸、广播或电视中听到或看到这样一些报道:1984年美国的约翰。伦德斯特朗双手提着461公斤的大石头走了8。84米。非洲赞比亚的卡帕皮洛能两手拖住向相反方向开动的两辆汽车。我国的陆国柱躺在铺满碎渣玻璃的木板上,身上压着重约50公斤的大木板,邀13名观众站在木板上,任其踩跺。更有远距离接住炮膛飞出的铁球,任汽车从身上压过的事例。
  还有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一旦他们遇到危险或身处绝境时,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在能力。一位中年妇女在火灾中把一个樟木衣柜从三层楼上搬了下来,而火灾一过,她却动也动不了它了。还有一架因故障在北方某地迫降的飞机,正当飞行员查看飞机起落架的时候,突然有只白熊抓住了他的肩头,飞行员在急切之中竟然一跃跳上了离地大约2米的机翼!而且是穿着笨拙的皮鞋,沉重的大衣!这一切的一切,如何解释这种超体力的现象呢?
  我们普通人是否也有可能成为这种“大力士”呢?这一系列问题正是近年来“人类极限学”在探讨的问题。其中,一些科学家从精神力量角度来探讨人的体力问题,从一系列人在危险事件中所显示出的巨大体力的事例中可以看出,精神力和求生的本能可以扩大体力和忍耐力。那么人体内有多大的潜力呢?据统计,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30—40页,经过训练的人却能达到每小时300页;人脑兴奋时,也只有10—15%的细胞在工作;人脑可储存多达10亿个信号,而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有一小部分;人的骨骼的承受能力,如股关节承受力是体重的3—4倍,膝关节是5—6倍,小腿骨能承受700公斤的力,扭曲的负荷力是300公斤。
  那么,为什么很少人能达到这个极限呢?显然,以上的各种理论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一问题,尚需人们继续努力探讨。
  4。人体增高之谜如果我们光从表面上看古书上对人体的记载,常常会以为古人的个子是非常高大的。《史记》上说:“孔子长9尺有6寸”,“东方朔9尺有3寸”;《汉书》上记载,“项羽长8尺之士”。我国古代经典医书《内经》当中,也有“若夫8尺之士”的说法。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周制以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长8尺,故曰丈夫。”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等大将,身高一般都在8尺以上,武艺超群的吕布更是身高一丈了。如果用今天的长度来衡量,这些古人都算是巨人了。但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古代并没有统一和精确的尺度,最早是用蚕丝和马尾来度量的,后来又用自己的手和足。到我国周代,才有了用璧玉制作的尺。但那时的1尺仅有今天的19。7厘米。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推算,那时候身长8尺的堂堂大丈夫,身高也不过157。6厘米。目前我国青年的平均身高已达170多厘米,比周代的“8尺之士”高多啦!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世界各国人口的平均身高,正在以每10年1厘米的速度增加。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代代高的现象,成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一个课题。
  早在18世纪30年代,医学家们就开始系统地测量人的身高,积累这方面的资料。统计数据表明,地球上的人长得越来越高,而且增长速度还在加快。
  前苏联1961年入伍的新兵,平均身高比1941年入伍的新兵高8厘米。俄罗斯考古学家还发现,18世纪骑士的盔甲,正好让现在的少年佩戴。他们对这些18世纪初军人的尸骨进行了测量,发现过去的250年中,士兵平均“长高”了20厘米。而从1926年到1956年的30年时间里,莫斯科市民的平均身高增加了4。5厘米。不光是前苏联,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人体测量的数据都表明:人类一代比一代长得高。如果你观察一下周围,就不难发现,子女长大以后大多数要比他们的父母高。今天的新生婴儿比30至40年前平均高1厘米。13岁至15岁的少年,要比50年前的少年高12至14厘米。为什么人类会越长越高呢?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科赫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由于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受日光照射时间增加的结果。但人们又发现,在温带一些国家,甚至靠近极地的一些国家,人的身高增长速度一点儿也不比热带国家慢。
  另外,农村的孩子在阳光下活动的机会,要比城市的孩子多得多,而他们身高的增长速度,要比城市的孩子慢得多。因此,科赫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到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米尔斯通过动物实验,又得出一个新结论,认为人越长越高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他解释说,气候变冷,空气的温度降低,使人的生长速度加快。但在50年代以后,全世界的气候变得比以前暖和了,而人类身高增加的速度却一点儿也没有减慢,这又怎么解释呢?不少科学家认为,人越长越高是由于孕妇和儿童的营养越来越好的结果。社会进步了,科学知识普及了,人们开始重视营养,维生素和蛋白质确实有促进肌肉和骨骼生长的作用。但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最近几十年来,欧洲许多国家居民的营养并没有明显增加,但人们的身高增长速度却一直在继续。
  在日本,人们的营养水平还比不上美国,可日本人的身高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人。我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营养水平是不能跟这些发达国家相比的,但我国青少年身高的平均增长速度却超过了欧洲人。所以,“人类营养增加”的论点也不能让人信服。
  也有的学者推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电、电视、雷达、X光和微波等电磁辐射的增加,以及核辐射和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辐射,促进了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也就越长越高了。但至今没有这方面的可靠证据。一些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指出,人类身体增高的趋势早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了,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电磁辐射、核辐射,这又怎么解释呢?并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人体生长速度加快跟宇宙射线的辐射有什么联系。还有的科学家解释说,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改变了人类的生态环境,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们的个子才越长越高了。俄罗斯科学家布诺克,从遗传学角度提出了一个新奇的观点,他认为,人越长越高是由于“异族通婚”不断增加的缘故。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之间通婚,生下的孩子会比他们的父母高大。混血儿特别高大健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个不易察觉的事实:人们改变居住地点也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据日本科学家考察,搬迁到夏威夷群岛居住的日本人,比他们过去的同乡平均增高10厘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不同的说法,到底谁是谁非,科学家们还在争论、研究之中。人类为什么越长越高?人类的身高有没有极限?至今还是一个谜,只有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才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5。能控制梦的内容吗梦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最大奥秘之一。
  多少年来,这种奇妙的生理现象,一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不仅普通人感到困惑难解,就是对于科学家们也显得疑雾重重。然而到1900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开创了“梦学”的研究后,使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开始正式从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等方面探寻做梦的机制。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同时都会感受到梦境的内容是那样不可思议,常常会有千奇百怪的组合,突然的场景转换,人可以飞起来、落下去,想跑又挪不开步的奇特体验。梦境似乎没有因果规律,也不受时空限制,然而事事景景都牵动着做梦者的心弦,体验是那样真切,情感是那样强烈,在做梦的当时并不感到荒诞。那么荒诞的梦境与现实生活是否有联系呢?如果有联系的话,人类是否可以通过控制睡眠前后的条件来影响梦的内容呢?
  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们的广泛兴趣。较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雷特曼实验室的德门特和沃尔珀特两位学者。
  最初他们注意到,大多数刚来到睡眠实验室的新的受试者,在叙述他们梦中的故事经历时,常常把睡眠实验室这个新奇的环境编入到各自的梦境情节中。很显然,睡眠条件的改变会在梦境中得到反映。德门特和沃尔珀特从中获取启示,并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改变受试者睡眠时的环境条件,看它会不会在梦中得到相应的反映。整个实验分三部分,先用冷水淋,继之以强光,然后再放音乐,结果在受试者的梦境报告中,只有42%涉及水,23%谈到光,9%提到音乐,这些数据看来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1966年,P。毫里设计了过量法实验。他要求受试者在临睡前干6小时的体力活,可是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人在梦中根本没有出现体力劳动的内容。毫里据此提出了“平衡互补”的理论,他认为清醒时的生活与梦境是平衡互补的,比如白天体力活干得多了,在梦境中当然就不愿干了。然而没过多久,“平衡互补”理论遇到了麻烦。
  1968年,生理学家陶伯做了一个用“平衡互补”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陶伯要求受试者连续两周戴玫瑰色的眼镜,结果他们在梦境中的景物也全部变成了玫瑰色,这显然表明清醒时的知觉感受延续到了梦境之中。不过,如果依照“平衡互补”理论,梦境中的景物应该是补色或无色才对,而事实却并不如此。以上许多的实验结果,使学者们做出了同样多的、大相径庭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似乎已经趋于明朗化,即清醒时的环境遇到某些特殊的改变,在梦境中就会增加与此有关的新内容。然而目前的问题焦点是怎样才能确切地掌握环境刺激和梦境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有做到这一步,方有可能达到控制梦境的设想。精神分析派的理论认为,梦的作用在于心理方面,做梦是为了满足愿望,只要在清醒时愿望得到了满足,梦境中就不会出现这方面的内容。1974年,德门特精心挑选了一名受试者进行实验。这位受试者当时的强烈愿望是想吃香蕉奶油馅饼,在当他睡眠快进入到做梦阶段(眼快动睡眠期)时,三次将他唤醒,并每次都给他吃一块馅饼。到第四次被唤醒时他说:“我正在喝咖啡和抽烟(平时他每次就餐完毕后都喝咖啡和抽烟)。”第五次唤时他说:“餐桌上给我上了一盘面条,我把它倒进了垃圾桶。”第六次唤醒他又说:“德门特博士,我梦见我正拿馅饼在喂给你吃。”这个实验结果表明,满足吃馅饼的愿望不能中止做梦,但是梦的主题将变为不愿意再吃东西了。后来,威特金和刘易斯两名美国科学家利用刺激现实环境的方法来测量梦境内容。他们用的刺激物是四部电影片,一部是孕妇正在生产的过程;一部是原始部落人用锐利石片切割男性少年的阴茎包皮;另一部是母猴将死去的小猴撕开吃掉的经过;还有一部是平淡的风景片。结果根据受试者的报告表明,前三部影片的内容被较多地编入梦境,而平淡风景片则根本没有。
  以上实验似乎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外界刺激比较强烈,那些刺激在梦境中出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此说法得到许多学者们的赞同。
  关于人是否能控制梦境内容的问题,迄今为止能够做出的回答仅仅是:入睡前后的外界刺激看来是可能被编入梦境的。不过涉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生理机制和它的规律性,由于变化因素太多,目前还难以将它规范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们都感到,通过控制入睡前后的条件来影响梦境内容的实验十分复杂和困难。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卡特赖特所说的那样:“假如入睡前十分口干,有人会梦见海洋,有人会梦见沙漠,也有人会梦见谁也无法理解的、但与口干有联系的某种情绪状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有一套更为精确的度量梦境内容的方法,然后才能理解梦的意义,最终达到控制梦境的目的。
  6。眼睛会“录像”
  人们传说,死者的眼里会留下最后一瞥的影像,如果死者是被害致死的,罪犯就会因此而被捉拿归案。
  如果说眼睛确是“录像机”的话,那这录像带就一定是视网膜了。古希腊人以为能“抓住”影像的是晶状体,视网膜被认为是营养晶状体和传达“视觉精神”的工具。直到16世纪,瑞士解剖学家才提出:晶状体的作用只是接受和折射光线,把它传到视网膜上去。1604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也说视网膜有“涂绘”看到的形象的功能。但是,这些毕竟还是推论,还必须拿出更可靠的证据来。终于,神职人员史钦纳第一次揭示了这问题的秘密。他把眼球后面许多不透明的结构一层一层地剥去,后来真的在视网膜上发现了“录像”———是死者在死前一刹那中所看到的事物。然而这“录像”是模糊的,而且极易消失。到19世纪后期,用化学物质已能使最后看到的“录像”暂时固定在视网膜上以后,人们才普遍接受这种看法。
  德国科学家科伦曾用鸽做试验。在阳光下,让鸽的眼睛对准窗格,然后立即把它杀死,解剖后,果然在视网膜上发现了窗格的“录像”。据说国外有些侦查人员已能利用被害人视网膜上的图像跟踪追击,从而把杀人凶犯捕获归案。尽管如此,若想真正取得视网膜上的“录像”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留下“录像”的条件相当苛刻,不仅死者在死前一瞬间要“眼明心亮”,而且必须迅速固定、取影。错过了时机,一切也就化为乌有了。
  从种种材料看,眼睛真的可以留下人影。1995年1月23日香港《大公报》有一篇《富商智破绑架案》的消息,说是西班牙富商纳加恰乌的女儿美洛姊在上学途中被绑匪劫走,绑匪要勒索1000万美元。富商要求绑匪拍摄女儿的照片,以证实其仍然活着。收到照片后他就交给警方。专家将美洛娣的眼珠放大,果然显出绑匪的模样。警方一看就认出这是名惯犯,且知其出没地点。就这样,绑匪很快落网,被绑架12天的美洛娣也安全回了家。
  1996年有报道说,在德国曾有这样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