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异史-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婷儿并不是一个人进来的,跟在她身后的还有四名士兵,他们分成两组,抬着两口沉甸甸的大箱子,随着婷儿走进了帐篷。
  林清华踱到箱子边,低头看了看那两口看起来非常沉重的箱子,问道:“这些都是芳儿和萍儿送来的东西吗?怎么这么多?都是些什么东西?”
  婷儿吩咐那四名士兵离开帐篷,待帐篷里只剩下了她与林清华两个人,她才小声说道:“这些都是芳儿姐姐与萍儿姐姐送来的,不过却并非只是给我一个人的,还有捎带给你的。”
  说完,婷儿便俯身下去,伸手将箱子打开,露出了里面装着的东西。
  林清华只略微看了一眼,便笑着说道:“哪里有我的东西?这些不都是你们女儿家最喜欢吃的果脯吗?我可不爱吃。不过,奇怪的是,这些果脯竟然这么重?”
  婷儿微微一笑,说道:“相公猜错了!你的东西也在里面,不过却是在底下,所以你才看不见。”说着,她便伸手从箱子中将那些摆放的整整齐齐的果脯包一个一个拿了出来。
  林清华见果脯甚多,于是也蹲下身子,帮婷儿将那些果脯包拣出来,当把第三层果脯包拣起来后,林清华马上看清楚了箱子底下的东西,而且也立刻明白了这箱子为什么会如此的沉重。
  原来,压在箱子底部的是一个一个的竹篓子,而那填充了刨花的竹篓子中则装着沉重的陶罐子,看起来倒象是酒坛。
  林清华从箱子里抱起一个竹篓子,将其放在地上,接着便将那竹篓子打开,抱起里面的酒坛子,仔细的端详起来。
  酒坛子显然并非中原所产,那上面的花纹和雕刻均有一股异域风情,让人有些遐思无限。
  林清华喃喃道:“这个就是给我带来的东西?莫非就是酒?不过,我可不是酒鬼,平时在家里我也没怎么醉过。”
  婷儿抿嘴一笑,随后说道:“我们自然是知道你的,你这个人一向嘴刁的很,寻常的酒没办法引动你肚子里的酒虫,唯有美人亲手酿造的百花美酒,才能让你酩酊大醉。”
  林清华立刻明白了婷儿的意思,他抬起头,有些意外的看着婷儿的俏脸,问道:“刚才洪熙官说这些东西是从南洋来的,莫非竟然是……是全玉姬送来的?”
  婷儿赞道:“相公果然还是想着玉姬姐姐的,一猜就中!”
  林清华心中有些迷茫,他低下头,看着手中的那个酒坛子,耳朵里听着婷儿的讲述,鼻子中仿佛又闻到了那种久违的迷人香味。
  婷儿说道:“这些酒确实是远在南洋的玉姬姐姐派人送来的,那些果脯也是,听说这些酒就是用制这些果脯的原果酿造而成的,中原没有这些美味。玉姬姐姐说了,她想让我们也尝尝南洋的别样风味,还让人带信给我们,让我们有空也去南洋玩儿呢!”说着,婷儿便从腰间挂着的香囊中取出一张纸,将其递到林清华眼前晃了晃,说道:“这是玉姬姐姐派人一同送来的南洋地图,虽然现在还没有画完,不过,主要的几个大岛倒是画得差不多了,玉姬姐姐就住在最大的那个大岛附近的一个小岛上,小岛上花草茂盛,水果飘香。”说到这里,婷儿忽然停下说话,出神的望着帐篷角落的一根蜡烛,仿佛心神已经飞到了数千里之外的南洋。
  林清华抬起头看着眼前那张微微晃动的地图,心中越发的惆怅,他喃喃道:“真的是玉姬送来的,是她亲手酿造的……”
  婷儿猜测着林清华的心思,嘴里说道:“其实玉姬姐姐虽然没有说这些酒是送给你的,但是这是明摆着的事情,我们三个没有人爱喝酒,也就偶尔陪着你喝两杯而已,这样看来,这酒确实是送给相公的了,只不过玉姬姐姐在信中没有说而已。酒送到以后,萍儿姐姐就命人连夜送到你这里来,正好朝廷派了信使,于是就由他们送来了。”
  “她……她还写了信?”林清华问道。
  “噢,信在这里。”婷儿从箱子一角拿出一封信,与那张南洋地图一同递给林清华。
  林清华放下手中抱着的酒坛子,接过了那张地图和那封信,并迅速将信打开。
  熟悉的再也熟悉不过的字迹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娟秀的字迹,隐隐的幽香,挑起了他心中隐藏的越来越深的情思,引得他的心中一阵莫名的混乱。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林清华才回过神来,他在心中轻轻的叹了口气,随即将信小心的折好,并放进了抽屉之中,与那些最机密的公文放在一起。
  婷儿猜到了林清华的心思,于是便走到林清华身边,将温暖柔软的娇躯投进了林清华的怀抱,轻声说道:“相公,玉姬姐姐知道自己错了,而且她也是逼不得已,你就原谅她吧,让她回来吧。”说完,便将头抬起来,仰视着林清华那张略显忧伤的脸。
  林清华叹了口气,随后将婷儿半搂半抱的拥到书桌边坐了下来,随即伸手将书桌上的蜡烛拉到跟前,就着明亮的烛光,将全玉姬送来的那张地图小心的展开,铺到了书桌上。
  地图的线条清晰,位置明白,虽然在林清华看来,这张地图有很大的错误,但总的来说,还是将南洋一带的大致地形位置画出来了,在这个技术手段落后的时代,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林清华伸手摸了摸那张地图,轻声说道:“看来郑森是对南洋下了大工夫的,他的手下恐怕为了绘制这张地图吃了不少苦头,相比之下,我却显得有些落后了。”
  婷儿安慰他道:“相公也不算差啊!你不是在去年年底就给兵部下了命令了吗?命他们用五年的时间绘制一幅中华全图,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在画了吧?”
  林清华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从刚才朝廷送来的简报来看,兵部刚刚开始干这件事情,因为他们找不到足够的人,那些高等学堂的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这些事情,因此只能从头开始,可惜我也不会绘制地图,否则的话,我就能多少教他们一点儿。”
  婷儿见林清华满脸忧虑,便说道:“不要紧的,南洋地方很小,中华地方太大,绘慢些也是可以的。”
  林清华见婷儿说的幼稚,遂哈哈一笑,心中的惆怅感消退了些,于是说道:“南洋可不算小,而且由于多是群岛,因此绘制的难度并不算小,从这张地图来看,郑森大概也没有完成这件事情,所以说,我落后的也不算太多。”
  婷儿从林清华怀里坐了起来,直起身子,凑到了那幅地图前,仔细的看了半天,随后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说道:“相公,怎么这里也有个地方叫‘福州’?南洋也有福州?”
  林清华顺着婷儿的纤指望去,待看清楚了,便说道:“什么福州?你再仔细看看,在‘福州’两个字前面,又没有个‘新’字?”
  婷儿又看了看,随即伸了伸舌头,说道:“真是,是‘新福州’。”
  林清华笑道:“不光是新福州,而且我还看到了新南安,新延平,新汀州,还有新泉州……看起来,郑森把南洋的地名都改了,以后恐怕连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那些地方了。”
  婷儿嘻嘻一笑,随即说道:“那还不好?新福州、新汀州总比那些什么叽里咕噜的名字要好听吧?对了,相公以前在海外住过多年,应该知道这些地方的旧名字吧?”
  林清华微微一愣,随即胡诌道:“差不多吧!一些主要的地方还是知道的。”
  婷儿伸手将靠在椅子背上的林清华拉了起来,并说道:“相公快看看,郑森将南洋的京城放在那里了?”
  林清华向地图上看了看,随即指着一个小小的圆圈说道:“应该就是这里了,新南安。”
  婷儿向地图上望去,果然看到那新南安的圆圈远比其他的地方要黑重许多,遂恍然道:“是了,郑森的老家就是福建南安,难怪他要将南洋的京城命名为新南安,想是为了表示不忘祖吧?”
  林清华点点头,说道:“郑森曾经想将他们郑家的祖坟移到南洋去,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也许他不想惊动祖先,不过,我答应过他,他要是想回来祭祖,我绝不阻拦,而且还允许他派人在祖坟附近居住,保护那里的安全。”
  “那,那这个新南安以前的旧名字是什么呢?”婷儿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更感兴趣。
  林清华仔细的看了看那地图,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寻找着以前的一些记忆,然后很肯定的说道:“没错了,这个地方以前的旧名字叫巴达维亚,又名雅加达,以前是荷兰人在南洋的据点,没想到现在已经落入了郑森的掌握之中了。”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继续逡巡着,并不停的赞道:“厉害,真是厉害,居然把大半个南洋都打下来了,就只剩下香料群岛中的几个小岛了,看起来我给郑森的武器确实非常管用。”他指着地图上最大的一个岛,说道:“这个岛就是整个南洋最大的岛了,以前的名字也许叫做加里曼丹岛,不过现在也改名了,居然叫‘飞鲸岛’,想来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郑芝龙所乘的那艘旗舰吧。”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来来回回的划着,但总是不离开那个飞鲸岛周围,因为他分明在那岛的附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红色圆圈,也许那就是全玉姬居住的小岛吧。
  但他最终也没有开口询问身边的婷儿,并硬生生的将话题扯开了。
  林清华将地图合上,转过头去,看了看婷儿,问道:“芳儿与萍儿也带话来了吧?她们怎么说?身子还好吧?没有感冒发烧吧?”
  婷儿嘻嘻一笑,说道:“相公就不必这么拐弯抹角的问了!你就直接问她们两人肚子里的孩子还好不好不就行了?嘻嘻!”
  林清华看着婷儿的脸,笑道:“怎么?莫非你嫉妒了?也想象她们一样身怀六甲?怪不得你非要跟着我来这苦寒的蒙古草原呢!却原来是为了跟我……”
  “别说了!难为情死了!”婷儿生怕林清华将下面的话说出来,急忙伸出玉手将他的嘴巴捂上,但脸却已经变得通红,胸膛中的一颗芳心也“砰砰”直跳。
  林清华抱着婷儿,在她脸上胡乱的亲着,两只手也开始展现出自己的“本色”,林清华自己的心中当然是迷惑不解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被雷电送回这个时代后就丧失了生育能力,但此次却又被另一个闪电将这种能力给恢复了。虽然他自己并不能给出这件事的正确解释,但芳儿与萍儿已经怀孕五个月却是不争的事实,算起来正好是他被雷劈之后两个月左右的事。
  不管怎样,林清华已经无暇顾及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情了,因为他现在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做。 
 
 
 
  
 正文 第五章 射天狼 第六节 破浪
 
  海浪起伏,碧波荡漾,辽阔无边的大海上,一支庞大的帆船舰队正鼓浪东行。
  舰队之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战舰,而剩下的则全部是运输舰,这些船上高高的桅杆顶部,全部都飘扬着三面巨大的旗帜,其一为明黄龙旗,上书一大大的“明”字,其二为一迎风招展的烈火凤凰旗,其三则为紫底白字的郑家族旗。三面旗帜高高飘扬,相互辉映,仿佛三只大鸟振翅迎风飞翔。
  平日里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现在却显得安静了许多,微风轻拂,细浪粼粼,将这支一眼望不到边的庞大舰队轻轻的揽在怀里,温柔的将他送上彼岸。
  舰队分成了三个梯队,分别相隔七八里,编队整齐,气势磅礴。
  走在最前面的是主力战舰,而其它的战舰则分列在舰队的两侧,屏护着运输舰队的两翼。
  紧跟在主力舰队后面的大约有八十多条运输船,它们不慌不忙的跟着前头的战舰行驶,虽然速度慢些,但毕竟还是能够跟上那些只升起半帆的主力战舰的。
  就在这支梯队的中间,一艘并不起眼的普通运输船上,正传出一阵爽朗的哄笑声,听起来有些戏谑,但又有些顽皮。
  在这艘船的上甲板上,正站满了人,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正围在船的右舷,哄笑声正是由他们嘴里发出来的。
  他们身穿镇虏军新式军服,头戴由蒸汽机带动的冲压机冲压出来的新式钢盔,脚穿布鞋,小腿扎着绑腿,腰间系着漂亮实用的武装带,有些人的肩膀上还背着快枪,很明显,他们是镇虏军士兵。
  此刻,这些士兵正围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一边爽朗的放声大笑,一边嘻嘻哈哈的开着玩笑。
  他们发笑是有原因的,因为被他们围在船舷边的那个人正在呕吐,确切的说,正在疯狂的呕吐,他身上穿着的皮袍的胸前已经被呕吐物弄的一塌糊涂了。
  此人身穿粗制皮袍,脚蹬牛皮靴,腰间系着一条牛皮腰带,腰带上拴着把弯弯的小刀,满是胡须的脸显得格外的粗犷,似乎并非中原人氏。
  正当他吐得上气不接下气,几乎要晕过去的时候,一个军用牛皮水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而且一个声音传来:“喝点儿水,兴许能好点儿。”
  这名大汉抬起头来,却见一名身材瘦长的军官正站在自己的跟前,手拿一把牛皮水壶,正关切的看着自己。
  大汉接过水壶,猛的仰起头,将水壶嘴儿凑到嘴里,双手用力的挤那水壶的囊壁,仿佛想将那水壶挤破一样。
  一股清澈的水箭从壶嘴儿喷出,激射到他的嘴里,将里面的少许污物冲了开去。
  大汉用水漱了几下口,随即转过身去,趴在船舷的挡板上,将那污物吐到了海里,在又喝了几口清水后,大汉才转回身来,将那水壶还给了那名军官,并用生硬的汉语说道:“谢谢长官。”
  军官笑着接过水壶,随后扫视一眼围在这里的那些士兵,口中用稍显严厉的语气说道:“你们真是太没礼貌了!别人是第一次坐船,自然有些适应不了,哪象你们,一个个在水里浪里泡了大半年,自然是不当回事儿了!还不给我滚下舱去!你们现在都站在这上甲板上,底下的压舱物不够,一会儿一个大浪打来,船非翻不可!”
  士兵们相互对望一眼,伸了伸舌头,随即转身走开,但个别人临走时仍不望回头对着那大汉笑一笑,但很快就被军官的目光吓得三步赶做两步溜下了船舱。
  待众士兵散去,军官将拿在手中的牛皮水壶重新挂回腰间,随后拍了拍那大汉的肩膀,赞道:“厉害,从昨天吐到今天,居然还能站稳,果然不愧是蒙古草原来的勇士。”
  那蒙古大汉自然是听不太懂军官的意思,只好尴尬的笑笑,继续用生硬的汉语说道:“长官,我听不懂。”
  军官笑着转过头去,向身边的一名卫兵小声嘀咕了几句,随即那卫兵便转身离去,下到船舱,片刻之后便又将一名身穿儒衫的年轻人引到了军官身边。
  待那年轻儒生向自己行完礼,军官对他说道:“你是礼部派来的蒙古话通译,你来给我们翻译一下。”
  儒生有些胆怯,说道:“谨遵长官之令!只是下官学蒙古话不过大半年,或许有些生疏,万一说错,长官勿怪。”
  军官笑道:“你尽管翻译就是,错了我也不怪你。”
  在这名蒙古语通译的翻译下,军官与那蒙古大汉热烈的交谈起来。
  军官问道:“听说元帅在草原上就十分欣赏你们这些勇士,还奖赏了你们,只是不知道你们的摔交手法比起我们中原的武术来怎么样?不知哪个更厉害些?”
  大汉一听见“摔交”二字,顿时来了精神,立刻神采飞扬的答道:“自然是我们蒙古摔交更厉害了!”
  军官笑道:“不见得!我们中原武术讲得是四两拨千斤,若是遇上高手,恐怕不等你近身,就被他撂翻了。”
  大汉眉头一扬,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名军官那细长的身材,说道:“不信咱们现在就来比试比试!”
  军官回头看了看,随即说道:“现在恐怕不行,这里太过狭小,施展不开,不如等上了岸,咱们再来切磋一下,点到为止。”他顿了一顿,见那大汉眼中似乎流露出一丝轻蔑之意,随即解释道:“这可不是我的推脱之辞,实话跟你说吧,我可是跟着洪教官学过几个月的少林长拳的,再加上我以前也学过武,寻常大汉我还真不放在眼里,也只有你才能成为我的对手。”
  大汉扬起的眉毛落了下去,说道:“洪教官?是大元帅身边的那个洪教官吗?噢,要是你真的是他的徒弟,那么也许真的是个好对手。好!咱们说定了!我巴特尔一定能够打败你!”
  军官点了点头,说道:“很好,咱们一言为定!我叫朱敢,是551两栖师师长,咱们可是说好了,等上岸扎好了营,咱们就切磋一下。”
  巴特尔显然有些搞不清楚朱敢的身份,于是问道:“你是师长?师长是什么官儿?”
  朱敢一愣,随即笑道:“我还以为你知道呢,却原来还是那么糊涂。我问你,你们蒙古骑兵难道就没有编制起来?”
  巴特尔答道:“我们蒙古骑兵到了淮安以后,就被罗横将军安排到了骑兵学校,他说将把我们按照镇虏军的编制重新组建起来,不过,还没等他开始,我们五十人就被大元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