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尔斯神甫微笑着转过身去,向着站在城堡大门口的那四个身穿教士长袍的人恭敬的说道:“几位大人,不必再掩饰自己的身份了,现在可以以自己的真面目来与两位东方的巨人进行谈判了。”
对于那四个穿着教士长袍的人,林清华早就注意到了他们,因为他们一直站在城堡的大门边,当那些伯尔斯神甫的随从忙碌的时候,他们四个却始终没有任何上前帮忙的意思,显得有些傲慢。林清华开始时还以为他们是与伯尔斯神甫同级的教廷神甫,但此时从伯尔斯神甫的话里来判断,他们的身份应该不是普通的神甫。
果然,那四人将教士长袍的帽子掀到了背后,并走到伯尔斯神甫身边,一言不发的看着林清华与郑森两人。
“这是怎么回事?”郑森显然有些恼火了,他最痛恨的一件事就是被人愚弄。
“请大元帅息怒。”
伯尔斯神甫用尽量恭敬的语气说道,“这些人并不是教廷的神甫,虽然他们身穿教士长袍,不过,他们确实不是神甫,他们都是欧洲宫廷中的大人物。”
伯尔斯神甫首先指着一名中年人,说道:“这位是西班牙国王的远房堂兄,名叫菲鲁斯,菲鲁斯公爵。”
待伯尔斯神甫说完,那菲鲁斯公爵向着两人略微一点头,口中说道:“请不要疑心我们的诚意,实在是由于事情非常紧急,我们需要真正可靠的盟友,因此,我们也被各自的国王派来,随同使团一同到这里,以便处理一些教廷无法单独处理的事情,并保障国王的权益。”
伯尔斯神甫微笑着向着菲鲁斯公爵身边那名年轻人指了指,并说道:“这位是贝洛先生,虽然他现在还没有任何爵位,不过,他现在是法国宫廷的御用教师之一,也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教师,他的年纪很轻,但却十分聪明,用你们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年轻有为’。”
那贝洛也向林清华与郑森行礼道:“夏尔&;#8226;贝洛,愿意为二位效劳。”
伯尔斯神甫指着夏尔&;#8226;贝洛身边那名瘦高瘦高的年轻人,神色有些古怪,说道:“这位也是法国皇太后安娜派到这里来的特使,帕斯卡尔先生,他比夏尔&;#8226;贝洛先生年长几岁,学识也更为渊博。”
帕斯卡尔向两人鞠了一躬,说道:“其实我是自愿前来的,因为我想看看神秘的东方的迷人之处,并顺便测量一下这里的气压,看看与欧洲有什么不同。另外,需要特别提醒二位的是,我并非是教廷的成员,我只代表法国国王和我自己。”
伯尔斯神甫极力掩饰着自己的尴尬,满脸不高兴的将手指挪向那最后一个中年人,介绍道:“这位并非是教廷的成员,他来自遥远的英国,是受流亡的英国国王查理的派遣来到西班牙的,他也希望能够找到足够多的盟友。”
那人显然并不太喜欢伯尔斯神甫的表情,于是自我介绍道:“我叫艾萨克&;#8226;沃尔顿,是一名作家,本来无意于政治,不过,当得知查理一世国王被克伦威尔残忍的杀害后,我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我主动前往法国,结识了查理二世国王殿下,受他派遣,前来寻找可能的盟友,希望二位不会令我失望。就象帕斯卡尔先生刚才所讲的一样,我也需要提醒二位,我只代表查理二世国王殿下的斯图亚特王朝和我自己,不代表教廷,也不代表克伦威尔的英国。我将向诸位保证,如果查理二世国王殿下能够重新夺回他的王位,那么英国将立即停止对新大陆的骚扰,并加入反对邪恶的阵营一边,全力帮助荷兰人进行防御。”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林清华与郑森显然都很吃惊,他们没有想到,这里居然会冒出这么多的大人物来,更没有想到,连天主教教廷都能够允许新教的人加入自己的使团,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欧洲形势的险恶,并泄露了欧洲各国君主寻找盟友的迫切心情。
菲律宾总督高兴的挥了挥手,说道:“请两位大元帅相信我们的诚意,虽然我们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也许会出现分歧,不过我们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差不多的,因此,我希望我们能够弥合双方的分歧,马上开始我们的谈判。”
******************************************************************************
“……
为了反对我们共同的敌人,为了保卫我们的信仰,为了将迷茫的人们从疯狂的状态中拯救出来,我们将用尽我们的所有力量,我们将与邪恶的势力抗争到底!我们将把我们的热血和理想洒遍陆地,洒遍海洋,我们将把我们的信仰带到每一个地方,无论是炎热的沙漠还是寒冷的草原。
……
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我们将联合起来,并丢弃所有的不和与冲突,我们将在同一个战场上并肩作战。
……
欧洲与亚洲的正义力量将成为领导力量,中国将成为我们的兵工厂,中国的军官将成为新式军队的教官,教廷将成为我们的灵魂指引,欧洲的君主将成为我们的坚定后盾。
……
我们相信,当世界上所有的正义力量联合起来的时候,邪恶的灭亡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因为我们始终坚信————上帝与我们同在!”
————摘自教廷编纂《马尼拉协定(补充协议与副本)》(1675年版)
**********************************************************************************
“……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会与天主教敌人尽弃前嫌?
我们非常理解所有信徒的疑问,也知道大家的疑惑,但我们觉得我们非常有必要详细的阐述一下我们的意见。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最危险、最可怕的敌人是谁?
……
是的,我们最危险的敌人不是天主教,至少我们双方还有真正的信仰,虽然这两种信仰之间有很多的分歧,但这并不表明我们不是相同的虔诚信徒。
……
我们最危险、最可怕的敌人是那个崛起在欧洲中部的邪恶教派,是的,就是他们!虽然他们也声称自己是主的信徒,可是,实际上,他们的信徒心中唯一惧怕的不是上帝,而是他们的邪恶教宗,那个声称自己才是唯一救星的汉斯…弗莱彻。
他是个邪恶的人,或者说是个魔鬼,他利用一些科学的手段和人类那贪婪的欲望迷惑了信徒的眼睛,并妄图利用这些可怜的人征服世界,将我们,包括天主教信徒全部投入邪恶的深渊,而这显然是违背我们的意志的,我们必须抗争到底。
……
如果说我们与天主教之间的分歧还可以用协议或者条约的形式来进行规范的话,那么我们与邪恶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无法调和的,我们之间只能有一个生存下去,而我们的所有人都坚信,只有我们才能生存下去,因为我们有可靠的盟友,还有那战无不胜的信仰。
……
最后,让我们同声高呼:‘上帝保佑我们!’”
————摘自《欧洲、新大陆与加勒彼新教联合长老会告全体信徒书》(1675年版)
*******************************************************************************
“……
我们的军队战无不胜!我们的信仰世界无敌!我们的意志必将胜利!
……
虽然我们在很多地方遇到了小小的挫折,不过,我们的实力依然雄厚,我们的军队依然士气高涨,我们的信仰依然不可动摇!
……
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波兰……,这些地方现在是我们的,将来也是我们的,而且必将永远属于我们!我们必将成功的突破荷兰人最后的防线,同时也必将摧毁法国人的堡垒,并将英国海盗从我们的海岸附近彻底消灭!
……
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越过乌克兰大草原的东部,不过,我们坚信,我们伟大的、不可战胜的军队必将象铁拳一般,将那里的中国军队锤个粉碎!并将最终突破顿河防线、伏尔加河防线,以及乌拉尔山要塞线!我在这里可以用我的名誉,是的,我的名誉,向你们所有的人做出最为神圣的保证,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是我们的,中亚是我们的,西伯利亚是我们的,就连远东也将成为我们的!
……
也许有些军官和冲锋队领导人不能明白,为什么我们与劣等的奥斯曼人联合在一起,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一遍,没有我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再与奥斯曼的军队发生冲突,这是铁的纪律,你们必须遵守!
我们需要盟友,就象是英国人和法国人需要中国人那样,我们也需要奥斯曼人,我们的拳头虽然很硬,可是敌人的盾牌依然坚固,当我们从正面攻击他们的时候,我们的盟友奥斯曼人将从侧面袭击他们,骚扰他们的后方,让他们手忙脚乱。
我们不能裹足不前,我们必须增加我们的盟友,因为我们的敌人也在增加他们的力量。
……
我们现在的首要工作是稳定我们的后方,我们必须稳定我们的后方,因为我们不能容忍前线正在激烈战斗的时候后方却忽然起火。
是的,我当然知道你们为什么交头接耳,因为你们可能以为那些犹太人的游击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在你们的眼里,他们不过是一群没有纪律的散兵,他们没有杀伤力强大的武器,也没有可以逃跑的工具。
但是,我要提醒你们,这些人是十分可怕的,因为他们在腐蚀着我们的后方,虽然他们无法和他们的国家联系上,可是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向那里靠拢呢?
中国人支持犹太人建立的国家,他们以其为自己的侧翼掩护,以便全力对付我们,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消灭他们,把他们彻底的消灭!
……
最后,让我们高声欢呼,雅利安圣教万岁!”
————摘自《荷兰间谍的最后辉煌》第一百零五节《一份用七个优秀间谍的生命换得的“圣教”教宗在一次军官与冲锋队队长的会议上的谈话记要》(号角书局1699年版)
作者:让&;#8226;拉辛(法)
*******************************************************************************
“……
关于此次马尼拉之盟,虽然没有立即取得很大的成果,不过,在谈判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据我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马六甲一带成为了中国、西班牙、葡萄牙共同的领地,三国各自派出官员共同组成治理委员会,管理这里的所有法律与民政事务,而这里的军事防御也由三方共同承担,军队的指挥交由一个由三名军官组成的军事委员会负责,而这三名军官分别由三国最优秀的军官中选拔。当马六甲特别地区的面积扩大到五万平方里的时候,这里的扩张才慢慢停止。
第二个方面,双方约定,为了防止欧洲落入邪恶势力的掌握之中,双方将联合起来,组成军事联盟,共同对抗邪恶势力。林清华与郑森将向欧洲提供新式的枪械和大炮,并将派遣军官进入欧洲的军队之中负责训练这些军队,将其变为新式军队。
第三个方面,为了报答中国的慷慨,教廷与西班牙同意,将把连接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一块最狭窄的地区交给中国永远管理,而这块地方的面积超过三十万平方里。中国将在这里靠近加勒彼海岸的地方建立一座大型的兵工厂,专门制造枪械和弹药,而所需原料则由南美洲的铜矿和后来的北美洲东北部的优质铁矿、煤矿供给。为了协助中国的这一计划,西班牙殖民当局除了负责提供向导和最为详实的地图之外,还将从南美洲征发十几万劳工,在这块狭窄地区的丛林之中开通一条由太平洋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陆上道路,以便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交通,利用陆路与水路保障原料和产品的及时供应。
第四个方面,在加勒彼海边的这座工场与城市建立起来之前,双方的军火贸易将通过印度洋和大西洋进行,而为了保障这条运输线的安全,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达成了协议,他们将在好望角兴建一座更为坚固的堡垒,并扩建新的港口,同时在印度与非洲沿岸建立补给站。
第五个方面,双方商议,将在第二年的相同时间,再举行一次类似的会谈,以便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解决。
第六个方面,双方约定,互相派出使节,常驻对方国家,而使节本人受到治外法权的保护。
第七个方面,西班牙将尽全力协助中国船队将一些生长在南美洲的橡胶树移种到南洋一带,虽然他们当时并不太理解这样做的深远意义,不过,他们还是马上开始了这项工作。
第八个方面,作为对于西班牙转让中美洲领地的回报,林清华与郑森将把从日本俘获的大量运输船廉价的租给西班牙,以便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将武器尽快运回本国,并再将这些武器转卖其它盟约国家。
……
关于此次会盟,据说还有一些秘密的协议,不过,在这些协议公布之前,我无法猜测到更多的东西,也就只能知道这么多了。
……
————摘自冒襄《水绘园杂记白话版》
正文 第五章 射天狼 第二十四节 立国
阵阵微风轻轻拂过田野,就象是采桑姑娘的如碧纤手,将那片片新绿唤醒。
一场早春的小雨刚刚过去,那宽阔的官道上已经笼罩上了一层湿润的气息。
南京城外,南郊官道。
一阵稍显沉重的马蹄声将雨后的沉寂打破,伴随着马车车轮的“辚辚”声,渐行渐近。
这是一辆黑漆漆的四轮马车,马车上没有那些让人眩目的装饰,只有那肃穆庄严的漆黑颜色,还有那看起来平静而稳重的马车夫。
从拉车的那四匹健壮马匹的并不算轻松的步伐来看,这辆马车似乎非常沉重。
马车并非是孤独的,就在马车的车前及车后不远处,簇拥着一群身穿军服的骑士,锃亮的马镫,威武的军装,细长的马刀,无一不展现出他们的勇武英姿。
前面的骑士与后面的骑士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所唯一不同的是,前面的骑士中的一名跑在最前方的骑士的手中撑着一面凤凰旗。
这辆马车中坐着的不是别人,却正是大明天下兵马大元帅林清华。
马车那宽敞的车厢中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就在他的身边,还坐着另一个人,却是兵部尚书秦侃。
此刻,胸前挂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金虎勋章的林清华正靠在座位后方的车厢壁上,仔细的端详着手中拿着的一个盒子,并从中捏出一个亮晶晶的细长铜制物体,将其递给了身边坐着的秦侃。
秦侃仔细的看了半天,才叹道:“果然精巧,有了这种弹壳与弹头连在一起的子弹,恐怕就能更快的结束日本战争。”
林清华从盒子中又拿出一个细长的步枪子弹,说道:“关键是部队换装需要大量的金钱,虽然我们可以从欧洲得到,不过,也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来。”
说到这里,林清华从腰间摸出一把新式手枪,说道:“我决定了,首先制造步枪,另外那种水冷机关枪也要加紧制造,它们才是结束战争的最有利的武器。”
马车一刻不停的向着南方行驶着,一直走了很久,才忽然进入了一个相当宽阔的砖石大道,并最终停在了这条大道的尽头————一坐崭新的辕门边。
辕门外早就有不少的人等候在那里,他们均身穿军装,分列在辕门的两边,一望便知是陆军部队的军官。
军官们见马车停下,纷纷整理了一下军装,并将本来就很整齐的队列再次排列了一下,目光则紧紧的盯着那辆马车。
马车的车门缓缓打开,秦侃首先走了出来,随后,身穿大元帅服、胸挂金虎勋章的林清华也跳下了马车。
“敬礼!”随着一名军官的命令声,所有列队在辕门外的军官整齐的向林清华与秦侃两人敬礼。
林清华与秦侃一边回礼,一边由一名上校军官引着,走向辕门之内。
今天,林清华来到这座步兵士官学校,只为了一个原因,他是来向这里的一些成绩优秀的士官学员颁发勋章的。
颁发勋章的仪式就在一座新建的礼堂举行,而接受勋章的学员则有整整五十人。
此次毕业的全部五百名学员早已等候在礼堂外,待向林清华敬礼之后,便随着他走进了礼堂。
勋章颁发仪式并不烦琐,两人从队列的一边走到另一边,林清华走在前面,秦侃跟在后面,手捧一只托盘,托盘中放着一堆小山似的铜狼勋章,每当引路的那名上校大声的喊到一个名字,列队整齐的士官生中便会走出来一个人,等候从队列起始点头走过来的林清华授勋。
仪式很快结束,作为必要的程序,林清华还必须向众人讲话。
既没有宣布队伍解散,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