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知青人生-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闹了,高音喇叭开始响了。知青们那个高兴啊,这知青农场的知青最爽了,要没这个文艺汇演,他们今天还得照样抡起大捶,抬着石头修水库。

这种文艺汇演,其实搞的也是一种气氛,红光大队的四个知青,有三个真想打个盹。反正怎么演,都是那些样榜戏。单就《红灯记》中的那一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杨楚生就感觉,他已经听了七次。

“下面,是红光大队插队知青们的合唱,喝支山歌给党听!”陈燕的报幕一完,“哗哗哗”许书记第一个鼓掌。这歌是他亲自安排加入的,杨楚生他们那两个节目是由周主任删了,改为唱这个的。这样重大的节目,怎么能没有这首歌呢?

“上!”杨楚生这一声,也吓了孟跃进一跳,真的是豪气冲天,有一股献出山歌小意思,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凌云壮志。

“扑!”刚刚走进后台,拿起杯子唱一口开水的陈燕,看着杨楚生的神气,差点让她嘴里的开水喷出来。唱这样的歌,却没有激动万分的表情。

这搞什么?四个知青,应该叫四不象,四个人四种腔调。杨楚生同志开口就是一种比陕北民歌还高的调,只是听起来,有点像一只来自北方的狼。

刘雪贞的声音从没以往的柔,比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还柔。

孟跃进却是一付江湖好汉派头,站在最前面,不但挺胸还挺肚子,唱歌身子还带晃,这家伙以为在喝《好汉歌》。

还有一个是相当激动而且无比的王升,他是激动,无奈嗓门沙哑,听起来,就跟杨楚生养的那些北京填鸭在叫一样。

杨楚生边唱边听,自己也差点笑出声,但也没办法。

第103章压力我来顶

国庆一过,秋收也不远了,别的不管,红光大队的养猪场才一建成,社员们立马将养在家里的猪,往养猪场里面挪。

杨楚生帮着秋月嫂将猪赶紧猪场,一大群社员都在评判,那家的猪养得漂亮。

社员们都高兴,不管杨楚生说的,政策会不会变。反正他们的猪赶进养猪场,各自的家里也变得清洁,空气也好。今年的春节,大家能过个清洁年。

“喂,跟大家说一下,现在如果有干部来了,大家就说,这些都是大队的,你们只是参股。”杨楚生冲着还在说笑的社员们喊。

“你又说,政策要变了。”山猫蹲在他们家的猪舍边,听了就说。

说起来吧,已经有人不大相信杨楚生的政策会变这个说法了。都国庆过去了,还没有一丝变的苗头。

“总之你要说是你自己的也行,但别到时想哭。”杨楚生也说。

“嗯,水鸡叔在叫你了。”秋月嫂小声说。

杨楚生回头,看水鸡叔朝着他招手,那就得往他那边走了。

“嗨!”桂香嫂嘴里喊着,也赶着两头上百斤的猪进来了。前面的猪直往里冲,可能因为紧张吧,这猪直往杨楚生冲上。

桂香嫂张开小嘴巴就惊呆,搞不好杨同志避不过,得给猪撞倒。

杨楚生也吓一跳,急忙双脚用力,往上一跃,“唰”地那头白猪从他的脚下冲过去。后面的社员们看了,都在笑。

这位美村妇还咬着红唇,等杨楚生一落地,才暗自呼了一口气。

“你们瞧,桂香人漂亮,这猪也漂亮。”芹菜婶大声说,社员们这会更乐。

“桂香嫂,你这两只可以收购了,然后等着买便宜的。”杨楚生朝着她说。

“真的呀,那我就卖了。”村香嫂也小声说,她也不懂为什么,好像感觉,他说的总不会有错的意思。

杨楚生也有打算,公社生猪屠宰场,上了一百市斤的猪就可以收购。现在将能收购的卖了,等着政策一变,其他大队一些养了太多的社员,肯定会将那些属于资本主义尾巴的猪卖掉,猪一多,不就便宜了嘛。

“喂,桂香,我们在跟你说话呢,哦,我们的话,没有杨同志的重要。”这芹菜婶又来。

“去!”桂香嫂朝着芹菜婶一瞪眼,她最怕人家说这个,一说她的脸就会红。

水鸡叔也在笑,朝着走到他身边的杨楚生说。“走吧,领导在视察我们的水稻,郭副书记还要我叫你。”

郭副书记还专门叫,是不是觉得,他说的政策会变的事,是在胡乱猜测的?杨楚生边走边想。

“杨楚生,你这养猪场的主意好啊,我估计这一进去,差不多就是一千头猪,这是解决缺少肥料的好办法呀。”水鸡叔边说边掏出香烟,这个小知青,当然值得他掏出香烟。

杨楚生接过香烟,笑着说“肥料虽然重要,但也没有社员的损失重要,你想想,政策一变,我们大队最少得割掉三分之一生猪,这损失有多大?”

水鸡叔却在笑,这小知青又在说政策的事了。现在他也不想说这事,怕他没面子。

两人才走出养猪场,杨楚生就能看见,来的是那位地区革委会的张主任。

“杨楚生,你好!”这柔软的女声,差点让杨楚生给忘了,就是那位在报纸上,将并不新鲜的多劳多得分配方式,冠为“杨楚生模式”的金记者。

“金记者,你好!”杨楚生向她伸出手,一握,感觉这记者才应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个年代,女人的手不应该这样柔软。

“杨楚生,来来!”郭副书记挺着急似的,连叫带招手。应该说吧,地区革委主任来了,水笋叔一紧张,说十句话,有八句人家听不懂。这南滨省的人就是耐烦,就是县城的什么厂长书记的,说起普通话,有六成准已经不错了。

这张主任看见这小知青,那表情特别丰富,怎么说呢?这家伙要不给革命知青脸上抹黑,搞了个逃港分子的名头,这国庆节,可能前往京城的知青中,有他一个。

“张主任好!”杨楚生同样也伸出右手。

“嗯嗯,你好!”张主任的表情,没有前次来的那样客气。

杨楚生看这金记者,也并没有对他来个专访的意思。

“很好,你们的水稻,比早造还好。”张主任看着结穗了的稻田就说。

陈书记看着整片稻田,还是有些参差,回头问水鸡叔“这些田不是一个生产队的?”

水鸡叔在点头,也说“好的这些,是第三生产队的。”

红光大队的第三生产队,这些人都知道是杨楚生所在的生产队。张主任又朝向这个知青“你们不会又搞什么新的分配模式吧?”

这话说了,现场笑声还不少。

杨楚生也说“主要是肥料,我们的农业生产,缺少的是肥料。因为我们搞了两个公共厕所的指标,肥料比其他生产队的足,但还是不大够。”

张主任看着这个小知青,还别说吧,晚造整个滨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就是因为都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水稻产量一下子提高起来。全地区秋收的丰收局面,已经成为定局,如果这小家伙没有逃港一事,可能还会受到表彰。

“你们大队,已经走在地区农村的前头,希望你们继续发扬。农业搞好了,也不要忘了发展副业,副业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嘛。”张主任算是很高兴了。

说到副业,陈书记和郭副书记,还有公社许书记这几个,都不由自主将眼睛转向杨楚生。特别是许书记,这小家伙还拿了他一条丰收和五斤煤油的白纸条,结果就是政策没变。

“现在我们大队,社员没有养猪了,都是由大队统一饲养。”这话可是水鸡叔的,也是照着杨楚生说的办法。虽然这个水鸡叔,也越来越不相信政策会变,但这样说,也不会让社员有什么损失。

这事,可让在场的陈书记他们几个睁大眼睛了。张主任又说“大队建养猪场不错,但社员也要搞副业的嘛,你们可不能变先进为落后了。”

很显然了,这位地区革委会主任,话里有批评的成份了。

这时候,站在后面的吴拥军笑了一下,还对许书记说“都是杨楚生的主意。”

本来吧,这样的场面,吴拥军这种角色,那轮到他说话,他也知道,但他能说得大声一点。

这话一说,在场的人,眼睛都往杨楚生瞧。以陈书记为首的几个,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时候地委还在继续号召农村发展副业,杨楚生却又搞起这个。

水鸡叔也看了吴拥军一眼,感觉这个家伙是故意说的,不就跟杨楚生不和嘛,用得着将全大队的社员都搭进去?

杨楚生却在笑,你吴拥军想怎样都行,别到时被社员在背后骂上十八代祖宗就行。

“这就不对了,青年人容易骄傲,走,到你们的养猪场看一下。”张主任说完了,转身就往养猪场走。

吴拥军乐了,张主任的话,杨楚生应该听得懂吧。暗自在爽,被一个地区领导这样批评,这小子这回栽了吧。

杨楚生看着吴拥军微笑的表情,也在笑。

养猪场里,还有不少的社员在。天气已经进入初冬,这些冬天衣服不够穿的农民们,就坐在阳光下面。男人们听着几个女人在说着一些暧昧的话,爽得还不肯离开。

“社员们好!”张主任亲切地打招呼。

“领导好!”秋月嫂站起来,话题从贵喜跟他老婆因为想,骗他们小儿子到小卖部打酱油,赶紧往领导的身上转。

张主任的脸,没有初看见杨楚生时那样好了。转了十几个猪舍,朝着社员们问“你们家里都没养猪了?”

“没了,这个养猪场,就是用我们的生猪入股的。”芹菜婶也说话。

“以社员入股的方式是不错,但这样,你们的副业,就比别的大队落后了,你们家里还可以继续养的嘛。”张主任又说。

社员们都不说话了,只有看杨楚生,因为再下去,他们说不出来了。

“是我跟他们说,不要再养的,因为我觉得这样太冒险,政策要一变,社员的损失太大。”杨楚生也说了,他做的事他就敢认,要不然,水鸡叔可能得挨很严重的批评。

张主任看这小知青,又看着表情呆板的大队书记,还感觉奇怪了,一个小知青,连这大队书记也听他的。

红光大队的事情,张主任很不高兴。往村口走的时候,跟陈书记和郭副书记就在低声讨论。

“这样是错误的,什么政策会变,那是对我们领导者没有信心的表现。”张主任的口气很严厉了。

两位县领导在对看,这个杨楚生,又提起政策会变的事。现在好,这张主任一说,变成了对领导没信心,拖了大力发展经济的后腿了。

看着这些领导们都走了,水鸡叔转身朝杨楚生问“怎么办?搞不好回到公社,就会开一个会,批判我们的错误做法。”

“让他们批判去吧,总之我们只能这样做,只要社员们不受到损失,什么压力,由我来承担。”杨楚生说着还笑。

其他的社员们都在对眼,秋月嫂还问“又有事了?”

“没事!”杨楚生笑一下,招呼一声,带着小白往祠堂走。

“喂,听说你被领导批评了。”因为秋收没到,也就是农民们比较清闲的时候,刘雪贞一个人坐在阳光下织羊毛衫,看见这家伙就问。

杨楚生又笑,批斗台他都上过两回了,还怕批评。

刘雪贞满月似的脸,表情那叫关心,手抬起来,笑一下。羊毛衫差不多要好了,再瞧他一下,感觉应该特别合身。

第104章老子天也不怕

地区的张主任离开红光大队,却没有因为他们的水稻长得好而高兴,当然就是因为副业的问题了。

一个上午,这一班领导跑了红山公社的几个大队,所见的,除了水稻长势比不过红光大队之外,副业这一块,养三鸟和养猪,都比红光大队好。

张主任那知道其中的什么,他要是前些日子来,看其他大队社员家里都是猪,肯定会笑到地区去。现在还是公社照杨楚生说的,允许社员不上五十斤的猪可以自由交易,才使得一些社员家里的猪少了点。其实一些社员还有苦恼,还有不少想卖却卖不出的。

开会是肯定的,这会也不用等到县城,就在红山公社里面开就行。这一行官员,都是决策者,也不用再召集全县的公社书记。

“红光大队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些人,犯上了逃跑主义的错误。总以为政策不稳定,这是对政策的不信任!”张主任的口气可不轻。

“沙……”那位金记者又翻了一页笔记本,手里的英雄牌钢笔的笔尖,在纸上从左往右走。

“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说嘛。”张主任这话,当然是针对平县的领导们的。

公社的许书记想擦汗,暗自在感觉倒霉,发展太热也是他们公社,现在领导却又不满意。不过他还是说了“我们现在采取的是,让社员自由发展的方式,所以,各大队的副业,看起来是不平均。”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就是宣传不够,甚至跟红光大队一样,个别人害怕了,就会影响到其他的社员。”张主任又开口了。

许书记还要怎么说呢?说了多少个是了,旁边的人也数不清。挨了批评,一大班人还要在公社吃饭。虽然吃的是相当不错的白米连猪肉一锅煮,但这许书记的心还是一直拔凉,接下去要怎么办?他又乱了。

县委领导是不乱,其实除了红光大队,其他大队的副业发展还是不错的。按照陈书记的意思,那就动员红光大队多做宣传了。反正吧,其他大队,经过开始时的强迫措施,你就是再怎么宣传,也就那样的规模。

张主任既然不爽了,县革委会最少得也开个会。虽然说,平县的副业发展是不错,还有点过热,但地区革委会主任的话,也得贯彻。各个公社书记,革委会主任也得齐集县大院。

这些公社领导者,也还奇怪了,现在农村几乎家家都多少有副业,还要怎么了?不是说,让社员自由发展的嘛。只有红山公社的许书记,知道针对的是红光大队了。反正吧,回到公社,他们也得开一个各大队干部会议。

好家伙!张主任回去了,才隔两天,各个大队的高音喇叭,就听到在批判逃跑主义的声音。还引述了红宝书里面的话红旗要插到那里去?

杨楚生和几个社员,正在整理准备秋收的脱谷机,听了还在笑。感觉这话好像是冲着他的,什么逃跑主义,还搞什么红旗要插到那里去,这那门跟那门。

“红旗要插到那里去,是啥意思?”正走进祠堂拿扫帚,准备清理晒谷场的秋月嫂问道。

“那要怎么看了,要是男人的话,就插在……”山猫还没说完就住口,因为他老婆也走进来了。

秋月嫂举起扫帚,大笑着往这家伙的屁股就拍。一边的桂香嫂手掩着嘴巴,瞧她在微颤的身子,就能估模出她笑的程度。

“说,让他说,不过他说啥我可不懂。”杨楚生正在用扳手固紧螺母,抬起头就笑。

“你不懂呀?”秋月嫂说着还翻白眼。

桂香嫂呢,边笑边眼睛往这家伙转,这家伙要是不懂,可能就是白痴。

“喂,你们没事站在这干嘛?”突然走进来的水笋叔,朝着两个女的说。

“我拿扫帚呀,桂香要干嘛,我就不知道。”秒月嫂说完了又是笑。

桂香嫂放下手,慌忙也拿起扫帚,她真的不知道她要干嘛。

“你们笑啥?”刘雪贞走进来,看到都在笑就问。

“哎哟,你这羊毛衫,啧啧!”桂香嫂终于找到能说话的话题了,看这女知青,身上已经穿上一件薄薄的粉红色羊毛衫,说话的口气就有点羡慕。

姑娘家就是怪,天气还不算冷,就迫不及待地穿起冬装,然后等着才稍稍有初夏的那种感觉,同样也是急忙脱掉冬装,觉得跟别人不一样的才美吧。

“我自己织的。”刘雪贞一说,还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就这件羊毛衫一穿,不少人都会往她身上瞧。

“哎呀,真美!”桂香嫂口气也羡慕,刘雪贞的身子上面本来就很丰满,紧身的羊毛衫一穿上,胸前高得她也替她为难,这样子,得时常被别人瞧了。

“桂香嫂,你买些羊毛,我帮你织,你穿起来肯定漂亮。”刘雪贞也说。

桂香嫂摇摇头,看刘雪贞身上的曲线这样惹眼,她还不敢穿。

“行了,踩一下。”杨楚生放下扳手就说,重生前他在市机械厂,修理这种脱谷机,那还不容易。

“噫,你的手。”刘雪贞不但说,还憋一下小嘴巴。杨楚生的双手,都是黑漆漆的机油。

“刘雪贞,你要站在他面前,别让他将零件装反了。”山猫笑着说。

刘雪贞瞪一眼,再朝着已经坐在脱谷机的杨楚生笑一下。山猫的话什么意思她当然懂,不就想说她的身子,却不好意思说的嘛。

杨楚生也看着她笑,脚下用力一踩,“呼呼呼”脱谷机的那个脱谷轮顺利地飞转。

“成了!”杨楚生喊着,还没下来,朝着外面点头笑。看到许书记骑着自行车,后面还跟着好几个,脸还往祠堂里瞧。

许书记那是要给红光大队单独开会了,听这高音喇叭里面的声音,他也有点吃惊,就这事,还让张主任搞起什么逃跑主义。虽然现在批斗会几乎看不到,但是批判一词还好像口头语一样,要照以往的习惯,这高音喇叭里的新内容,也预示着某种新的运动。

没办法,地区的张主任,可以说是冲着红光大队了,也有不点名,冲着杨楚生的意思。这许书记的自行车才在大队门外停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