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知青人生-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刘雪贞也走出来,当然也伸个懒腰,还说“还是你们生产队好,我们生产队的沙质田还改造没完。同样都是知青,我们就得劳动,你呢?”

杨楚生笑一个,也说“农时近了,应该我们忙的时候了。”说完了,生火做饭。因为知青们在这边住,还是自己做饭方便。

“小白,走了!”吃完饭的杨楚生,朝着在四处乱跑的白狗喊。这白狗的本事可不小,也跟主人的性格有点相似,就是爱管闲事。嘴里咬着一只田鼠,往他身边直奔。

杨楚生是看见郭副书记,牵着两头牛,往这边走。

“杨楚生,还是你们生产队快,别的生产队,可能全部的沙质田改造不完。”郭副书记将牛赶到一处草比较多的地方,边喊边打开一本选集。

“郭书记,改造没完,明年还可以改,这一场改造沙质田的运动,别说县了,我们公社能有上万亩吧?今年最少能多收两三百万斤稻谷。”杨楚生说完,挺不好意思,接过这老干部递给他的丰收。

郭副书记点点头,夹着香烟的手点着杨楚生说“你这个主意好,确实,以前我们学大寨,是学不到点子上,只知道按照一种全国性的模式搞,结果大部分都搞成空的。”

杨楚生不说这个了,还是郭副书记,才能感觉到以前一些错误的作法。别的吧,到现在恐怕脑袋还转不过弯。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这话喊了多少年,但粮食产量就是搞不起来……”

郭副书记还没说完,就被杨楚生打断,知道这位老干部要发牢骚了“郭书记,说了也没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老干部笑一下,这小知青说的容易,一个大队那是有可能,但要整个公社,甚至整个县都跟红光大队这样搞,根本就不行。

这时候,杨楚生站了起来,看见许书记和水鸡叔,还有各生产队长都往这边走。可能是来做春耕前的检查,顺便看一下郭副书记吧。

“郭老,哈哈,姜还是老的辣,现在可是你最清闲了。”许书记老远就笑着喊。

这许书记还是挺尊重这位老干部的,别的公社干部可没有,一位放牛的老人,就是吴拥军,也不想鸟。

“哈哈,我这姜为什么会辣,难道你还不知道?”郭副书记笑着回答,和许书记都在看杨楚生。要没听这小知青的话,现在他这把老骨头,可不会这样轻松。

“杨楚生,你说说,下一步上面又会有什么动作?”许公书记这是开玩笑,还是问真的?谁也不知道。

杨楚生摇摇头“还能有什么,继续普及大寨县呗。”

许书记又是笑,这家伙在知青场里被调回,还是有好处的。其实吧,这四个知青被调回,有他在知青农场闹得太凶的原因,也有许书记不应该让这个家伙,浪费在知青场里的想法。

整个红山公社,包括整个平县,总体来说,去年秋收的农业产量是不错,本来农民的生活应该可以有所改善。也就因为那个副业的问题,农民们还是苦。

“你们大队的沙质田改造,是全公社最快的,今年的余粮,你们大队的任务可能会比较重。”许书记对水鸡叔说。

这只老水鸡突然间满脸凄惨“这不好吧,这样社员的积极性不就。”

“也是摊轻其他大队的任务,不然,你们大队的社员时不时能吃一顿干饭,别人家的,却连粥还喝不够。”许书记又说。

确实,这话让在场的各个生产队长,很有意见。

水笋叔看着杨楚生,真要跟许书记吵,还得这家伙上。这些生产队长,包括他自己在内,朝着社员吆喝还行,但要跟干部吵,还得这个小知青的嘴皮才管用。

杨楚生才不想吵,吵了也没有用。这种情况不管到了什么时代都会有,就是你一枝独秀,别人就有一些想法。这跟时代无关,而是人的头脑在作怪。

“水笋叔,你好像脸色不大好。”杨楚生突然说。

水笋叔手往右下腹按了一下,笑着说“没事,这里疼,忍忍就过去了。”

“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吧?”许书记也关心一下。

水平笋叔还是笑,就他们这些农民,检查什么?多少病都是靠着忍就过去了的。站起来,随着一群人走到已经有两寸长的秧苗田边。

“不错,你们的秧苗看起来挺壮。”跟许书记同来的农科所副所长,看着秧苗就说。

“我看,如果没有良种,我们的亩产量,今年就可能到达瓶颈。”杨楚生也说。

这副所长又说“我们刚刚试种南优二号,如果可以,就打算在各个大队也试种一部分。”

杨楚生还要说,却见水笋叔脸色发青,额头上挂着豆大的汗珠。急忙说“不行,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到县医院吧。”

水笋叔摇摇手,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钱,擦一把汗,还想忍。

忍不住了,杨楚生看水笋叔的脸色从青转成苍白。急忙大声说“送县医院!”

水笋叔确实是急性阑尾炎,县医院的医生还是建议动手术。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长,但其作用是相当大的。尤其是这时候,正值春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当然还有副队长,不过副队长还是建议,叫另外一个上来顶替水笋叔一下。

真的责任很重大,别看社员们都对春耕前的准备工作怎样搞都懂,但要安排不好,搞不好就会误了农时。

第三生产队的社员们,都聚集在祠堂里了,农民们什么叫权利他们不懂,但队长确实是社员们自己选的。

“哎呀选什么,叫杨楚生顶几天就行。”贵喜大声就说。

“你不说话也不会变哑巴,最多也就七天,水笋叔就回来了,副队长顶一下应该的嘛。”杨楚生本来是连会议也不想参加的,只是刘雪贞和孟跃进还在记工分。

“从医院回来,就能马上到田里呀?人家让你当,你就当了呗,不就几天嘛。”副队长又说。

杨楚生真是哭笑不得,一边说就几天时间,一边又说从医院回来了,还不能到田头。这什么情况?分明就怕责任太大。也对,这副队长平时是打他三大板屁股,也打不出一个响屁,这家伙就是太老实,胆子小。

社员们却是绝大多数赞同,也就顶替而已,大家也不怕得罪水笋叔。秋月嫂大声就喊“你能打死狼,就不敢当几天队长?”

“不是,我是外行。”杨楚生真的不想当。

“凭什么他当,能当队长的人多了去了。”这是吴拥军的三哥说的。也因为有他们几兄弟在,桂香嫂只是坐,没有开口。

这又有情况了,确实吧,能当队长的大有人在。最少随便找一个,经验也比杨楚生丰富,只是要是吴拥军的兄弟随便一个来当,社员们却是打心里不愿意。

“还是让杨楚生当吧。”这是水笋叔的一个弟弟说的,他也还急,搞不好让吴拥军的兄弟们起来了,也就成了固定的了。

“我能当!”吴拥军的三哥不爽地又喊,然后还小声说“他懂什么?”

杨楚生本来身子还是靠在墙上,一付懒散的样子,可吴拥军的三哥这样一说,却让他坐直身子。他就是这样,现在他还真的想当。心里在想,老子就是要当队长,也大声说“行,你们都这样说了,那我就当。”

“我同意!”秋月嫂大声就喊,这美村妇也是故意的,还站起来大声喊“同意的举手!”然后自己不是举一只,而是双手齐举,搞得还有一些社员在笑。

“我不同意,杨楚生是知青。”吴拥军的大哥也站起来喊。

杨楚生火也上来了,正想站起来,却见山猫站起来也喊“知青也是我们生产队的人,怎么不能当队长?”

情况有点乱,这知青能不能当队长,还真的为这事吵起来了。要是以前,吴拥军几兄弟一吼,谁也不敢吭一声。现在却不同,有了杨楚生大战五虎之事,社员们的心里,也有他们也不过如此的想法。

“问水鸡叔去!”山猫又大声说。

这话一说,秋月嫂就往外走,当然直冲水鸡叔的家。

这老水鸡本来正想跟老婆睡觉了,老夫老妻的,难得有一次勾了几个眼神,准备想进入被窝里冬眠,却不想秋月嫂带着磁性的声音就知道喊。

“搞什么?”水鸡叔披上四个袋子足足能装下二十斤稻谷的中山装,打开门就问。

“谁说知青不能当队长的,能!”水鸡叔听秋月说完,大声就说。看着秋月嫂屁颠颠,回身还用上跑,“砰”一声,不关门难道还到祠堂给杨楚生助阵不成。

“谁说知青不能当队长的,水鸡叔说能!”秋月嫂豪气直冲云天,就跟领了圣旨一样。

哈哈!山猫这家伙故意的,又手捧着脸,做出一个大笑的样子。

吴拥军的三哥还瞪着秋月嫂,要是以前,这一瞪,就有让她打一个寒战,然后乖乖坐下的威力。

秋月嫂正眼没看他一眼,她看的可是杨楚生,大声又喊“同意的就举手。”

怎么着?吴拥军的三哥站起来就走,然后几兄弟连同老婆都走,不走真的没面子了。

只有桂香嫂还坐着,她也举起手,因为她也不怕。

“行,我先顶替几天。”杨楚生也大声说,虽然只是几天,但当的是一口气。

1215111759131。第131章联产承包

1215111759131。第131章联产承包

杨楚生还能来个代理生产队长,哈哈!刘雪贞和孟跃进都乐,这孟同志还爽爽地说“搞不好知青也能当大队书记。”

“呸,谁稀罕什么大队书记,还不如工厂的工人。”刘雪贞也是心有所想吧,搞不好这家伙真的当大队书记,不想回到滨海市,那怎办?就一辈子当农民。

王升虽然也是笑,只是心里面真有点失落。真他娘的郁闷,他可没少了到那个干部家里坐过,公社的还有大队的。家里寄给他的钱,那些纸币春节都成了干部家孩子的压岁钱,搞得他现在一走路,口袋里就是“呛呛呛”响起一阵硬币的声音,但还是一个小知青。

水鸡叔却还支持,要说杨楚生吧,现在就这红光大队,真要他当个大队书记或者革委会主任,绝对能得到绝大多数社员的拥护。

季节到了一年之中的第二个季节雨水,南滨省的气候,已经没有春节前后那样的寒冷。

“噢……!”杨楚生朝着前面的牛吆喝,其实吧,当几天队长也不用管什么,这几天功夫,最主要的,就是先犁第一次水稻田。早造的水稻田得犁两遍,开春先翻一遍,到了临近插秧的时候,再犁一遍。所以这家伙在犁田了,没进知青农场的,算不上真正的知青,插队知青要不会犁田,也冤了知青两字。

农民们也要开始了一年中,为了一家人的肚子忙碌的时候了。各个生产队都忙,在没有插秧之前,各个生产队的安排,就是赶紧先种上番薯,这时候种的番薯,刚好就在农历五六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收获。

刘雪贞也在犁田,可别小看女知青,要在知青农场,女知青杀猪那身子也是相当的利索。

“噢!”刘雪贞一只手扶着犁,嘴里也喊,然后眼睛却往杨楚生瞧,他们一个犁的是水田,一个是种番薯的旱园。

“喂,你在犁什么?”杨楚生朝着她喊。

刘雪贞急忙脸往犁一转,好家伙,身后这一条犁线,就跟一条蛇一样弯曲,这美女禁不住笑。

“杨楚生,上来!”水鸡叔跟几个大队干部走过来了,大声就喊,看他的犁田技术也不怎么好。

“每个生产队都在种番薯,你们生产队怎么没动静?”水鸡叔又问。

杨楚生腿上的泥还在往下滴,也说“水笋叔回来了,让他拿主意吧。”

水鸡叔还笑“告诉你,水笋这家伙说了,还是让你当这个队长。”说完了,那管杨楚生在发呆,带着干部们往养猪场走。

晕了,杨楚生能不呆嘛,原来农民狡猾起来也是没有上限的。这水笋叔也就做个阑尾炎的手术,却想将队长的重任往他肩膀上压,是不是体内比人家少了一截肠子,变聪明了。

社员们又得开会,因为杨楚生不想当队长了。反正吧,当不当队长无所谓,问题是,不说明,也就是代理的,这根本就不行。

“喂,水笋叔都回来了,我这队长完成任务了吧?”杨楚生看着记工员收起记工簿了,水笋叔也在,大声就喊。

水笋叔一边卷着烟丝,一边说“算了,这队长你来当,你行。”说完了朝着社员们又说“杨楚生来了快一年了,如果没有他,我们现在已经要开始为肚子发愁,这个队长,早就应该让他当。”

社员们是心里愿意,只是冲着水笋叔的面子,没有人说出来。既然他自己这样说了,大家不同意才怪,有不同意的,也只是吴拥军他们一家。

“对,让他当队长,也省了过不久,公社又要将他叫到什么地方。”秋月嫂第一个说话。

“不行不行,我不懂。”杨楚生说的是真的,生产队长要是不懂农活,那不笑话。

第三生产队要换队长,还是换杨楚生,其他生产队的社员记完工分也不想走,就看个热闹。

水笋叔点上喇叭烟才说“都是关系到大家的肚子,你不懂,社员们就懂。”

“你是不是还想逃港啊?当队长,也不影响你往那边跑。”山猫这家伙也喊。

秋月嫂朝着这只山猫翻一个白眼,大声说“不要乱说,会害死人的。”这美村妇说完了,双手就举。

“哈哈哈……!”秒月嫂这一举,立刻就是大片的笑声。她还不知道,她的外衣,有一边的肩窝处裂了一道口子,还好天气不热,里面还有一件长袖的浅色衣服。要不然,肯定是黑丝往外伸。

桂香嫂也在笑,她也举起手,是第二个举手的了。

“是不是,你来当队长,大家都拥护,当吧。”水笋叔笑着说。

这就当了,这生产队长,算是华夏倒数第一的干部吧,当起来挺容易的,社员们多数通过了,跟大队说一声,那就行了。

杨楚生是队长,哈哈,十八岁多,全县最年轻的生产队长无疑。

水鸡叔还感到可惜,他是有将这家伙拉到大队之心,要没有逃港这事,早就是大队的一个小干部了。

当个队长,要说容易也容易,就是跟以前一样的生产方式,照样种这一亩几分地,那就容易。说难也难,杨楚生有想打破生产方式之心,当起来就难。

按照现有的政策,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已经是触及到政策的底线了,还能搞什么方式?

杨楚生还是走进水笋叔家里,跟副队长一起进去的,他有主意,政策底线可以触及,问题是做法。就如他跟郭副书记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疯了?”水笋叔听了这家伙的主意,吓了一大跳。这家伙一当队长,就要搞什么“联产责任制”。

“不疯,我们只是将生产队分组而已,就跟学校一样,一个班分成几个组,还是生产队的嘛。”杨楚生也说,这主意他是打定了,反正应该行,就是不行,他最多也就再到县劳改场去一趟。

“那跟大队说一下吧。”水笋叔又说。

杨楚生笑一下“不用,你说了,水鸡叔反而难做,不如不说。”

“那就再开个社员会,不过先不要让别的生产队的人知道。”副队长老实人,也比较小心。

社员会当然得开,少有的事了,春节刚过不久,一个生产队就开了两次社员会。这次的会,可是在杨楚生住的竹寮里开的,而且他也交代几个知青,他们的会没开完,他们就继续在祠堂里呆着。

这也让社员们觉得奇怪,就一个社员会,也要搞成秘密的。

杨楚生有思想准备,这次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起来不难,难的是后续,因为有吴拥军一家。

“承包”这两个字,杨楚生故意不提,这一提,同样的方式,上面知道了一定不行。

“大家都到齐了,去年我们实行多劳多得,行不行?”杨楚生先问。

桂香嫂双手托着下巴,今晚她可是第一个开口“还用说嘛。”

吴拥军三哥的老婆,瞪了她一眼,心里也在想,发骚了。

“嘻嘻!我现在还不用为找米发愁,这就是好!”秋月嫂说着看其他的社员。这句话最实际,也可以代表着社员们的想法,都是这样的。

“那行,今年我们还是多劳多得,但是要分组,将田地分给每个组自己耕种,生产物资由生产队管理。”杨楚生先停一下,看看社员们有什么反应。

山猫第一个反对“那还不如以前的,将来收成了,东西还得归生产队。”

这话得到不少社员的支持,这锅比大锅饭还大。

“不是,收成除了上交国家应该交的,还有生产队的提留,其余的都是由你们各组分配。”杨楚生全说了,就看社员们的了。

“听不懂。”秋月嫂摇摇头又说“那以后就不用记工分了?”

“工分要记,还是多劳多得的方式,工分由你们各组评,然后生产队负责记工分,到时的分配,也由生产队帮你们分。”

杨楚生这个主意,也是怕上面知道了,他还有能说的话。要不然,各组的工分,各组解决更加省事。这其中也有一问题,就是也不会让一些劳力弱的家庭没人要,像秋月嫂这样的,你要是不记工分,真的没有人要她。

这回明白了,桂香嫂也问了“那怎样分组,怎样分土地?”

“你们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