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常识][1][1].梁文道-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一年有300宗谋杀案,五成黑人学生没办法在4年内完成初中学业。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竟然有四成黑人市民是文盲!根据知名的都 

市社会学家麦克·戴维斯(MikeDavis),新奥尔良的情况惊人,但不是孤例。另一个聚居了许多黑人的城市洛杉几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它 

最近才因为预算问题关闭了市中心的马丁路德金纪念医院的急诊室,去那儿求诊的主要就是黑人。 

   种族歧视在美国并不是过时的题目,只供学者挖掘研究。布殊政府虽然在竞选连任时竭力拉拢少数族裔,甚至有了赖斯这么一位黑人 

女性国务卿,但他反对“平权法案”(AffirmativeAction)的立场还是一如既往,而平权法案正是一种透过保障少数族裔就读高等学府的名额, 

来促进种族平等的措施。美国的新保守派一方面攻击平权法案,认为它才是真正的种族歧视(歧视了成绩与黑人一样但因为预留学位问题而 

入不了学的白人);另一方面却不反对军校实行平权入学政策,更不反对军方专为招募少数族裔入伍而推动的特别优惠手段。 

   种族问题不只是个“身分认同”(Recognition)的问题,它还是“资源再分配”(Redistribution)的问题;歧视黑人与忽略低下阶层是一个 

铜板的两面。路易斯安那州和新奥尔良非裔居民现在受到的待遇,是整个新自由主义政策系统地缩减政府职能的结果。新奥尔良有那么严 

重的教育难题,是因为它的教育开支自列根时期开始就不断缩减;政府预算不断减少,则是因为新自由主义大力提倡“大市场、小政府” 

和积极减税的原则。所以这几年来,美国基层地方政府可以支配的开支愈来愈有限,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短了,公立医院排队的人龙却长了。 

在白宫备受攻击的这段时期,共和党控制的国会犹在推动有益于2%美国人的物业税改革方案。 

  如果说新奥尔良的灾民简直就是活在第三世界,那是因为造成他们过去生活得贫困现在生活得绝望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套系统的资源 

再分配原理。这套叫做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主导了世贸组织等全球化运动的主要推手,让更多的国家要严控政府开支,撤除社会保障 

网和各种公共服务。尼日尔之所以饿殍遍野,其中一个原因正是政府要把所有的食物供应市场化,可以运送救灾物资的道路建造则因为政 

府开支问题半途而废,那也是为了回应世贸的要求,也是同一种意识形态的结果。尼日尔的饥荒是全球化时代的第三世界灾难,新奥尔良 

的风灾在这个意义底下也是第三世界式的灾难。 

   依据新自由主义的原则,个人要负起最大的责任。教育是个人的责任,居住是个人的责任,健康也是个人的责任。难怪在去年一张新 

奥尔良市政府发放的防止风灾光碟里面,会有官员劝诫市民:“每一个人要为自身和家庭的安全负上最大责任。”那13。4万个没有私家车的 

灾民不该指望政府安排公共交通,疏散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原题为“南方世界就在美国南方”,刊于《明报·笔阵》2005年09月07日 



爱国怎么毁了传媒 



   伊拉克战争结束已久,英美主流传媒自我反省的声音才渐渐浮现,越来越多。有些较资深的记者还写书回顾自己当年的愚蠢,忏悔自 

己的盲目。回想开战初期,民间示威人士那种“为了石油流血”(bloodforoil)的口号,美国各主流大报都報以忽視的态度;许多论者批评 

这种说法浮浅无据;不值一哂。但是事后看来;他们自己支持过的种种开战理据难道不也一一落空了吗?到底是什么遮蔽了他们的眼睛呢? 

   美国政府不能直接指挥传媒要宣传什么重点,也不能为它们随便设下宣传禁区。它可以做的,就是利用“政治化妆术”(Spinning)的 

技巧,散发对己有利的消息,甚至不惜捏造一些“内幕故事”引诱渴求独家新闻的报刊。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复杂的政治商业网络形成 

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媒体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得罪支持政府的大企业,失去了命根般的广告。 

   不过政府的公关手段也好,政商勾结的压力也好,这全是惯见风浪的传媒应对惯的,并不至于让《华盛顿邮报》等老牌大报全军尽墨, 


… Page 59…

几乎发不出一点异见声音。 

   其实,真正杀得了他们的,正是“爱国”的氛围。“9。11”之后,布什政府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妥善利用人民不安和恐慌的气氛, 

奠定了反恐的基调。由于“反恐”,政府的权力得以扩张到了威胁三权分立的地步;由于“反恐”,政府能够视个人私隐如无物,铺下监视 

的天罗地网;由于“反恐”,政府得以公然虐囚,将关塔那摩基地变成法律进不去的法外之地。利用“反恐”的名义,共和党政府把自己 

打造成最坚定的爱国者,好像他们比人民自身更明白人民的利益是什么。政府主动散播大量杯弓蛇影般的信息,使民意弥漫一片疑惧的情 

绪,在这种情绪之下,谁的态度越强硬,人民就越相信谁,越觉得他够坚定有办法。那么,还有比发动战争更强硬的主张吗?于是针对阿 

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就变得不可置疑了,主战者不用罗列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对伊拉克的指控,也不用尽责研究战争的成本及后果,他们 

只要在战争的前面冠上“反恐”的名义,就足以把人民的不安无助转化成有目标的愤怒,让战争变成一场复仇的爱国战争。政绩拙劣的共 

和党之所以赢得连任,基本上靠的就是这个。甚至直到今天,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还在利用“爱国”去挑对手的毛病,其幕僚更在访 

问中坦承:要是今年美国再遇恐襲,选情将对麦凯恩有利。国家的灾难,竟然成了政府扩大认可度的资本,共和党是个发国难财的政党。 

   标榜独立客观的美国主流传媒就这么倒了,不支持战争就是不爱国,挑剔政府的作为就是不爱国。他们不是害怕直接来自白宫的压力, 

他们怕的是被当局挑动得异常亢奋的人民,也就是花钱买报纸的读者。当然,这里还是假设了他们有自己清醒的看法,才谈得上受压与否。 

更常见的情况,其实是那些传媒工作者也都傻了,他们也都变得很“爱国”(官方定义下的“爱国”),他们也都相信萨达姆·侯赛因是必 

须铲除的美国敌人。因此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他们质疑政府的地方主要是作战的方式,而不是动武的原因。 

   回顾这一段经历,它绝对是美国新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在没有政府直接管控的情况底下,奉“爱国”之名,主流传媒竟然自动 

靠拢做其喉舌,牺牲了异议,更牺牲了真相。结果整个美国付出的代价就是士兵的生命,数以千亿计的金钱,以及得之不易的国家声誉。 



                                                            刊于《am730》2008年06月27日 



奥巴马的修辞学 



   奥巴马开始广为人知,是在2004年美国民主党全国党代表大会上对着全国观众发表主题演说。奥巴马没有采用一般美籍非洲裔政治 

人物喜好的传道士腔(最佳示范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而是以一种相当亲和但同样有力的方式来表达。结果一夜成名,从 

那时起就有人说“看到了民主党的未来”,并且预言他必将成为下届总统大热门。请注意,这时他连国会议员都还不是,更说不上有何政 

绩,单凭一场演出,居然就得到了这等赞誉。 

   在那次演讲里面,奥巴马就奠定了以后他的竞选基调。那就是摒弃几十年来的左右对抗,把那些好斗的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定位为老 

一代;而他自己则能够团结早已厌倦了政治斗争的新生代。请看以下的名句:“这里没有一个自由派的美国,也没有一个保守派的美国, 

这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UnitedStatesofAmerica,请注意United的双关意义)。这里没有一个黑色美国和一个白色美国、拉丁裔美国、 

亚裔美国,这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已故的当代修辞学大师柏克(KennethBurke)曾断言,修辞学的核心不是前人所说的“说服”,而 

是“认同”。这篇演说的重点就是要吸引大家对奥巴马的认同,认同自己和他是同一种人,新美国人。 

   但这还不够,依循美国政冶的惯例,奥巴马还要让大家知道这种新美国人的根源,其实就是最原始的美国梦,一种已经被现今主流政 

坛遗忘了的古老承诺。于是他又把他说了半天的“希望”归结到这段话“它是坐在柴火旁唱着自由之歌的奴隶的希望,它是即将启程往遥 

远海岸的移民的希望,它是勇敢地巡逻湄公河三角洲的一个年轻海军中尉的希望,它是一个磨坊工人那敢于挑战不平的儿子的希望,它是 

个有着奇怪名字而又相信美国也会留给他一个位子的瘦小男孩的希望(按:这小孩指的就是他自己)”。透过接上这等最动人又最有神话色彩 

的美国梦,奥巴马再扩大了他的认同范围。凡是认同他所说的“希望”的,就是认同他;而又由于没有美国人会不认同这等“希望”,所 

以其实人人都该和他站在一起。 

   这真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演讲,即便他在后来的竞选中就只是不断重复“改变”、“希望”和“相信”这几个关键词,他还是成功地把自 

己变成了肯尼迪的接班人、新美国的象征。当然他靠的不只是讲稿出色,还有中国人喜欢说的“人格魅力”。如果没有这一点,没有他的 

自信、诚恳而亲和的神态,再好的讲稿也只不过是一纸具文罢了。 

   可是“人格魅力”这回事虽有天赋差异,却还是不脱后天人工的造作。西方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论著——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第一卷第二节就把“演说者的品格”列为“由言辞而来的说服论证”之首要形式。亚氏很明确地指出大家要是相信一个人的品格,也就更 

容易被他说服,“但是这种相信当由演说本身引起,而不能依靠听众对演说者的品性的预先风闻”。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认识奥巴马,所以 

只能从他的演说中去感受他的为人与风范;而这一切全都可以是种表演,全都是可以透过学习得来的技巧。换句话说,人格魅力也是修辞 

经营的重点。 

   表面上看,“奥巴马魅力”与同类型的政治人物只盛产于职位要公开竞逐的政体当中,和一向擅长用语言对外耍弄政治套话、对内勾 

心密谈的中国无关。然而随着媒体的日渐开放,电视观众的主观喜恶渐渐替代了真正的程序认受,谁晓得我们未来会不会看见一批专长修 

辞学的中国式奥巴马呢? 

                                           原题为“修辞就是一切”,刊于《am730》2008年02月19日 



奥巴马与美国梦的实现 



   这真是奇妙的一天。看见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我也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尤其在麦凯恩发表那段大方而优雅的败选感言之后,更是 

让人不禁感慨:美国始终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然而;我又知道;这一切可能只是幻影。毕竟;对于奥巴马那惊人的魅力;我始终都有几分保留。 

   从小我就听过,美国是不一样的。他们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凭理念建立起来的国家;“人人生而平等……”。 只要你认同,无论你 

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什么肤色,也不管你的出身与阶级;你都可以在这片新天地找到属于你的位置与机会。 

   今天一谈起美国就满腔怒火的中国青年大概不知道,六十多年前的中国人对美国的感情是很不一样的。当年的美国派出过大量和他们 

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到遥远的战场上去为其它国家而牺牲,为什么这个国家要去打一场本来和它无关的战争呢?虽然后来的学者给出了许 

多更现实也更合理的解释,但是当我在读“飞虎队”的往事时,我知道那些黑白照片里的年轻脸孔背后的确有一种天真的信仰。不管美国 

政府的高层当时在打什么算盘;虽然有美国军方的支持;那些正当盛年的孩子们却是自愿来到中国。彼时仍未发生“珍珠港事变”;他们就开 

着飞机穿行在险峻的深谷之中;其中有许多人就此留落异乡,再也回不去了。为什么?这些人为什么要替他们所不认识的中国人而送命呢? 

   年纪渐长,见识多了,我逐渐了解到美国的阴暗。在它理想的背面,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帝国。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它可以违背自己对 

民主的誓言去推翻一个民选政府,也可以假借这个理念去侵入另一个国家。在外国移民不断涌入去寻找谋生机会的这两百年里,它没有停 

止过对外战争;例如“美西战争”,它不只夺取了广阔的土地,还抢走了重要的水源,不知断送掉多少代墨西哥农民的生计。 

   我还知道,这个号称“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并不真的完美。例如奥巴马,人人都说他是“第一个黑人总统”。可是为什么他会是个 

黑人呢?明明他是个混血儿,对自己的黑人父亲所知不多,从小被白人母亲与外祖母抚养长大,为什么我们不说他其实是个“白人”?难 

道有一半的血液来自父亲,就注定他是黑人吗?想想看,在美国有不少白人和亚裔所生的后代,他们并不会因此被认做是亚洲人吧?一 


… Page 60…

直以来,不管是在政府保障黑人入学权益的矫正政策(affirmativeaction)里头,还是在白人至上主学者选择攻击目标的时候,都有这么一条 

似乎不证自明的规则去辨别谁是黑人,那就是恶名昭彰的“一滴法则”(one…droprule)。 它来自黑奴时代的美国南方;它的定义是只要你 

身上有一滴黑人的血液,你就是黑人了,哪怕那滴血来自你从未见过的曾祖父。这条规则隐含的文化假设是白人的血液无比纯洁,不容染 

污。一盆白水,只要不小心滴了一点黑血进去,它就不再干净了。如此国度,配得上“人人生而平等”的庄严誓言吗? 

   且先撇开肤色不谈,奥巴马只用了惊人的短短四年,就从一个初登全国政治舞台的新人,变成了美国总统。到底他凭什么呢?起初, 

我以为他凭借的只是极为出色的表达能力和仿佛天生的风范,以及一套纯熟自足的修辞体系与形象操作。但是在后来的竞选运动里头,我 

看到他的政纲日益充实;在与对手不断交锋的过程之中,他的各项政策提案变得越来越具体可信。然而,能够让华盛顿陷入彻夜狂欢,令 

芝加哥街头的车辆鸣声长响的,还是他的竞选主题:“变革”。 

   仔细阅读奥巴马的讲稿,我们会发现他所讲的“变革”,就和美国历史上每一位伟大领袖所提出的改革一样,其实都是种返根溯源的 

“复古”。例如马丁·路德·金,当他向着几十万人宣布他的梦想时,他不是在说一番以前没人听过的白日梦,而是一个建国者们未能完 

成的理想蓝图。换句说话,他的改革根本就是一种美国梦的再诠释;唯有诉诸每一个美国人自小听到大并且引以为傲的那套理念,一场改 

革运动才能真正发挥出庞大的能量。 

   美国左翼哲学家克里特齐利(SimonCritchley)在他最近一篇发表于《哈泼》(Harper'sBazaar)杂志的讲稿里指出,除了变革,奥巴 

马还很喜欢“共同体”的观念,时常提醒美国人不要再纠缠在“蓝州”与“红州”、“保守派”与“自由派”、“异性恋”与“同性恋”以及 

“白”与“黑”的种种分歧之中;却要记住“这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可是足以团结这个共同体的信念到底是什么呢?克里特齐利 

认为奥巴马对信念的态度是疏离的;在哲学角度上说,他的答案只是“空洞的能指”,并没有多少真正能够撑起一个共同体的骨干价值。 

   我本来也许会同意克里特齐利的说法,可是后来我才发现奥巴马其实早已非常巧妙地把“变革”与“共同体”联结起来了。 

   他所谓的同一个美国,其实是相对于共和党右翼版本的另一种“真正美国人”,这种美国人不执着于性取向的问题,不在意肤色的分 

别,不强调个别宗教价值的优位;这种美国人是“建国之父”所许诺的梦想追随者,是《独立宣言》与宪法等“圣书”所建构出来的公民。 

他口中的“改革”不是突破性的创新,而是矫正过去八年来的扭曲,回到经典美国梦的正轨,让美国人变回他心目中的“真正的美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