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犯罪与刑罚 [意]切萨雷·贝卡里亚[网罗论坛]寒寒-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享受自己的自由而将部分自由交给社会统一掌握,这些自
由便形成立法权和惩罚权。因此,只有根据社会契约代表整
个社会掌管由公民自愿交出的自由的人,才拥有为犯罪规定
刑罚的立法权;而法官的惟一使命就是审查和裁定公民的行为
是否符合成文的法律,不得以任何借日增加对犯罪公民的既
定刑罚。“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
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

                                                     …   79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81…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或者刑罚。一旦法官被迫或者自愿做哪怕只是两种三段论推
理的话,就会出现捉摸不定的前景。”贝卡里亚还坚决地否认
法官拥有解释法律的权利,认为如果允许法官解释法律,“法
律的精神可能会取决于一个法官的逻辑推理是否良好,对法
律的领会如何;取决于他感情的冲动;取决于被告人的软弱程
度;取决于法官与被害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一切足以使事物
的面目在人们波动的心中改变的、细微的因素。”
      贝卡里亚在书中为自己所倡导的罪刑法定主义进行了雄
辩的解说,“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权做一切不违背法律的事情,
除了其行为本身可能造成的后果外,不用担心遇到其他麻
烦。……这是一项神圣的信条,舍此就不会有一个合理的社
会;这是对人的一种正当的补偿,因为他已经牺牲了每个感知
物所共有的、在自己力量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普遍自由。这
一信条培养着生机勃勃的自由心灵和开明的头脑。它为了使
人们变得善良,赋予他们一种无所畏惧的美德,而不是逆来
顺受者所特有的委屈求全的美德。”
      贝卡里亚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谴责封建一专制制度
和宗教的精神统治以可怕的愚昧编造的莫须有罪名,把人当
作牺牲品奉祀于贪得无厌的暴政偶像;尖锐地批判了传统刑法
的报应观和威吓观。他认为: “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
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他视刑罚为
社会防卫的工具,它应当是“必需的”和“尽量轻的”;只有
当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确实遭到侵害时,才有防卫的必要,
刑罚的强度只要能使“犯罪的既得利益”丧失就够了。
      为实现刑罚的这种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他认为
应当按三项原则来适用刑罚。第一,要维护刑罚的肯定性,
也就是说,要使罪犯不可避免地受到刑罚,从而在观念上建
立起犯罪与刑罚的必然性因果联系。他写道:  “对犯罪最强有
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第二,
应当使刑罚的强度和性质与犯罪的严重程度和性质相对称,

                                                     …   80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82…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荆罚应尽量符合犯罪的本性,这条原则惊人地进一步密切
了犯罪与刑罚之间的重要联接,这种相似性特别有助于人们
把犯罪的动机同刑罚的报应进行对比,当诱人侵犯法律的观
念竭力追逐某一目标时,这种相似性能改变人的心灵,并把
它引向相反的目标。”第三,要使犯罪及时地受到刑罚。,“犯
罪与刑罚之间的时间隔得越短,在人们心中,犯罪与刑罚这
两个概念的联系就越突出、越持续,因而,人们就很自然地
把犯罪看作起因,把刑罚看作不可缺少的必然结果。”
      贝卡里亚还用了将近1/10 的篇幅来宣传自己关于限制以
至废除死刑的观点,他把死刑的弊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死刑的威吓作用是多余的。只要刑罚的恶果大于
犯罪所带来的好处,刑罚就可以发挥其效用。
      第二,死刑容易引起旁观者对受刑人的怜悯。统治者为
了加强死刑的威慑作用,一般都公开以残酷的手段执行死刑。
因而在大部分人眼里,死刑等酷刑己成为一种表演。
      第三,死刑的影响是暂时的。贝卡里亚从心理效应的角
度论证说: “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
而是刑罚的延续性。因为,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触动我们感觉
的,与其说是一种强烈而暂时的运动,不如说是一些细小而
反复的印象。”
      第四,死刑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环境。这是贝卡里亚等
启蒙学者反对死刑的主要理由。他们认为,很多人犯罪是由
于缺乏起码的人道主义情感,心灵很残酷,而这同社会环境
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死刑起着纵容人们流血、树立残暴
榜样的作用。以暴行镇压暴行,只能造成暴行的恶性循环。
      第五,死刑的错误是不可挽回的。关于司法错误问题;
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尚未提及,在1792 年1
月12 日的一份文件中,贝卡里亚提出此问题。他写道: “从对
一切法制的考察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足以判决罪犯死刑的证
据是不能排除相反的可能性的。既然如此,即便两名以上见

                                                    …   81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83…

论犯罪与刑罚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证人出证,即便所证明的犯罪嫌疑是大量的和相互独立的并
备有犯人的供述,这些证据的任何一个都超不出道德肯定性
的限度。而经过很好考查的道德肯定性仅仅是一种极大的可
能性。在对几乎所有国家的考察中,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根
据这种自认为驳不倒的证据,一些被臆断的罪犯被判处了死
刑。” 由于司法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死刑的适用就使这些司
法错误成为无可挽回的。
      贝卡里亚对当时刑事诉讼中普遍实行的刑讯制度深恶痛
绝。他一一批驳了各种为刑讯辩解的理由,指出,刑讯制度
之所以荒谬,是因为它无视人的肉体感受性对意志的决定作
用。他辛辣地讽刺说,既然每个人的气质和算计都随本人体
质和感觉的不同而不同,那么数学家可以根据无辜者筋骨的
承受力和皮肉的敏感度,更加准确地计算出使他招供的痛苦
量。

3

      贝卡里亚这些振聋发聆的论述,立即引起宗教和保守势
力的惊慌。威尼斯共和国当局因为它所实行的秘密控告制度
受到贝卡里亚的批判,授意教士费尔迪南多·法基内
(Ferdinando Facchinei)撰写了《对题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