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秦可卿之死-周思源-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秦可卿之死-周思源  
 
   主讲人简介:   
  
 
  周思源,1938年4月生,浙江杭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小说创作、《红楼梦》及古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文艺批评、中国文化研究。著有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文明太后》,《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论文主要有:《质疑康雍乾“盛世”》、《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论鲁迅对的评价》。 
 
   内容简介:  
 
  在前面播出的《秦可卿的出身》(上)的节目中,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为我们分析了,秦可卿就是一个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但著名作家刘心武在《揭秘秦可卿》的节目中却认为,秦可卿出身高贵,她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刘心武先生还认为,秦可卿的死亡跟政治活动密切相关,正是废太子胤礽在政治上的彻底失败,从而直接导致了秦可卿的死亡。那么,周思源先生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 
 
  一、突然变故。在前面播出的《刘心武揭秘秦可卿》的节目中,刘心武先生认为,秦可卿与贾蓉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秦可卿与贾珍之间倒是你怜我爱,充满真情。那么,周思源先生又是怎样看待秦可卿跟贾珍的关系的呢? 
 
  二、秦氏之病。在前面播出的《刘心武揭秘秦可卿》的节目中,刘心武先生认为,秦可卿在得到名为太医,实为暗探的张友士传达的黑话,命令她自杀之后,秦可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最终才选择了死亡。刘心武先生认定,秦可卿是在秋天自杀身亡的。针对这一细节,周思源先生从《红楼梦》的文本出发,并经过自己的逻辑推理,得出了另外的结论。 
 
  三、秘事败露。为什么秦可卿的心理负担变得非常之重?这从秦可卿对王熙凤的一番话中可以看出来,她说:“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我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挨日子。”按照刘心武先生的观点,他认为,这是由于秦可卿的父亲胤礽在政治上彻底失败,命她自杀造成的。对此,周思源先生认为,绝非如此!这当中一定是发生了另外什么事情。 
 
  四、举止反常。跟秦可卿有着特殊关系的贾珍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在《刘心武揭秘秦可卿》的节目中,刘心武先生认为,贾珍是贾府中不可多得的具有男子气概的人,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但周思源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全文: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特殊人物,她的死亡也充满了神秘色彩,那么她的死究竟是由废太子胤礽在政治上彻底失败造成的?还是由贾珍的胡做非为造成的?抑或是由秦可卿自身原因造成的呢?秦可卿的死亡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在前面播出的《秦可卿的出生》的节目中,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为我们分析了秦可卿就是一个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但著名作家刘心武在《揭密秦可卿》的节目中却认为,秦可卿出身高贵,她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刘心武先生还认为,秦可卿的死亡跟政治活动密切相关。刘心武先生认为,正是废太子胤礽在政治上的彻底失败,从而直接导致了秦可卿的死亡。那么,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先生他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 
 
  秦可卿究竟为什么自杀?因为前面我们已经排除了由于政治性原因,所谓废太子老亲王、他的父亲让她自杀的原因,那些可能性都排除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别的什么原因。那么显然是和贾珍的关系。那么她在和贾珍的关系当中,这个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她本人、秦可卿本人有没有责任?就是有没有道德责任? 
 
  那么在研究秦可卿和贾珍的关系,确定她有没有道德责任,这个关键在什么地方?关键就在于秦可卿在这个事情当中,她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她是自愿的呢?还是被勾引和贾珍相爱、堕落的呢?还是完全被迫、屈从于贾珍的淫威呢?秦可卿的三处不种态度就决定了截然不同的道德评价。 
 
  (在前面播出的《刘心武揭密秦可卿》的节目中,刘心武先生认为,秦可卿与贾蓉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秦可卿跟贾珍之间倒是你怜我爱,充满真情。那么,周思源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呢?) 
 
  突然变故 
 
  秦可卿不可能是自愿的、也不可能是被贾珍勾引堕落的,而是完全被迫屈从于贾珍的淫威。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秦可卿是突然病倒,精神负担极重。因此,当时一定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情,一定有一个突然变故,这个变故一下子就把秦可卿的精神击垮了。我们现在暂时把《红楼梦曲》和秦可卿的《判词》这个先放一放,我们先来看看小说当中,秦可卿从得病到自尽的过程。看看曹雪芹在事关秦可卿的命运的修改当中,给我们留下了哪些蛛丝马迹,文本提供给我们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和细节?秦可卿病得突然,病程(就是生病的过程)蹊跷、有点怪,死得突然,死得很意外。因此,解读这个艺术形象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特别是要利用好其中有两把特别重要的钥匙,来打开这个形象之门。 
 
  第一把钥匙就是秦可卿独特的个性,第二把钥匙就是贾珍出奇的悲痛。现在我们来看看秦可卿的独特个性,秦可卿脾气温和、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富有远见、有口皆碑,但是她个性最大特点是心理极其脆弱,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她经不起一点事,有一点事她就能琢磨三五日,这是尤氏说的。尤氏说,第十回说,说她可心细,又心重,不拘听见什么话,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这话可谓知人之论,秦可卿你看,有那么一点事,不论听到什么话,她都能白天黑夜反复琢磨好几天,就可想而知,秦可卿这个少妇,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非常敏感。有一点儿事对她来讲就很难受,那么她如果受到一点打击,这种打击给她所造成的伤害就会远远大于常人。 
 
  所以尤氏这个分析,我们注意,她最后不是讲吗?她说这个病就是从她这个秉性上、就是她天生的性格、禀性上思虑出来的,我们注意“思虑”这个词,这个词跟谁说的一样?跟张友士。张友士这位太夫果然是有见识,是不是?张友士一号脉以后马上确诊,他不讲嘛?他说秦可卿的病是思虑太故,等等,他说了一通话。你看,他们两个人的判断,就是尤氏和张友士对秦可卿个性的判断如出一辙。不过尤氏的这个话,是比较偏于感性,而张友士呢,尽管是业余太夫,可他是个学者,他很有学问,冯子英过去的老师。他就比较偏于理性,带有点理论水平,但两个人的结论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用现代术语来说,秦可卿得的是什么病?得的是“强迫性忧郁症”,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问题。 
 
  秦可卿得病、也就是出事,是什么时候?有人说,焦大那时候、醉骂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事揭露出来了,后来秦可卿当时一开始没把它放在心上,因为她出身高贵,她不怕等等。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因为当时根本没有什么事,贾珍和秦可卿之间没有什么大事。焦大醉骂说这个“爬灰”,那么有人说了,你看秦可卿听见,焦大差点连贾珍的名字都要说出来了,说“爬灰”了,她有恃无恐,这说明她出身很高贵,她不怕。我们前面几集已经说了,她既然这么不怕,她底下后来就不用自杀了,焦大也不敢骂她。 
 
  实际上我们要注意一下,就是“爬灰”这个词虽然他是指公公与儿媳妇私通,但是在封建社会,公公如果跟儿媳妇之间言语举止有点儿出格、轻佻,也会被人骂为“爬灰”。尤氏和秦可卿当时之所以没有在意,就是因为她们认为焦大是喝醉了,胡说的。你想秦可卿这个性格,她有一丁点儿事她都受不了的,如果说焦大骂的她,你想,她早就病了、早就垮了。秦可卿之所以听了焦大的骂、醉骂,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因为她根本就不认为焦大是骂她,而且她那个时候和贾珍也没有别的什么事,就是没有什么大事。 
 
  那么第十一回,尤氏对王夫人说的一段话提供了出事的大致时间,她说,“她(秦可卿)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那就是说话的时候是九月了),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们、太太们玩了半夜,回来好好的。”那么就是说十五那天晚上还没事,应该是、至少是回来她还看见了。“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 那么就是说,说话的时候,离开八月二十有半个多月了。就是说,说话的时候是九月上旬、九月初十左右。可见,秦可卿得病是在十六到十九之间,不会超过十五到二十之间,这几天中的某一天。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贾珍对秦可卿虽然早存非份之想,言语举止出格,但是还没有大事。焦大醉骂“爬灰”是泛指而不是确指。真正出事是在十五到二十之间的某一天,这个就可能是脂批里边提到的、删掉的两个主要内容之一--更衣。 
 
  我们知道,“更衣”除了换衣服这个意思之外,更多的是用在上厕所这个上头。这是上厕所一种比较委婉、文雅的说法。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论,这个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所以秦可卿她精神立即被打垮了、立刻病倒了。所以秦可卿实际上等于是被贾珍强奸的,她没有任何道德责任。这个事件的突发性可以证明我们这个结论,就是说她完全是被迫的,她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被迫屈从于贾珍的淫威。 
 
  (在前面播出的《刘心武揭密秦可卿》的节目中,刘心武先生认为秦可卿在得到名为太医、实为暗探的张友士传达的“黑话”、命令她自杀之后,秦可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最终才选择了死亡。刘心武先生认定,秦可卿是在秋天自杀身亡的。针对这一细节,周思源先生从《红楼梦》的文本出发,并经过自己的逻辑推理,得出了另外的结论。那么周思源先生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秦氏之病 
 
  在书上写得很清楚,这年冬底,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病重,要把女儿接回去,贾琏送她回去了。秦可卿死是在贾琏送林黛玉走了、离开京师之后的事情。王熙凤不是说,那就是无聊、跟平儿说几句,早早就睡了吗?因此秦可卿死在冬末春初,是张友士看病两个多月之后。如果从八月十五开始算,我们算是几月?九、十、十一、十二,差不多过了四个月,她才自尽的。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注意,为什么? 
 
  因为如果张友士让她自杀,传达这个“黑话”,她父母要让她自杀,她会很快自杀,(但)她没有。她为什么没有马上死?秦可卿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死,更没有想到自杀。这个我们来做推断,我们看看这个推断能不能成立,我们一起来分析。 
 
  因为从尤氏她们的谈话当中,我们还看不出秦可卿一开始病情极其严重、和已经对恢复健康完全失去信心。我们再来看一下,尤氏那段话。她说,“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可想而知,起码在这半个多月当中,秦可卿病情并没有到极度严重的地步。她也还没有想要马上自杀的地步。她如果想要马上自杀,她很快就会自杀,她不会拖到四个月,又拖了三个月。就是她死的时候应该是春节前后。从八月十五到春节前后,这个时间我们算得出来,很长啊。 
 
  秦可卿的病并不重,她本来是可以治好的。你看张友士在诊断了一段以后,讲得很清楚嘛。张友士的话讲得非常有技巧,因为贾蓉问了,这个病与性命有妨无妨。张友士说“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就是不是一天两天得的病,有一段时间了。“吃了这个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我们注意,张友士并没有说,要看医缘了,今年一冬是没事,没关系的,过了春分那可就难说了。 
 
  他不是这意思,对不对?他是说今年一冬是没关系的,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是会好的,因为这病不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病是思虑太过。你看,张友士分析秦可卿的性格分析得很对。他说“奶奶是个心性高强”,秦可卿不是自己也说,我有好强的心,我现在没了。她不是跟王熙凤说吗,你看,她远见卓识,确实很聪明。“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这两个重点,一个不如意、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了;第二个,思虑太过,她精神压力太大了。所以这段话的关键词一个不如意一个思虑。 
 
  那么为什么说吃的这个药也要看医缘呢?那就是说,那也要看她能不能解除这个精神负担。她如果能解除这个精神负担,那就好得快,对不对,但是没什么大病,今年一冬没事,过了春分就痊愈了。因此,秦可卿这个病是心病,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她这个病很轻;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她的病很重。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使得秦可卿的心理负担变得如此之重呢?这从秦可卿对王熙凤的一番话中就可以看出来,她说“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这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捱日子”。按照刘心武先生的观点,他认为这是由于秦可卿的父亲胤礽在政治上彻底失败,命她自杀造成的。对此,周思源先生认为,这当中一定是发生了另外什么事情。那么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秘事败露 
 
  好,我们现在来做几个假设,是不是被尤氏发现了呢?不是,我说这个“不是”是指王熙凤跟她说的时候,九月中旬,那时候尤氏还没有发现,更不是焦大醉骂的时候。我刚才已经说了,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尤氏对这个儿媳妇秦可卿的印象之好是溢于言表,对人都夸这个儿媳妇,是非常地好。而且你看,她还说了“这么个模样,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了也没地方找去”,这是关照谁的话?这是关照贾蓉吧,是不是啊,你可不能让她生气啊,要不然的话,这个老婆死了,你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那如果说,尤氏已经知道她跟贾珍的关系了,秦可卿是贾珍的秘密妻子,或者尤氏已经发现她跟贾珍有隐情了之类,那还“找”什么呀?就不存在找的问题,贾蓉当然也不知道,所以那个时候,尤氏根本不知道。她不认为,焦大醉骂,那是以前的事情了。所以尤氏在这个时候,就是九月中旬的时候,她根本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知道的呢?是秦可卿临死的前两天。所以秦可卿死的很突然,就是这样。 
 
  好,我们下面再讲第二个可能性。会不会是被两个丫鬟发现了呢?也不会,因为既然连焦大都醉骂“爬灰”,是不是,那么就可想而知,就是说,贾珍这个公公对儿媳妇言谈举止出格、轻佻,像这样的议论,在宁国府流传已久,那焦大这个仆人是干粗活的,瑞珠、宝珠这两个丫鬟是秦可卿的贴身丫鬟,什么事情能瞒得过贴身丫鬟呢?她们早就很了解这种情况,但是她们原来了解的、就是说这个公公贾珍对儿媳妇动手动脚、有些话言语轻佻,但是那个时候还没到那么严重的地步,还没有出大事,而且还有,我们要知道,贴身丫鬟对女主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保护女主人的隐私对自己只有好处,何况她们也惹不起贾珍。因此,秦可卿不可能因为瑞珠或者宝珠她们知道一些这种情况,她精神压力就会这么大,而且我反复强调了,秦可卿得病是突发的,突然一下子她就被打垮了。那么长期生活在她身边的两个丫鬟不可能给她带来这么大的压力,何况秦可卿死了以后,瑞珠马上自杀,宝珠愿意做为义女,从这个地方也看得出来,这两个丫鬟在感情上和秦可卿是很好的,她(们)不会做对不起这位女主人的事情。 
 
  当我们排除了这两个可能性之后,惟一合理的解释就只能是一个了,就是说,在八月十五至二十之间的某一天,贾珍强奸了秦可卿之后,贾珍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不断继续纠缠秦可卿。作为公公,贾珍有太多的机会来“关心”这位儿媳妇,当然这个“关心”是要打引号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