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你偏不听,这下可好了,充军去襄阳!叫舅舅如何跟你死去的娘交代呢?”
    这时,才子也后悔不已,声泪俱下,接着吟道:“充军到襄阳,见舅如见娘,两人双流泪……”
    舅父闻言更是心疼地说:“瞧你这么优秀的人才,真是……唉!”
    结果才子续接:“三行。”原来他舅舅是个独眼,一生最忌讳有人说他“独眼”。舅父一听,当场气晕。故事解读:
    再好的才能,也比不上做对事情、说对话。应用之道:
    人有一张嘴,除了咀嚼食物辨别滋味外,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发音说话。大凡正常人哪个不会说话呢?可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有根有据,叫人听了感觉舒服,想着信服;有的人说话丢三落四,东扯西拉,听者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心中无底;有的人说话丁是丁,卯是卯,好是好,坏是坏,不夸大,不缩小,对上不卑,对下不亢,有成绩说足,是问题讲清,可谓一片真心可对天;有的人说话挤眉弄眼,阿谀奉承,欺上瞒下,颐指气使,好人可以说坏,坏人可以说好,大事可以说小,无事可以生非。
    有人以为讲好话容易,捡好的讲就行了,成绩虽然都讲足了,但像开中药店,样样都面面俱到。以谁为纲,如何发扬方能使整体素质都有提高,榜样如何树立,经验如何介绍,别人如何学习,考虑却欠周到。把好话说好可要动番脑筋。
    有人说批评人最容易,不讲情面就行了,不是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么。话虽这么说,但想治病又想吃甜药的却不少,各种糖衣药片不是应运而生么。看来,要想批评人有好效果,选择对话的时间、地点、谈话人和问题的切入点是十分重要的了。把好话讲好不易,把批评话讲好更难,这也是一门艺术哟!
    有的人的嘴形同摆设,谨口慎言,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要想叫他咧嘴微笑就更难了。这张嘴,一个字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讲。如果非要开口不可,拿手好戏便是照本宣科,真可谓是滴水不漏。与人聊聊天,与同事拉拉家常,与下属谈谈心,好像有失身份,不成体统。让这些人开口讲话,难啊!
    有的人的嘴,跟着他们就是受罪。这张嘴,走到哪讲到哪,一开口便要讲话,而且是逢事便讲,逢人便讲,讲起来不受时间、对象、范围、政策的限制,想到哪说到哪,怎么方便怎么说。叫这些人说话守点规矩,也难。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五部分 第86节:说话之道(11)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5 本章字数:1851

    其实,更难的还在后面——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无人说——信息在传递中的扭曲却是最难防的啊。人人都是信息源,既为社会带来欢快和喜悦,也为生活增添烦恼和苦楚——关键在于嘴巴如何摆弄。虽有千方百法,但有两条原则似可遵循——
    请记住:常在你面前说人家如何如何的人,一定不要相信他、亲近他,因为,他也会在别人面前说你怎样怎样;
    同样,也莫忘了,如果你老在张三面前说李四,在李四面前说赵五,最后就会说到你自己。千万不要去干那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联合别人来打倒自己的蠢事。
    人有一张嘴,要讲许多话——该讲的话要讲,争取把它讲好;不该讲的话不讲,也不要去多想——我们可要管好自己的一张嘴。
    □说话有“术”
    有个人为了庆贺自己的四十岁生曰,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来家中吃饭。
    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
    主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在座的有一客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个客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客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留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主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明其妙,有什么了不起。”
    说完,铁青着脸也走了。故事解读:
    有的人缺少“嘴”上的功夫,说话乏“术”,因此,言谈表达往往“话不投机”,以致很难把事情办好,有时甚至还会将好事办砸;而有的人则深谙说话之“术”,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有的人甚至能点“语”成金,使所言收到奇佳的表达效果。应用之道:
    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值得推敲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的好与坏关系交往的功效。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下面仅就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
    王熙凤初见黛玉,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王照凤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权势多半是来源于贾母的宠信,所以熙凤行事说话时时刻刻都依据贾母的爱憎好恶,揣测其心理。初见贾母的外孙女黛玉,便恭维她是天下最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似乎是在说她从未见识过,而周旋于贾府上下人中,又是名门之女的王照凤不是没有见过世面,为什么对黛玉如此夸奖呢?我们知道:是贾母一再执意要把自己唯一的女儿的孩子黛玉接进贾府的,承受失女之痛的贾母自然会把对女儿的感情转移到外孙女的身上,心肝儿肉地疼爱。听到有人这么夸奖外孙女,贾母定是欢喜,尽管这话已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但又有谁能拒绝呢!接着,熙风又说黛玉不是贾母的外孙女而是孙女,这显然违背事实。但有时候,假话比真话更让人爱听。由外孙女到孙女,其潜台词是想告诉贾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孙女一样。此话如扑面之清风,贾母怎不受用?对于寄人篱下的黛玉来说,置身于人地两疏的贾府听到别人的夸奖,并且说自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嫡亲孙女,除了高兴之外,说不定还有感激呢!不仅如此,王熙凤始终没有忘记,或者说更清楚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姑妈去世。女儿的去世会给贾母以精神上的打击,而失去母亲的黛玉感情上更是不必说。所以熙凤又向二人表达自己的悲伤与哀痛——“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真是做尽了人情,好一个八面玲拢的人物!可谓:言为“心”生甚机敏,巧于周旋太聪明。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五部分 第87节:说话之道(12)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5 本章字数:1732

    一个会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意地来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增加自己对于对方的了解,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不会说话的人,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会使对方费神去听,而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
    1916年,美国化验学家路易斯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共价键”的电子理论。这个理论对于有机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这一理论发表后,在美国化学界并未引起应有的反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路易斯不善言谈,没有公开发表演说,以宣传自己的见解。
    三年以后,美国另一个著名化学家朗缪尔发现了路易斯见解的可贵。于是,朗缪尔一方面在有影响的美国化学会会志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阐述和发展路易斯的理论,同时,又多次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大力宣传“共价键”。由于朗缪尔能言善辩,对“共价键”作了大量宣传解释工作,才使得这一理论被美国化学界承认和接受。一时间,美国化学界纷纷议论朗缪尔的“共价键”,而把这理论的首创者路易斯的名字几乎忘却了,有人甚至把它称作朗缪尔理论。
    □专心听对方说话
    美国的汽车推销大王乔治·吉拉德在一生的推销生涯中,卖出了一万多辆汽车,其中有一年卖出汽车一千四百二十五辆,这一记录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中。在他的工作过程中,有过这样一次经历。
    那天下午,一位出名的富人来向他买车,吉拉德展开如簧之舌向他介绍,眼看富人就要签单了,结果却放弃了购买,走了出去。
    到了深夜十一点钟,吉拉德仍在沉思为何失败,不知道错在哪里。平时这时候,他是在回味这一天的成功呢!
    吉拉德再也忍不住了,拿起电话打了过去,问那富人何以不买他的车。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钟。”对方不耐烦地说。
    “我知道,很抱歉。但是我要做个比今天更多的推销员。你愿意告诉我究竟我哪儿错了吗?”
    “真的?”
    “绝对!”
    “好,你在听吗?”
    “非常专心!”
    “但是今天下午你并不专心听话。”富人告诉吉拉德,他本来下定决心买车,可是在签字前最后一分钟犹豫了。因为当他提到他儿子吉米要进密执安州大学,准备当医生,吉米很有运动能力等时,吉拉德很不在乎,一点兴趣也没有。当时吉拉德一边准备收钱,一边听办公室门外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故事解读:
    如果你要知道如何使别人躲闪你,轻视你,背后笑你,这就是一个方法:决不要听人家讲上三句话以上;不断地谈论你自己;如果你知道别人谈的是什么,不要等他说完,就随时插嘴。无聊者,就是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很重要。只谈论自己,只想到自己的人,是个丢失成功的人,是个不可救药的愚蠢的人。应用之道:
    做一个忍耐的听者,是谈话艺术当中一项重要的条件。因为能静坐聆听别人意见的人会是一个富于思想,具有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当中,最先也许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后则是最得人尊敬的。因为他虚心,所以为任何人所喜欢;因为他善于思维,所以为众人所敬仰。那么,怎样做一个良好的听者呢?第一是要真诚。别人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的眼睛要注视着他,无论对你说话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注意是一件必须的事情。别人对你说话时,你不可做一些绝无必要的工作。这是不恭敬的表示,而且,当他偶然问你一些什么时,你就会因为不留心他所说的话而无从应对了。其次,聆听别人的话时,偶然插上一两句同情的话是很好的,不完全明白时加上一个问话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正表示你对他的话很留心。但不可把发言的机会抢过来,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意见,除非对方的话已告一段落,应该让你说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再者无论他人说什么,你不可随便纠正他的错误,若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那末你就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听者了。批评或提意见时,也要讲究时机和态度;否则,好事会变成坏事。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五部分 第88节:说话之道(13)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5 本章字数:1685

    有些人常喜欢把一件已经对你说过的事情又重复地说给你听,也有些人会把一个笑话说了多次还当新鲜的东西。作为一个听者的你,此时要有一种忍耐的美德,你不好对他说:你已经说过几遍了。这话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你唯一应做的事是耐心听下去,你心里应该明白他是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你应该同情他,而且他对你诉说时是表示好感的诚意,你应该同样用诚意来接受他的善意。但如果说话的人滔滔不绝,而你又毫无兴趣,觉得浪费时光,你应该用更好的方法来使他停止这乏味的话题,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的自尊心。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出他的第二个话题,他内行的又是你所喜欢的题目。
    这聆听不仅是闻其言,还得观其行、察其色。许多人并不善于言词,也有些人不愿把话说得太白,宁愿有所保留。因此光从语言上,你是无法窥其真意的。这时候,就必须注意对方的神情、语气,配合其说话内容,才能真正领会到他的意思。因为,言语容易掩饰,但举止神情难以隐藏。
    真正的聆听,是你对关心的人所付出的最大荣宠。今天,就请给某些人一点面子吧!以你的眼睛、以你的耳朵去聆听他们的心声,这是多快乐的一件事!只听不说,当个纯粹的听话高手也不错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雪涛小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一个生来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宴席上吃菱角,他连皮一起吃。有人告诉他说:“吃菱必须去壳。”可是这个北方出生的官员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强辩说:“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不知道吃菱要去皮,我连皮一起吃,是想用它来清热去火的。又有人问他:“北方也有菱角这种东西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其实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山地并不生长此物,那位出生北方的官员不懂装懂,不仅护不住面皮,反而大出其丑。故事解读: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才是明智之举。北方官员本不想给人留下“无知”的话柄,结果越抹越黑,贻笑天下。应用之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某件事情的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不端正,不愿承认,而只想一味掩饰。
    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按“言语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那便是沉默比多话好。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还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爱说话的人,像一艘漏水的船,每一个搭客都会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失和,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永远不会出卖你。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往往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个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
    我们绝对要少说话,尤其当有比我们有经验,或者有更多了解情况的人在座时,因为如果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点,也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和经验的机会。
    说话要说得少而且说得好。因此,在我们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不幸的。我们常因说话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
    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人既处在社会中,尽可少说却不能完全不说。既要说话,如何说得又少又好,此中艺术不可不研究。在任何地方和场合,最好能少说话,缄默是值得提倡的。若是到了非说不可时,那么你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词、声音和姿势,都不可不加以注意。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怎样说,都值得加以研究。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交际应酬或娱乐消遣,从我们口里说出的话,一定要有重点,要具体、生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朝这目标走去是不会错的。要知道,为了保持你的话令人所重视,唯一的秘诀是少说话。少说话的人就能静静地思索,使他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五部分 第89节:说话之道(14)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5 本章字数:1873

    □幽默的味道
    杰瑞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警官,无论遇到什么案件或难题,在他手下总能迎刃而解。
    有一天,有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吵大闹来到警察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让谁先说,呱呱哇哇几乎把房顶都要掀翻,连局长都没有办法。这时杰瑞来说了句:“请你们中间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话音刚落房间里顿时鸦雀无声。
    某曰,一男子试图制造一件轰动全国的新闻,便爬上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