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时汉朝-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关系缘。

这就是陆贾为什么只凭两条腿一张嘴,就能在朝野中四处混吃的魅力根源所在!

平时多烧香,为了都是出事时让佛保佑。审食其被关到监狱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朱建。然而,朱建却告诉审食其的来者:你现在的案子还没处理好,请不要来见我!

朱建这翻话,让审食其的心一下子凉他个全身透。妈的,难道瞎眼看错人,白交了这个朋友吗?

事情当然不是这样子的。其实,就在审食其蹲在监狱里心急似焚的时候,朱建正在悄悄地行动。打蛇要打七寸!满朝上下,除了陆贾和朱建外,几乎无人不想对审食其投井下石。所以,如果朱建要去找陈平等人说话,那审食其只会死得更快。

很幸运的是,朱建打到了蛇的七寸。这个七寸,不是刘盈本人,而是刘盈身边的宠侍闳籍孺。朱建求见闳籍孺,并且打开天穿说亮话:

你闳籍孺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审食其是吕太后的红人,这也是天下人都晓得的。现在的问题是,皇上今天杀了吕太后的的红人,明天肯定轮到吕太后要杀了你皇上身边这个红人了!不过呢,如果你肯对审食其出手相救,相信吕太后也难心头大欢,放过你一马。这样算来看,你们俩都各自得富贵,互不损伤,这不是一笔好样的买卖吗?

同样,朱建这翻话也让闳籍孺来个全身凉的冷水浴。最后,闳籍孺只好依朱建计谋,跟刘盈说了好话。再最后,审食其躲过了一劫,成功出狱。当审食其走出死牢,呼吸着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时,陆贾告诉他:你的命是朱建搏来的!这时,只有一句话形容审其食那一刻的心情:朱建果然义士!好人哪!

这仅仅是审食其人生中的第一劫,他躲过了。地球人都知道,审食其简直是吕氏势力这条藤上的一个瓜。然而,当周勃和陈平联合刘氏宗室扫平吕氏势力后,他仅仅只是被撤掉丞相之职,没有丢掉性命,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奇迹。其实,审食其能躲过第二劫,亏的也是陆贾和朱建出力帮助的结果。

俗人都说,好事不过三。的确也是,吕氏势力倒台后,审食其通向未知的路是苍茫无知的,亦是身不由已的。人的生死荣辱,已经不全掌握在他的手里了。正如俗语所说,躲过初二,总躲不过十六。厄运终于来了!

立志要杀掉审食其的这个人,就是刘邦的小儿子淮南王刘长。

刘长恨审食其不是一两天,此恨追究起来,那可是一段切齿痛恨的往事。当年,赵王张敖向刘邦进献了一个美女,不久,此美女就替刘邦怀上一小孩子。好命不久,刘邦因为屡屡羞辱张敖,惹得赵相贯高要出手打抱不平。结果贯高行刺不行,反而连累了赵王。于是,刘邦暴跳如雷,凡是赵王身边宠臣侍妾都抓起来。

那时,这位怀有刘邦龙种的美女也被刘邦一并抓进监狱。美人之弟赵兼想通过审食其告诉吕雉,意思大约是说姐姐肚子里的小孩是刘邦龙种,请高抬贵手,放她一条苦命。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吕雉闻此消息后,吃醋得想踩人还来不及,哪舍得将此事传给刘邦?

最后,美女只有忍着耻辱在监狱里把孩子生下来,然后含恨自杀。监狱官员得知此事,将孩子呈到刘邦面前,刘邦悔恨莫及,将孩子收下,并取名为刘长。同时,将刘长交给吕雉抚养。

刘长一出生,就是监狱里的劳改犯。这种苦痛记忆,教他如何忘却和抹杀。尽管刘长因为跟随吕雉长大,吕雉才手下留情,留下一命。但是,长大成人的刘长,仍然止不住的恨吕雉,更恨审食其。他认为,这个审食其,肯定是没有尽心说服吕雉,才让美人母亲自杀身亡。

是的,这是一笔迟早要还的血债!

刘长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今天。他认为,动手的时刻到了。当然了,吕氏倒台,没有给审食其撑腰。但是,刘长也考虑到,像陆贾和朱建这两个好人先生肯定也会临时出手帮助,破坏他的好事。那么,如果阻止他们出手,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斩后凑!

真是个绝杀的办法!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四月,夏天。刘长到长安朝觐,陪同刘恒打猎,两人同车同吃。同时,刘长还左一声右一声地称刘恒为长兄。没人想到,刘长之所以如此拉拢刘恒,不过是为杀人后争取赫免的一招棋。

打猎完毕,刘长带着一帮人马求见审食其。有必要交待一下,据司马迁先生交待,刘长勇武有材,力能扛鼎。如此威猛之人,要杀一个舍人出身的人,那简直是牛刀杀鸡。然而,可怕的是,审食其并不知道死亡即将来临!

当审食其出现在刘长面前时,刘长两话不说,直接从袖子里抽出铁椎猛砸过去,一椎要了命!砸死审食后,刘长命人把他头颅割下来,紧急赶往宫中,脱衣露背,主动向刘恒自首请罪。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在中国家天下的历史上,这永远是一句屁话。

刘长说断定,他之所以主动自首,不是担心刘恒要杀他,而是不要让刘恒那么难做人,有个好台阶下。况且,他杀审食其于情于理,皆不过分。理由如下:当初我母亲本不应该受贯高行刺之事连累坐牢,就是这个审食其不肯执力相助,才让我母亲自杀身亡!这是罪一;当初吕太后杀赵王刘如意,审食其仍然没有力争保之!这是罪二;吕后王诸吕,欲以亡刘氏,审食其亦不争!这是罪三!今天,我就是替天行道,为天下诛贼,为母亲报仇,问心无愧!特此前来请罪!

多漂亮的措辞!为公不忘私!有理兼顾情!不消多说,刘恒只有大赫之,放刘长归国。于是,刘长从此威名远扬,身价大增。于是,刘长没有理由不骄傲!

基督说,不要骄傲!骄傲地是罪罚!

刘长说,我要骄傲!没有人能挡我骄傲的步伐!

从基督命题出发,我们已经看出:前面等待着刘长的,是一条忘乎所以的不归之路!

二、刘兴居:想要过河的卒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极度引人注目:一种是聪明绝顶的人;一种是绝顶愚蠢的人。在刘恒的时代里,聪明人似乎不多,愚蠢的人却是不少。后者诸如刘兴居。

刘兴居被刘恒封为济北王后,心情一直郁郁不乐。教刘兴居怎的不郁闷呢?在诛杀诸吕前,汉朝那帮大佬就答应他,只要搞定吕禄吕产两个混蛋,赵梁两王就是你们刘章两兄弟的。可是闹到最后,刘恒因为对刘兴居俩兄弟要支持刘襄当皇帝,心里极是不爽,只封刘章为城阳王;封刘兴居为济北王。

济北这块地盘,不算是个肥地。在刘兴居看来,如果不采取反抗措施,估计这辈子就呆在这块狭窄的天空下数星星望月亮,生儿育女,终老入土!

不!这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让他忍受寂寞,简直就是一种扼杀!

既然忍受不了这口气,唯有一条路:造反!

想造反,这似乎是世界上最不明智的想法。首先,刘兴居几个亲生得力兄弟中,刘襄和刘章相继去西天报到去了。其次,凭济北王国这堆小兵就想与汉朝中央抗衡,无异羊放虎口。再次,造反法理不容,不但不服于世,反而落于别人话柄!

总之,这是绝对不可以做的愚蠢之事!

但是,万事总有个例外。天才的之所以为天才,是因为思维有别于常规!蠢才之所以为蠢才,也是因为思想有悖于常情。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的五月,刘兴居自认为造反的伟大时刻来临了!

刘兴居之所以造反,首先是中国北方出了个乱子。情况是这样的:

同样是不甘寂寞的匈奴右贤王,突然起了抢劫大瘾,率兵越界入侵黄河河套地区,攻击并劫杀上郡(陕西省延安市)一带受汉朝保护的蛮夷部落。消息传到长安,刘恒坐不住了。此时,刘恒已经免掉周勃丞相职位,并送他老人家回故乡养老。而接任周勃之位的是太尉灌婴。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刘恒非常信任灌婴,把太尉和丞相两位专属他一个人。

天子不发威,还以为他是病猫。刘恒当即命令灌婴,率八万五千兵跟随出征右贤王。然而,就当刘恒出兵没几天,右贤王闻听刘恒亲率大军要干他,两话不说,抽腿就跑了。刘恒难得出兵一趟,既然匈奴兵都跑没事可干了,干脆就改道去太原旅游去了。

让人万想不到的是,当刘恒才到太原时,刘兴居就反了。刘兴居的如意算盘是,刘恒是攻打匈奴而去的;只要前方的匈奴拖住灌婴这八万多大军,自己从背后朝长安插一刀,这次刘恒就算不死亡也要被打个半身不遂!

可恰恰是,刘兴居的算盘落空了。这也只能怪刘兴居自己的情报工作做得太烂,他并不知道人家匈奴早跑了,刘恒就没战可打。刘恒之所以取道太原,不过是想回他那块老革命根基地走一走,瞧一瞧。而当刘恒闻知济北王刘兴居起兵造反,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好啊,跟外人打不成,反而要跟自己人打起来了。

看来,老天今年不让刘恒解解手痒还真是不行了。于是,刘恒当即命令灌婴折返长安,保卫首都。同时,任命另外一个叫柴武的大将军率十万大军迎击刘兴居。另外增加大军进驻荥阳,以防不测!

刘兴居兵败让刘恒全没了旅游的兴趣,他一刻也没闲着,立即返回长安。秋天,七月。刘恒回到长安,他下了一道诏令:济北王国的吏民,在中央大军未到之前,先诛杀叛军,或率军投降者,通通赦免,并恢复官爵!另外,与刘兴居一起造反,但中途知迷而返投奔汉军的,也通通赦免!

刘恒这招实在太狠了!诏令一发出,刘兴居内部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立即分崩离析。八月,前线传回消息:刘兴居兵败自杀!

刘兴成这场兵变闹剧,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寂寞无聊的历史湖面;残淡的微波,在阳光下热烈的一跳,最终又复于永远的寂寞。

三、周勃:骄傲的惩罚

刘兴居自杀不久,老天也让他的对手陪他而去。文帝四年,冬,十二月,灌婴甍。

到目前为止,西汉赫赫有名的立国功臣,都走得差不多了。文武两人,似乎只剩下了陆贾和周勃。孤独真不是什么好滋味啊。灌婴曾经是周勃多年同肩奋战的同志,如今他的离去,犹如树底下少了根筋,倍觉心慌。

周勃心慌不是没理由的。正所谓,风雨欲来山满楼。就在去年的冬天,刘恒免去周勃丞相之职,送他回封地去了。刘恒打发周勃的理由是:我已经下命令让列侯们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可是有些人还没有去,丞相您是我器重的人,还是替我带个头树立个好榜样吧!

什么树立好榜样!傻瓜都能看出,刘恒这是强迫周勃提前退休啊。

真是一年河东,一年河西。人生如棋,就像过河的卒子,当你处在举得轻重的位置上,每个人都对你充满着期待和景仰;想当初,诛杀吕氏,居功其首;金銮殿上,只见刘恒皇帝像小弟事奉大哥一样地仰望周勃,感激涕零之情,总溢于言表。可如今,江山搞定,屁股坐稳,只能一脚踹开!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狡兔死,走狗烹的翻版?

周勃真的害怕了。

周勃害怕得不是没道理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想当初,刘邦诛杀韩信,彭越及英布的几幕依然历历在目。有前车之鉴,他就不能不保证刘恒没有对他痛下杀心。况且,这是一个特殊的年头,狼会变成羊,羊也会变成狼;两者之间的位置调换,犹如强悍之周勃和仁厚之刘恒,只须一夜之功夫,角色全变了样。

话说回来,周勃固然可怜,刘恒所做亦无可厚非。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只要是对君主持居功自傲的人,都是一个大忌。军事思想兼四肢发达的周勃,亏就亏在不好读书。如果他有陈平或者是陆贾一半的求学之力,那么他有可能读到《老子》的一段经典政治劝教: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可惜啊可惜,周勃活了大半辈子,缺的就是陈平和陆贾那般入得其中,超脱其外的魄力!据《史记》描述,当周勃扶刘恒当上皇帝后,周勃每次罢朝后,总是意气飞扬地离开,连刘恒对他都不得不毕恭毕敬,目送离殿。

其实从那一刻起,周勃就为自己挖了一个跌倒的大坑!

周勃有所不知,当他在刘恒面前表现出一幅趾高气扬之态时,有人已经将这一切理解为不祥之兆!发现此兆的人有两个人,一个留名,一个无名。留名的郎中袁盎,无名之辈则是周勃属下一门客。

袁盎,楚人也。他父亲早年曾与强盗为伍,可谓是匪徒后代。刘邦还曾经流氓过呢,强盗算什么东西。所以说,袁盎父亲这个人格劣点,并没有给他留下后遗症,更不防碍他的仕途。他的工作经历基本如下:先是在吕禄门下当舍人;后吕禄倒台,又托哥哥袁哙的福跳槽到刘恒门下当郎中。郎中,就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经常跟随出入的那种。

袁盎的崛起,至少有一部分是由周勃造就的。袁盎逮到周勃这个致命的政治毛病后,立即就对刘恒进了一言。当然,要想在领导面前表现,肯定是精心准备的滔滔之言。袁盎的策论当然很长,不过意思大约如下:诛杀吕氏时,周勃身为太尉,他不过是做他应该做的份内之事,皇上您凭什么对他那么谦虚礼让呢?

袁盎一语挑醒了积于心头的郁结。袁盎所说没错啊,做好太尉是你周勃份内之事,当好皇帝也是我刘恒理当之事,凭什么就我对你那么好,你还那样不知所让呢?于是,刘恒恍然大悟,立即找回皇帝应有的自信,从此换了一幅铁面脸接见周勃。

这下子,轮到周勃畏惧了。然而,当他了解刘恒的态度对他的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竟然是因为袁盎一张嘴后,不禁大发雷霆。教周勃怎么不暴跳呢,袁盎之前就是吕禄的舍人,周勃完全可以把他拉到黑名单,一锅端了去。可偏偏是周勃和袁哙的关系很铁,不但放过袁盎一马,反而让他窜升到刘恒皇帝身边。

让你到刘皇帝那里,是让你多灭火,少煸风;好啊,现在倒反过来了,好话不说,坏语尽出。这摆明就是过河拆桥嘛。于是,周勃公开骂袁盎:“好你个袁盎,帮了你不说,竟然还好意思在皇帝面前损我!”

言语之中,不见周勃威胁之辞。但是,常人都能想到,如果袁盎会做人的话,应该跑来向周勃赔礼道歉。可是周勃左等右等,就是没看到袁盎登门谢罪,连个影儿都没有。

看来,袁盎如果不是翅膀硬了,拉开就是条不怕死的汉子!

其实,袁盎对周勃采取三不政策,即不登门,不道歉,不招呼,完全是发自正当理由。不要说袁盎,就是周勃的门客也认为骄君真不是长久之计。有一天,有个见识卓越的门客也对周勃敲起了一个警钟:你做你应该做的事,已经够了;你得到应该拥有的,已经多了;如果你再不懂退让,那就麻烦了!

这就叫反求诸已。周勃这才明白过来,袁盎的话没有错,只是错了方式,没有把这翻话说给他听。周勃只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右丞相让给陈平。后来,陈平薨,他才接右丞相的班。可是好景不长,才复职右丞相一年,刘恒就说出了以上那句让周勃伤心之话,让他舍小家为公家退休当模范!

然而,当周勃回到封侯之地的一年后,发现事情甚是个悬:他封侯所在地的郡守和县尉经常光顾他家。当地政府这种行动,说好听是去拜望探望周丞相;说不好听则是,监控周勃!这下子,周勃的心就高高有悬了起来。

政治嗅觉告诉周勃,这将是一场冲动的惩罚!

是的,周勃感觉没错。刘恒就是想封杀周勃的锐气,让你知道,这个天下是刘氏的,想吃得香睡得甜,还是听皇帝的。本来就是嘛,居功就可以了,还骄傲个什么呀。用刘邦的话说,功狗永远是功狗,它只永远受功人驱使,这是不可更改的本质。

有必要交待一下,周勃的封国为绛县(今山西省侯马市东),食邑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这是当初刘邦封给他的,再加上刘恒后来封的,他也算是个实在的万户侯了。刘恒要告诉周勃的第一个就是,你的地盘,未必是你做主。所以,当地的郡守及都尉才三天两次,有事没事到晃到他家里做家监视。

周勃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些郡守和都尉们来者不善。当时监视周勃的是河东郡守季布,就是当年追得刘邦跑得没命的那条汉子,韩信的故知。对于季布爱到周府上窜门的这个毛病,换成是张良,或者是以一阵烟雾报之;换成陈平,或是一身病推辞;换成是陆贾,或许不但敞开大门,还会跟着你的马儿反窜其门海吃海喝。

然而,让人跌破眼镜的周勃,竟然采取以下待客之术:披甲而待;令家丁持兵器而侍之。

如果非要找一个中肯的批评,只能说,周勃这是找死。再换句话说,他摆明就是脑袋进水。刘恒是仁君,那是没错的,但是仁君不等于不杀人。像刘恒这种人,静如处子;动如猛虎。真要惹到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