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风-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家宴,就自己烧着吃,可惜沈纤巧是大小姐,从来没下过厨房,只能在一边乱帮忙,徐如冰和完颜玉琢都是贤妻良母型的美女,在厨房能做一手色香味俱全的好菜,郭俊卿既然是军人,在野餐风餐露宿,自然也会操持些家务,只是她似乎是重速度而不重质量,更出乎众女意外的就是从没下过厨房的柳镜晓居然也烧得一手好菜,而且厨艺不会比徐如洋和完颜玉琢差。 
  天气寒冷,众女都穿了厚厚的外衣,柳镜晓就在厨房一边帮忙,一边抽空地欣赏着众女的风貌。 
  众女确实有一种不同于平时的风貌啊! 
 
 
 
  
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幸福时光
 
  郭俊卿没穿军装,改装一身白色的风衣,把整个人遮得非常严实,非常只能看到她的小脸蛋,在保持平时的坚毅有力之余,又多了几分女性特有的柔美,再细看风衣虽然虽然把她的身子盖得严严实实,可这风衣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郭俊卿见柳镜晓盯着她看,脸不禁红了。 
  沈纤巧这个平日的仙子就显露了很多人性化,只有她不怕寒冷,穿了件短袖的连衣裙,露出一段如冰如玉的玉臂,一见到柳镜晓把,俏皮地向柳镜晓吐了吐舌头,说不出的小鸟依人,柳镜晓一不小心,完颜玉琢就在一边催促道:“小心了……菜要糊了……” 
  柳镜晓当即手忙脚乱地收拾乱局,眼里还想着沈纤巧穿着那连衣裙的美貌,站在那里就是让自己沉醉进去,当然了其余几位夫人也同样很美。 
  完颜玉琢穿的是前金的传统服饰,大方之余确实有贤妻良母的形象,偏偏这件旗袍是高叉的,露出胸前一小段比玉还嫩的肌肤,配上秀气的雪颈,让柳镜晓有无尽的想象,何况今天的完颜玉琢做起事情特别有劲,浑身都洋溢着生气。 
  至于徐如冰,她学着郭俊卿,穿了一件遮住粉颈的毛线衣,落落大方,象是一个高贵典雅的贵妇,把脱之欲出的的豪乳都掩盖得无影无踪,言谈举止之中更是有那么一种贵族气质,可越是这样,柳镜晓就想起来她在床上的无限风情,心里不由就火热起来。 
  至于定音,她可麻烦着,她今天没穿尼姑装,只是穿了件很帅气的黑色服装,看起来象是某个学校的校服,十足是个象个骄傲的公主,似乎是郭俊卿给她找的衣服,一看到柳镜晓把目光注视在她的身上,赶紧催促道:“好了没有?” 
  柳镜晓才想起这个大美人还只是小孩子而已,赶紧把饭菜做好端上去。 
  既然是家宴,大家都叫柳镜晓先动筷,结果柳镜晓刚想推辞一下,小尼姑已经已经动起筷子了,不过她拿着筷子吃饭的样子同样也是美到了极点,难怪柳镜晓觉得她的美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虽然是带发修行,可定音的古怪规矩多着,一定要吃素菜,最后柳镜晓只好服输,让厨师专门给他作了一份素菜。 
  可今天虽然是年三十,却是柳镜晓自己的家宴,所谓家常小菜,多是青菜豆腐这样的花样,可是柳镜晓觉得开心就好,大操大办又有什么必要。 
  事实也证明柳镜晓的猜想一点不错,大家吃得都非常开心,柳镜晓也借机夹给定音一小块红烧肉,定音开始怎么也不肯吃,说道:“出家人不能吃素的……” 
  结果柳镜晓夫威发作,完颜玉琢和徐如冰一齐上阵,一齐哄着定音,结果定音把持不住,只能吞进肚子了,结果吃完之后眼睛就朝红烧肉直看,柳镜晓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给她夹了好几块红烧肉,从此这个小尼姑虽然专吃素菜,可是没事老是让柳镜晓下厨给她做红烧肉。 
  别说柳镜晓开心,完颜玉琢也同样开心,去年今日,她和柳镜晓困顿于热西,可以说是苦不堪言,相伴走过柳镜晓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段岁月,看着夫君事业有成,她也乐在心里,唯一的不足是柳镜晓又娶了几位如夫儿,不过这比起和他相心相爱,回想起那段地狱里的日子,她又有什么事情放不下。 
  郭俊卿却有了些女儿家的心事,这次回京,燕傲霜作主,算是把自己许给了柳镜晓,不过燕傲霜素来护短,自然是不能把这么轻易地就送给了柳镜晓,要柳镜晓挑良辰吉日大操大办把自己娶进门,至于时间吗?燕傲霜亲自去挑了个日子,是明年的七月份,看着自己的丈夫不时扫过自己的双颊,她不知不觉心头就有发烫的感觉。 
  众女之中,就数她与柳镜晓的关系最久,本是同校校友,以后她听从燕傲霜的意见,跟着柳镜晓一起出关,此后两年间风餐露宿,和柳镜晓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冷暖相知,渐渐地两个人情愫渐生,怎么也扯不破那中间的一层纸。 
  柳镜晓口口声说:“我和俊卿,有公谊而无私情”,暗里却百般照顾,在她眼中柳镜晓是个心细如发的好丈夫,而郭俊卿多数时候不发一言,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地作柳镜晓的副手,柳镜晓对这般情意也是心知肚明。 
  最后还是完颜玉琢抢得先手,可是她和柳镜晓的一缕情丝真可谓是斩不断剪还乱,最后还是多亏燕傲霜的慧眼,最终是把她许给了柳镜晓,可是现在毕竟还没进门啊。 
  一想到柳镜晓这个家宴的意义,别看郭俊卿平时英姿飒飒,这时候还真有不好意思了,柳镜晓似乎不理解的心情拼命地给她夹菜。 
  柳镜晓也不用给自己夹菜,徐如冰自然会帮她夹菜,她的眼里洋溢着幸福的颜色,回想这几个月的生活,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别人只说她是望门寡,这中间的辛酸又有谁人能敌,现在大家改口说自己是柳镜晓强抢来的女儿,可是……只要自己幸福就好! 
  至于沈纤巧倒是非常自然,在那里不紧不慢地吃饭,一切都显得那么优雅,倒是柳镜晓给他夹菜的动作似乎太急了些,最后大家都放下筷子,朴互嬉闹起来。 
  柳镜晓也全身心地投入这个游戏,比起来板起脸孔,现在或许是他的真实面目吧!有时候拉着沈纤巧的手,有时候搂住住郭俊卿的身子,甚至按住定音的鼻子,等闹够了,大家都找来被子,靠在一张床上,一直说消消话到天亮。 
  柳镜晓许多年还依稀记得那一夜的情景,和这么多大美女在一张床上,他什么都没干,却依然是快乐极了,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在暗里许了一生不变的誓约:“此情此景,此生不变……” 
  徐如冰也有同样的感觉,她依在柳镜晓温暖的怀里,暗暗回想起所有的一切,紧紧抓住这幸福的时光,同样许下一生不变的誓约。 
  只是所有的幸福时光都短暂的,据说在西洋的语法,幸福这个词就是好时光,短暂的好时光,柳镜晓又不得不重新审视起一切麻烦问题。 
  最头痛的仍旧是老问题,段总理现在催促赶紧动身,现在段铁民出了一道选择题:入川或入湘任选其一,鄂西的地盘他要收回了。 
  柳镜晓对鄂西的地盘倒没什么留恋,鄂西一带全是穷山恶水,没有什么收入,只有宜昌这个关口可以收些过路况,在这里呆久了,柳镜晓还真打消了做鄂西王的打算。 
  而这其中最关健的因素就是军食问题,鄂西全是穷山恶水,粮产甚少,这万把人的部队驻个十天半月还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长久这个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这万把人既然要吃饭,柳镜晓只能依赖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四川,可大老路从四川运来,价格极高,另一方面的大头就依赖于湘米。 
  可湘口的入口也是个问题,当年易恒赵对于援鄂犹豫不决的一个原因就是:湘米的出口要经过湖北,而他进口湘米也需要武汉吴督军点头才行,这让吴某人的腰杆一下子就硬了起来…… 
  可是入湘和入川……柳镜晓觉得这个选择都不成,入川是险途,否则自己也不会那么轻易地退出来了,至于入湘?免谈!打死也不去湖南,第八师和第二十师都没办法搞定,我柳镜晓又有什么办法…… 
  还好段总理这段时间没空理会他,原来虽然柳镜晓没有自告奋勇,可是山西督军严东海却自告奋勇,愿意出一个混成旅参加南征。 
  山西人向来保守,龟缩晋省本地十数年不出,可是这次却觉得段铁民南征大有希望,觉得应当对于山西人大有好处,所以准备伸出头透透空气了。 
  严东海用来出征的部队,是车震的山西第二混成旅,段铁民得了这样一支强援,自然欣喜若狂,一时间没空理会柳镜晓,当即把第三次把当年世宗赠毛伯温的那两句诗送了出去:“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好一个:“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车震收到这封电文之后,可以说是十分欢喜,当即把段铁民的电文复制数百份到处分发,一时间山西官场都哄传车旅长南征回晋之后,严督必有重用。 
  只是把这两句诗送出去之后,段铁民才回想柳镜晓的部队还没着落,好心地打电报询问道:“贵师要移防川中还是湘南?” 
  他以为柳镜晓没招了,可是柳镜晓硬是想出一个哭笑不得的回答:“现下长江水浅舟稀,部队运动困难……待长江来水之后方可行动……” 
 
 
 
  
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幸福时光(继)
 
  看着这浩浩江水,哪来的水浅舟稀?就知道柳镜晓说的全是假话,长江真要闹到水浅舟稀不能行舟的程度,至少中国就要饿死大半人,自前金以来,这长江就没有断流过的纪录! 
  可是柳镜晓这话一出口,立即就有特别是四川熊武熊督理赶紧打电报支持:“该镇守使素来深明大义,服从中央,只因水浅舟稀一时难以调动……望中央切勿见怪……” 
  接着川军各部都发了一通赞成电文,就连几百号人的全银河系救国救民倒熊(武)总司令部也表示:“柳师长有世界之眼光……” 
  现在湘军和川军一样,都处在北军的威胁之下,川军赞成的,就是湘军支持的,川军打电报给湘军方面,要求他们发表支持柳镜晓就地驻留的通电,湘军回电:“电文你们写,到时候我们列名就是!” 
  当然,柳镜晓这是拥兵自保的意思,可完全合乎川军的意思,本来说两军的防地靠在一起,有些磨擦是自然难免的事情,可是又完全不同了,柳镜晓的部队可以说是川军的看门神。 
  当初敲走川中三美女和大笔赎川费的时候,有过“不再入川”的许诺,而且他驻扎在宜昌的时候,川军搞走私可以说是横行无忌,大捞了一把,可如果柳镜晓调走,肯定要换来新部队,而这新来的部队,十有八九是要攻进四川来的。 
  就是不攻进四川来,也是大大不妙,柳师长是已经捞够了,而新来的那位,上官三把火,肯定是借着川江航运这方面大捞 一笔,这钱还是咱们川军出的。 
  现在柳镜晓不要说“水浅舟稀”,就是说太阳从西边出来,川军也一片叫好之声。 
  川军高兴,可段铁民看了这几封电报,那简直是火冒三丈啊! 
  可是人世间最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你明明他说全是歪理,他不得不去安慰他几句,他复电说:“水浅舟稀……贵部缓调,待长江来水之后再行调动……” 
  不是柳镜晓的语言多么有魅力,打动了我们的段总理,而是他发电报刚好挑了个非常好的时候。 
  这新年刚过,段总理就得了两个坏消息。 
  第一个坏消息和山东的黑虎军有关,黑虎军有潜回山东的打算,结果王自齐把自己所有的兵力都调到德州一带,一番恶战下来,总算是把黑虎山给堵住了。 
  既然堵住了,那就好办,离开山东的地面就不是我的事情,这种出境为安的思想,不仅王自齐,河南方面也有。 
  这样一来,就让黑虎军有了喘息的机会,他在两省边境上休整了几天,又招募大批趟将,重新杀回河南来了。 
  这阵回马枪可当真厉害,一听说黑虎军潜回山东,河南督军早就把部队调回去了,只剩下一些巡捕队和警察就地防守,黑虎军那是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拿下了三座县城,绑去肉票无数。 
  至于其它的损失就更大了,房屋被烧上千间,商铺被洗劫损失达数十万元……更要命的是,黑虎军劫得了大批军火,光步枪就有上千枝之多,可这时候围剿部队已经回了原防。 
  还好原本准备用来南征的骑兵第一旅离这尚近,赶紧杀了回来,正好黑虎军也有很多骑兵,双方就展开一场骑战。 
  骑兵第一旅虽有一旅的番号,但是全旅只辖两个骑兵团十二连,人马不过一千出头,而黑虎军调集了骑兵二千,步兵三四千人围攻,一战下来,黑虎军死伤了六七百人,而骑兵第一旅也战死战伤了近四百人,一看风向不对,赶紧行了上上之策。 
  而且非常丢人的是,骑兵第一旅居然战死了一个副旅长,还是将军府正式颁发的少将,而且在战场上丢弃武器甚多,不能捡回,结果黑虎军就大事宣扬:“大败官军!” 
  这下子声势更大,这黑虎军竟敢在河南境内聚集起三四万人枪的规模,各地流寇纷纷前来投奔,和官军反复交战十余次,互有胜负。 
  可要命的就是这个互有胜负上面,对于段铁民来说,河南的这些部队是一个也不能少,这都是拿来南征的本钱,可这几仗下来,骑兵第一旅虽然报告“毙黑虎以下万余匪”(虽然副旅长光荣战死,但是他们也宣布取得空前战绩,因为他们击毙了黑虎本人,这是我剿军大军击毙十六次黑虎辉煌战绩的第一次),自己也伤亡三百人,而其余各部的损失就更大了,总计不下千人,而且黑虎匪军的势头是越来越大。 
  这也是河南的民情所致,河南素来人多地少,土地极贫,亩产在全国是倒着数的,当然是倒着数了,可这么多张嘴巴吃饭,自然就是土匪云集了,可是这对于段总理的南征是大大不利。 
  段总理只能把这些部队全部拿来围剿黑虎军,长沙前线自己那位内弟正在一边不停打着捷报,一边不停告急,让自己赶紧调部队上去,可是现在除了山西一旅,安徽一旅再加奉军一部,他是什么部队都抽不出来。 
  可就是这几个部队也正在动员之间,加上行军的时间,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 
  何况更要命的是,鲁南打跑了一个黑虎军,又出现了一个刘黑七,这刘黑七据说是土匪中排行第七,心肝黑的没话说,所以才叫刘黑七。张克素来是抚匪督办,而非剿匪督办,手底下的部队都是和这刘黑七一个鼻孔,自然是没有什么套路,可河南和山东两省督军害怕再出一次黑虎军,都屡屡告急,要求自己派得力部队围剿。 
  总算是几个土匪,可是另一个消息却令段铁民坐不住了,这消息和关山河的第七混成旅有关系。 
  实际也没有大不了,就是人家累了,到了浦口就想休息休息而已。关山河的第七混成旅,也是中央准备用来南征的部队,不过这个部队领了开拔费之后,没有走陆路,而是走水路,结果到了南京浦口,人家就赖着不走了。 
  当然了,段铁民知道这是谁在背后指使,分明是口口声声说“三位一体”的那位白宫主人,他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啊! 
  江苏是直系的地盘,没想到这位白宫主人点头,人家关山河敢赖在浦口就不走了?事实也是如此,关山河一到浦口,继任的江苏督军田直明立即到码头欢迎,还说:“你们来了就好!一切都好解决!” 
  这万把人的伙食给养,全是田直明从省库里拔出来给关山河解决的,中央一再催促关山河快点起程,关山河就咬紧牙关,今天说自己有病,明天可能说自己部队太疲乏了,总之一个字,说不走,就不走,老子绝不当炮灰,看你怎么着! 
  现在又觉得柳镜晓没有那么可恨,何况逼急了,人家一个万把人的师从长江上游杀下来,而鄂南又是在历史上和柳镜晓有关系的直军部队,这两支部队一起造反,莫说是这南征前功尽弃,就是想改朝换代,也是很有机会的。 
  因此段总理不得以才回电安慰柳镜晓,柳镜晓接下去又打了一通电报,又是换了一副嘴脸,这一次他带着泣不成声的语气说了自己部队的诸多困难要求免调。 
  不过段铁民没功夫看他的这封电文,他的当务之急还是去应付那位白宫主人。冯黎虽然是个耳根很软,最欠缺决心的人,只是前段时间府院之间虽然和缓了一些,可是现在又闹出矛盾了。 
  仍然是徐又铮的老问题了,内阁会议上商谈继派援湘部队的意见,内务总长孙伊洪是南方出身的人士,是坚持反对继续往湖南派兵,而是支持就地解决,当时院府两位秘书长都列席会议。 
  徐又铮站起来要求内阁通过,按道理他只能列席,是没有发言权的,结果院秘书长丁世峄站起来想说几句,徐又铮就骂道:“你说个屁啊!” 
  接着不等内阁表决,徐又铮就强行发表出去了,气得院秘书长和内务总长都要辞职。 
  可是段总理又有什么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