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希佩尔舰队转为西北,我们在两个小时后会和他们遭遇。”
“很好,黄舰长,你现在可以把情况通报所有舰员了。”
“白江”号舰长黄宗炎上校默默走出海图室,没多久,扩音器里传来海军口笛,口笛响过后,黄上校浑厚低沉的声音在扩音器里响了起来:“早上好,我是你们的舰长,现在要向所有人通报一些情况……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希佩尔舰队踪迹已经被我们抓住,在夜里的战斗中,第五搜索舰队以自己的牺牲,给我们指引了方向。现在我们正在去截击敌人舰队的路上,按照计划,两个小时后,我们将和敌人遭遇,并且在联军其他舰队配合下,消灭他们!现在,每个人必须铭记自己的职责,坚守岗位,争取辉煌的胜利!胜利属于中国,荣耀属于‘白江’号战舰!祝你们好运。”
******
“……祝你们好运。”
东边天际微微露出青黑色,淡淡的有些鱼腥味的凉风吹皱地中海,海面上两艘飘扬着红旗的航空母舰舰艏溅起雪白色的浪花,开始转向顶风航行,航空母舰舰桥响起了低沉的警铃声。
白蒙蒙的蒸汽从航空母舰舰艏正中央朝后面飘散,升降机将一架架飞机提到柚木板条铺成的飞行甲板。天还没放亮,舰艏蒸汽孔道排出的蒸汽让甲板上走动的人们与飞机看起来就好象在天宫里,飞行甲板正中央的橘红色引导灯连成一条线。穿好了飞行服、救生衣,肥大的好象一只呆头鹅(杜申利语)的张浩天提着飞行袋、伞包,朝他的那架战斗机奔去。
“老虎,祝你好运!”机械师帮张浩天进入座舱,协助他背好降落伞,冲他大声吼了句,跳下去发动发动机,几声好象木棍捶打衣服的声音响过之后,发动机欢快转动起来。张浩天检查一遍仪表,将表注了这次行动的图板竖了起来,侧过脸朝下面的机械师竖起大拇指。
将耳机套在脑袋上,打开电台里面传来冯上校大段大段的动员词,那些动员词已经变成新时代八股文,听多了都能背下来,刚才江舰长才祝福过大家好运,现在等冯上校再说遍同样的话,所有飞机就能起飞了。
检查好了所有仪表,耳机里上校铿锵有力的动员短时间内还结束不了。张浩天看了眼指针,涂了荧光剂的分针现在指向五十五。四点五十五分,距离起飞还有五分钟。看看没什么东西还要准备——油料已经加满,机枪子弹补充完毕,机翼下挂好了两枚二十五磅炸弹,所有的机器运行良好——张浩天扭了扭脖子,望向两旁。
天已经快亮,周围海域却还笼罩在黑雾中,完全按照航母建造的华山舰显得比其他军舰干舷高出很多。张浩天隐约中看到几艘军舰在不远处出没,这些军舰是担任警戒任务的驱逐舰,虽然协约国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可德国、意大利、奥匈海军的潜艇却神出鬼没,给地中海航行的船只构成了不小威胁。航空母舰在起降飞机时,航线是固定的,起飞飞机时,军舰必须逆风航行,好让顶风给飞机提供额外的升力,可航线一固定,对潜艇来说,却成了绝佳的靶子,要是没有驱逐舰担负反潜,不敢想象在敌人水域活动,面临着怎样大的风险。
那些驱逐舰沿着之字航线,警惕地搜寻着海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在华山舰后面,左右各跟着一艘轻巡洋舰,这两艘都属于肇庆级轻巡洋舰,整个航母舰队拥有四艘肇庆级轻巡洋舰,除了两艘伴随华山舰与黄山舰左右,另外两艘肇庆级轻巡洋舰组成先遣支队,在航母舰队前面担负搜索警戒。
“允许起飞!”
张浩天还在左张右望,舰桥上的扩音器响起了极力压抑也没掩饰了的激动声音。张浩天这才注意到不知什么时候,耳机里已经没有冯上校声音了。挂在前面的红旗急速降落下去,一面绿旗迅速升起。一架海航最新式海鹰雷击机沿着飞行甲板迅速加速,腾空而起,向着天空飞去。
一架又一架飞机慢慢滑行到起飞线,在得到允许起飞命令后,迅速离开了航空母舰,飞机要是有任何问题,牵引车会马上将飞机拖到一旁,免得耽搁其他飞机起飞。
前面的杜申利已经起飞,张浩天将飞机开到起飞线停了下来,前面负责指挥起飞的军官,绿旗没有放落,张浩天将油门开大,一松刹车,飞机呼啸着冲了出去,强烈的迎面风让海隼还没到甲板尽头,张浩天感觉人被紧紧压在座位里,飞机腾空离开了华山舰。
轻轻一带操纵杆,海隼很听话向一边转过去,灯火通明的华山舰与跟在后面的黄山舰倾斜了,看起来飞机正在向海面滑去——这完全是错觉。每次飞机在小半径转弯的时候,都会有种坠落感,只是海上尤其是夜里飞行,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这时候只要相信仪表不会骗人,就用不着为自己的感觉感到害怕。——飞机转了半圈,改平时在华山舰与黄山舰后黑暗中,有模糊不清的黑色轮廓。
那是航母编队中的两艘巨舰——远比肇庆级轻巡洋舰更大,火力更凶猛——“孙武”号、“穰苴”号战列舰,不过属于准无畏舰,要是按照某些民族意识极为强烈的中国人说法,她们属于“准轩辕舰”。
任何对现代海军稍微了解些的中国人都知道“孙武”号、“穰苴”号战列舰是1895年到1897年造舰计划中四艘同级战列舰的前两艘,孙武级战列舰装备了4门12英寸主炮,8门8英寸中间炮,除了这两艘,第三艘是“子牙”号战列舰,至于原本列入计划的第四艘孙武级战列舰(原定命名为“李靖”号),却在建造前改变了设计,原定第四艘孙武级战列舰将原有的8门中间炮悉数废止,而是在烟囱的前后两舷斜角处各配一座12英寸的单装炮塔,这样,除了侧舷火力可以发挥所有6门的火力以外,前后火力也可以分别达到4门。这艘新舰被改名为“轩辕”而在海军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名声。
“孙武”号、“穰苴”号战列舰和同时代世界各国战列舰一样,战舰上每一种舰炮的弹道都是不同的,而各种炮弹的射击弧线、飞行时间、发射距离也是不同的,不同口径的火炮需要单独装填不同重量的弹丸,并且要对准不同的角度去打击不同的目标,这自然加大了军舰作战复杂程度。至于新造的这艘标准排水量17521吨,航速也达到了20节,在1899年9月9日加入中国舰队的战列舰,将舰上火炮统一口径,除了一些用来对付鱼雷快艇的小口径速射炮,不再装备副炮,这大大加强了军舰战斗力。
“轩辕”号战列舰大名远扬,作为发展出“轩辕”号战列舰的孙武级战列舰,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刚刚下水没多少时间,孙武级战列舰就显得落伍了,不再适合担负舰队决战的重任。当新锐战列舰下水,编入海军战队,不管从火力还是机动力、防护水平而言,孙武级战列舰只能编入二线,要不是地中海同盟国海军实在太弱,还有让孙武级战列舰发挥余热的地方,她现在的下场要么被卖到南美洲,或者亚洲新兴国家,如兰芳共和国、虾夷共和国,要么就进入拆船厂,结束她尴尬的一生。
东边天际已经有些微微泛白,那必须全神贯注才能感觉到。黎明前的黑暗中,下面漆黑的海水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灯光,“华山”号、“黄山”号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的引导灯在天空望下去,好象节日绚丽的彩灯,除此以外,其他灯光都是那么分散。
海隼式战斗机从“孙武”号战列舰头顶掠过,张浩天只是匆匆扫了眼下面钢铁巨舰,顾不上多看,马上收回视线紧盯前面杜申利飞机两点红光。一架接着一架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天空中很快出现数十个黑点,三架飞机排成品字形队列,几个品字形小组又组成三个倒V字形机群,飞在最高的是海隼式战斗机,比海隼式战斗机起飞更早些的海枭式战斗轰炸机飞的略微低些,最下面是最先起飞的海鹰式雷击机。
张浩天跟着前面的杜申利,将飞机速度控制在七十节,慢慢一边爬升,一边转弯,盘旋一圈飞到更高的地方。海隼号在俯冲时速度能超过一百三十五节(这要承担一定风险,诸如飞机空中解体),就算正常条件下,最高也能飞到一百二十五节,七十节当然显得很缓慢,不过海鹰式雷击机可没有名字那么威风,那些雷击机最高速度不过八十六节,携带鱼雷后,最快也不过七十五节,海枭战斗轰炸机速度比海鹰式雷击机要快一些,可多机种协同作战,速度高的必须迁就速度低的飞机。
天空有些薄云,云量2,看样子太阳出来后,又是一个大晴天。意大利南方的雨季要到十月、十一月才会到来,并且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三、四月份。在雨季来临之前,这里都以晴到少云为主,要是到海滨度假,这种天气当然再理想不过了,可作为战争,飞机偷袭来说,少云也就少了可以躲藏的地方,这样的天气当然无法让人窃喜。
耳机里穿来沙沙电流声与飞行员之间嘈杂的说话声。
“老虎,老虎,我是豹子,听到请回答。”
张浩天将音量调大些,平静说道:“我是老虎,豹子,听起来你的声音很动听。”
杜申利在那边骂了句粗口:“你在什么地方?天太黑,我看不到你。”
“我就在你后面四点钟方位。高度”张浩天瞥了眼高度计:“三千英尺。”
“很好……各机注意,各机注意,跟着我,航向15,高度六千英尺,速度七十节。”
前面飞机机翼尖端闪烁着的红灯一跳,飞快向上跃升,张浩天想也没想,向内一带操纵杆,海隼式战斗机发出一阵低沉的轻吼,追着红点而去。
随着高度越来越高,座舱内气温随之也越来越冷,航空母舰上温度是宜人有些凉爽的摄氏二十度,可在六千英尺的高空,这里气温只有不到摄氏八度,风从前挡灌进来,感觉不是凉爽,而是寒气袭人了。
作为海航军衔最高的战斗机飞行员,杜申利理所当然成了这次护航任务的主角,他的飞机也飞在所有飞机最前面,从下面看上去,就如秋天雁群里的领头大雁。张浩天跟在杜申利右后角,耳朵里听着耳机里飞行员各种各样诨笑话,一阵猛烈气流迎面而来,飞机剧烈颤抖着,好象台风天气海面上的小船,随着波涛上下起伏。张浩天紧紧握住操纵杆,努力将飞机高度与航向、速度控制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这种事情了,当飞机结成机群飞行时,要是控制不好,说不定要发生相撞的惨剧。
气流过后,张浩天看看前面代表杜申利飞机机翼上的灯光,以前距离有多远,现在还是有多远,张浩天长出一口气,对自己的飞行技术感到十分满意。转头望望左右,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他飞机机翼两端一闪一闪的灯光,和刚才相比,现在各飞机之间,有意无意中距离拉开了。作为飞行员而言,海航飞行员一个个都是飞行高手,可就是高手也害怕空中乱流,尤其在天还没亮时遭遇乱流,这就更可怕了。
天空渐渐显出铁灰色,下面的海水虽然还是那么黑,不过却能看出粼粼波光,机翼两端的指示灯还在一闪一闪,近处几架飞机的轮廓从黑暗里显现出来。
“各机注意,各机注意”也不知是谁正在讲着诨笑话的耳机里,突然传来杜申利刻意压抑了的声音:“……前面就是海岸线,前面就是海岸线。航向90,高度、速度不变。重复一次……”
张浩天跟着杜申利,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在他左边,远处是一道皱起来模糊不清的长带。
“各机注意:还有三十分钟达到塔兰托,从现在开始保持无线电静默。”耳机里突然传来华山舰飞行指挥官冯九如上校声音。
和华山舰前任飞行指挥官郑良延中校不同,冯九如虽然到海军航空兵时日还浅,可这不影响他对飞机有着足够的兴趣,并且很乐意呆在危险的飞机上,和飞行员一起冒险。这次行动原本没他冯九如什么事情,只要将飞机安全放飞,他的任务也算完成,其他自有各个飞行中队中队长去管,可不用跟来的冯上校却跟了过来,现在就在下面的雷击机里,张浩天一想到雷击机在进入发射鱼雷航线时,必须飞的尽量低,速度又不能太快,还不能改变航向,心里就开始提冯上校祈祷,愿菩萨与上帝一起保佑这位勇敢的军官。
几十架飞机沿着距离海岸线五公里外的海面上空飞行。各型飞机分了三层,六千英尺上空是十五架海隼式战斗机,作为海航最新锐战斗机,银白色的双翼战斗机略微有些上反的下机翼,看起来就像海鸥伸展开的翅膀,这让海隼式战斗机拥有闪电一般的速度。和高速相比,他的盘旋性能更是出奇的好,机头前的两挺12。7口径机枪,足以给敌人飞机致命的打击,当然,过度追求高速和机动性能,让海隼式战斗机灵活有余,稳定不足,稍微不注意,飞机就可能进入螺旋失事。
四千英尺空中,十二架海枭式战斗轰炸机排成松散的队形,这种海枭式战斗轰炸机是海军“窃取”了空军枭式战斗机资料图,略微改良后,成为海军专用战斗轰炸机。作为传统双翼布局的飞机,海枭式战斗轰炸机速度可以达到一百零八节(不携带炸弹),而这次出动,机翼上两旁各插了五枚火箭弹,看起来就像戏台子上背后插了令旗的武生。
三千英尺高度,有九架海鹰式雷击机,机腹下挂了一枚HL3型航空鱼雷的海鹰式雷击机是海军舰载机中为数不多的双人飞机,前座为飞行员,后座是武器操纵员。这种飞机速度慢,行动迟缓,后座武器操纵员除了控制鱼雷投送,在他身后还架了一挺机枪用于自卫,可任何战斗机飞行员在看了雷击机飞行后,对那挺机枪能起多大作用表示最强烈的怀疑。有比没有要强,为了这个原因,那挺机枪一直保留了下来。
两艘航空母舰原本携带了更多飞机,机械故障和其他已知或者未知原因,让其他的飞机留在了母舰上。现在,这三十六架飞机就是中国海军航空兵用来开创历史的全部飞机。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一线微光从黑暗中透了出来,前方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片鱼肚白,满天繁星消失了,天空越来越亮,漆黑的海水渐渐变成深得发黑的蓝色,接着又变成了深蓝色,远方海岸边系着一艘舢板,小小的,就像一片落叶。
东边的天空现出一道橘黄色彩带,太阳虽然还没出来,天却已经放亮了。日出处海水变得通红,天上不多的几朵灰黑色云团镶嵌上一道深紫色的裙带,前方出现一片陆地,陆地后蒙蒙青山,山顶披上紫褐色的帽子,接着山脊处露出一条就如姑娘眉毛般细细的红线。
“圣皮埃特罗岛!”
张浩天右前方出现一座小岛,心里不由一阵激动,塔兰托外围出现在他眼中。
飞机接近圣皮埃特罗岛,想象中应该来的一串串曳光弹、爆开的黑色棉花状云团并没有出现,岛屿后面也没有冒出炊烟状粉尘柱——那是战舰升火的标志。
“明天是星期天,作为虔诚的天主教教徒,意大利人要到教堂祈祷上帝拯救他们这些罪人。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到时候你们在塔兰托上空就跟在自己家后院散步一样自在!”
冯上校昨天说的话在张浩天耳边回荡,当时张浩天还想战争年间意大利人哪来的什么心思去逛教堂?现在看,那些虔诚的天主教徒还真的让冯上校说准了!
山顶上每一朵云团都有金线环绕,海水呈现出一道道重叠刻画的红色线条,红的发亮,就像正在燃烧的火焰。远方的群山、即将飞过的圣皮埃特罗岛,由远到近,好象浸在了血水中。随着太阳露出半边小脸,银色飞机披上了血红色外套,看起来一架架飞机像是从黑暗里窜出来的地狱火焰。
******
大西洋,圣文森特角西南两百五十海里。
天空还是阴沉沉的,雨在半夜停下来后,海上的波涛也不再那么骇人。算算时间,现在应该是日出时分,可厚重的乌云将所有阳光遮挡住,海面上能见度不超过三海里,超过这个范围,晨雾吞噬了所有的一切。
海面上一支规模不大的舰队劈波斩浪高速行驶,带了咸咸的鱼腥味的海风将军舰烟囱里冒出的浓黑烟尘吹向后面,越升越高,最后和天空乌云接触,融为一体。
行驶在最前面的军舰上,一群水兵正聚集在军舰舯部,从打开的机库里,将一架侦察飞机利用滑轨拖到了弹射机,将飞机迎着风停好。飞机螺旋桨高速转动着,一声大号爆竹般巨响,弹射机处冒出一股白色烟雾,烟雾散去,那架飞机离开了弹射机,怒吼着朝着北方天空缓慢升了上去。军舰上的水兵们摘下无檐帽,不停地朝着飞机摇晃,吹着口哨,发出无意义的喊叫,欢送离去的飞机。
王林斌手端着咖啡杯,靠在舷墙上,饶有兴致看着前面的迪化舰上携带的海鸿式侦察机离开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