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索进军的计划被打破。
季赫温进攻战役
季赫温进攻战役指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和独立第四、五
十二集团军在西北方面军配合下,于1941 年11 月10 日至12 月30 日进行的
反攻;是列宁格勒会战的一部分。
此次反攻为苏军在11~12 月展开全线反攻奠定了基础,配合了在莫斯科
附近的部队作战,是苏德战争中苏军发动的最初几个大规模进攻战役之一。
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防御战役
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防御战役指苏联西方方面军右翼军队于
1941 年11 月15 日至12 月5 日在莫斯科会战过程中进行的战役。
战役中,莫斯科西北接近地的情况十分危机,但苏军最终阻止了德军前
进,为苏军统帅部在莫斯科方向集中战略预备队起了准备作用。
罗斯托夫进攻战役
罗斯托夫进攻战役指苏联南方方面军为粉碎德军坦克第一集团军,于
1941 年11 月17 日至12 月2 日进行的战役。
1941 年11 月中旬以前,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夺取了顿巴斯的大部分,并
前出至罗斯托夫接近地。造成了对北高加索突进的威胁。苏军决定给予其一
次打击。11 月17 日,苏军开始进攻。同时,德军也再度向罗斯托夫方向发
起进攻,他们利用坦克优势于21 日夺取该市,苏军被迫撤退。27 日苏军从
西北面和南面转入进攻。德军在被合围的威胁下,被迫将部队撤出罗斯托夫。
这次战役是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规模进攻战役,战斗极其艰
苦。南方方面军制止了德南方集团军群向高加索的突进,稳定了苏德战场南
翼,为苏军1941 年反攻奠定了基础。
纳罗福明斯克战役
纳罗福明斯克战役指西方方面军中央军队在莫斯科会战过程中,于1941
年12 月1~5 日在纳罗福明斯克方向进行的防御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以北及其以南被挫败后,于12 月1 日企图在西方方面军的
中央究向莫斯科。12 月1 日晨,德军第四集团军转入反攻,2 日日终前,前
出至纳罗福明斯克以南,突入尤什科沃地域。西方方面军一部组织了反突击,
将德军逐出尤什科沃,并将其击退。
加里宁战役
加里宁战役指苏联加里宁方面军在莫斯科会战过程中,于1941 年12 月
5 日至1942 年1 月7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苏加里宁方面军为了围歼加里宁地域的德军,解放该市,并配合西方方
面军粉碎德军克林—索尔涅奇诺戈斯克集团,12 月5 日,在炮火和航空火力
准备后,方面军突击集团发起了进攻,突破了德军防御。德军加里宁守备部
队三面受敌,有被围歼之险,遂被迫撤退。12 月16 日,苏军突人加里宁,1
万余德军被击毙。尔后,向勒热夫方向发展进攻,突破了德军防御。
这次战役,方面军在托尔若克—勒热夫方向前进60~70 公里,在加里
宁、勒热夫方向前进100~120 公里,德军第九集团军主力遭重创。加里宁的
解放,恢复了西部战略方向和西北战略方向之间的直接联系。
叶列茨战役叶列茨战役
指苏联西南方面军右翼在莫斯科反攻过程中,于1941 年12 月6~16 日
进行的进攻战役。
叶列茨战役的结果,西南方面军右翼军队挺进80~100 公里,为向奥廖
尔方向实施进攻战役开始了新的部署。
图拉进攻战役
图拉进攻战役指苏联西方方面军左翼军队于1941 年12 月6~16 日进行
的战役;是莫斯科会战的一部分。战役是为了粉碎在图拉方向行动的德军突
击集团,消除敌从南面迂回莫斯科的威胁而进行的。
图拉防御战役结束后,德中央集团军群对苏西方方面军左翼军队进行了
战斗。这次持久战使德军损失很大。苏军利用德军极不利的战役态势组织图
拉方向的进攻。12 月6 日,苏第十集团军发起进攻,并在行进间进入交战,
陆续解放了一些城市。德军被迫南逃。8 日,第五十集团军主力转入进攻,
14 日,第四十九集团军左翼军队也参加了进攻,战役进行得很顺利。
此次战役,苏西方方面军右翼部队重创德坦克第二集团军,并将其残部
击退了130 公里,消除了德军从南面迂回莫斯科的威胁,图拉之围被解除。
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进攻战役
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进攻战役指苏联西方方面军右翼军队于
1941 年12 月7~25 日进行的战役,是莫斯科反攻的组成部分。战役目的是,
在克林、伊斯特拉、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地域粉碎德坦克第三、四集群基本
兵力,为以后向西发展进攻创造有利条件,消除敌从西北迂回莫斯科的威胁。
苏军于12 月7 日实施进攻,解放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和克林。此次战
役,西方方面军右翼军队粉碎了德军坦克第三、四集群,将其向西击退了90~
110 公里,消除了德军从北面迂回莫斯科的威胁。
卡卢加战役
卡卢加战役指苏联西方方面军左翼军队在莫斯科会战过程中,于1941
年12 月17 日至1942 年1 月5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该战役利用德军在卡希拉
和图拉附近的战役后退却时形成的缺口,由第五十集团军会同第四十九集团
军突击解放卡卢加市,并由第一近卫骑兵军切断德军卡卢加向西退却之路。
此次战役,苏西方方面军左翼部队向西前进120~130 公里,牵制了德战
役预备队,减轻了莫斯科反攻总任务的压力。
维亚济马空降战役
维亚济马空降战役是苏联空降第四军为配合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
围歼德军维亚济马—勒热夫—尤赫诺夫集团,在莫斯科会战过程中进行的战
役。其目的在于完成对中央集团军群主力的合围,攻占德军在尤赫诺夫和维
亚济马两地区的强固抵抗枢纽。
1 月15 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使用空降第四军实施一次空降战役。空
降拟由柳别尔齐—谢尔普霍夫—卡卢加出发地域分三个阶段实施。这次空降
准备时限极短,空降条件异常困难。空降部队屡次企图攻占维亚济马,但未
成功。
战役目的未能完全达到。但空降兵在德军后方的行动,在粉碎莫斯科附
近的德军中起了积极作用。
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
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指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1941 年12 月30 日
起改称高加索方面军)、黑海舰队和亚速海舰队于1941 年12 月25 日至1942
年1 月2 日进行的战役,战役目的是攻占刻赤半岛,为从德军手中解放克里
米亚全境创造条件。
此次战役,苏军夺取了克里米亚的重要战役登陆场。
叶夫帕托里亚登陆
叶夫帕托里亚登陆指苏军为从被围困的塞瓦斯托波尔和从刻赤半岛引开
德军兵力,于1942 年1 月5 日,在叶夫帕托里亚(克里米亚半岛西南岸)进
行的战术登陆。
此次战役中,德军投入占有很大优势的精锐兵力,苏军损失较重,登陆
部队被击散,或投奔游击队,或与德军决一死战。
1941 年与1942 年之交的冬季进攻
这次冬季进攻指苏德战争中1942 年1 月~4 月进行的数次进攻战役。苏
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夺得战略主动权,开始了对德军的突击,苏军的总攻开始
于1942 年1 月。在西北方向,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在1941 年
1~4 月间进行的战斗中,使德军遭受巨大损失,打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组织
新进攻的企图。但主要任务未完成,列宁格勒仍处于被封锁之中。在旧鲁萨
方向,西北方面军重创杰米扬斯克附近之敌。在西方方向,西方方面军和加
里宁方面军在西北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配合下,为合围和粉碎中央集团
军群基本兵力,在此方向实施了进攻。在西南方向,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
军从1 月18~31 日顺利进行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
通过1941~1942 年冬季的总攻,在西方方面将德军击退50~250 公里,
解放了莫斯科州和图拉州,以及加里宁州和斯摩棱斯克州的许多区。在西北
方面,打破了德军攻占列宁格勒的计划。在西南方向,牵制了德军庞大兵力,
使德军遭受了巨大损失。
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
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指苏联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在西北方面军
和布良斯克方面军配合下,为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于1942 年1 月8 日至4
月20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是苏军1941~1942 年冬季进攻的组成部分。
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是在各方面军遂行莫斯科反攻任务过程中未经战
役间歇进行准备和展开的,双方在步兵方面势均力敌,德军在炮兵略占优势,
在坦克方面占2 倍优势。战斗中,德军从西欧调来12 个师又2 个旅。苏军虽
动用了所有空军,但战势依然恶化。苏军极缺坦克兵团。4 月20 日,苏军转
为防御,在战线外作战的军队奉命撤回与主力会合。
此次战役中,德军占有绝对优势,苏军战役企图未能完成。
托罗佩茨—霍尔姆战役
托罗佩茨—霍尔姆战役指苏联西北方面军左翼(1 月22 日起为加里宁方
面军右翼)军队在苏军1941~1942 年冬季的进攻过程中,于1942 年1~2
月进行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德军奥斯塔什科夫集团,并从西面深远
迂回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配合苏军在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过程中挫败该集
团军群,但是苏军未能粉碎德军增援的抵抗。战役的特点是进攻的突然性。
柳班战役
柳班战役指苏联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于1942 年1 月7日至
4 月30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是苏军为粉碎北方集团军群并解除对列宁格勒的
封锁于1942 年冬实施的战斗行动的组成部分。
战役企图是,以沃尔霍夫方面军中央军队由沃尔霍夫河地区向西北方向
突击,协同列宁格勒方面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围歼柳班、丘多沃地域的德军集
团,以后前出至从南面封锁列宁格勒的德军后方。
此次战役德军兵力强大,苏军未获全胜,但是夺得了主动权,并迫使德
第十八集团军转入防御。沃尔霍夫方面军和第五十四集团军不仅吸引了德第
十八集团军的主力,而且吸引了整个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
杰米扬斯克战役
杰米扬斯克战役指苏军在1942 年和1943 年先后进行的两次进攻战役。
第一次战役是西北方面军于1942 年1 月7 日至5 月20 日进行的围歼杰
米扬斯克地区德军集团的进攻战役;第二次战役是西北方面军于1943 年2
月15 日~28 日进行的清除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进攻战役。
在第一次战役中,苏军经验不足,方面军和各集团军司令没有进行合围
战役的经验,对德军的突势缺乏足够的加强兵器,而且侦察组织不周。德军
取得了一定胜利;第二次战役迫使德军撤出杰米扬斯克,但仍未全部完成任
务。苏军不得不放弃向西北方向德军第十八集团军后方实施深远突击的计
划。
瑟乔夫卡—维亚济马战役
瑟乔夫卡—维亚济马战役指苏联加里宁方面军于1942 年1 月8 日至4
月20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是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的一部分。瑟乔夫卡—维
亚济马战役的目的是粉碎勒热夫地域及其以西的德军集团。从西北包围德军
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协同西方方面军围歼该敌。
由于兵力兵器不足特别是由于能够迅速发展突破的坦克兵团和机械化兵
团不足,苏军未能完成战役任务。
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
巴尔文科沃—活佐瓦亚战役是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于1942 年1
月18~31 日在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地域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苏军战役企
图是: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并肩突击,在巴拉克列亚和阿尔捷莫夫斯
克之间德第六、十七野战集团军的接合部突破其防御,并向扎波罗热总方向
进攻,插到德军后方,切断其退路,尔后将德集团军封锁于亚速海沿岸,并
将其消灭。
此次战役,苏军突破了德军防御,向西和西南推进了90~100 公里,使
德军顿巴斯集团的交通线受到威胁,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但苏军的两个方
面军并未完全完成任务。主要原因是:突破行动缓慢和未能及时向两翼扩大
突破口,使德军得以加强兵力。
哈尔科夫交战
哈尔科夫交战指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于1942 年5 月12 日~29 日在
哈尔科夫附近进行的战斗行动。
战役中双方兵力兵器大致对等。苏军战役企图是解放哈尔科夫市并为第
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进攻创造条件。德军企图守住哈尔科夫,而且攻占北顿
涅茨河西、哈尔科夫东南地区,而后向东进攻。
由于苏军错误判断战役战略情况;缺乏良好组织;坦克军进入交战过迟;
军队指挥失误等原因,苏军交战失利。西南方面军同南方方面军的兵力遭到
很大损失,丧失了北顿涅茨河的重要战役登陆场。
哈尔科夫交战苏军失利,这使西南方向总情况进一步复杂化。
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
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是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
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为击退敌在沃罗涅日方向和伏罗希洛夫格勒方
向的进攻,于1942 年6 月28 日到7 月24 日进行的防御战役。
此次战役中,苏军首次在防御战中使用了坦克集团军以及一些独立坦克
兵力。由于德军势力强大,苏军被迫撤迟。苏军南部战略正面到7 月中被德
军突破的纵深达150~400 公里,使德军能在顿河大弯曲部向斯大林格勒展开
进攻。但苏军在本次战役中打破德军合围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基本兵力
的企图,迫使德军对其原订计划进行很大修改。
顿巴斯战役
顿巴斯战役指南方方面军、西方方面军左翼于1942 年7 月7~24 日进行
的防御战役。
经过激战,德军终于夺取了顿巴斯,攻占了罗斯托夫,并在顿河左岸建
立了一系列登陆场。苏南方方面军虽然避开了合围,但遭到了重大损失。苏
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德军在坦克和航空兵方面占很大优势。德军通常先于苏
军占领后方地区,使苏军难以组织和实施反击。
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会战指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作战
的德军集团而进行的防御战役(1942 年7 月17~1942 年11 月18 日)和进
攻战役(1942 年11 月19 日~1943 年2 月2 日)。
防御和反攻战役是在斯大林格勒的远接近地开始的。防御战始,德军人
员比苏军多0。7 倍,炮兵和坦克多0。3 倍,飞机多1 倍多。战役中,德军先
后从西面、西南面数次进攻斯大林格勒,均被苏军反击成功。进攻战役于11
月19 日展开,其目的是通过从谢拉菲莫维奇地域和克列茨卡亚地域的顿河登
陆场及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萨尔帕群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消灭德军掩护其突
击集团两翼的军队,并在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心方向发展进攻时,围歼
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德军主力。
由于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反攻的结果,德军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
团军、罗马尼亚第三、四集团军、意大利第八集团军皆被击溃。德军被从伏
尔如何远远向西逐退。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
一。这次会战历时200 天之久。德军集团在会战中被打死、打伤、俘虏和失
踪的官兵约达150 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1/4。这次会战是苏
德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苏军从德
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掌握到战争结束。
高加索会战
高加索会战是苏军为保卫高加索和粉碎入侵高加索的德军而进行的一系
列防御战役(1942 年7 月25 日至12 月31 日)和进攻战役(1943 年1 月1
日至10 月9 日)。
参加高加索会战的苏军有:南方方面军、北高加索方面军、外高加索方
面军、黑海舰队、亚速海区舰队和里海区舰队。
德军在此次会战的战役企图是围歼罗斯托夫以南及东南的苏军,占领北
高加索。苏军的任务是阻止德军前进,以防御战疲惫德军,并为转入进攻准
备条件;进攻战的任务是孤立北高加索德军的主力,而后将其歼灭。
此次会战是与斯大林格勒会战密切配合下进行的,同时对斯大林格勒会
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指苏联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于1942 年7
月30 日至8 月23 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苏军主要的战役目的是牵制西方向的德军兵力,使其不能将中央集团军
群下辖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