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纵商才-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天豪笑着回答:“自强的约会,怕是红粉艳色型的吧?”
  郭自刚很是无奈的笑:“我这个弟弟,就是那么的不争气,没办法的了。这几天他看中了一家商场的礼宾小姐,天天捧着花去追求呢。”
  陆天豪点了点头:“恩,既然这样,不知道郭大少找我来有什么事呢?”
  郭自刚脸容一肃说:“很重要的事,是为了恒达光学。这件事,说来话长了。”
  陆天豪听郭自刚娓娓道来,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四海集团一定要收购恒达光学的用意。
  四海的创办人郭东启,当年其实和陆锋一样也是个小小公务员。当年他在政府做事时,头脑清晰,手脚勤快,颇得上司的欣赏。后来由于业务需要,把他调到了当时的明澜公司做行政处秘书。明澜公司是一家国有进出口公司,生意做得相当大。郭东启来到明澜,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一边学习着经商的经验,一边也认识了许多上层人物。当时国内有不少大人物希望通过公司渠道为自己进出些私货,这类事让别人做不放心,让郭东启来干却是正好。所以郭东启当时地位虽小,位置却极重要。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来临,很多有能力的人才纷纷下海经商,郭东启最终也没经受住这个诱惑。他放弃了在政途上无限可能的发展,转而做个彻底的商人。由于早年打下了良好的人事基础,所以,四海的生意,从一开始就坚定的走政府路线。
  他们手里有最好的施工队,专门承包国家工程;他们做进出口贸易,专门为国家进口那些稀缺商品;同时他们也涉足于那些严格管制的产业,从中攫取巨大的利润。
  简单的说法,四海集团就是半个官商。
  “我父亲做生意最擅长走政府路线。他原本是公务员出身,对政府的行事风格颇为了解。因此产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人面又广。四海集团的成就,可以说完全依赖于他的这种经商风格。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四海存在着极大的隐忧。。。父亲老了,再干几年就要干不动了。我们做儿子的,不象父亲那样人脉广博,而生意上的竞争却越来越厉害。所以四海要是再不转型,只怕过几年就真要举步维艰了。这次的恒达。。。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父亲希望能通过这件事在民间塑造出四海的声誉。”
  “恒达光学对你们到底有什么意义,会那么重要?”陆天豪很是好奇。
  郭自刚叹了口气。“告诉你也没有关系,其实,这笔生意除了我们,怕也没几个人能做下来。。。前段时间,我父亲得到了一个消息,有一批军用夜视仪即将被换装。原本这些军用产品都是由国家自己的军工厂生产,但是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上面打算交给民营企业来办。当然,前提是必须完全独立的国内民营企业。”
  “你们想买恒达,就是为了参加即将到来的竟标?”
  郭自刚点点头:“国内有实力的光学公司不少,但在技术上能完全达到国家要求的军用标准的其实有限。恒达前段时间投巨资在光学镜头上,在这方面基本不成问题。只要我们买下恒达公司,到时候会增加投资进行设备改进。父亲已经决定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这个项目。所以才派我来和姜先生洽谈,不过到目前为止,他始终都拒绝给我一个准确的信息。”
  陆天豪沉默了一下才说:“照这么说的话,把恒达卖给你们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这种生意不是谁都能做的,能卖个好价钱当然是不错。我想,四海这次怕是拼着赔钱也要把生意做下来的吧?”
  郭自刚的脸上露出一丝欣赏的笑容。
  其实,一笔军用夜视仪的生意,真的未必就放在郭东启的眼里。他所看重的,是打开这个缺口之后随之而来的巨大市场。对于一个民营企业家来说,军事领域好比是一块至今尚无人进入的空白领地。只要进入了这块领地之中,郭东启就会将一个民营企业特有的负债低,生产率高,善于开拓市场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将四海集团进一步壮大发展。这不仅将为四海带来巨大的利润,同时也将会为他们在民间带来极大的声誉。
  也正因此,郭自刚对恒达怕是势在必得了。
  陆天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意识到这一点,难怪郭自刚对他要佩服不已了。
  “少年成名,果非侥幸。。。”郭自刚叹息:“你知道姜清贸这个人最擅长什么吗?”
  “请说。”
  “姜清贸是做投机倒卖生意起家的。对他来说,这个天底下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成为商品的。父亲常说,姜清贸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精明的商人。因为在他的眼里,天下万物,皆有利可图,有生意可做。而且他从不吃独食,总是会拉着一批人和他一起做。这使得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大批的商人愿意支持他,愿意和他做生意。当初大昌收购恒达的股份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把它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这也是为什么你能轻易得到那百分之十的股份的原因。他最擅长的就是联合并购,玩大鱼吃小鱼,转手把小鱼养肥了再待价而沽的把戏。只要看一下恒达目前的管理人员没有丝毫变动,你就可以明白他想做什么了。”
  对于郭自刚的评价,陆天豪只能笑而不答。不过看来,郭自刚对姜清贸也是用心了解很久了。很多人,你或许认识他很久,却未必就能了解他。很多人,也许只是一面之缘,却仿佛前生注定般已经相知相解。
  陆天豪和郭自刚没这个缘分,和郭自强到有。但他觉得论性格来说,其实自己和郭自刚更象,和郭自强却相差太远。有趣的是,他的那些好朋友没一个象他这样沉稳做事低调做人的。方华不是,安其山不是,李小峰不是,岳明和高阳也都不是。或者,陆天豪欣赏的,恰恰就是那些他所不具备的性格的人。他渴求的,或者就是那种强烈的互补关系。
  而姜清贸。。。陆天豪对他唯一的评价就是:老狐狸。
  而且是只一脸忠厚的老狐狸。
  而现在,姜清贸始终对四海的请求不做正面答复,怕就是又在玩待价而沽等鱼上钩的把戏了。
  郭自刚说:“我怀疑,姜先生已经知道了我们要买恒达的动机了。”
  “这也正是今天为什么你告诉我这件事的原因了,对吗?”陆天豪笑道。
  郭自刚点了下头,这没什么不可否认的。商业机密,本就不可随便说于人知。要不是怀疑姜清贸已经了解到情况,郭自刚也不会这么大方。
  “姜清贸前天给我来了信息。。。他把价格提了整整十倍。”
  陆天豪心中一震。
  姜清贸做人不仅精明,更是狠辣,这样大的胃口,也真亏他说得出来。
  “真是好笑,他说这是董事会的决定。可你这个拥有恒达百份之十的股东都不知道这件事,你说我该怎么想?”郭自刚笑着问。
  陆天豪也无奈道:“这压根就是个脱词,他也没打算让你相信。他漫天开价,你就落地还钱,争来斗去,还得先看大家的养气功夫。在这件事上,你们急,他不急。我看你们怕是要做好另找一家公司的准备了。”
  郭自刚摇头:“能够符合条件的光学公司当然不少。可是能够出让转卖的公司就不会多了。难道你让我跑到那些正在盈利的大公司那里去跟他们说我要买你们厂子,你们就把它让给我吧?”
  “姜叔也正是看中了你这点,才把恒达当成了可居的奇货。”
  “是啊。。。谁都知道十倍的价格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他到底想要多少。”
  陆天豪把两手一摊,说:“这事是姜叔的决定,你问我也没用。”
  郭自刚立刻道:“我找你来不是问你知不知道姜清贸的打算,而是问你,多少钱,你才肯把你手里百分之十的股份转让给我。”
  陆天豪深深地看了郭自刚一眼,好半天,他才说。
  “这样做,我等于是出卖了姜叔。”
  “二千万。”
  二千万!这可是翻倍的价格。
  陆天豪看着郭自刚,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对自己手中那仅有的百份之十的股份这么感兴趣。
  他站起来,在餐厅里走了几步,来到窗台前,看着窗外的都市夜景。
  良久,他问道:“张远手里那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姜叔一直不知道他是卖给谁了。那个神秘的买家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只有一个无足轻重的代理人到场参与。现在看来。。。原来是卖给你们了。”
  郭自刚一怔,不由狂笑起来:“想不到竟然被你给看出来了。”

第二十一章 大昌内争(1)
  三十加十等于四十。
  这并不是一个绝对股权需要的数字。
  不过“绝对”这个词有时候也未必就是绝对的概念。
  并不是说,拥有了大部分的股权的人,在公司里就一定可以呼风唤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多时候制订政策,也是考虑保护弱小股东的利益的。否则,大家都去做大股东,就没人愿意做小股东了。
  郭自刚要这百分之十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直接告诉陆天豪,他需要这百分之十来摆脱任免权和决策权的限定。
  目前股份制公司有一个基本条例,就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需要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股权拥有者认可。一些涉及公司安危的决议决策不仅需要董事会和监事会集体通过,同时也需要股权三份之二以上通过,持股人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恰恰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份额。
  而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拥有,便是任何人都无法忽略的了。
  陆天豪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手中的这百分之十的股份竟然会成为一个影响两大集团对一家公司的争夺过程的重要砝码。毫无疑问,郭自刚已经有了一连串的计划来迫使姜清贸把恒达光学卖给他。
  凭心而论,郭自刚出的价钱不低,即使是姜清贸那里,他也同样愿意以高价收购恒达,现在想想,反到是姜清贸狮子大开口有些不近人情。不过论关系,陆天豪毕竟还是姜清贸亲近一些,所以他只是想了想,就说自己还需要时间考虑,最终婉转地回绝了郭自刚。
  他可不想为了一千万的利润,弄到姜清贸脸上不好看,更弄到自己无法面对婉儿。
  令他感到疑惑的是,郭自刚似乎并不惊讶他的决定,只是惋惜地叹了口气,淡淡地说:“我怕是很难完成父亲交代的任务了。”然后就匆匆离开。
  。。。。。。。。。。。。。。
  姜清贸这些日子的心情不太好。
  陆天豪来看他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里发火,把他的女秘书吓得够戗。
  看到陆天豪过来,姜清贸挥挥手让秘书出去,然后请陆天豪坐下。摇着头叹气:“现在这年头,要找个好点的秘书可真不容易。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是这样吗?我到觉得是姜叔叔自己心里有些不愉快呢。”陆天豪道。
  姜清贸的回答很精彩:“如果你不是事事都那么聪明,没准我的心情会好一些。”
  陆天豪笑了起来:“要是能说出来的话,也许就真得会好些。”
  姜清贸把头一点:“能说,有什么不能说的?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
  一直以来,姜清贸都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让大昌上市。
  作为一家集团公司,充足的资金永远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备。然而公司要上市,事实上面临着很多问题的存在。
  一家公司要上市,至少要有三年以上的连续赢利记录,要有明晰的财务报告,明确分配的股权,合理的债务负担和良好的纳税记录。此外,还必须拥有过硬的产品,创新的项目,良好的市场定位以及对未来的竞争分析。只有完成这些,这家公司才能去找VC谈融资。
  最近几年,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日增,对各个方面的财政报表要求很高。而前段时间大昌的三千万不明款项事件成了大昌上市前的一个大鱼刺,牢牢地哽住了大昌的咽喉。
  事实上,这三千万当然不是不明不白地流失,而是姜清贸透过其他渠道流入了他大昌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大昌兴业中去了。
  “这是为什么?”陆天豪有些不明白。
  姜清贸叹了口气说:“如果我告诉你,其实我一直在做的,不是让大昌上市,而是让大昌兴业上市,你会怎么想?”
  陆天豪微微一呆,脱口道:“难道大昌的高层要出现变动?”
  姜清贸满意地点了点头:“天豪啊,你真得很聪明,聪明到让我妒忌。。。。。。大昌毕竟不是我一个人的,很多事也不是我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大昌上市,牵涉到股权再分配的问题,牵涉到山大王变成了土凤凰的问题。公司利益。。。未必就等于个人利益啊!很多人,未必就希望看到大昌上市。每个集团,都有自己的实力派系,大昌也不可能例外。这些年来,我做得也很累了,想为自己考虑些东西。但是很多人,不想给我这个机会啊。。。那三千万的资金流我并不是不可以拿回来,也不是不可以做出解释,问题是有些人不愿放过我。如今,这事已经传开了。有人说我姜清贸将公司的钱挪到自己的地盘上,准备打自己的小算盘呢。VC那边,在我给出合理的解释之前,是不可能让任何一家公司上市的。所以,我不能不愁啊。”
  这件事牵涉到集团公司和下属公司上市的利益。在这种利益纠纷面前,什么话都微不足道,惟有利益才是永恒的主角。集团的股东们,董事们,未必能接受大昌的上市,也同样无法接受下属公司的上市。
  如何合理地分配好其中的股权份额,才是问题的关键。
  姜清贸能否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为公司,为自己,做好所有打算,很大程度上,就看能不能饶过这个坎。
  这三千万的资金流向,仅仅是个引子,引发的,却可能是整个大昌高层的大震荡。
  “他们是怎么知道那三千万的事的?”
  姜清贸冷哼:“当然是有人泄露出来的了。不过我也不清楚到底是谁,能把我查得那么仔细。这笔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牵涉到很多层面,很多人。虽然他们最终无法确认我中饱私囊,但同样会对我产生不信任。一旦这种不信任案获得了董事会的通过,那么我这个董事长就可以准备下台了。呵呵,我没想到,我为自己准备的后路,恰恰就挖了我的坟。这就叫造化弄人啊。”
  陆天豪沉默了一会,没有再说话。
  关于兴业公司,陆天豪到也是知道一些。大昌集团走的是多元化路线,而兴业公司走的则是家电产业。兴业公司的负责人。。。。。。
  陆天豪突然想了起来,兴业公司的负责人,不正是一直在九州之外,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姜夫人许苹女士吗?
  说兴业公司是姜清贸的家公司,其实到也没说错。陆天豪想到这,不由笑了起来。
  他今天来这里,本是为了郭自刚的事想和他请教,但是现在看姜清贸自己都有些自身难保了,看来恒达光学的事,也只能先放一放再说了。
  “既然姜叔叔很忙,我也不好再多做打扰了。那要不我先回去吧。”陆天豪说。
  姜清贸看了他一眼,问:“你来找我,是为了恒达的事?”
  陆天豪头一点道:“恩,郭自刚来找过我,要我把我手里的股份卖给他。”
  姜清贸有些奇怪:“他要你手里那百分之十有什么用?除了分红外他几乎做不了任何主。”
  “所以我猜。。。张远那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也在他手里。”
  姜清贸的表情在那一刻很是古怪,半天才说道:“这不可能!”

第二十二章 奇妙的开头(6)
  会玩心计的人,不代表就喜欢玩心计。
  陆天豪觉得象姜清贸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实业家做事太老练了,以至于往往失去了一些正常的思维方式。
  姜清贸是不是相信郭自刚拥有那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这没关系,郭自刚是不是能理解自己把这一切告诉姜清贸,这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都不是陆天豪想做的。
  他想做的只有一件,就是好好经营好自己现在正在筹办中的那家软件公司。
  当然,他怎么也想不到命运如潮,竟然一次又一次地把他通过恒达光学这个引子抛向那无边的商海争霸中去,甚至逐渐成为其中的主角。
  不过现在,他只是个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而已。他手里有一帮义务为他打工而不自觉的业余计算机高手,正在为他辛苦地修改那份财务软件。以后,他们要做得还会更多。想想将来的某天他们想到自己之所以会聚集在一起的方式,或许真得会笑出来吧。
  不过事情总有意外,以陆天豪的智慧,他也不会想到,公司的正式成立,竟不是出于他的谋划,而是来自于一件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那是十天后的事了。
  财务软件的修改工作进行得很顺利。陆天豪正在自己的电脑前和大家一起辛勤地工作着。
  这个时候,外面突然来了一位女士。
  女人大约四十左右的年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