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_前汉书-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权自凤起,故于凤始受爵位时,雄鸡有角,明视作威颛君害上危国者,从此人始也。其后群弟世权,以至于莽,遂篡天下。即位五年,王太后乃崩,此其效也。京房《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鸡生角,时主独。」又曰:「妇人颛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故房以为己亦在占中矣。

  成公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又食其角。」刘向以为,近青祥,亦牛祸也,不敬而□□之所致也。昔周公制礼乐,成周道,故成王命鲁郊祀天地,以尊周公。至成公时,三家始颛政,鲁将从此衰。天愍周公之德,痛其将有败亡之祸,故于郊祭而见戒云。鼠,小虫,性盗窃;鼷,又其小者也。牛,大畜,祭天尊物也。角,兵象,在上,君威也。小小鼷鼠,食至尊之牛角,象季氏乃陪臣盗窃之人,将执国命以伤君威而害周公之祀也。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天重语之也。成公怠慢昏乱,遂君臣更执于晋。至于襄公,晋为溴梁之会,天下大夫皆夺君政。其后三家逐昭公,卒死于外,几绝周公之祀。董仲舒以为,鼷鼠食郊牛,皆养牲不谨也。京房《易传》曰:「祭天不慎,厥妖鼷鼠啮郊牛角。」

  定公十五年「正月,鼷鼠食郊牛,牛死」。刘向以为,定公知季氏逐昭公,罪恶如彼,亲用孔子为夹谷之会,齐人俫归郓、讠雚、龟阴之田,圣德如此,反用季桓子,淫于女乐,而退孔子,无道甚矣。《诗》曰:「人而亡仪,不死何为!」是岁五月,定公薨,牛死之应也。京房《易传》曰:「子不子,鼠食其郊牛。」

  哀公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刘向以为,天意汲汲于用圣人,逐三家,故复见戒也。哀公年少,不亲见昭公之事,故见败亡之异。已而哀不寤,身奔于粤,此其效也。

  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近黄祥,时燕剌王旦谋反将死之象也。其月,发觉伏辜。京房《易传》曰:「诛不原情,厥妖鼠舞门。」

  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桐柏尤多。巢中无子,皆有干鼠矢数十。时议臣以为恐有水灾。鼠,盗窃小虫,夜出昼匿;今昼去穴而登木,象贱人将居显贵之位也。桐柏,卫思后园所在也。其后,赵皇后自微贱登至尊,与卫后同类。赵后终无子而为害。明年,有鸢焚巢,杀子之异也。天象仍见,甚可畏也。一曰,皆王莽窃位之象云。京房《易传》曰:「臣私禄罔辟,厥妖鼠巢。」

  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近金沴木,木动也。先是,冬,釐公薨,十六月乃作主。后六月,又吉□于太庙而致釐公,《春秋》讥之。经曰:「大事于太庙,跻釐公。」《左氏》说曰:太庙,周公之庙,飨有礼义者也;祀,国之大事也。恶其乱国之大事于太庙,胡言大事也。跻,登也,登釐公于愍公上,逆祀也。釐虽愍之庶兄,尝为愍臣,臣子一例,不得在愍上,又未三年而吉□,前后乱贤父圣祖之大礼,内为貌不恭而狂,外为言不从而僭。故是岁自十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后年,若是者三,而太室屋坏矣。前堂曰太庙,中央曰太室;屋,其上重层尊高者也,象鲁自是陵夷,将堕周公之祀也。《穀梁》、《公羊经》曰,世室,鲁公伯禽之庙也。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室。大事者,祫祭也。跻釐公者,先祢后祖也。

  景帝三年十二月,吴二城门自倾,大船自覆。刘向以为,近金沴木,木动也。先是,吴大王濞以太子死于汉,称疾不朝,阴与楚王戊谋为逆乱。城犹国也,其一门名曰楚门,一门曰鱼门。吴地以船为家,以鱼为食。天戒若曰,与楚所谋,倾国覆家。吴王不寤,正月,与楚俱起兵,身死国亡。京房《易传》曰:「上下咸誖,厥妖城门坏。」

  宣帝时,大司马霍禹所居第门自坏。时,禹内不顺,外不敬,见戒不改,卒受灭亡之诛。

  哀帝时,大司马董贤第门自坏。时,贤以私爱居大位,赏赐无度,骄嫚不敬,大失臣道,见戒不改。后贤夫妻自杀,家徙合浦。

  传曰:「言之不从,是谓不艾,厥咎僭,厥罚恒阳,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

  「言之不从」,从,顺也。「是谓不乂」,乂,治也。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诗》云:「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言上号令不顺民心,虚哗愦乱,则不能治海内,失在过差,故其咎僭,僭,差也。刑罚妄加,群阴不附,则阳气胜,故其罚常阳也。旱伤百谷,则有寇难,上下俱忧,故其极忧也。君炕阳而暴虐,臣畏刑而柑口,则怨谤之气发于歌谣,故有诗妖。介虫孽者,谓小虫有甲飞扬之类,阳气所生也,于《春秋》为□,今谓之蝗,皆其类也。于《易》,「兑」为口,犬以吠守,而不可信,言气毁故有犬祸。一曰,旱岁犬多狂死及为怪,亦是也。及人,则多病口喉咳者,故有口舌□。金色白,故有白眚白祥。凡言伤者,病金气;金气病,则木沴之。其极忧者,顺之,其福曰康宁。刘歆言传曰时有毛虫之孽,说以为于天文西方参为虎星,故为毛虫。

  史记周单襄公与晋锜、郤犨、郤至、齐国佐语,告鲁成公曰:「晋将有乱,三郤其当之乎!夫郤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戒惧矣。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今郤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虽齐国之亦将与焉。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唯善人能受尽言,齐其有乎?」十七年,晋杀三郤。十八年,齐杀国佐。凡此属,皆言不从之咎云。

  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名之曰仇;其弟以千畮之战生,名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谊,谊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名太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及仇嗣立,是为文侯。文侯卒,子昭侯立,封成师于曲沃,号桓□。后晋人杀昭侯而纳桓叔,不克。复立昭侯子孝侯,桓权子严伯杀之。晋人立其弟鄂侯。鄂侯生哀侯,严伯子武公复杀哀侯及其弟,灭之,而代有晋国。

  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

  襄公二十九年,齐高子容与宋司徒见晋知伯,汝齐相礼。宾出,汝齐语知伯曰:「二子皆将不免!子容专,司徒侈,皆亡家之主也。专则速及,侈将以其力敝,专则人实敝之,将及矣。」九月,高子出奔燕。

  襄公三十一年正月,鲁穆叔会晋归,告孟孝伯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孝伯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朝不及夕,将焉用树!」穆叔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九月,孟孝伯卒。

  昭公元年,周使刘定公劳晋赵孟,因曰:「子弁冕以临诸侯,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对曰:「老夫罪戾是惧,焉能恤远?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齐子归,以语王曰:「谚所谓老将和而耄及之者,其赵孟之谓乎!为晋王卿以主诸侯,而侪于隶人,朝不谋夕,弃神人矣。神怒民畔,何以能久?赵孟不复年矣!」是岁,秦景公弟后子奔晋,赵孟问:「秦君如何?」对曰:「无道。」赵孟曰:「亡乎?」对曰:「何为?一世无道,国未艾也。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不数世淫,弗能敝也。」赵孟曰:「夭乎?」对曰:「有焉。」赵孟曰:「其几何?」对曰:「钅咸闻国无道而年谷和孰,天赞之也,鲜不五稔。」赵孟视廕,曰:「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后子出而告人曰:「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惕日,其与几何?」冬,赵孟卒。昭五年,秦景公卒。

  昭公元年,楚公子围会盟,设服离卫。鲁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伯州犁曰:「此行也,辞也假之寡君。」郑行人子羽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忧予子晢之欲背诞也。」子羽曰:「假而不反,子其无忧乎?」齐国子曰:「吾代二子闵矣。」陈公子招曰:「不忧何成?二子乐矣!」卫齐子曰:「苟或知之,虽忧不害。」退会,子羽告人曰:「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子招乐忧,齐子虽忧费害。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三大夫兆忧矣,能无至乎?言以知物,其是之谓矣。」

  昭公十五年,晋籍谈如周葬穆后。既除丧而燕,王曰:「诸侯皆有以填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故能荐彝器。晋居深山,戎翟之与邻,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其忘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其反亡分乎?昔而高祖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正,故曰籍氏。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籍谈归,以语叔向。叔向曰:「王其不终乎!吾闻所乐必卒焉。今王乐忧,若卒以忧,不可谓终。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于是乎以丧宾燕,又求彝器,乐忧甚矣。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弗遂,燕乐已早。礼,王之大经也;一动而失二礼,无大经矣。言以考典,典以志经。忘经而多言举典,将安用之!」

  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天不吊,不□遗一老,俾屏予一人。」子赣曰:「君其不殁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弗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予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二十七年,公孙于邾,遂死于越。

  庶征之恒阳,刘向以为《春秋》大旱也。其夏旱雩祀,谓之大雩。不伤二谷,谓之不雨。京房《易传》曰:「欲德不用兹谓张,厥灾荒。荒,旱也,其旱阴云不雨,变而赤,因而除。师出过时兹谓广,其旱不生。上下皆蔽兹谓隔,其旱天赤三月,时有雹杀飞禽。上缘求妃兹谓□,其旱三月大温亡云。居高台府,兹谓犯阴侵阳,其旱万物根死,数有火灾。庶位逾节兹谓□,其旱泽物枯,为火所伤。」

  釐公二十一年「夏,大旱」。董仲舒、刘向以为,齐桓既死,诸侯从楚,釐尤得楚心。楚来献捷,释宋之执。外倚强楚,炕阳失众,又作南门,劳民兴役。诸雩旱不雨,略皆同说。

  宣公七年「秋,大旱」。是夏,宣与齐侯伐莱。

  襄公五年「秋,大雩」。先是,宋鱼石奔楚,楚伐宋,取彭城以封鱼石。郑畔于中国而附楚,襄与诸侯共围彭城,城郑虎牢以御楚。是岁郑伯使公子发来聘,使大夫会吴于善道。外结二国,内得郑聘,有炕阳动众之应。

  八年「九月,大雩」。时作三军,季氏盛。

  二十八年「八月,大雩」。先是,比年晋使荀吴、齐使庆封来聘,是夏邾子来朝。襄有炕阳自大之应。

  昭公三年「八月,大雩」刘歆以为,昭公即位年十九矣,犹有童心,居丧不哀,炕阳失众。

  六年「九月,大雩」。先是,莒牟夷以二邑来奔,莒怒伐鲁,叔弓帅师,距而败之,昭得入晋。外和大国,内获二邑,取胜邻国,有炕阳动众之应。

  十六年「九月,大雩」。先是,昭公母夫人归氏薨,昭不戚,又大搜于比蒲。晋叔向曰:「鲁有大丧而不废搜。国不恤丧,不忌君也;君亡戚容,不顾亲也。殆其失国」。与三年同占。

  二十四年「八月,大雩」。刘歆以为,《左氏传》二十三年邾师城翼,还经鲁地,鲁袭取邾师,获其三大夫。邾人诉于晋,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是春乃归之。

  二十五年「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旱甚也。刘歆以为时后氏与季氏有隙。又季氏之族有淫妻为谗,使季平子与族人相恶,皆共DADA平子。子家驹谏曰:「谗人以君徼幸,不可。」昭公遂代季氏,为所败,出奔齐。

  定公七年「九月,大雩」。先是,定公自将侵郑,归而城中城。二大夫帅师围郓。

  严公三十一年「冬,不雨」。是岁,一年而三筑台,奢侈不恤民。

  釐公二年「冬十月不雨」,三年「春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先是者,严公夫人与公子庆父淫。而杀二君。国人攻之,夫人逊于邾,庆父奔莒。釐公即位,南败邾,东败营,获其大夫。有炕阳之应。

  文公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毛伯赐命。又会晋侯于戚。公子遂如齐纳币。又与诸侯盟。上得天子,外得诸侯,沛然自大。跻釐公主。大夫始颛事。

  十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先是,公子遂会四国而救郑。楚使越椒来聘。秦人归禭。有炕阳之应。

  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先是,曹伯、杞伯、滕子来朝,郕伯来奔,秦伯使遂来聘,季孙行父城诸及郓。二年之间,五国趋之,内城二邑。炕阳失众。一曰,不雨而五谷皆孰,异也。文公时,大夫始颛盟会,公孙敖会晋侯,又会诸侯盟于垂陇。故不雨而生者,阴不出气而私自行,以象施不由上出,臣下作福而私自成。一曰,不雨近常阴之罚,君弱也。

  惠帝五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先是,发民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是岁城乃成。

  文帝三年秋,天下旱。是岁夏,匈奴右贤王寇侵上郡,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士八万五千人诣高奴,击右贤王走出塞。其秋,济北王兴居反,使大将军讨之,皆伏诛。

  后六年春,天下大旱。先是,发车骑材官屯广昌。是岁二月,复发材官屯陇西。后匈奴大入上郡、云中,烽火通长安,三将军屯边,又三将军屯京师。

  景帝中三年秋,大旱。

  武帝元光六年夏,大旱。是岁,四将军征匈奴。

  元朔五年春,大旱。是岁,六将军众十余万征匈奴。

  元狩三年夏,大旱。是岁,发天下故吏伐棘上林,穿昆明池。

  天汉元年夏,大旱;其三年夏,大旱。先是,贰师将军征大宛还。天汉元年,发適民。二年夏,三将军征匈奴,李陵没不还。

  征和元年夏,大旱。是岁,发三辅骑士闭长安城门,大搜,始治巫蛊。明年,卫皇后、太子败。

  昭帝始元六年,大旱。先是,大鸿胪田广明征益州,暴师连年。

  宣帝本始三年夏,大旱,东西数千里。先是,五将军众二十万征匈奴。

  神爵元年秋,大旱。是岁,后将军赵充国征西羌。

  成帝永给三年、四年夏、大旱。

  《左氏传》晋献公时童谣曰:「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袀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是时,虢为小国,介夏阳之厄,怙虞国之助,亢衡于晋,有炕阳之节,失臣下之心。晋献伐之,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偃以童谣对曰:「克之。十月朔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此时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晋师灭虢,虢公丑奔周。周十二月,夏十月也。言天者以夏正。

  史记晋惠公时童谣曰:「恭太子更葬兮,后十四年,晋亦不昌,昌乃在其兄。」是时,惠公赖秦力得立,立而背秦,内杀二大夫,国人不说。及更葬其兄恭太子申生而不敬,故诗妖作也。后与秦战,为秦所获,立十四年而死。晋人绝之,更立其兄重耳,是为文公,遂伯诸侯。

  《左氏传》文、成之世童谣曰:「雊之鹆之,公出辱之。雊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雊鹆跌跌,公在乾侯,征褰与襦。雊鹆来巢。远,哉摇摇,裯父丧劳,宋父以骄,雊鹆雊鹆,往歌来哭。」至昭公时,有雊鹆来巢。公攻季氏,败,出奔齐,居外野,次乾侯。八年,死于外,归葬鲁。昭公名裯。公子宋立,是为定公。

  元帝时童谣曰:「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北宫中井泉稍上,溢出南流,象春秋时先有雊鹆之谣,而后有来巢之验。井水,阴也;灶烟,阳也;玉堂、金门,至尊之居,象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应也。王莽生于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为三公辅政,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