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川-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普拉顺势站出来吼道:“弟兄们,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的性命,谁也别想拿走!”

    一阵热烈的欢呼和掌声回应了他,那些裹在黑色大衣里的男子们热血沸腾了起来,无数条嗓子发出剧烈的吼声:“兵谏!”

    “别无选择,唯有兵谏!”

    三百年前,家族第一代总长紫川云在帝都墙头怒吼:“我紫川氏就此独立!”三百年后,又一个不世出的枭雄在帝都发出了震彻大陆的声音:“别无选择,唯有兵谏!”

    而当时,连流风家的进犯和魔族入侵两大灾难都没法将它动摇,紫川家的统治被世人认为是巩固、牢不可破而且将永远持续,此时此刻,包括领导人和参与者在内,谁也没能想到,正是在这七八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深夜,在帝都达亚西路大街上,一群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家族官兵在绝境之时发出的怒吼,竟会有如此可怕的威力,竟至彻底的颠覆了紫川家长达三百年的统治根基。

    永载史册的三杰之乱,就此拉开了序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紫川家震撼世界。

    按照家族军务处的记载,在七八五年的年末,在帝都城内的兵力布置得并不是很多。因为家族刚刚打完了残酷的卫国之战,目前并无强敌窥视,所以帝都城内并没有留驻重兵——当然,这个“重兵”的定义是针对一般城市而言的。作为一个大陆强国的首都,再怎么空虚,帝都的兵力也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比拟的。

    作为以兵变谋逆起家的家族,紫川家对那些手握重兵武将的提防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首都军区的兵力绝不能统于一人之手,这是家族总长代代亲口叮嘱的不传之秘。因而,一如既往的,为了用铁的手腕捍卫家族首都地区的安宁和谐,从而统治整个帝园,历代总长一般习惯将帝都地区驻军主要划为三部。

    第一部份:中央军,一如既往,他们是拥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焊传统的紫川家骄傲。尽管这支军队在杨明华叛乱时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随后在斯特林手中,他们用在远东和帕伊的辉焊战绩洗刷了耻辱。在卫国之战时,中央军将士在帝都奋勇抗战。顶住了魔神皇的可怕压力,为大战的全胜奠定了基础。现在,中央军的现任军团长是家族未来继承人紫川宁殿下,但宁殿下是即将接任总长的人了,事务繁多,所以实际上,日常事务主要是由副军团长秦路阁下负责的。

    中央军的正常编制是十五万人,包括十个步兵师和十个骑兵师,这是一个大军区的编制。他们负责的不止是帝都城防卫和治安,还包括了帝都周边的中央和东南部份行省的防务。但在卫国战争中,中央军将大部份骨干主力支援给了新组编的东南方面军。战争结束后,那批被借调的部队不但没有归还,又因为要发动对魔族王国的讨伐战争。远征军又从中央军中抽调了一部份精锐,再加上在帝都战役时中央军的损耗也是相当严重——尽管秦路三番数次的向军务处和总长写报告,认为中央军缺员状况已经相当严重了,到了难以承担捍卫首都地区安全的地步了,需要紧急给中央军补充精干的士兵和熟练的军官,但这些极告递上去通通像被一个无底的黑洞吞噬了一般,从来都没有任何回复。

    原因很简单,家族没钱。

    大战过后,百废待兴,家族必须削减军费开支以充实民间重建。尽管远东的紫川秀独立。但他毕竟还没对家族表现出敌意,目前,帝都也没有受到迫在眉睫的威胁,充实中央军也并无紧迫的需要。况且,斯特林率刚刚归来的家族远征军就驻扎在达克城,十五万精锐的选征大军,这已经足够震慑所有不安份的敌人了。

    所以,秦路阁下,委屈你了。困难就暂时克服一下,您就继续率领着那支缺人手的中央军再坚持一下吧!

    所以,在七八五年十二月三十日当晚,号称有着十五万大军的中央军,实际上只有四个步兵师留驻在帝都城内,而且都是缺员严重的步兵师团,总兵力不过两万五千余人。其余部队不是派驻在帝都的周边行省,就是根本不存在,只是在军务处文件上的一个空头序列罢了。

    虽然中央军的兵力严重削弱,但没有一个姓紫川的为此担忧得夜不能眠。因为中央军只是驻帝都军事力量的一部份。担任保卫家族首脑任务的,另有其人,那就是号称“御林军”的禁卫军团。他们负责总长府及周边地区的警卫安全。比起残缺不全的帝都中央军,禁卫军的待遇要好得多了,一万人两个师团的编制随时保持全满,兵员选拔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官兵全部来自帝都本地籍人,大部份都是出身家族官员或者贵族家庭,待遇也是家族各军团中最优越的,而统带的将领都是总长最亲信的亲将。所以,不管战斗力如何,这支天子亲兵的忠诚程度是最高的,在他们的护卫下,总长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至于帝都城内的第三支主要武装力量,那就是监察厅所辖的宪兵部队了。这支部队并不属于军务处管辖,而是隶属于监察厅指挥,但他们也属于家族武装部队的序列,也在军务处登记造册。按照监察厅报上来的数字,驻帝都的宪兵部队应有三个师团,包括两个骑兵师团和一个步兵师闭,总兵力为两万人——但实际上,除了天气预报以外,监察厅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是表里如一的。

    对军务处来说,监察厅驻帝都的实际兵力一直是个无解之谜。因为宪兵部队的调动是不必通过军务处审批同意的,宪兵部队的经费、编制和兵员招募系统也是独立自成一体,理论上说,只要帝林养得起,他完全可以招收上五十万军队蹲在自己大营里——当然,这么大规模是不可能的,但若是帝林以训练新兵或者部队轮调的名义,将部队番号打乱,假借外省军队进京轮调的名义,他扩充上两三倍的兵力是能做到完全不被外界察觉的。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了,不过做得更加巧妙更加隐蔽而已。名义上,驻帝都的宪兵部队只有三个师团,但实际是七个师团,兵力多达五万多人,而且装备十分精良。

第三章 神秘七司

    深夜凌晨一点五分,秦路副统领在睡梦中被人叫醒。他的勤务兵急切地摇着他:“大人,总长府来人了,她急着要见您!”

    在庆新年的家宴喝了不少酒,秦路还是昏昏沉沉的。他含糊不清的问:“谁找我?”

    “大人,是李清侍卫长。她好像很急的样子。”

    恍若被一盆冰水浇身,秦路激灵的一下子清醒过来,失声叫道“李清?她来找我?”

    他当然知道李清,她是总长紫川参星的亲信近臣,斯特林的夫人,无论哪个身份都非同小可。以精明强干闻名的她,若没有十万火急的事,不可能深夜跑到自己家中来的。

    一瞬间,所有的醉意全消失了。秦路干脆利索的跳起身,抓起床边的军服就往头上套,匆匆穿上了鞋,一边系武装带一边往外走,勤务兵手忙脚乱的跟在后面,帮秦路整理衣服上的皱褶。

    在客厅里,秦路见到了李清,头号侍卫长正急切的在客厅里来回踱步,脸上掩饰不住的焦虑。看到秦路,她立即迎了上来,很急的说:“秦路大人,抱歉这么晚打扰您了,实在有不得已的大事!火急!”

    “清大人,客套的话就不用说了,您请直说吧。是总长殿下有什么吩咐吗?”

    “正是。我带来了殿下的手令,请您立即执行!”李清从口袋里掏出了手令,秦路摊开了匆匆一阅,脸上微微抽搐,不动声色的将手令揣进了口袋。

    “大人,您看明白了吗?”

    秦路点头:“总长殿下让我们中央军立即出动,在帝都执行宵禁,护卫总长府及周边地区的安全——我明白了,会立即执行。但清大人,可否透露一下。这是为什么?我们要防范谁?不是我秦路多事,您若不说清的话,我怕会误了总长的大事。”

    二人都是家族的高级军官,都知道规矩。深夜紧急调动中央军出动执行宵禁,这样的举措不同寻常,肯定是家族面临某种迫在眉睫的危险了。

    李清明快的说:“本来就没有瞒着秦路大人您的道理。殿下若信不过您,也不会让您来执行这个任务了。”她压低了声音:“监察厅那边有异动,我们不得不做好提防!”

    秦路一惊。还以为自已听错了,反问道:“监察厅?帝林大人?”

    “正是。”李清点头,她的神色同样沉重,“殿下今晚得到通知,监察长有不稳的动向,宪兵部队在大规模的调动。我们当然希望这是个假情报,但倘若不幸这是真的——那总长府肯定会成为被攻击的第一目标,秦路大人,您的动作得快,他们也在集结中,我们已经是晚了一步。时间是最要紧的!”

    秦路吞下了口水。只觉得口苦得发干:“我明白。”

    “秦路大人。您得多加留种。留驻在中央军里的军法官和宪兵部队已经不可靠了,今晚的调动,您最好能瞒过他们。”

    “恐怕办不到。这么大规模的调动。要瞒过军法官是不可能的。”

    李清秀眉微蹙。她的特长是处理琐碎政务,军队调动事务并非她所擅长。她无奈地说:“反正,秦路大人您看着办吧,只要能完成任务扦。这是紧急情况,总长殿下已经授予您全权,若有人敢阻碍,您可先斩后奏。”

    “明白。”

    “就这样吧。我得走了,还要去宁殿下府上走一趟。”

    秦路奇道:“军团长大人?”

    “正是。总长吩咐我将宁殿下接到总长府,那里比较安全。今晚的行动,就拜托大人您主持了。”

    “辛苦清大人您了。可否需要我给您加派几个警卫?”

    李清摇头:“谢谢。不必了。我自己有护卫。”她打开了门,于是秦路这才看到,门外人影晃动,禁卫军士兵安静的守候在马车边,都是全副武装的,雪亮的刀刃反衬着屋内映照出去的灯光,灼灼发亮。

    秦路心头一凛,看到那些平时仅仅作为仪仗队的禁卫军士兵如此警惕,他这才真正有了真实的危机感。意识到叛乱确实已迫在眉睫了。

    时间匆忙,二人都没有多做寒暄,李清匆匆告辞而去。看着她的马车消失在街道拐角,秦路回头,对勤务兵说:“去大营!”

    深夜凌晨一点,中央军城东大营。

    当秦路的马车到达时候,中央军的大营还陷入在深沉的睡梦中。夜已深沉,在这飘雪的谗夜,士兵们唱得烂醉,沉沉的进入了梦乡,大营中一片沉寂,只剩值勤的哨兵在来回的巡逻——就连他们的步子都有点摇摇晃晃的,刚才的庆新年晚会上,他们也偷偷喝了酒。哨兵本来是不能喝酒的,但新年,现在又是太平年间,当班军官也不想败大伙兴致,也就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

    秦路也没空料理这些军纪小事了,他径直进了中央军的中军营指挥部,按照惯例,作为拱卫帝都的主要军事力量,中央军大营每晚都要有一个高级军官轮值。今晚的轮值指挥官是第七师师团长辛列红衣旗本,他匆匆迎出门来,笑道:“大人您辛苦了。深夜到此,不知有何急事?”

    “辛列红衣,”秦路一边往里走一边对他说:“你派人通知师团长来会合。另外,马上吹起床号,叫醒全军,让各部队集合待命!”

    辛列踌躇道:“大人,昨晚是庆新年聚餐,士兵们都喝了酒,醉得厉害,要叫醒是不是太突然了?还有,因为是新年,今晚没轮值的师团长都回家了,有人甚至已经离开了帝都。军官也有不少溜号回家的,下官怕一时召集不齐人。能否等天亮再说?”

    秦路望了他一眼,愤怒的低声嚷道:“十万火急的事,你让我明天再说?帝林要造反了,明早。我们大伙都要人头落地了!”

    “什么!”辛列的脸色唰的变得惨白,声音发颤地说:“帝林大…他…他要造反?”

    “是的!现在,总长已经颁发了军令,让我们中央军出动平叛。辛列,马上吹集合号!”

    辛列还没从慌乱中恢复过来,他慌慌张张地说:“大人您先进去休息下官这就去办!请…”

    “这是要命的大事,辛列你万不可玩忽!”

    说着,秦路大步走进了指挥部,径直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他突然愣住了:在自己的座位上,已经端坐着一名黑衣的军官,他的臂章上刻着剑与盾牌标志。五名宪兵站在门边,冷冷的望着自己。

    “你们是谁…”秦路吃惊的失声问道。

    看到秦路进来,那名军官站起身,响亮地说:“是秦路大人吗?下官是监察厅第六司的小旗武士阿塔尔。”

    “你们…你们怎么进我办公室的?”

    突然,秦路明白过来,回头望向跟在后面的辛列。后者低着头,脸色苍白的移开了脸。避开了秦路的目光。秦路醒悟过来。他立即转身就向门口冲去,喊道:“警…”

    话没喊出口,旁边有人扑过来捂住了他的嘴。将他的喊叫声堵在喉咙里。宪兵们七手八脚的抓住了他的手脚,将他紧紧地按在地上。另外有人想狠狠地朝他后脑狠揍了一下,几只强壮有力的胳膊将他整张脸都深深的按进了办公室厚厚的地毯里,毛茸茸的地毯堵住了他的嘴,发出来的呼救声都变成了呜呜的哀鸣。

    但秦路还在拼命的挣扎,像条被钓出水面的鱼一般拼命的扭动着身躯,拼命的反抗,他力气奇大,五个宪兵加一个军官竟按不住他。阿塔尔死死掐住了秦路的脖子,喘着粗气对站在旁边的辛列低声嚷道:“你…你在干什么?还不过来帮忙?”

    整个过程中。辛列一直站在旁边,呆若木鸡,脸色白得跟死人一般。听到阿搭尔的叫唤,他反而吓得退了一步,眼种惊惶得像只受惊的小白兔。

    这时,被捂住了嘴的秦路挣扎着转过头来,定定的望着他。

    看到秦路的眼睛,辛列又后退了几步。他踉踉跄跄,几乎是连滚带爬的逃出了办公室。在门边,他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只看到阿塔尔从腰间拔出了闪亮的匕首…

    出门以后,辛列无力的倚在墙上,双脚颤抖得厉害,几乎支撑不住身体了。

    一阵工夫,门又被打开了,宪兵们用抹布拭擦着手上血迹走了出来,阿塔尔走在最后。看到辛列失魂落魄的样子,他默默注视了他一阵,拍拍他的肩,什么也没说。

    辛列的眼前始终浮现着秦路那欢愤怒的眼睛。恶心得要命,他跪在地上拼命的呕吐,但除了酸水以外,他什么也吐不出来,泪水不受抑制的从眼眶里溢出,模糊了他的视野。

    “大人,对不起,我是第七司的人。”

    在这晚,在那个飘雪的晚上,一直隐藏在暗处的监察厅第七厅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潜伏的密探们都接到了紧急指令,要求他们不惜代价的采取行动。命令非常明确:“不惜代价,在天亮之前要彻底瘫痪中央军!”在第七司潜伏探子的指引下,监察厅行动司的暗杀小组倾巢而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帝都治部少长官卢华红衣旗本在家中睡梦时被自己的勤务兵刺杀。

    中央军驻扎帝都第五师师团长宁真旗本喝醉了酒,在回家途中遭到一伙没表露身份的军人刺杀,在护卫们的拼死掩护下,他侥幸孤身逃脱。但不幸的是,他逃脱后的第一反应是向附近最近的宪兵处报案,他嚷嚷道:“快来人啊!我是第五师师长宁真,刚才有人袭击我们,快出去抓住他们!”结果,宁真惊讶的看到了几个宪兵笑容舌怪的朝自己围上来,他们看起来有点面熟,身上血迹斑斑…

    中央军第六师师团长洗锋红衣旗本在自己家中被刺死,凶手不明。

    八年前,因为杨明华叛乱而引起的帝都流血夜动乱中。帝林引远东兵入帝都,那一场不分青红皂白的血腥屠杀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屠夫”绰号至今让人闻风丧胆。

    很显然,在这八年间,监察总长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暗杀这种手段的运用,他已到了妙绝登峰造极的地步;没必要杀的,他一个也没杀;该杀的,他一个也没放过,而且杀得干净俐索,比外科医生做手术更精密,更准确。除掉哪个人,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帝林了如指掌。比起当年流血夜那晚三万人死亡的大灾难,这次帝林下令除掉的人少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总共只有八十三人。

    这八十三人的职责各不相同,他们中间有中央军的将领,有治部少的警官,有忠于紫川家的贵族,有帝都邮局的值班经理、有总长府机要室的传令军官,有掌管帝都城门钥匙的低级军官,还有几个连军官都不算的传令兵。

    杀了这八十三人,帝林不但将中央军的高级指挥层铲除一空。使得帝都最强的一支保卫部队陷入了无力化。也暂时瘫痪了紫川家的指挥系统,使得家族的中枢无法发布任何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