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川-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家族家中央军、远征军、边防军及多伦湖舰队、瓦涅河舰队地水陆军士兵们,我也在向你们讲话!紫川家族的全体国民们,忠诚于家族旗帜的所有人们,我在向你们讲话!我是紫川宁,紫川家的当代总长。我在向你们说话!”

    仿佛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池塘,兵海中起了无形的骚动。震惊和疑惑就像波纹一般在士兵地海洋中回荡着,窃窃私语声四起:“那女人,她说她是宁殿下!”

    这时。一直默默站在紫川宁身后的远东统领站出两步,一言不发,以严峻的目光俯视着台下。立即,议论和窃窃私语声一瞬间全部停止了。士兵静立如林,三万人聚集的会场。竟静得荒山野林一般。

    吃惊地望着紫川秀,紫川宁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个英姿勃发的银发将军,与自己印象中温柔而体贴的紫川秀截然不同。“为将者需具令人不可侵犯的威严!”——毫无疑问地。那个翩翩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名将了!

    紫川宁看着紫川秀的背影,眼睛慢慢地湿润了。孩提时,当暴民冲进自己房间时,就是这个背影默默的为自己守夜,直至黎明;面对着刺客们锋利的刀刃,同样是这个背影挡在自己的身前。现在,当自己国破家亡之时,还是这个背影站了出来。他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为自己遮挡住人间所有的风雨。

    眼看秩序已经恢复,紫川宁退后一步,依然站到紫川宁身后,说:“殿下,可以继续了。”

    紫川宁点头,站前一步:“士兵们,我来告诉你们真相,叛逆者极力要掩盖的真相!”

    终于能在公开场合痛快淋漓的说出真相,紫川宁心潮澎湃。她告诉众人,就在七八六年一月一日的晚上,紫川家的最高统治机构遭到包围和攻打。而做出这种大逆不道行径的,并非罗明海,而是紫川家的监察总长帝林。

    “谁能料到呢?本该是维护纲纪、斩奸除恶的监察厅,竟摇身一变成了叛逆集团!”紫川宁说着,冷静中带着愤怒:“帝林,不过微末小子,得我父远星看重,特意加恩提拔才得从行伍中脱颖而出,参星殿下对其恩宠信任至极,将要害部门交托。不到三十就成为了家族的一位统领,如此的恩宠提携,在家族历史上也少见。即使人心底里只存有半分良知,也该对此感激,以忠诚回报才是!可帝林此人竟是怎样回报家族呢?没有别的,只有血淋淋的双手!

    “他谋杀了参星殿下,谋杀了总长罗明海,谋杀了秦路阁下,谋杀了皮古阁下!此人丧心病狂到什么地步?甚至就连与他结拜、曾多次救过他性命的结义兄弟也不放过,在望都陵,监察厅的宪兵悍然对斯特林下手,将他杀害!

    “斯特林阁下,一生公忠体国,无私无畏。在抵御魔族入侵捍卫人类文明的战争中,他屡立战功,堪称中流砥柱!他不但是我们紫川家的英雄,更是全人类的英雄!这样的人,竟不是死于魔族之手,不是战死在抵御敌国外患的战场,却是倒在了卑劣的阴谋下,死在他曾全身心信任的结拜兄弟手上!世间之冤,还有更甚于此的吗?”

    正如紫川宁所说的,虽然远东军士兵对家族缺少忠诚感,但对于斯特林这位家族名将,不少军人都是把他当偶像的。听闻他竟是死于自己结拜兄弟地手上。全场大哗。

    紫川宁肃穆的举起了手:“我的身份,远东军的秀川统领和诸位大人可为我证明!以紫川家的荣誉担保,我今天所言所述,句句属实。而这位女士,她就是斯特林阁下地遗孀李清红衣旗本阁下。她也是与我一同经历患难从叛军手中逃脱出来的,可以证明我的话。”

    高台上的远东统领凝重的点头。

    李清也站上高台。她望过众人,眼睛里流露深沉的悲哀:“诸位,我是李清。在这里,我想以斯特林妻

    ,一个军人妻子的身份,跟大家说几句话。

    “那时。突然听到斯特林死的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直到现在都还不敢相信。斯特林常出兵放马地,受伤战死,我不是没有过心理准备,当兵吃粮少不了风险,官当得再大也不能保证安全。而且斯特林也不是那种习惯躲在后面的人。他总喜欢冲杀在最前面。

    “说句心里话,我是有点埋怨的,他都当到军务处长统领的份上了,何苦还象个大头兵一般厮杀呢?他说。李清,我毕竟经历了多年沙场,也练过武,身手比常人好些。我多杀一个魔族,说不定就能救了我一个兵的性命。我冲在前面冒点险。值了!”

    说着,李清泪流满脸,凄切的声音回响在会场:“若是害斯特林性命地是魔族。是流风家的人,若是他死在战场上,那没话说,将军难免阵上亡,谁让他技不如人?

    “但这次不同。有人告诉我,那晚,斯特林是为了救帝林才急急忙忙连卫队都没带就赶回帝都的。发布假消息把斯特林从达克军营里骗出来谋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跟他结拜地兄弟!让他丧命的地方不是战场,而是望都陵外的荒山野林,宪兵们用弩箭害了他!这是谋杀!**裸的谋杀!

    “那个畜牲,害了斯特林后,他栽赃到了被害的罗明海身上,为斩草除根让世人永远不能得知真相,他连我这个未亡人都不放过,派出无数地密探和宪兵追杀我们,决意把我们灭口!世间还有比这更忘恩负义,更卑鄙无耻的人吗?苍天在上,以前他可是口口声声叫我弟妹的!

    “斯特林他一生为国为民,不该得此遭遇!那夜,我已发誓,但有一息尚存,我定要为斯特林讨回公道!但家族已被叛军所把持,元老会畏惧奸邪势力,噤若寒蝉。我这个未亡人,无处可申这滔天之冤。难道世间就再无公义与正理了吗?我绝不相信!

    “诸位,与我夫君一样,你们也是家族地军人,是我夫君的同袍手足。先夫不幸遭奸邪毒手,他的遗孀被人追杀灭门,除了远东军,我一个弱质女子,竟是求救无门!在此恳求你们,恳求你们主持公道,申张正义,惩罚奸邪,让斯特林不至于死不瞑目!”

    说着,李清在高台上对着士兵们跪倒匍匐,泣不成声:“拜托!”

    整个会场静得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士兵们都被李清那略带哭音的叙述紧紧的吸引住了,静心屏气的凝神倾听着。士兵们并没有很高的觉悟或者智慧,但他们最看重的就是义气和战友情谊,钦佩的是英雄豪气。他们对“忠于家族光复故都之类”的口号提不起兴趣来,但帝林设圈套谋杀结义兄弟——而且还是深受众人爱戴的斯特林将军——还追杀其弱质妻子,放在这些血气方刚的士兵们眼里,这种行为实在是天理不容!

    眼见李清盈盈跪倒,一个无辜被追杀的孱孱弱质女子跪倒自己面前,哭得梨花带雨般凄凉,士兵们心中单纯的侠义肝胆顿时被激发出来了,他们赤红着眼,鼻孔愤怒的喷着气,眼睛紧紧的盯着高台上的人。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突然,一个声音在队列中突然炸起:“远东的男人不是孬种,我们不怕帝林!李清大人,我们帮!”

    仿佛是一个火把丢进了火藥桶里,激烈的气氛爆发了。无数条嗓子喊了起来,声音乱七八糟响成一片:“杀掉那个畜牲!”

    “没人性了!”

    “我气得受不了了!”

    人声鼎沸,秩序井然的阅兵场乱成了一团,有人冲着高台上喊:“秀川大人。还等什么,快带我们回去打帝林吧!”

    高台上的紫川秀只是默默的站着,并没有出来喝令肃静,而高台前的将领和队伍中地军官们也保持了沉默。面对这场混乱,大家仿佛故意的放任着。

    远东军副帅林冰快步上了台。扶起了李清:“清大人您放心,这件事,我们远东军义不容辞!”

    擦着眼泪,李清哽咽的说:“有劳大人了。”面对高台下的士兵们,她深深的一个鞠躬:“谢谢大家,真心地感谢大家!”

    “理应如此,清大人不必多礼!”林冰转向台下,大声说:“弟兄们。帝林集团控制了帝都,他们刚刚击败了林氏家族,逼迫林家签定了城下之盟,而家族的西北统领明辉阁下畏惧强权,竟赞同叛军的立场,于是。那个满手血腥的魔王,弑君杀兄的凶手,便可以逍遥四望,他欣欣然以为。天下再无正义肝胆,再无忠义之士,他的罪恶暴行可不受惩罚,反倒能黄袍加身,尽享荣华!弟兄们。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三万人愤怒的低喝犹如闷声雷霆,轰然冲上高台上,强大的声波震得紫川宁脚下地地板都在微微颤抖。紫川宁被震得头晕目眩,站立不闻。

    “正是!”林冰慷慨激昂,她响亮的声音回荡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且让帝林得意吧,且让他嚣张吧!他忘记了,五十年前,正是远东人,在帝都城外挡住了叛乱的三十万边防军!他也忘记了,两年前,也是远东战士,挡住了装甲兽的铁蹄,击落了魔神皇头顶的皇冠!

    “昭昭天日,自有公理,公道自在人心。官僚和贵族们贪生怕死,屈服强权,为了自家地财产和权势,他们噤若寒蝉,顺风倒伏,但是,在远东,这样的孬种决计不会存在!在远东,我们有的是热血、勇气和义气,对帝林这种丧尽天良的逆贼,这种卑劣得简直不配称之为人地畜牲,远东的男子汉决计不会袖手旁观!”

    林冰激动得粉脸通红,她猛然转身面向紫川宁,大声说:“殿下,远东军在此恭候您的命令!”

    “我明白!”紫川宁定一定神,可是泪水依然抑制不住的从眼中流下。她尽量压制着声音中的颤抖,努力平静地说:“远东统领紫川秀阁下,作为紫川家的总长,我命令您立即率远东部队入关讨伐以帝林为首的叛乱集团,平定叛乱,恢复秩序,以恢复鹰旗荣耀!”

    紫川秀默默地望了紫川宁一眼,然后,他将斗篷向后一拂,优雅的屈膝跪倒:“微臣谨遵钧令,殿下。愿追随您的旗帜,家族万岁!”

    “愿追随殿下,家族万岁!”跟在紫川秀身后,远东军的众

    接一个对着紫川宁跪倒。从远东草原上吹来的劲风拂动着将领们身上的斗篷,上下翻飞着,犹如一群纷飞的苍鹰。

    全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轰然响起,仿佛被风吹倒的麦浪,士兵们整齐的一排接一排的跪下,无数个嗓音汇集成一片洪亮的回音:“愿追随殿下,家族万岁!”

    成千上万的军人以排山倒海之势跪倒在美丽的少女面前,紫川宁心潮澎湃。她看到了千军万马,她看到了铁马金戈,她看到了,无数招展的黑鹰战旗迎风飘舞在帝都的城头,她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在向她微笑着,那些活着和死去的人们,在这一刻,他们的笑容灼灼发亮,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叔叔,我回来了!”

    七八六年九月一日,一个震天霹雳将整个大陆震撼得目瞪口呆:失踪已久的紫川家总长紫川宁终于在远东出现了。在瓦伦要塞,她公开检阅了远东秀字营、半兽人铁甲军等远东精锐部队,并发布了讨逆檄文。在檄文中,紫川宁以紫川家总长的名义,宣布以帝林为首的监察厅和宪兵部队为叛逆组织,宣布从即日起,他们的一切行动皆为非法。

    在檄文中,紫川宁完全崭露了作为一个大国领袖的风范和气度。她说:“监察厅与宪兵团本为捍卫家族精锐。奈何被奸逆所误,走上歧路。叛军之中,多为家族赤子,不少更曾为鹰旗付出与流血。尔等乃受长官蒙蔽,尊奉命令而行事。叛逆并非尔等本意。朕为人君,能惩治宜能宽恕,谨宣布,除帝林、哥普拉、今西等逆首,监察厅和宪兵一众人等,只要尔等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家族就能既往不咎。不加追究。若能反戈一击,立下殊功,家族更是不吝封侯之赏!”

    檄文一经流传,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监察厅发言人立即辟谣,称这是谣言,紫川宁殿下依然在帝都总长府内。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组织了一批有名望地专家、学者和身份显贵的元老前去总长府内探望紫川宁,然后出来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证明紫川宁确实还在。

    但这种做法骗不了人。民众心里都是雪亮,大家都说。若宁殿下还健在,只需安排一次公开集会让她亮相说话就好,谣言自然不攻自破了。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做法,监察厅却不敢采用,而是胁迫一群名人去搞什么探望。这分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监察厅做贼心虚,这反倒证明了檄文的真实性。

    监察厅采取种种措施。下令禁止檄文的传播,他们派出了无数地密探遍布民间,偷听老百姓的谈话,在道上设立盘查站、张榜恐吓,在城市里竖起了密密麻麻的绞刑架、处决敢私下议论的百姓。但这些措施就像用一个小调羹浇水来扑灭森林大火一般,完全无济于事。从瓦伦一直到旦雅,从帝都到蓝城,从瓦涅河到朗沧江,遍布城乡,大大小小的城镇和乡村,几乎在每个城市的街上、墙上、路灯柱子上、大门边,到处都贴出了盖有紫川家国玺的檄文。尽管宪兵们每天都撕,但到了第二天早上,无数的传单和檄文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竟无人知道它们自何而来。檄文传播犹如烈火焚野,遍地燎原,无处不在,口口相传,人人皆知。

    一个月后,监察厅不得不承认,在禁止消息传播这项工作上,他们已经完全失败了。

    “该知道地人都知道了。”白厦无奈的报告:“哪怕是最偏僻村野里的聋子老头,他都知道我们是叛军了。现在我们做得再多都是无用功——不,是反作用。我们越是严令禁止,老百姓就越是关注此事,传播得越起劲。殿下,紫川宁能在短短三个星期里把檄文散布全国各地,这不单单靠老百姓自发的传播。我们怀疑,在这背后有一些大势力在组织和推动此事。”

    “你是指…”自从知道紫川宁露面,帝林就一直保持着冷冰冰的表情:“远东统领吗?”

    “远东统领肯定插手此事了,紫川宁能在瓦伦要塞公开露面,这本身就说明了远东军的态度。但是单靠白川地远东情报局,他们还办不到这么干净俐落,让我们连追查都办不到——殿下,不是我们狂妄,就远东情报局那伙从头到脚的菜鸟,他们的本事顶多也就打探下农贸市场的白菜价格罢了。而且远东情报局地活动范围也只局限在东南地区,对于西北和西南,他们鞭长莫及。流风霜、明辉、林家还有元老会,这几伙势力里肯定有人在暗中帮紫川宁传播这个消息。只是具体是谁干的,谁在暗中跟我们作对,我们还在抓紧追查…”

    “没必要查了。”帝林望着窗外的蓝天,声音淡淡的:“查出来也没意义了。”他苦涩的说:“我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了:天下皆我敌。准备开战吧!”

    紫川宁地檄文不但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反响,也在政坛和军界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继巴特利之后,靠近远东瓦伦要塞出口地达玛行省第二个给世人做出了光辉的榜样,行省总督和省长发动兵变,消灭了监察厅驻当地的宪兵,公开宣称投靠远东的紫川宁。

    凯格行省第三个易帜,宣布脱离监察厅,回归紫川皇权。

    就像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监察厅一直担心的连锁反应终于发生了,东北地区的比特、安卡拉等东北三省公开易帜。在当年的抗魔族战争中,这三省本来就是由远东军光复的。虽然当年紫川参星撤换了他们的总督和省长。但在这几省里,很多地方官员都是由原来地远东军官担当的,紫川秀的命令对他们是有相当影响力的。

    在那些暂时还没易帜的东南行省里,形势在继续恶化。十七个行省地监察厅派驻机关都报告,形势变得相当恶劣。他们无法控制局势了,监察官和宪兵们都不敢穿着制服离开营地。不但老百姓对宪兵和检察官充满了敌意,而各地的政府和驻军,本来在事变后就对监察厅一直唯命是听,现在也变得态度暧昧起来。

    十一个行省的派驻监察官都向帝都紧急求援,请求给他们辖区增加宪兵部队。因为驻军和政府都出现了原因不明的异常动向。他们怀疑,对方跟远东军有勾结,若不能尽快增加宪兵部队的数量。不足于震慑当地政府和驻军。

    负责镇压巴特利叛乱的

    领发回求援讯息,自从紫川宁发布檄文以后,周边数的反正,甚至就连讨伐军大本营的奥斯行省也出现了波动,接连不停地受到不明身份武装的袭击。今西恳求派遣有力部队来维持自己后路,声称:“现在奥斯省军已经靠不住了。不能放心把粮仓交给他们防守。”另外,他麾下部队的士气都一落千丈,战力衰弱惊人,若无新部队加入。他实在没有信心继续进攻。

    但是,这些求援报告都被帝林否决了。并非他认为这些报告不重要,但无奈,他实在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