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裕,因为功高盖世,所以东晋王朝分封给他的封地,以及他管理过的州郡,有十多个州;另外,当时东晋王朝的许多州郡的行政长官,多是刘裕的手下、亲戚、朋友。东晋王朝所能管理的,最多只是建康及周边一些很小的地区。所谓十分天下,刘裕已得之八九。从地理面积上计,宋公刘裕,早该做皇帝了。
  与其继续拥护一不死不活的王朝、或者无用的皇帝,不如让英明神武的刘裕取而代之。当时许多人都这样想,刘裕也知道,他有大量的民意支持率。但他不敢有违天道!
  但,何谓天道?
  所谓天道高远,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通通透!所以天道,是神仙们的政治学理论。凡人,没有谁能说得清楚,没有谁能解释清楚。对于刘裕来说,他和我们一样,也给不出,天道的答案或定义。但流传甚广的谶言,在刘裕看来,却很可能上天对于世人的一种喑示,或者干涉。
  晋王朝肯定要灭亡!如司马昌明对于流星说的一句话:世间哪里有什么万年的天子,万年的王朝?
  一切都有一个定数。晋王朝的定数是什么?
  谶言里说:昌明之后,尚有二世。
  刘裕相信这个谶言,把这则谶言当做天道一样尊敬。所以他不敢对东晋王朝,轻举妄动,怕违天道。
  可刘裕比较聪明,他居然看出,这则模糊的谶言的一个缺点:昌明之后,还有两世。两世是多长?
  二年,十年,还是二十年?
  刘裕此时已经是57岁的老同志了,他没有多少未来,可以与大脑弱智,四体健康的皇帝PK。如果放任司马德宗糊里糊涂去活下去,这一位健康的弱智皇帝,或许活得比刘裕还长寿!然后再传一帝,如果继位的皇帝是一个聪明人,而且长寿。则我们的刘裕老同志,想做皇帝,可能是他下辈子的事儿。
  谶言传两世规定,刘裕不敢有违!他相信谶言就是天意!
  但如同我们现在的法律一样,不被禁止的,就可以理解为是被许可的。谶言只说,东晋王朝自昌明皇帝之后,再传两世。时间则是有弹性的。
  刘裕抓住谶点规定不细的缺点,义熙十四年,刘裕密令中书郎王韶之,缢死了皇帝司马德宗。《资治通鉴》:“宋公刘裕以谶言:昌明之后,尚有二帝,乃使中书郎王韶之……以散衣缢帝于东堂。”
  司马德宗死后,解决了昌明一世的问题,为了应谶,刘裕立哑吧皇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司马德文也是一明白人,即位之初,人投我以桃,我报其以李,他立马封刘裕这宋王。
  二年之后,元熙三年,公元420 年,刘裕手大大臣喑示,皇帝司马德文皇帝不能再当了,应禅位给宋王。
  晋恭帝所以后被刘裕封为晋恭帝,和他当时说了这样几句话有关:“早在恒玄之世,晋氏已亡天下;但为刘公所延!王室才能苟全于乱世二十余年,今日禅让,心甘情愿!”说完,司马德文皇帝亲手拟写了禅让诏书,宣布禅位于刘裕。
  咱中国上古之世的禅让制度,多只是传说。而从汉王朝之后,又建立起来的禅让制度,我们许多后来人,没有机会参与当时的禅让大典。而这类事件,写历史的史家们,多只是一笔带过,所以对于当禅让者的心态,已经无从查考。但自东汉献帝禅位开始,到东晋王朝,话说得最爽快的、禅位于人的皇帝,就是晋恭帝了!
  想必刘裕听到这话的感觉,与我们一样,所以刘裕称帝之后,新皇帝下令,给晋恭帝重新修建新居,并且依然享受国家领导人的行政待遇。这是前世所有禅让出皇位的皇帝,没有的盛事。
  只是可惜,一年之后,有朝臣劝刘裕:做人还是要图一个安全与实惠,切不可慕虚名,而坠实祸!
  刘裕下令,杀死了司马德文。
  至此,“昌明之后,尚有二世”谶言,完全应谶,从谶言角度,这一谶言是一相对精确的谶言。司马昌明之后,东晋王朝确实只传两世,然后灭亡。
  但在谶言应谶过程之中,刘裕人为地改变了谶言实现的时间,而且所用手法,相当不人道!
  如果真有一个什么天道存在,刘裕此为,必然有损自身正气!有损刘裕版宋王朝的正气。
  刘裕此人,比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开国皇帝:如刘邦、朱元璋等,都擅于军事、也懂政治,特别是更加威猛。但他在咱中国历史上,所以没有刘邦与朱元璋那样的声名,只是因为他创建的宋王朝寿命太短,只是区区六十年。
  所以如此短暂,从迷信角度,可能与他欺侮弱势群体,密令朝臣缢弑司马德宗有关。
  当然,刘裕喑杀皇帝的行为,与朱元璋烂杀朝臣行为相比,刘裕简直可以算得上一圣人。有所不同的是,朱皇帝杀的都是一些心智正常人;刘裕却是下手,杀一弱智儿,太不道地了!
               鸟妖诗(陈)
  引子
  《南史… 陈后主纪》云:“陈之将亡,有鸟一足,集其殿庭,以嘴画地成文:
  独足上高台,
  茂草变成灰。
  欲知我家处,
  朱门向水开……
  一、危险的江南。
  世人都说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公元582 年左右,美丽的江南,却要天下大乱了。而更为可悲的是,天下即将大乱,许多陈朝人,从皇帝到大臣,这些当时江南社会的上流精英人物,对“天乱”一点感觉也没有。到是天上飞鸟,湖里的水,却先于人,有了预感。
  在当时的江南,从三国孙权之世开始,就流传了一种说法:临湖塞,天下乱;临湖开,天下平。
  陈家王朝,原陈高祖陈霸先所创,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王朝。在陈家王朝祯明三年十二月,原本是一个非雨的季节,传说对于人类的社会兴与衰,有灵异感应的临湖,居然自开!
  按流传的说法,临湖开,天下平。天下即将太平?
  陈家王朝末期的江南,老百姓什么都敢渴望,但就是不敢渴望会天下太平。
  当时的皇帝陈叔宝,自公元582 年称帝,已经两年左右时间。这陈皇帝刚称帝时,日子过得相当不顺:在称帝之前,被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陈叔陵,用切药刀砍成重伤,养了一年,才得痊愈。
  陈皇帝病体略好,有点精神头之后,先犒劳自个儿及他的老婆们:在皇宫里,盖了三座摩天大楼。
  每一座摩天楼,都有数十丈之高,结算成现在的米高度,这陈皇帝当年在江南,修建的摩天楼,有八九十米高,约合现在三十层楼房的高度。
  在三座大楼之前,还建筑了若干彼此相通的多层通道。便于楼与楼之间的勾通联系。
  三座大楼主体完工之后,陈皇帝又下令大肆装璜,所选用的装璜材料,全最高级,最顶级的装璜材料。如金、玉,如翡翠、红木、檀香木等。据历史记载,陈皇帝的摩天楼,光擅香木,就用了数十吨。《资治通鉴》“此楼近古未有,微风暂至,香闻数里。”
  陈皇帝装璜他们家房子,周围的老百姓都能闻到香,也是陈皇帝别具一格的、与民同乐的理政方式。
  摩天楼落成之后,陈叔宝分别给三座大数取了相当雅致的名字:绮阁楼、结绮楼、望仙楼。每座大楼都住了一位绝色的江南女子,如陈王朝第一美女张丽华,还有陈皇帝也比较宠幸的龚贵妃,孔贵妃。江南第一美女张丽华居处在绮阁楼,龚美女居住在结绮楼,孔美女居处在望仙楼。
  陈皇帝的这三位绝色美女,都是当世江南第一流的美女。特别是姓张的那位美女,芳名丽华,据说她头发的发质特好,青光可鉴,且有七尺之长。并且这位张美女还比较善解人意,有倾城倾国之貌,且又善解人意,所以这张美人,一举一动,一瞻一顾之间,不知会迷到多少男人!
  这位张美人,不但秀色一流,据南朝皇家资料揭密,这位张美女床上功夫也是超一流。如司马光老先们,据世外观察,可能是有点醋意地说:“(张美女)常置淫祠于宫中,聚女巫鼓舞。”
  大约意思是说,张美女常在皇宫里,和皇帝一起,看A 级图片,或A 级片表演真人秀。还在皇宫里,办了有一定艺术水淮的女巫艳舞,说不定也包括我们现在人欣赏的肚皮舞。
  张美女丽华,不但床上功夫是一绝,而且对于陈皇帝管理国家事务,也有很大帮忙。
  她以色事人,陪皇帝开心之余,还养了一支调查队,帮皇帝搞微服私访、或明查喑访之类的工作。所以皇宫之外,稍稍有点影响的人或事儿,张美女都是第一时间知道,然后告诉皇帝。
  这说明张丽华女士,不只是陈叔宝的一花瓶,或绣花枕头,她还是比较的政治头脑。在床上,她是陈皇帝的好搭挡;在皇宫里,她陈皇帝的贤内助;在政治上,她还能做好陈皇帝的好助手!
  碰到这样子的女人,那个男人都要爱死她了!这一点,陈皇帝和我们这些普通男人一样。
  摩天楼完全盖好之后,陈叔宝天天呆在三座楼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天天围着酒杯、和美女们的裙子转。所有的国家大事,基本上交给了一位叫孔范的家伙管理。
  孔范这个人,和他的姓一样,有点文化底蕴。但他“很有”一般文化人狂妄与轻浮。
  做到陈家王朝的丞相之后,他把国家财政里的许多钱,都拿出来投皇帝所好。所谓金山银山,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江南虽然是咱中国历代富裕之地,但陈皇帝花起银子来,一如滚滚长江东流水。
  所以陈叔宝皇帝,做皇帝没有多长时间之后;陈皇帝和他的几位绝对江南美人,在摩天楼里紧吃了没多长时间,国家财政就开始吃紧了。
  孔相起用了一位理财高手沈客卿,让他做陈家王朝的财政大臣。
  沈大臣上任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停止执行,前代皇帝的国家税收政策。采取了两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强有力措施:一、在国家税收政策面前,军人、文化人,一律平等。(之前陈王朝规定:军人,文化人可以免税。)
  二、在陈家王朝许多交通要道,设立国家收费站。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陈王朝的财政收入,增加了数十倍。
  皇帝十二分地欣赏沈客卿这位财政大臣,孔丞相也庆欣自个儿用对了人。所以丞相对自个儿也更加满意了。
  在他眼里,除了皇帝,其它什么人都不在他眼里。特别是作为有文化的人,他特别看不起军人。有一次,他对皇帝说:“全军将领,起自行队之间,多只有匹夫之勇,一些深谋远虑的国家大事,哪里是他们所能通透、明白的!”
  要命是,陈皇帝居然认可了孔丞相的话。我们现在的政治家,告诉我们,军队是国家最重要的机器。用“机器”这个东东,形容国家军队,形容是不到位的。得换一种说法:军队是国家的主心骨。(骨胳)
  军队、军事将领,再没有文化、再精鄙,皇帝或国家领导人,也要把他们养起来,甚至要象供菩萨一样,把他们供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陈家王朝皇帝,及国家最重要的大臣,却看不起军队的同志们,如同大脑看不起自个儿的拳头一样。陈皇帝与孔丞相,对于军队的不顺眼,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心里头,而是落实到国家基本国策上。
  自陈皇帝与孔丞相,对于军队、军人的理解,达成共识之后,对军事将领们的要求更高了,只要他们稍有过失,就撤职查办。之后,皇帝或丞相就把他们喜欢的文化人,派出去管理军队。没有多长时间,陈王朝的许多支部队的长官,多换成了文化人。
  用笔杆子管理枪子,从管理学理念,是管理学的制度一大创新!但如果没有相当完备的法律基础,如同是让一只羊去管一群狼!《资治通鉴》“自是将帅稍有过失,即夺其权,分之文吏。”
  此时,这个国家要多危险,就有多危险的!
  二、时间到了。
  在陈皇帝变着法子地; 折腾他的国家; 折腾他的人民之时; 陈皇帝的对手; 隋文帝杨坚在干什么? 公元581 年; 杨坚取代北周王朝; 称帝。陈皇帝叔宝先生; 公元582 后继皇帝位; 杨坚比陈皇帝早称帝一年。许多历史书里都说了,隋文帝杨坚是一位“有威容、外质术而内明敏、雄材大略之主”。这样一位英雄,做了偏安于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国皇帝之后,他的英雄心,决定了,他会一个一个地收拾、把中国搞得四分五裂的、多达十位数以上的众多小国。
  对于陈王朝来说,隋文帝应是一位让人不敢忽视的敌人;当隋文帝,把把许多北方人梦中的江南,认定是、他迟早必须夹而食之的一块肉!陈王朝的皇帝与朝臣,却迷恋于天天歌舞,夜夜笙歌的意境之中。
  做了皇帝之后,隋文帝与大臣高熲,就开始着手平陈之计。高熲提出了一个相当有战略意义的合理化建议。他说:“长江以北,已为我有,江北地寒,每年收获略晚天江南,待江南收获之季,我军大张旗鼓,征集兵马,假装欲袭江南。陈军必集兵守卫而误农时,而我军刚好收获而归。每年如此,如是者三,陈人习以为常。我军再集,剩敌犹豫之际,我们登陆攻之,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高熲的第二个建议是:“江南民舍,多用茅竹为料,可密令我军替入,因风放火,一连数年,江南必困!”
  杨坚采纳了高熲的两条建议,下令施行。自此之后,陈王朝军队,老是在边境线上受到隋军时不时的搔扰。南方的老百姓的民舍,老是莫名其妙地起火!《资治通鉴》说,“陈人苦不堪言!”
  在隋军已经对于陈王朝,采取了军事行动之时,陈王朝许多人还在鼓里做梦。
  陈祯明一年,江南发生一件怪事儿,瘀塞了几百年的临湖开了。临湖自开,按数百年之前,流传的传说,是天下要太平的迹象?
  江南的许多老百姓对这件奇事儿,喑喑奔走相告!
  此时,陈家王朝皇帝与朝臣,地方官吏,贪污腐化、官官相卫;他们以各种名义,向老百姓伸手,什么苛捐杂税,什么横征暴敛,怎么能帮皇帝来钱快,他们怎么来!
  老百姓田里的庄稼,因为频于战争准备,损失过两成、三成,也是正常的事儿。最可怕的是,家里的房子,老时不时地失火。有些人一辈子,攒了一点钱,盖好的房子,可却被一把莫名其妙的火给烧光了!
  在陈叔宝皇帝当政几年,南方许多人,都象鲁迅先生笔下九斤老太一样认同:这人,一代不如一代,这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此时北方,时不时会传来一点小道消息:北国在英明神武的皇帝治理一下,国家安定,人民幸福。还有消息传来,说隋文帝准备南下,有许多老百姓甚至心底里喑喑地希望隋军早点过来。
  叔宝皇帝本人,那几天感觉也不太好。在朝臣上报,说临湖自开时,皇帝还听到一件怪事儿。
  在临湖自开几天之前,建康城内下了那一年的第一场雪。陈皇帝从他的摩天大楼里看出去,原本还有花花草草皇宫,变成白茫茫的一片。让有一颗诗心的陈皇帝,有一点想作诗的激情。
  在他象女人怀孩子一样,想孕育出一首雪诗的当儿,有宫廷内待们来报,在摩天大楼绮阁楼之前,发现了一只特怪的大鸟。大鸟只有一只脚,或者说只看到一只脚。这只奇怪的鸟儿,一早就在大楼之前,跳来跳去,并且不时地用它长长的嘴巴,在地面上划来划去。象当时的一些文化人,用毛笔写字一样。大鸟好在地面上写着什么字。
  有好事的近待去过去一看,大鸟飞走了,奇怪的是,雪地上居然出现了一首五言绝句!内待读之成文:独足上高台,茂草化成灰。
  欲知我家处,朱门向水开。
  陈皇帝看到建康城难得碰到的雪,他自个儿正想写一首诗来着。一只奇怪的独足鸟,居然帮他写了一首诗。
  皇帝看到独足鸟儿写的诗,心里有一股不祥的感觉。飞鸟居然能用我们人类发明的文字创作,这鸟肯定是一只不一般的鸟。应是一只神鸟,而神鸟光临皇宫,写下一道无标题的诗,什么意思?
  它想对皇帝说什么吗?
  陈皇帝一下子也搞不明白,左右之人,也不敢乱猜测。只是当做一件奇怪的事儿,彼此之间喑喑传说。
  此时朝臣来报:临湖自开。
  临湖自开,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儿,也可以解释成,咱陈家王朝,在陈叔宝皇帝英明领导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天下太平了。
  但陈皇帝这时还能保持大脑清醒,他知道自个儿的所作所为,以及随时可以压境的大隋军队,临湖这个时候开,要么是老天爷在恶心陈叔宝;要么是想告诉陈国人,大隋军队一来,天下立马就会太平!
  所以陈皇帝对于雪地上出现的鸟言诗,对于没有等他批准,擅自开的临湖相当讨厌!《资治通鉴》里说,“帝恶之。”
  他决心向佛祖忏悔。把自个儿买到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