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表的历史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叵怠rederic Piguet是1853年在Le Brassus创立的机芯厂,专门制作传统高品质超薄机芯以及复杂机芯,目前也隶属于斯沃琪的旗下。他不但提供宝珀所需的各式机芯,同时还是多家知名表厂如卡地亚、萧邦、昆仑等的供应厂。但为了宝珀的独特性,宝珀的型号并不对外提供。
  要概括宝珀在超过两个半世纪的发展中所获得的技术的基本价值,可归纳为数个要点,它们也是此品牌将来路线和发展的基础:世上第一个表的品牌;钟表制造艺术的典范;圆形钟表的楷模;一个文化遗产;全手工制造和装配的钟表。


宝珀——雕刻出来的时光(2)(图)




  世界上最后一块机械表
  历经六年光阴,宝珀工匠研制出了腕表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作品——宝珀1735型,将六大经典系列的所有功能融合在一个机芯内。1735是宝珀的创始年份,也是这款登峰造极的腕表最贴切的封号。
  宝珀只致力于制造艺术中的极品,没有流水线生产车间,也没有大的厂房,今天制表师仍在那古旧农舍内的窗旁工作台上镶制手表,“传统”在此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每位制表师均被视为艺术家,他们把超凡的创作及卓越的技巧融于每枚手表中,赋予它们灵魂与生命,今天的手表仍用手工装配打磨直至完成,自始至终由一位师傅制作,每块手表都要历时三个月才能完成。可见宝珀表不仅是一件计时器更是精美的艺术品,它代表了传统文化和艺术,宝珀表被列为十大典藏名表之一,足见其珍贵,犹具收藏价值。
  宝珀表最引以为傲的就是1735系列。你知道等一块宝珀1735型要多久吗?20年。如果一个女人能让男人等这么久——你只好相信:她确实完美得无可替代。 
  宝珀表的1735系列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的手表,堪称精密中的艺术。自1991年问世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手表在功能的复杂性上超过它; 目前世界上只有宝珀的三位师傅能够完成。
  为了纪念贾汗·雅克·宝珀于1735年开创宝珀传奇制表业,宝珀把一枚集其六大表坛杰作功能于一身的手表,命名为“1735”,全球限量生产仅有30枚。此枚手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全手工机械表,集中了当今世界机械表全部六项复杂机械功能。即:超薄自动上链机芯、双指针飞返计时、陀飞轮、时刻分三问功能、万年历以及月相盈亏功能。
  “1735”研发耗时整整六年,制表大师需一年半时间才能完成一只,在仅仅14毫米的表壳中装有740个零件,实为表坛一大壮举。
  所以,香港著名钟表收藏及鉴赏家钟咏麟被问道:“您最喜欢的一块表是哪一块?”他才会毫不思索地回答道:“下一块。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目标,那可能是1735吧,在功能上,它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了。”


江诗丹顿时间的代名词(1)(图)




  创始人◆让·马克·瓦什隆(Jean Marc Vacheron)
  创始时间◆1755年 创始地点◆瑞士
  全世界最古老的钟表制造商,率先为人们记录了“时间”缥缈的踪迹,成为度量生命及历史的基本刻度。因为融入了创作者的灵魂和性格,江诗丹顿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心灵与手艺的契合,是心神一体激发的灵感。江诗丹顿化传统为永恒,每一款表都忠实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待。
  如果人类还需要用时间来计算自己生命的话,那么,江诗丹顿就有生存的意义。虽然在每一块表上面都可以看到同样的时间,可是,当我们怀抱江诗丹顿的时候,我们看时间的心情以及看时间的态度也许迥然有异。遗憾的是,每年世界只有6000人可以享受到这样美妙的感觉,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无法体会到。当一个人用自己所挣来的钱买到一块江诗丹顿之后,那种对于时间的深刻领悟,是绝对让人留恋和着迷的。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逃脱那精致的“马耳他十字”所带来的终极魔力,不是因为那上面可能会藏着从南非发掘出的一粒稀世珍钻,也不是因为那可能融入了一个“阁楼工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只在于每一块江诗丹顿的后面,都凝结着一个古老品牌对于外形和功能的全心付出,对于美好和精致的不懈努力,对于精确和细腻的无尽苛求。
  一个人一生中经历过林林总总的事情,可以练就他非凡的才华和对于现实游刃有余的把握能力,对于人生有着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特而且深刻的领悟,对于自己的未来以及别人的生存承担起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更大范围的责任。就像一块江诗丹顿那样历经数年,从最初的构想,到图纸,到设计,到每一个细节上的精雕细琢,到最后的测试,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需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只求最后到达顾客手中的是一块无懈可击的时光艺术珍藏。
  江诗丹顿时间的标志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时代如流沙一般浮动不止,我们站立的位置转瞬又不再是我们的位置。”其实转瞬即逝的仅仅是时尚,而时间却是永恒的。江诗丹顿,这一非凡的时间艺术的标志,便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
  江诗丹顿传承了瑞士的传统制表精华,同时也创新了许多制表技术,对制表业有莫大的贡献。江诗丹顿将250年的工艺积淀赋予了每一款产品丰富的内涵,目前大部分机械腕表的机芯都拥有日内瓦印记,每一件几乎皆为传世佳作。自1840年起,每只手表的生产图纸、记录、销售日期及机芯表壳编号等资料,都完整无缺地保留在公司的档案柜中。他们将超群的技术,严格的测试,精湛的工艺与完美的造型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高贵典雅、令人赞叹不已、极富收藏价值的稀奇经典之作。在漫长的制表岁月中,经久不衰地成为名贵典雅的象征。如今,着重历史传承及人文精神,复杂精良、活跃进取的江诗丹顿俨然已经成为“时间”的同义词,更是爱表人士眼中无可取代的腕上艺术品。
  250年的不间断生产历史让所有人惊叹于江诗丹顿顽强而卓越的生命力,更让其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钟表企业。
  江诗丹顿公司创始人是哲学家让·马克·瓦什隆。也许你会迷惑于日内瓦钟表匠与哲学家的关系,那时的日内瓦钟表匠被称为“阁楼工匠”,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在阳光充沛的阁楼里工作。精湛的手工技艺、开放创新的思想、对各类科学知识的熟知,让“阁楼工匠”成为博闻广识的学者的代名词。而瓦什隆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24岁的他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制表厂,这就是江诗丹顿的前身。1819年,费朗索瓦·康斯坦丁的加入让江诗丹顿开始追求完美的技术细节和美丽的外观设计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一个天才的推销员和开拓者,费朗索瓦·康斯坦丁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格言至今还影响着江诗丹顿:永远极力追求完美。而1839年机械工程师乔治斯·奥古斯·特莱斯奇欧的加入则令江诗丹顿的技术创新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
  悠久的历史积累让江诗丹顿表质量稳定而卓越。随着时间的流逝,代代相传,江诗丹顿表也在不断超越自身。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名牌手表,每年仅仅生产2万多只,其表盘上的如瑞士国徽般的十字标记,已经成为品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江诗丹顿时间的代名词(2)(图)




  250年的钟表传奇
  过去的阁楼工作室成为家族般的记忆和品牌订制的灵魂所系,而全新的制表工厂则是江诗丹顿迎接顶级钟表业挑战的精神表现。
  和其他很多的伟大企业一样,江诗丹顿的初创其实相当寒微,然而创业者兼具天赋异秉、深远眼光、强烈的使命感和勤奋不懈的态度,使得它终于扩展成一个令人敬重的企业王国,乃至对人类的文化和艺术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创立江诗丹顿的让·马克·瓦什隆于1731年诞生于日内瓦,是一个织匠的五个男孩中最小的一个,他自小就希望成为一个制表大师。18世纪初期时的日内瓦已是钟表业的摇篮,优秀的钟表匠人才辈出,但整个工业的环境还是很闭塞,即便出生于日内瓦,让·马克·瓦什隆由于是移民的第二代,起初还不具备学习制表的资格。幸好拜所谓“启蒙时代”来临之赐,全球对钟表的需求大增,自然需要更多钟表工匠的投入。日内瓦终于在1745年放宽限制,这一年让·马克·瓦什隆开始了他钟表学徒的生活,也跨出了他成为钟表大师的第一步。
  当时的规定,每一个想成为钟表师的人,在经过了五年的钟表学徒训练之后,还需要三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然后再将自己的钟表作品经有关部门的检核通过后,才可以成为所谓制表师,然后可以收一到两个学徒。1755年,已成为制表师的让·马克·瓦什隆在日内瓦的市中心成立了自己的“阁楼钟表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第一只成品据说是一只银制怀表,具有珐琅烧制的罗马和阿拉伯数字面盘。让·马克·瓦什隆对制表工艺充满了好奇与热诚,不断钻研制表的技术,很快成为一位非常受推崇的独立钟表匠,他也不断发掘其他有潜质的钟表匠,将自己超卓的制表工艺和对完美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传授给了他们。
  1785年,同样是制表师的让·马克·瓦什隆的儿子亚伯拉罕开始接手表厂的经营。1789年到1799年的这几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本是钟表主要购买者的贵族受创最深,也对江诗丹顿的经营造成困境,但让·马克·瓦什隆和亚伯拉罕全 力撑了下来。让·马克·瓦什隆在1803年去世之后,亚伯拉罕的独子雅克·巴泰勒米·瓦什隆继承父业,他是位眼光深远的人,了解一个表厂的永续经营除了高超不妥协的制表工艺外,具备推广和销售才能的商业大将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找到了曾是江诗丹顿历史中三位巨子之一的费朗索瓦·康斯坦丁进入表厂担任合伙人。费朗索瓦·康斯坦丁凭着坚毅的信念和惊人的魄力在欧洲穿梭了几十年,为设计精巧而优质的江诗丹顿钟表从邻近国家不断引进和扩展更多的新客户。除了为江诗丹顿带来巨额的利润之外,费朗索瓦·康斯坦丁还对将江诗丹顿的制表技艺推向完美境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819年费朗索瓦·康斯坦丁在一封给雅克·巴泰勒米的信中写道:“永远极力追求完美。”这句话后来成为江诗丹顿企业的理念格言。
  1839年,江诗丹顿聘请了乔治斯·奥古斯特·莱斯奇欧担任公司技术经理一职,自此改变了江诗丹顿公司和整个瑞士钟表工业的历史,因此他日后得以和让·马克·瓦什隆以及费朗索瓦·康斯坦丁并称江诗丹顿的历史三巨头。江诗丹顿从来不认为自己是钟表的“生产商”,而是钟表“制造商”,因为他们一向认为巧妙的人手工艺远比精密的机械工具重要。时至今日,江诗丹顿依然坚持200多年来的一贯信念:卓越技术、完美设计及严谨工序。


宝玑——真正的贵族品位(1)(图)




  创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 Louis Breguet)
  创始时间◆1775年 创始地点◆瑞士
  宝玑的贵族品位是很明显的,尽管宝玑在腕表领域不是最好的,但对于贵族来讲,也根本就不需要最好。当您拥有了一款宝玑,与其他表比较,就会明白,宝玑是真正的贵族。
  任何一只表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历史内涵,或诉说一间名厂的艰辛创业史,或记述一位钟表大师的坎坷历程。但多因年代相对久远,原始资料泯灭不存,往往无从考索。但这正是经典名表最主要的文物价值与文献价值之所在,这也正是名表的魅力与精华之所在,又恰恰是收藏家要做“功课”的地方。宝玑正是这样一个内敛而超凡的钟表品牌,创办人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被后人尊为现代制表之父。他一生有许多重大发明,但对钟表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陀飞轮。一直以来,人们刻意谋取的,是机械如何与转动的星体同步,得出相同的运转时间,但宝玑大师却看到了反作用的影响。地球在自转时产生的地心吸力,使摆轮的摆幅上下不一致,需要另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它控制。陀飞轮的面世,使这一理想成为现实。今日,由于使用方式的改变,制造材料的不同,调速装置的发展,陀飞轮在提供最准确的时间方面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但它所给后人的启迪,却永远旷古铄金。
  宝玑先生的不朽发明和宝玑品牌的精益求精在历史上赢得了很多尊贵客户,深受皇族垂青,像拿破仑、温莎公爵、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法国王后玛丽·安东尼、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英国首相丘吉尔、玛丽皇后都是宝玑的推崇者。巴尔扎克、普希金、大仲马、雨果等文豪的著作中也都曾提及宝玑表。
  至今,宝玑表因阿伯拉罕·路易·宝玑的过人天分,在世界顶级钟表殿堂中稳稳地占据一席。
  传统造就的经典
  两个多世纪以来,对复杂机芯的精益求精,重视设计,占据上层市场,始终是宝玑表不变的追求。
  宝玑公司至今已历7代家族,但公司一贯的传统经营思想始终不变,那就是:“保持传统手工艺,强调品质,重视经典设计,占据上层市场。”公司为确保手表的价值,所有的宝玑表都是由人工制作而成,表上精巧绝伦的刻花也全部由手工雕琢。每只表都有独立的编号,以彰显其身价。如今,宝玑的古董钟表主要是在巴黎的专卖店中进行展示。
  宝玑表厂的创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宝玑是一位制表天才,他所生活的年代是钟表制造的黄金时期,而且他本人也获得了多项有关钟表方面的专利。观赏宝玑的古董钟表就像是回顾钟表的技术发展历史,如果你是一位钟表收藏家,那么对以下年份所代表的意义一定非常了解,比如:1780年,研制“Perpetuelle”自动机械怀表;1783年,发明报时表的簧条机构;1789年,发明“Natural…lift escapement”擒纵机构和“宝玑式钥匙”;1790年,发明“Pare…chute”防震机构;1792年,研制出“Chappe optical telegraph”;1795年,发明“宝玑式游丝”并且完善了万年历机构;1796年,推出“Subscription”怀表,同年制作具备打簧报时功能的便携式钟;1798年3月9日,取得恒力擒纵机构的专利权;1799年,推出通过触觉可以知道时间的“Tact”怀表;1801年6月26日,取得陀飞轮的专利权……
  宝玑从创业之初,便确定了“精巧、独特、优质”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宝玑表超凡脱俗,成为高贵地位的象征。所以,宝玑深受历史上那些达官显贵的青睐就不足为奇了。世界历史名人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法国王后玛丽·安东尼、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英国首相丘吉尔,直至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等,虽然彼此并不处于同一时期,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联系,那就是都为宝玑表的钟爱者。
  科学家爱因斯坦和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也曾是宝玑的忠实用户。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过去曾经戴过价值1。8万美元的卡拉卓华款百达翡丽金表,但此后开始改戴后盖印有著名诗人普希金画像的宝玑金表,那是宝玑公司在纪念伟大诗人200周年诞辰时赠送给他的。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国家杜马议员阿列克谢·米特罗法诺夫也戴过价值1。2万美元的宝玑表。1815年,法国拿破仑同英国惠灵顿公爵大战于滑铁卢,为他们部署战役而指示时间的也是宝玑表。这些数不清的欧洲皇族、历史名人都是宝玑表光荣历史的见证!
  自从2000年宝玑博物馆开放以来,博物馆就在世界各大拍卖会上寻找宝玑表,使得多只传奇的表款又回到“母亲”的怀抱。宝玑公司并在瑞士日内瓦建立全新的博物馆,而这座全新的博物馆亦成为传播钟表文化、体现宝玑表历史风貌的又一个胜地。


宝玑——真正的贵族品位(2)(图)




  伟大的先进者
  宝玑的一生,跨越了钟表史上发明最多的两个世纪。他所完成的发明和他承前启后的功劳,都足以永垂不朽。正如哈勃斯堡公爵所言:“宝玑似乎发明了一切。”的确如此,因为以后的任何技术与设计似乎都只是他的发明的变招而已。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生于瑞士纳沙泰尔,自幼就显示了对复杂机械的非凡天赋,15岁到凡尔赛学习钟表制造。在5年学徒期间,他入读马塞林学院的晚间数学班,为研制精密仪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宝玑勤学苦练,很快脱颖而出,成为钟表业中的新秀,受到法国皇室的青睐。一些皇室成员、达官贵人成了宝玑家中的常客,这更增加了他的名气。
  1775年,宝玑在巴黎创立了首间钟表店,立即得到欧洲贵族社会的认可,王公、后妃纷纷订购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