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违缘灾厄祈息灭,

    胜共悉地请授赐。”

    大师作了如是祝愿而疼痛痊愈的情节,以及(空行所说)“索哇妥”句,即是“索哇得”句(意为‘启请’,妥字系命令语式),这六句是至今朝谒扎日神山的人们都共同念诵的颂词。据说是从那时兴起的。那时,大师因足部疼痛而暂住于一山洞中。至今那山洞普遍传称为“宗喀洞”。其洞中还画有一尊宗喀巴像。此外,虽然还有一些故事,但因未知其根据是否清净,故不录出。总之,受遍知三世的洛扎堪钦策动,宗喀巴大师来此圣地,心中生起了许多关于生圆二次第的通达,以及许多能成熟宏扬教法和利益众生的缘起,这是无可怀疑的。为甚么是如此?当大师完成朝礼扎日圣地返回涅区的途中,在谟那山下暂住的当天晚上,亲见至尊弥勒怙主,身高如山,威光显耀,前来对他说道:“善男子,当知你如佛陀再来于此世间。”这是以狮子吼声亲作安慰,并令他生起欢悦之故。关于此种情节,一切智克珠杰赞颂说:

    “佛教莲苑此世中,(于此世界中)

    犹如佛日是师尊,(是你宗喀巴大师)

    弥勒亲来作安慰,

    胜赞我师前启请。”

    与此类似的赞语,如《宗喀巴密传大宝花穗》中说:“因此,于此浊世中,对于佛教说来,应以与佛无二无别的词句来赞颂至尊宗喀巴大师,这是直截了当的本质赞说。所以具智的人们有何理由不将大师视作与导师释迦是相等的呢!”又在《宗喀巴密传颂》中,将这类现象和前后出现弥勒现身的情节,合并撰出颂句说:

    “左右手作说法印,

    妙好坐式弥勒尊,

    如佛世尊具十力,

    能成佛业之悬记,(弥勒指示大师如佛再来成就佛的事业)

    具德上师前启请。”

    根据这些情节和上文本尊向洛扎大成就者所示的悬记,可以肯定宗喀巴大师是弥勒的化身。如洛扎大成就者所作赞颂中说:

    “未来救主弥勒尊,(佛经说未来劫中弥勒来此世界成佛)

    悲念浊世诸众生,

    示现雪域宗喀巴,(雪域即西藏)

    具德上师前启请。”

    继后,宗喀巴大师暂住在涅区下部的生格宗,彻底地研究修持时轮金刚圆满次第六支瑜伽等修道之诸要点,生起了无误的定解,并正确深入而获得无畏的辩才。那时,大师不断地亲见薄伽梵独勇时轮身像。有一天晚上,佛尊现身向他说:“你对于时轮,将会有如嘉波达哇桑波(意为月贤王)那样的胜解。”宗喀巴大师曾以不公开的方式开示说过:“过去我讲说时轮,所作饶益中,从未发生过少许可怖之事。这种现象也许是自心生起了清净正确的了解而出现的。”关于此事,在《宗喀巴密传启请文》中说:

    “究竟密续时轮中,

    六支要义思考时,

    亲见时轮佛真身,

    授记师如月贤成,

    具德上师前启请。”

    大师在那里驻锡时,妙音佛母前来对他说:“你能享寿五十七岁,在此期中,能完成无量的利益自他的事业。”大师启问佛母道:“如果在至尊尊胜佛母(增寿佛母)身前,勤行祈祷请求加持,并多作念修,能否比这寿数延长一些?”答说:“主要由于往昔的愿力。以及对于辨别诸法之智慧怀有强烈的愿望之故,使才智辗转增上,遂影响到寿数。”至尊文殊对喇嘛多敦·绛伯嘉措说:“从今以后,当特别注意修习消除寿障灾厄之法,并妥善地结合延寿的内外缘起,虽有一些困难,也能消除寿障灾厄。”开示这些话的原因,对他人未说。大师对扎生哇说:“我自己提高警觉,纵然作了许多方便,在享年五十四岁之间,尚未获得能消除寿障的方便。”至于大师从五十四岁到五十八岁之间,修习消灾延寿诸方便,将在下面详述。此中主要是宗喀巴大师自己不断发现至尊文殊的身像和语教。不仅如此,如上文所说那样——喇嘛多敦·绛伯嘉措也发现至尊文殊的身像和语教。经宗喀巴大师多次观察,得知无误而生起信心并且对于教法的事项,尤其对正法了解中,所有重大要义,启问于本尊时,本尊指示了应如此这般而作,以及某年某月日时中,将会通达。后来果然如本尊所说。因此宗喀巴大师曾经说:“显然从往昔种下的习气方面来说,加持是易入的。”大师的侍从中,有一些曾亲见文殊的身像和语教,他们之中多敦·绛伯嘉措是无与伦比的。宗喀巴大师寄给喇嘛乌玛巴的书信中说:“你所传授的至尊文殊法类,对我有极大的利益。我的徒众中,有一些曾亲见至尊文殊的身像和语教,有一弟子随说何种,都能判定其义。”此中所说的那一弟子,即是多敦·绛伯嘉措。这类情节和上面所说消除寿障的方便等情况,出自洛追桑波所著《宗喀巴密传大宝鬘》。

    宗喀巴大师在涅区下部的生格宗暂住时,一心祈祷至尊文殊,向文殊启问显密道之体性、次第数目决定等,尤其是止观修法诸要点。本尊文殊作简要答复说:“现在你不必向我一再启问,应仔细地研究三藏和四续部释论——诸大车轨师所作的诸大论典,就会领悟到与我所说诸教义大都相合。若有一些不相合的。可以舍弃。凡所同意为教授中的诸大论典,则不可舍弃。应把正确的教授秘诀当作开启显密释论之钥匙,进行研究。其研究圆满之量,是根据教之理路而获得定解,内心能决断其义,心底自然会有一种心安理得的现象。那时,即是研究其义得到圆满。”据说后来大师无误地生起了那种研究圆满之量。此外,文殊又开示说:“从今以后,身语意所作任何善法事业,一切都必须利益教法和众生。”这是说应如何作。在《宗喀巴密传大宝鬘》中记载说,至尊文殊说这些教语的地方,是涅区的色杰岗。但是在克珠杰所著《宗喀巴密传》中,则说是在涅区下部的生格宗。应知在这以前,人们对于经论,虽作了全面研究,然而尚未作到能将所闻之义现为教授,教授之义未作实修,则徒劳闻、思,不能成为有义。大师观察到这些重要性,所以在他未作离尘世专修以前,以及在离尘世专修的一段时间中,都猛利祈祷上师与至尊文殊无二无别,研究经论之义,并且将所研究的诸教义,能显现为成佛的修行教授,按照修行教授实地修习。在这样获得的成绩中,显现出所有显密之要义,肯为修行教授的情况。宗喀巴大师所著《悟解论述》中说:

    “为除众生愚昧心,

    经论现为教授故,

    应以虔诚向文殊,

    猛利祈祷求赐成,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妙策即是向文殊祈祷能得悲恩加持)

    龙树无著所传出,

    菩提道次由励力,

    获得不共之定解,

    胜典皆现为教授,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总的说来,这是显教的诸经论,都显现为教授的情况。分别说来,如“道品中诸量论(即因明论典)”等句,是如上所述的那样——对于因明论典也都能现见为修行教授的情况。又说:

    “庄严经论菩萨地,

    善合如理勤研习,

    弥勒诸论及随行,

    诸论皆现为教授,(为修行的教授)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这是说弥勒和无著师徒随行于弥勒所开示的“上下对法”[19]诸论典以及律藏等诸要义,皆能现见为修行教授。又说:

    “尤其深广诸经论,

    编其次第道扼要,

    赐予定解集学论,(寂天菩萨所著《集菩萨学论》)

    依此对于经集论,(龙树所著一切经集论)

    龙树诸论无量义,

    见为修行道次第,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这是说对于龙树师徒及随行于龙树宗规的中观诸论典的所有要义,都能现见为修行教授,尤其是中观应成派的不共正见,应当是依龙树的密意,无误地获得通达而生起的。以果金刚乘来说,如说:

    “静虑后续毗卢尊,(即毗卢遮那)

    现证菩提由佛密,(佛密论师)

    所著论典善依学,

    现见道要皆教授,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具德所摄道要扼,(具德佛密)

    见由三种禅定摄,

    虽略易知然修道,

    义深难悟大智者,

    佛密始著论本释,

    相符三典如理说,

    三续部中深修义,

    善说修次除庸心,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这是说对于所有修行下三续部甚深教义的情况,能彻底领会于心中,尤其如偈颂所说:

    “佛说诸经中究竟,

    彼即无上瑜伽续,

    其中最深之经典,

    即是‘密集’续中王。

    大德龙树如是说,

    本续之中诸要道,

    六边四法成法定,

    故于释续当随行。

    从师教授中应知,

    当持此理为要津,

    究竟教授摄行等,

    圣传密集诸要扼。

    经久钻研已熟悉,

    依于本续明灯论,

    所撰释续五广论,

    当极励力研习精。

    由习总得二次第,

    别获圆次诸要津,

    思此情理有妙策,

    是我至尊文殊恩。

    由此胜、喜、时轮等,(由此之力,对胜乐、喜金刚、时轮等)

    诸续要义现教授,(凡续部的要义皆观为修行教授)

    我于他处已宣说,

    略为智者示门径。”

    这是宗喀巴大师开示当依诸续部中之究竞续部——无上瑜伽续部中之父续、母续、无二续等以及一切续部中所有能作成熟之灌顶,以及能作解脱之道——生圆二次第之诸要扼,并其中最深而且最为卓越的《密集续部》的密义,六边四法成为法定的印度诸释论,以及教授、释续等,而对于所有道之生圆二次第之要扼,尤其是圆满五次第中之光明、幻身、双运身等最为细微诸要义,都现见为修行之究竟教授。然后,由如理实修,心中方能生起那样的教授。也才能生起显教所说的地道通达和密宗的生圆二次第的无量殊胜通达。并且大师引导众生入于他自己所获得的正道中的方法,也是从显教毗奈耶偈句起,直至父续密集之间,一切都依次以“四方道”(喻如提携四方巾时,提其四角既稳妥而无所不包)提携之法,导入于一补特伽罗(即人)成佛之道中。大师无论何时决不作未由共道净治身心即嚷着修密法而随便令其入于超劫中,也决不作自许为修密法而轻视毗奈耶诸制戒,也决不作还未获得菩提心和正见的了解,即好高鹜远而急思入于最高证达境界。因此宗喀巴大师对于引导众生入于道中之法,确是极为善巧。大师确是无与伦比的众生怙主(即佛)。这种情理,还要在下面依次述说,即能得知。以此之故,一切智克珠杰在他的论述中也说:

    “总之,大师离世务专修以来,他观察到必须有一摄集一切佛经之义而无余,其中道之体性、数目决定、次第等一切与大车轨的规章相合,而且适合现在初学者的身心修习之法。于是大师向上师本尊猛利地祈愿,并对所有解释经典密意的一切论典,不断地详细研究。因此,对于最初从依止善知识起,直至最后‘寂止’和‘胜败’学习情况,所有大小乘共通道,以及大乘不共道,在此之上增加密宗的善巧方便的特别不共的诸法,而成为实修之法。并对其中道之体性和次第数目决定等,生起了无误的定解。大师对于任何经籍熟练精通,不是仅从其中抽出一部分来,而是察知一切经论皆为一补特伽罗(即人)的成佛因素,而作为修习之法。而且不以进行解说而止,而是用适合现在世人的高低才情,与任何上、中、下根器者的身心都适应的所缘次第,使实修便易而且大顺人意,唯由勤作调心次第之门,而作应如何引导一切尊卑众生之次第。他并且观察到在此雪山丛中(藏地),大菩萨吉祥燃灯智(阿底峡的名讳)的教导——菩提道次第中,显教和密乘的道次第、无误地抉择的大车轨宗规,是极为稀有的。对彼宗规生起了极大的定解。他对阿底峡教导之规,也即是大善知识博多哇等的教导(博多哇等的教导,是由阿底峡传授的),也有卓越的定解。但是他特别观察到大译师洛敦协饶(意为智者慧)所著《教法次第》,及其首要弟子伯敦·卓隆巴所著《教法次第广论》等与他自己所想到的道次第大都相符,而且规章理路也极为优越。他见到具德阿底峡的教导,是将所有解释佛经的论典教授秘诀,合编为一个道次第而作开示的。因此他认识到由正确的讲说和听受两者来解释而且实行修习时,重要的并非琐碎零星的教授秘诀,而是将所有的经论作出妥善的安排。所以大师认为必须以共通道修心之法来引导众生,不需开示许多引导的门类,唯一重要的是以此道次第为主来作引导。”

    略作这样的旁论(附言)后,书归正传。现在当说,此后,宗喀巴大师在涅区的金塔前作盛大的供养,并对那里的众生讲说许多戒法。大师叮嘱他们说:“一切功德的根本,是应当使所承许的戒律清净无染。我对于别解脱戒的他胜、僧残、粗重等堕罪,从未犯过。发现一些犯堕罪、恶作等情况时,当作忏前戒后,并且要求侍徒们也这样作。尤其是至尊文殊教导说,应当圆满具足出家人的装束,应遵守包括细小戒规在内的一切戒律传统做法。当我向至尊文殊说道:‘由于时劫关系,自己也难办到,更难以使他人之心严格合于一切戒规’。文殊说:‘并不是那样完全不能办成。由于想到佛的教法会懂得必须努力去作,遵依文殊的教语,今后必须修习所有制戒包括如滤水事等细小的传统作规,所有阿阇黎在迎送驻锡的一切时间中,都必须守持具足三法衣、敷具、钵盂、滤水器等沙门应有的装束。”因此,大师严守戒律的美誉名声,传于诸方。从那以后,这种美满的出家沙门应具备的装束,渐次传遍于大地。大师开示这样作的原因时说:“如本尊鼓励我的教言那样,因为不忍心教法的衰颓,才妥善地整顿戒规的。决不是为了显示比他人特殊而做作的。”这对于后世雪山丛中(即藏地)的一切有情来说,大师之恩,确是与佛相等的特大恩德。此后,大师驻锡涅区的岗穹寺中,对僧伽大众讲说了各种教法。由于大师的悲心感召力,令各村镇无量大众也都对大师生起诚信。大师也对一切会众传授斋戒法以及皈依等利益暂时和永久的善法。宗喀巴大师最初所作事业中,还鼓励一切人们制造了数以亿计的小泥塔、佛像,并鼓励他们以后也应当这样作。

    继后,大师去到涅区上部的惹宗寺,安居坐夏[20]。当时,阿阇黎达玛仁钦(贾曹杰的名讳,意为盛宝)来到前藏,巡游诸寺院辩论场,参加辩论,他的善巧美名,普遍传称,他听到宗喀巴大师的美誉名声,心想这究竞是怎样的人,应该前去和大师见面。最初,他向大师启问了许多问题。大师对他发生了一些猜疑,想此人许是一位证道者转生而来的。故未作雄辩的答辩。继后,大师依法称论师的理路,说出凡希求解脱者决不可缺少的一切经论皆为修行的重要教授,及其教理等完整语教。由于此师(贾曹杰)系具法眼的利根智士,闻法之下,立即领会于心,由理智真实力,得知这是将一切经论作为修行教授而开示的,我能获得这种空前嘉言甘露的缘分,应生欢喜!同时他想到这确是完成了将一切智佛世尊的一切正法无余地一起宣说的伟大心愿,因此他心中生起了情不自禁的猛利信心!他想:“奇哉!我己成为无上大德怙主所摄受的人。”于是百拜顶礼,以其头顶,敬礼大师之足请求大师答应作他的至尊上师,从今以后,愿如影随形,追随大师作仆从,祈大师慈悲摄受。他真心虔信的声音随泪俱下,而作请求。因此大师也心生欢喜,允如所请。贾曹杰作为最初的侍徒,任于何时,亦不相离。

    这一情节,在《噶丹教法史》中说:“法王达玛仁钦在前藏诸寺院巡游辩论场后,随即听到宗喀巴大师的美名,来到涅区的惹宗寺中,在大师的近前,与大师辩论教理。总的说来,是由于大师的身、语、意功德之力,尤其是大师以法四依[21]的讲说,使他极生敬信!他在大师的近前一直依止了十二年之久,不断地作服侍。所有大师说法,他都听受;所有听受之法,他都记持;所有记持之法,他都不忘。对于一切显密教法,他都无碍地通晓。并著有令智者们喜悦的嘉言论著。”又在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