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妙道。”王顶如来等十方诸佛子为其作证而立誓,同时传播如是誓言之声。尔时,王顶如来等十方一切诸佛同声赞颂道:“善哉!汝是大志菩萨。”如是劝慰已,从此以后十方一切佛土中,普遍传称这与宗喀巴大师同一心识的大菩萨之名,称为“大志菩萨”。继而王顶如来从身中放出无量光明,面现微笑而说道:“如汝所立誓言,从现时起,汝在无数不净世界中,宏扬显密正法,最后在‘稀有殊胜庄严刹土’中成佛,名‘狮子吼如来’。”佛作了如是悬记。这些情况,为决定之真实义。如善巧成就大德多敦·绛伯嘉措在他心里无碍地常时现起至尊文殊的身、语加持。他在文殊身前,再三祈祷而启问至尊宗喀巴大师的史事,及往昔转生中的本生故事和未来成佛的事业时,至尊文殊向他指示的悬记,是具量而无欺的语教。此类事情,在一切智克珠杰所撰《清净雪山篇》中,是作有偈颂的。这即是现在色拉、哲蚌、噶丹三大寺僧会中所念诵的那段诵文,除将偈颂改作长行散文外,其意义完全和上面所写的(颂句)没有区别。由于想到全部录出有引文过多之嫌,故未转录。若欲详知,应在哲蚌寺法行(一种宗教活动,如记诵本之类)中,详细阅读即可知晓。洛扎大成就者勒季多杰(意为“羯摩金刚”,以下不赘)向秘密主启问至尊宗喀巴大师何时成佛?秘密主说:“何时成佛我不说,已由文殊、观音作悬记。”这样的说法,也是想到有(以上)的那些事情而说的。诸善巧大德所说,都是很合理的。还有人主妙吉祥桑杰嘉措(意为“佛海”)[1]所著《噶丹教法史》中,在引证如上诸根据之后,加上按语写道:“按以诸种根由,可以认定至尊宗喀巴大师在许多劫以前,早已现证无上菩提(即佛位)。在王顶如来出现于世时,凡是住于密道的成就者,及凡夫等都必须获得四种灌顶[2],如果不退失誓言和戒律,虽未经修行。在浊世的十六生中,仍决能获得金刚持位(即佛位)。这是以诸密续部中所说的不变(坚定)的教、理证明过的说法。”如上所说,不仅在定义中,能证明(宗喀巴大师)在许多劫以前早已成佛之理,而且在根由中,此以诸(因由)亦能得到证明。这样,宗喀巴从在王顶如来前发心并立誓起,在不净诸世界中,大宏与甚深中观见相结合的金刚乘,而由种种无边显现身相庄严之门,刹那刹那间也都在令其增广。如此稀有的一切事业,是超越言说境界的。即以娑婆世界[3]来说,过去诸佛都是由示现无边化身之门,而作利益众生的事业。尤其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至尊秘密主向大成就者勒季多杰所指示的悬记中说:

    “罗桑扎巴无等伦,

    释迦佛前发胜心,

    此土显密教义兴,

    从此往生兜率天,

    妙吉祥藏弥勒子,

    速证如来佛果成。”

    与此相同的情况,至尊文殊也问喇嘛邬玛巴(意为中观者,以下不赘)指示悬记。一切智克珠杰所著《宗喀巴大师密传》中说:“喇嘛邬玛巴童年时代,在坝康地区作牧童时,从胸间发生有‘阿惹巴扎那’(文殊心咒)嗡嗡之声,同时发生一股力量,使全身汗毛竖起,似乎到了心不能持的地步。由于他时常和至尊文殊见面,遂向文殊启问至尊宗喀巴大师前后生等情况。文殊向他指示悬记说:“往昔佛(释迦)住此世间时,此师(指宗喀巴)于印度诞生为婆罗门之子。尔时他与着比丘装的菩萨名为‘牟比洛卓’(意为‘信解智’)相见,他使彼菩萨生喜,并跟随菩萨作侍从,而听受许多教法。菩萨领他到导师释迦牟尼座前谒见时,他发菩提心。尔时,他以一纯洁无垢的白晶百粒珠串供于佛前而发愿。即由此而播下通达全无颠倒的真实空见的种子佛世尊亲自所说《传授教授王经》中也明白说:

    阿难(佛近侍弟子):现在于我前,

    供晶珠鬘童,

    能兴我教法,

    未来浊世中,

    ‘止’区交界处,

    建寺具‘格’名,

    罗桑(宗喀巴名)其人出。”

    依这些悬记,大善巧成就者绛央却杰扎喜伯敦(意为文殊法王吉祥具德)所著《密传颂词》中也说:

    “往昔金刚座[4]佛前,

    以百晶珠作供养,

    发起殊胜菩提心,

    成为正见证达缘。

    诚祷具德师座前。”

    又作格地区善巧师绒哇·却扎嘉措(意译为“法称海”,下不赘)所著《宗喀巴大师传妙花束》中也说:

    “金刚座前由彼师,

    导至金身佛座前,

    以如月晶之珠鬘,

    数有百粒诚供养。

    以从有海(即轮回)救众心,

    世俗菩提心[5]发生,

    胜义菩提[6]心发愿,

    通达正见种子生。”

    那么,(宗喀巴大师)往昔于王顶如来前,发心并立誓宏扬显密教法,次即学修菩萨行。再次又在此间重新发心的说法显见前后次序不一样,而且两次发心,成为重复之过错。答这样是无过错的。虽是从无量劫以前,已经发菩提心,然而由于就应化众生的视野来说,再次示现发心的情况也是有的。譬如大悲佛世尊也是在生为“有光王”时,由于听着驯象师的言词而发菩提心,后又于“释迦牟尼如来”(释迦未成佛以前的另一古佛名)前供糜粥而发心等的说法,也是多次发心。它与诸如此类的情况是相同的。又由汉文译成藏文的《楞伽经》中说:“薄伽梵佛世尊座前,无热恼龙王以一白色海螺供佛时,佛以海螺授与目犍连(佛大弟子之一)而说道:‘汝将此螺藏于廓巴日[7]山中,于未来世,将由比丘白玛安敦(意译为“具莲香”言持戒清净如莲香)从秘藏库中取出此螺以作殿堂用螺。由秘藏库之神哲乌树来守护’。”又至尊文殊所作《授记明镜》中说:“于灵鹫山中佛世尊座前,无热恼龙王以海螺供佛,暂时作法螺用,后来佛世尊徒众前往‘克什米尔’时,佛对阿难说,现在的弟子名比丘白玛安敦未来于西藏赤面疆土中,成为比丘名罗桑扎巴(宗喀巴名讳),彼能宏扬般若波罗蜜多与显密相结合的教法。”命阿难手持原来海螺运用神变而前去卓·日窝伽山中的秘库中,托付错达财宝神中的哲乌树守护着。那时从拉萨至其地,仅一俱卢舍(印度长度单位,约250市尺)显然说的是噶丹寺。这种说法出自《噶丹教法史》中。除藏螺者目犍连与阿难略有不同外,其余都与上文相同。而实际上佛世尊座前,还有比丘白玛安敦。在乌金大师白玛迥勒(意译为“莲花生”,以下不赘)所著的《催促牌记》中也说:

    “有敬信王如是听,

    佛在世时优波离,(佛大弟子之一)

    入涅槃时乌故巴,

    坝哇坝扎诸城称,

    东方邻近汉土处,

    比丘罗桑将降生。”(罗桑扎巴为宗喀巴名讳,以下不赘)

    此诸情况,在喀纳译师所著《宗喀巴大师传》中解释说:“在佛世尊座前虽现身为比丘白玛安敦,然而优波离,是其身(所化现)之庄严异象。‘乌故巴达’是‘乌巴故巴达’之讹误语,此梵语意为‘阿罗汉近隐’,由他指示出第二佛陀(指宗喀巴)的史事。所谓‘坝哇坝扎’,意为‘本性善妙’。宗喀巴大师的前生为克什米尔的班智达,名‘玛底坝扎’藏语为‘洛卓桑波’,意即‘智善妙’。此师有徒众五百人围绕其座。这是金刚手向大成就者朗喀绛称(意为‘虚空幢’,以下不赘)所说的。”因此揣测是彼师(玛底坝扎)之别名,或许是讹误语。此中有所谓“白玛昂楚”之名(意为“莲花本性”)。这在最胜善巧者阿里释迦准·昂旺绛央尼玛敦比绛称(意为“语王文殊日教幢”)所著《宗喀巴大师传具缘莲花盛开之日》中也说:“此师(宗喀巴)曾受生为圣迦叶尊者(释迦之大弟子)的弟子沙弥[8]白玛昂楚。”此与上面所说比丘白玛安敦二者是否为出家受沙弥戒阶段与成为比丘时的名称有别而实系一人?不仅如此,在法王衮却晋美旺波(意为“宝无畏王”,下不赘)所著《格鲁教法史摩尼枝鬘》中又说:“在佛世尊座前,供白晶珠蔓的童子,于其处出家受比丘戒[9]时之名为比丘白玛安敦。”总之。在佛世尊座前供白晶珠鬘的童子,或比丘白玛安敦,或优波离等,都是时间相同,而示现许多不同的身相。诸如此类不同之相,是出现过不少的。不仅如此,在《宗喀巴大师传具缘莲化盛开之日》中说:宗喀巴大师与古代绛秋生巴诺桑(意为“宝贤菩萨”)同一心识。其事的根源是:由堪钦·汤萨巴向至尊不动怙主(又称不动明王,密宗本尊名)启问时,所得答复说:“宝贤菩萨与罗桑扎巴全无分别(言是一体)。”证明此一事实的详细情况,在下面还须再说。此外(宗喀巴大师)幻化所有印度和西藏地方的班智达,或大成就者等相的情况,在《洛扎大成就师勒季多杰密传》中说:当大成就师向秘密主(本尊名)请求赐一种那怕是愚蠢的牧牛童也能记持其言,通达其义,而且词少易明。意义广大,迅速即能证得佛的法身之法门。此是玛底坝扎西向我请求。现在复由我勒季多杰向本尊祈请开示一种不共通的教授。尔时有一种不共通(特殊的)味从我(勒季多杰)齿缝中流注于舌上而旋转,即刻咽下喉去了。这似乎是上师您(指宗喀巴)的大悲加持。当不现身而以无畏语声(指本尊)赐我(勒季多杰)以诸佛菩萨等的密意合一的教授时,勒季多杰复向秘密主(本尊)启问:“罗桑扎巴大师的心识究向何种?何时成佛?由何本尊作摄受?前生诞生于何处?”秘密主(本尊)答道:“这位罗桑扎巴,是积集广大的二资粮(福慧)的人士。他七生中都作班智达。作了无边的利益众生的事业。他此生的前一世诞生在克什米尔的赤敦地方中,作班智达,名‘玛底坝扎’。聚集有美满的徒众五百人,以凡夫的视野说来,传称他是住于‘加行道’[10]的大德。即使是我金刚手(本尊自称)也难量其功德。本尊和内外佛母都对他作摄受,三怙主(文殊、金刚手、观音)也对他作摄受,而且是(他的)本尊。我不示说他何时成佛。由于文殊和观音已示有悬记。由于他是见、闻。触(指见他或听他说法或他的名字,及他一接触之下,如摩顶)都能决定得(他的)饶益的人,所以他的心识他人不能衡最。”(金刚手)又作颂句说:

    “罗桑扎巴无等伦,

    作班智达有百生。”

    大善知识乍阁·饶绛巴(学位名称,等于博士)所著《宗喀巴大师传稀有悬记之音乐》中说:“至尊文殊对喇嘛邬玛巴说,此师(指宗喀巴从在释迦佛前谒见起直到现在以前,有十七生中,受生于印度。其中三生为大班智达,两生为小班智达。在西藏地方不计此生在内,过去受生三生为善知识,此中有一生为班智达可以计入其中,而且唯一是为对佛教作极大利益而诞生。又有一生是受生为天神,其余生中似乎是受生为普通凡夫。”因此,诸如此类悬记中,有说七生,或说十七生,或说百生等。总的说来,这种一一详明的说法,以前从未见得,因此不敢臆断设想而写出之。(著者)只能就成为合量(即合理合格)的悬记,以及自所知晓、普遍称作无有争论的诸智者、大成就者所说的共与不共的一些情况,我(著者)以不定次第的方式而略说。如《一切智克珠杰传记》中说:“如上文所说。克珠杰于印度受生为‘日比库鸠’时,龙树前来对他指示甚深正见的要义,而拔除其执实有[11]之根。那时龙树对他说,我印度的智者和大成就者都是依止至尊文殊的。这种原由,也是由于发现经典中有一极细微而难解的要义时,是向至尊文殊祈祷而观察甚深之义的。汝亦当依止文殊(对师称依止,即依靠之意)。又诸本尊中最为殊胜者亦是文殊。我(龙树)也是依止文殊而获得无颠倒地通达缘起之义。”又龙树(对日比库鸠)说:“我(龙树)亦发愿于未来世在雪域(西藏别名)作利益众生事业,尔时汝亦将成为我最初徒众中最殊胜的弟子。”由这一悬记(的佐证)能使宗喀巴大师与龙树的心识成为一体的事实得以成立。又在《宗喀巴大师传具缘莲花盛开之日》中记载《华严经》的悬记说:

    “宝贤诸宝常固子,

    遍觅菩提行贤士,

    我之座前来者善,

    善来成为悲自在。

    汝欢喜藏除有暗[12],

    弥勒悲油注法器,(言合受正法根器的人)

    以彼无垢菩提光,

    法之明灯使炽燃。”[13]

    这一悬记是预示宝贤菩萨于西藏疆土中,化现成为噶哇·枳麦窝(意为“无垢光”)和柳敦却坝(意为“法炽”)。由于以弥勒及其悲心之油注于具法器的徒众,遂使正法之明灯炽燃起来了。噶哇·枳麦窝于藏传佛教前弘期[14],前往印度迎请诸班智达和大成就者。诸师来到西藏,用梵语讲解诸教法,经他译成藏语而使佛教宏扬起来。以此他对西藏全体都有最大恩德。柳敦却坝是藏传佛教后弘期[15]人,是因竭陀尊者(十六尊者之一)的化身,继后成为博多哇大师的首要弟子,他使迦当派[16]的教法如白昼般光显起来。由他的语教而出生的弟子有卓隆巴、香泽邦哇、色季布哇·却季绛称(意为法幢)、热弯·多杰扎巴(意为‘金刚称’)、色杰哇·吐杰绛称(意为悲幢)等。博多哇大师对柳敦却坝所示的悬记是:在柳地区建立伯敦乍阁大寺。柳敦却坝享寿六十三岁,于龙年正月三十日圆寂。火化后,二十一节脊椎骨上都有许多自然现出的佛像,有舍利的网络以连接。其颅骨内面现有胜乐金刚像,颅骨外面现有二十一度母像,肩脾骨右边有白色不动金刚像,左边有观音像,心、舌、眼上面生有无量舍利等意想不到的稀有瑞相。柳敦却坝大师又是喇嘛妥哇衮钦、达玛生格(意为宏盛狮子)的弟子,据说他是拉日·德洛正巴(意为三藏法师)的化身(活佛)。总的说来此师具足教证功德,是以胜乐为专修的本尊。因此有一次他在放施垛玛(水施食子)的盘中水泡上面看见胜乐本尊的圆满身相和坛场,他心中生起可惜所见之相略小的念头时,刚放下脚来安坐时,即刻见着这面和对面所有地方。此外他无疑地亲见许多本尊,并且是一位拥有本尊身相和语音常时不断显现生起等不可思议功德的大德。此师后来再转世受生为衮饮·措纳哇大师。这一故事是:当拉日·德洛正巴圆寂后火化时,从灵堂中腾空升起一雄鸡大小光圈,往错纳上区他父母的住室方面而去,其他人也都亲眼得见。其母于梦中,也梦见有一雄鸡大小光圈从她的头顶而入,顿时身心生起无量安乐。因此一切大众都认为错纳哇大师真是德洛正巴的转世。关于此史事在《宗喀巴大师具缘莲花盛开之日》中所引《华严经》经文说:

    “寂静大宝胜洲中,

    三界海中生此雄。”(“海”藏语“措”预示受生处“措纳”)

    又说:

    敬礼善坚慧师前,(措纳哇名协饶桑波,意为善慧)

    众生愚痴无明重,

    失去慧眼成盲从,

    如此方中有师力,

    成为众生善舵手(此颂句中预示善慧之名)

    以上颂句预示“措纳”之名,两次明示措纳哇出家时命名为协饶桑波(意为善慧)。实际是明示宝贤菩萨化现为衮钦·措纳哇的情况。《华严经》中还预言说:

    “以彼慧日之光明,

    照众烦恼海涸竭。”

    以上颂句预示措纳哇大师所著的《日光疏》等能使众有情的烦恼大海全都干涸。以上诸种说法,揣想确实真有其事。此外昔日柳敦却坝大师为继承(先德)事业的遗迹,他去到乍阁大寺中作出广大的利益佛教事业。又拉日·德洛正巴的著述中说:“我逝世后二十年到二十二年间,教法如死灰而复燃。”这也是对措纳哇大师的预言。后来的事实是,德洛正巴逝世后二十二年时,措纳哇大师已届二十一岁,他不仅复兴了佛的教法,已废失的毗奈耶(戒律)教法将得以恢复,成为无与伦比的事业。上面所引据的史事的剩余部分在《拉日·德洛正巴传》中说:

    “当我生为卓弥师,(卓弥金刚师是印度大成就者之一)

    林中饥兽来迫害。

    我解衣带施自身。”(施身饲兽)

    译师玛尔巴[17]也说:

    “我忆前生游林中。”

    达波拉杰[18]说:

    “变极可怕骷髅相,

    卓弥金刚是我声。”

    达波拉杰对自己的徒众说:“野兽吃完肉后剩下为骷髅,其主者即是我达波拉杰。”以上所说的卓弥金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