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激发无限的潜力-安东尼.罗宾-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的储忆次感元重新调整,而不应自怨自艾;其次,请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观看过去会让你内心不畅的事,把它当做是一个挑战,重新鼓舞出你的活力、幽默、耐性和坚强来。 
    或许会有人说:“慢点,你不能说变就马上变了。”为什么不可以?就头脑的功能而言,通常在刹那之间远比漫长时间更容易捕捉到影像。譬如像看电影吧,数千个胶卷格子迅速经过你的眼睛后,才成为活动的电影;可是你一两个小时或一两天才看一格的话,会有什么效果?你根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不是?其实人的改变跟这是一样的道理,只要你一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就会有戏剧性的改变,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这样你才能人生有力,不再消沉度日。量子力学阐述一个道理,就是有些物质不是缓慢变化,往往是呈跳跃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用跳跃的方式,跳到另外一层次的经验里,只要你对现在的你仍有期许,这做起来不难。 
    让我们再举一个爱情的例于。对许多人而言,爱情是一桩美妙、神圣,甚至近乎神奇的经验。就模仿的观点而言,爱情也是一种心境,是对诸多行为的认识与感受的结果。请问你是怎么坠人爱河的?毋庸置疑,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态度,使得你意乱情迷,无法理智地去比较对方的优缺点,终日迷恋于对方少数的特质上,而全然未看到对方的一些缺点? 
    我再请问,一对恋人又是怎么分手的?当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必然是对方原先吸引你的那些特质不再引起你的兴趣。这时,你可能只看见对方令你不快的举动,却完全忘了双方共有过的愉快时光。怎么会变得这个样子呢?男方开始挑剔女方用完牙膏不扭紧盖子,或是她乱丢东西满屋都是。女方可能就埋怨男方不再写情书给她,或者还记恨他在气头上所说的那些话,根本就忘了几天前对她的温柔或几周前对她说的甜言蜜语。像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虽然双方有这种反应,不能说是谁错了,不过务请牢记,这种对待方式绝不可能促进你们之间的关系。若你在争吵当中,能想起第一次相吻或轻执对方的小手时,或是某次曾有过的爱的表示,而能把这些记忆再一次清楚地审视,你会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对待这位曾爱过的伴侣呢? 
    所以,对于任何的人际交往要慎重,并经常扪心自问:“如果我仍用这种态度,我的人生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我现有的态度,会把我带往那里去?是不是就是我期望的方向?目前我是不是该检讨和反省一下呢?”我相信你会为了追求人生正确的方向而适度地改变自我,而不愿事后悔恨。 
    另外,如果你处理事情能够知道应该付予多大的关切,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有些人对于自己周遭的一切,多半时候是采冷淡的态度,似乎没有任何事情能打动他。固然,冷淡是有它的优点,就像在处理事情时,不太过于感情用事,往往就可以明快决断。不过,如果你一直是这样的处世态度,就会失去许多人生的乐趣了。我曾与一些个性封闭,不善于表达内心感情的人协谈过,并且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人生观,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关切意愿。结果他们人生变得活泼起来,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相反地,如果你的处世态度实在是热心有余,大小事情都想插一脚,往往就会让自己进退维谷,觉得人生不是想像中的那样有趣和令人兴奋。像这样的人,在待人处事时,就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和意气用事。 
    人生要好,就得在各样的事上取得平衡,知道何时该关切与自己有关的事,而何时应淡然。要能做到这种地步,我们就得能控制脑子对一切的储忆。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信念的力量那一章中所说的:信念不是天生的,是可改变的那句话?是不是我们在孩童时所坚信的,如今想起来却觉得可笑?在信念那一章结束时,我们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接纳进取的信念而舍弃颓丧的信念?首先,我们得觉悟,相信信念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力。第二就如本章所说的,要改变你储忆信念的方式。因为你若能建立新的储忆架构后,便能有新的感受,进而改变旧有根深蒂固的信念,用能不断鼓舞你的方式去储忆事情。 
    信念是你内心对某一特定的人、事、主意和人生经验所抱持的强烈肯定。然而你要如何建立这种肯定呢?那只有透过某些次感元才能办到。想想看,若你对一件事内心觉得模糊、琐碎、不确、遥远,岂会跟清晰、重大、明确、亲近的事,有相同肯定的把握呢? 
    我还得告诉你,某些人的头脑还具有建档的功能,能把所相信的存放在它的左边,把不确定的存放在右边。我知道这么说似乎有些荒谬,但是.如果你能找一位脑子具有此种功能的人,只要他把脑子右方不确的信息移到左方,就能开始相信刚刚还不敢确定的事情。 
    这种信念的改变,是把你绝对相信是真实的储忆与你还没有确实把握的储忆互相比对,便可以办到。首先,你得从你完全相信的事实开始。例如,自己的名字、年龄、住址、服务机关等,这些资料都是事实,是你深信不疑的。接下来你可以想一些尚未有确切把握,但是很希望它能使你相信的事。这时你或许得借助第五章里的七谎言中的某一个。(要记住,你可别挑你完全不相信的事,因为那不是不确定,而是你相信那绝不是真的。)    现在你得照前面我们谈到如何激励人的方式,来运作你的次感元。先从你对完全相信的事开始,你要做完视、听、触等三种感觉才行。接着你再做那件尚未有确信把握的事的次感元,并比较它们相对项目之间的差异。这时你是否会发现,你把相信的储忆放在一边,不相信的储放在另一边呢?是不是你相信的储忆比你不确定的储忆来得更大、更近和更清晰呢。是不是——边是幻灯片式的,另一边是电影式的,是不是一边变动得比另一边更快呢? 
    言归正传,请你把那未确定之事的次感元,调整得与相信事的次感元相同。改变颜色和位置,改变语调和节奏,改变质地、重量和温度等等,、当你改变了所有的次感元后,有什么感觉呢?如果这些改变你做得很正确,就会发现刚才还没把握的事,此刻已有十足的把握了。 
    有些人做这种改变的最大困难,便是他们不相信改变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果你也有这样想法,我想你最好改变一下。 
    同样的改变方式,你也可以将闺惑的事与明确的事相互比对,找出差异。如果你对某事心中困惑,很可能是你内心的储忆为小的、模糊的、灰暗的、远去的;然而你对明确的事都是大的、清晰的、明亮的、贴近的。当你把前者的储忆改变的和后者相同时,看看有何差异呢? 
    当然,把储忆的画面拉近且使它清晰,不一定会加强每个人的感受,有时候反过来做效果可能更好。有些人就对较暗较模糊的画面会有较强的感受。不管是那一种型态,最重要的是,你得找出是那些次感元能够帮助你或其他的人改变,由内心产生力量,欢度人生。 
    我们之所以详谈感元,主要的用意就是要你的脑子对外来的任何刺激现象能重新定义,尤其是能按照你的指示。就好像你先前传送的信号,脑子感觉到身体某部疼痛,当你改变了次感元后,脑子就不再觉得有异样了。我现在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在亚利桑纳州的凤凰城开了一班NLP的课程,上课不久,我发现班上有许多学员的脸上肌肉绷得很紧,那种表情就我看来,是一种痛苦的现象。我忖度·了一下,似乎刚才并未说过任何会勾起他们有这种反应的话,所以按捺不住而问其中一人:“你是否感觉有点不对劲?”他答道:“我觉得头好痛。”他才说完,一个接一个都有相同的表示,差不多占全班人数的60%。他们说是电视机的教学画面大亮、太刺眼,所以引起头痛。另外由于教室没有窗户,而通风设备又在三个小时前出了毛病,所以整间教室甚为沉闷。就这些原因结果造成大部分的学员生理状态的不适,我得如何处置呢?难道每人送他一粒止痛药? 
    我当然没有。当脑子收到表示是疼痛的信号时,它才会指示身体某部位是疼痛的。所以我让学员们先描述当时疼痛的次感元,有些人觉得头沉沉地有些抽痛,有些人觉得涨涨地而刺痛,还有些人觉得仿佛是脑壳里装个大石头撞击的痛,各人不一。在他们描述完了之后,我就教他们改变这些疼痛的次感元。首先我要他们隔离疼痛且把它推出身外十尺之处,并重新审视它的形状和大小。接着我要他们对疼痛的内心储亿慢慢变大,突破天花板,朝向天际飞去,逐渐缩小,最后没人太阳里熔化,然后如同阳光洒遍大地,滋养各类植物。这一切改变结束后,我问起原先头痛的学员们当时的改觉,结果有95%的人都好了,另外5%的人在随后的五分钟之内也康复了,甚至于有一位偏头痛的患者也觉得舒畅多了。这种效果完全是因为他们改变了脑子传送信号的储忆,产生了另一种储忆方式,而有不同的结果。 
    当我把这段故事告诉某些人,他们对这种既快且容易的祛除疼痛方式难以置信。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许多次在不知不觉中消除疼痛的经验?不知你可还记得是否有过那次疼痛,但当时有一件事不得不做,由于太过于专注,却忘厂那个疼痛的经验?其实疼痛是会消失而不返回,除非你一直念着它。如果下次你碰到头痛,只要下意识地改变内心的储忆,便可随意地消除了。 
    事实上,一且你学会在脑子里能储忆特殊结果的信号.你便能按照所想的去处理一切的事情。 
    最后我要再强调:我们的人生经验所带来的教训,会左右和影响我们在内心建立新储忆和改变旧储忆的能力,而且会关系到我们的价值观和现有行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如果疼痛是表示给你一个重要信号,要你注意身体某部位有异样,那么除非你对症治疗,否则它就如影随形随时会再犯毛病的。 
    截至目前你所学的,已足可让你去模仿任何你认识的人的成就。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另外一样能够确实帮助我们的重要因素,那就是…… 





第七章 追求成功的心序

  “凡事都得规规矩矩地按着秩序行。”——《圣经》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过,有杰出成就的人能不断地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有些不寻常的做法。如果我们有相同的做法,就能产生相同或类似的结果。但是,这其中还涉及另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做法的施行序列,若序列有变,则产生的结果便会有很大的差异。 
    请问“狗咬吉姆”和“吉姆咬狗”有何差异?“乔吃龙虾”和“龙虾吃乔”又有何种差异?我想这个差异可大了,特别是你若是吉姆或是乔。在那些短句中所用趵字丝毫没改,但顺序一变,意思就大不相同。同理,经验的意义,全在于信号传送到脑子的顺序,若顺序不对,即使用字没错,但表达的意思便会南辕北辙。因此,当我们要想成功地模仿他人的成就,就一定得晓得他们传送信息到脑子的顺序。这个道理倒有点像电脑的运作。如果你程式中的指令、顺序正确,它就会运算如飞,得出你要的答案,若是你程式中指令的顺序不对,就不可能有答案。 
    内心感受的方式、有关的次感元和正确的顺序等三项,我们合称为“心略”。要三者并行,才能产出特别的结果。 
    在此我们可以借“烘焙”这个比喻来解释心略的内容和运用。假设有个人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巧克力蛋糕,请问你能不能做出相同品质的蛋糕呢?当然你能,只要你握有他的制作秘方。其实心略跟秘方在功能上是一样的,是把有关的资源做合理分配,而能产生预期结果的一种计划。假使你相信人人都具有相同的神经系统,那么你也该相信人人都拥有相同的潜在天赋,可供自己支用。要想善用这些天赋,就得有一套好的策略,因为它会决定我们的成败。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企业经营。假使某公司不但拥有各方面的优势,且更有一套好的策略,就必然能支配所属的市场。 
    现在言归正传,请问你该怎么办,才能做出和那位大师相同品质的蛋糕呢?不用说你得有份秘方,并按部就班地去做,纵然从未做过这类蛋糕,但也会有相同的结果。虽然那位蛋糕师傅历经多年的摸索和失败,最后才创出这份秘方,但你只需按照他的秘方,便能在极短时间内,学得真髓。 
    这种心略可用在发财,可用在养生,也可用在追求快乐有爱的人生中。只要你一看见别人的成功,便找出他们的心略,即能大量节省你时间的消耗,达成类似的成就,这就是模仿的功效。 
    在烘焙的比喻里,请问它透露了何种信息,让我们能采取有效的行动?嗯,首先它告诉我们,任何结果的产生必有其组成的成份。要“烘焙”人类经验,它的成份就是人的五种感觉,透过视听触嗅尝等五官的使用,就产生及建立各类的行为来。另外,这个秘方还透露什么信息呢?它告诉我们每种成份的用量。同样地,在我们的心略里也包括各类次感元的用量,例如视觉的用量,要多清楚、多暗、多近,还有多快的节奏,触摸时的质地等等。    
    是不是这样就够了呢?如果你知道了成份,也知道了用量,是不是就能烘焙出相同品质的蛋糕呢?不可能,除非你也能知道制作的顺序,在适当的时候放人适当的材料。想想看,如果你把蛋糕师傅最后放的材料最先放人,请问会有何结果?会做出一样好的蛋糕吗?然而,如果成份、用量、顺序,你都做对了,无疑地你会产生类似的结果。 
    同样情形,任何事情,不论是激励、采购、求偶、吸引他人注意,都得有一套心略,而不同的顺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再打个比方来说,心略就像打开保险箱的数字密码, 
要开启你脑子里的天赋。就算你知道那些密码数字,但是开启的顺序不对,就无法打开锁。若你有了密码,顺序也对,那么锁就会应声而开。因此,你应当晓得怎么打开自己的保险箱,并且也当晓得如何打开别人的。 
    构成心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感觉,它又分为对内的和对外的。说得更清楚点,心序就是把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好好地组合,然后在内心里呈现出来。 
    例如,你拥有两类的视觉体验。第一类就是用眼睛所观察的世界,就如你在看这本书时,就是对外的视觉体验。第二类就是内心的画像。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在前一章里,我们曾在内心里所做过的视觉训练?当时我们既未伫足海边,也未仰视云朵,更未内心欢欣或受挫,只不过是内心从视觉的观点去体验罢了。 
    至于其他的感觉也是相同的道理。例如,你或许会听过火车隆隆地疾驶过窗前,相信也必会听过内心的低语细诉。另外有时候会对说话者的口气感受较强,有时候对其内容感受较强。对于前者,我们称之为听觉用话,对于后者,称之为听觉用字。在触觉方面,例如你能感觉座椅扶手的粗细,这是对外的触感;你也可能对某件事物内心有不同的感受,这是对内的触感。 
    要想产出一份“秘方”,你就必须有一套知道何时该做何事的机能,以便能描绘出心略来。现在让我们用几个缩写字母来代表我们的认知过程。V代表视觉,A代表听觉,K代表触觉,代表内心的,e代表外界的,t代表口气的,d代表用字的。当你看见外界的某样事物,就可用Ve表示。当你触摸某样东西,便可用Ke表示。假使某人对某样东西心动是先看见(Ve),然后告诉自己(Aid),激起驱使内心的感觉(Ki),这一心理行为的策略就可表示如下:Ve—Aid—Ki。虽然你整天劝这人做某件事,但不大可能会奏效的,不过你若能抓住他的心理策略,让他“看”到拥有后的感觉,同时让他把这种感觉在内心细诉,那么那人就极有可能会采取拥有它的行动了。在下一章里,我会告诉你如何挖出他人的心略,但在本章中,我要告诉你心略的功能与其重要性。 
    对于一切的事物,我们都有不同的感受方式,且造成不同的结果。很少有人知道该如何有意地去使用这些心略,因而只有受外界的影响,随之有各种心境。要想能掌握自己,就得能正确地找出达成心愿的心略。能了解别人的心略,更有助于你的人际关系。 
    例如,当你买东西时,是否有固定不变的内外在的感受呢?应该是没太大差异。或许你未曾察觉到,往往吸引你买车子的感受顺序跟买房子是相同的,那种心序会立即刺激你购买的意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序,且一成不变地产生个别的心境和行为。所以若能知道别人的心序,便能使他与你契合,任何的意见交流都能很顺利地引出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